《白话帛书周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话帛书周易- 第3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利见大人”的原因,是下对上。 





创建时间:2006…2…28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十一章

  《卦》曰:“君子终日键键,夕沂若,厉,无咎。”①孔子曰:此言君 
子务时②,时至而动□□□□□□屈力③以成功,亦日中而不止,时年④至 
而不淹⑤。君子之务时,犹驰驱也,故“君子终日键键”。时尽⑥而止之以 
置身,置身而静,故曰“夕沂若,厉,无咎”。 
  【白话】《键·九三》爻辞“君子终日键键,夕沂若,厉,无咎”是什 
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条爻辞告诫君子必须抓紧时机,不放过机遇,时机一 
到便迅速行动……竭尽全力以达到成功的目的,也就是说日当正午也不休 
息,时光(时代)到了而不淹留不前。君子抓住机遇,珍惜时光,就象驰驱 
在战场打仗一样紧张而不松懈,所以说“君子终日键键”。时机一旦丧失就 
应该停止一切行动以便安置自己,安置好自己便能安静地反思,所以说“夕 
沂若,厉,无咎”。 
  【注释】①《键·九三》爻辞。②务时:抓住机遇。时:时机。③屈力: 
竭尽全力。④时年:时代,时光。⑤不淹:不停留。淹,停留。⑥时尽:时 
机丧失。尽:完,死,引伸为丧失。时尽与时至为反义词。 
  【讲解】这一章通过对《键·九三》爻辞的解释,说明了抓住机遇竭力 
而出和不盲目行动置身而静这样两种处世和处事的态度。孟子说:“故士穷 
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 
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帛书这一章与传统解《易》也是有区别的。例如:郑玄曰:“三于三才为人 
道。有乾德而在人道,君子之象。”虞翻曰:“谓阳息至三,二变成离。离 
为日,坤为夕。”荀爽曰:“日以喻君。谓三居下体之终,而为之君,承乾 
行乾,故曰‘乾乾’。夕惕以喻臣。谓三臣于五,则疾修柔顺,危去惕行, 
故曰‘无咎’。”干宝曰:“爻以气表,繇以龙兴,嫌其不关人事,故著君 
子焉。阳在九三,正月之时,自泰来也。阳气始出地上,而接动物。人为灵, 
故以人事成天地之功者,在于此爻焉。故君子以之忧深思远,朝夕匪懈。仰 
忧嘉会之不序,俯惧义和之不逮。反复天道,谋始反终。故曰‘终日乾乾’。 
此盖文王反国大厘其政之日也。凡无咎者,忧中之喜,善补过者也。文恨早 
耀,文明之德。以蒙大难,增修柔顺,以怀多福,故曰‘无咎’矣。” 





创建时间:2006…2…28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十二章

  《易》曰:“蜚龙①在天,利见大人。”②孔子曰:此言□□□□□□ 
□□□□君子在上,则民被③其利,贤者不离④,故曰“蜚龙在天,利见大 
人”。 
  【白话】《周易·键·九五》爻辞“蜚(飞)龙在天,利此言□见大人” 
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讲……君子在上位,人民受到他的恩泽福利, 
贤良的人才也不离开他,所以说“蜚(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注释】①蜚龙:飞龙。蜚、飞,古通用。②《键·九五》爻辞。③被: 
同“披”,覆盖,接受。④不离:同声相应。 
  【讲解】这一章通过对《键·九五》爻辞的阐释,告诫人君要给人民带 
来幸福,要使贤良为己所用,与自己同心同德而不背离。流行的解释与这一 
解释有所区别。例如:郑玄曰:“五于三才为天道。天者,清明无形,而龙 
在焉,飞之象也。”虞翻曰:“谓四已变,则五体离。离为飞,五在天,故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也。谓若庖牺观象于天,造作八卦,备物致用,以 
利天下,故曰‘飞龙在天’。天下之所利见也。”干宝曰:“阳在九五,三 
月之时,自夬来也。五在天位,故曰‘飞龙’。此武王克纣正位之爻也。圣 
功既就,万物既睹,故曰‘利见大人’矣。”《文言传》的解释与《二三子 
问》有类似之处。《文言传》说:“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 
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对于“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虞翻解释说:“《震》《巽》也。庖牺观变而放八卦,雷风相 
薄,故‘相应’也。”张г唬骸疤煺撸粢病>撸粢病@追缯撸熘
声。号令者,君之声。明君与天地相应,合德同化,动静不违也。”虞翻曰: 
“《艮》《兑》山泽通气,故‘相求’也。”崔憬曰:“方诸与月,同有阴 
气,相感则水生。阳燧与日,同有阳气,相感则火出也。”荀爽说:“阳动 
之《坤》而为《坎》,《坤》者纯阴,故曰‘湿’也,阴动之《乾》而成《离》, 
《乾》者纯阳,故曰‘燥’也。”虞翻说:“《离》上而《坎》下,水火不 
相射。”崔憬说:“决水先流湿,口火先就燥。”荀爽曰:“龙,喻王者。 
谓《乾》二之《坤》五为《坎》也。”虞翻曰:“《乾》为龙,云生天,故 
‘从龙’也。”荀爽曰:“虎,喻国君。谓《坤》五之《乾》二为《离》, 
而从三也。三者,下体之君,故以喻国君。”虞翻曰:“《坤》为虎,风生 
地,故‘从虎’也。”虞翻曰:“睹,见也。圣人则庖牺,合德《乾》五, 
造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五动成《离》,日出照物皆相见, 
故曰‘圣人作而万物睹’也。”陆绩曰:“阳气至五,万物茂盛,故譬以圣 
人在天子之位,功成制作,万物咸见之矣。”虞翻曰:“方以类聚,物以群 
分。《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触类而长,故‘各从其类’。”这些对《文 
言传》的解释有利于我们理解《二三子问》对《键·九五》爻辞的解释。 





创建时间:2006…2…28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卦》曰:“见群龙无首,吉。”①孔子曰:龙神威②而精处□□□□ 

□□□□□□□□用 九 见 群 龙 无 首者□□□□□□□□□□□□□ 

□□见君子 大 吉也。 

  【白话】《键·用九》爻辞“见群龙无首,吉”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 
龙是神灵威严而又精于处世的神物……用[九“见群龙无]首”者……见到 
君子大吉大利。 
  【注释】①《键·用(迵)九》爻辞。②神威:神灵威严。 
  【讲解】这一章缺损字太多,不便理解文意。但从“龙神威而精处”六 
个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乾·文言传》对用九这一条爻辞的见解。“潜龙勿 
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 
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潜龙勿用, 
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 
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对此,李鼎祚说:“此当三皇五帝礼让之时。垂拱无为,而天下治矣。”王 
弼曰:“此一章全以人事明之也。九,阳也。阳,刚直之物也。夫能全用刚 
直,放远善柔,非天下之至治,未之能也。故‘乾元用九’,则‘天下治也’。 
夫识物之动,则其所以然之理,皆可知也。龙之为德,不为妄也。潜而勿用 
乎?必穷处于下也。见而在田,必以时之通舍也。以爻为人,以位为时,人 
不妄动,则时皆可知也。文王明夷,则主可知矣。仲尼旅人,则国可知矣。” 
程颐说:“用九之道,天与圣人同,则其用,则天下治也。”朱熹说:“言 
‘乾元用九’,见与它卦不同。君道刚而能柔,天下无不治也。”刘■曰: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总六爻纯九之义,故曰‘用九’也。”王弼 
曰:“九,天之德也。能用天德,乃见群龙之义焉。夫以刚健而居人之首, 
则物之所不与也。以柔顺而为不正,则佞邪之道也。故乾吉在无首,坤利在 
永贞矣。”《象传》则认为:“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反对“无首”, 
所以宋衷说:“用九,六位皆九,故曰‘见群龙’。纯阳则天德也。万物之 
始,莫能先之,不可为首。先之者凶,随之者吉,故曰‘无首,吉’。”而 
《二三子问》此处却不是反对“无首”,而是用“龙神威而精处”来解释“见 
群龙无首,吉”。“无首”似乎是龙“精处”“神威”的方式。 





创建时间:2006…2…28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十四章

  《卦》曰:“履霜,坚冰至。”①孔子曰:此言天时谮②,戒葆常也③。 
岁……田产湿,以……虖始于……之□□□□□□守之□□□□□□□□□ 
□□□□德与天道始④,必顺五行,其孙贵而宗不■⑤。 
  【白话】《川·初六》爻辞”履霜,坚冰至”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 
这是讲天气变化四时交替的规律,告诫人们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岁……田 
产湿,以……乎,始于……的……守之……品德与天道合一,就必然顺从阴 
阳五行的变化,他的子孙也必然高贵,因而宗族也不会灭亡。 
  【注释】①《川·初六》爻辞。②谮:读为“替”,废。兴替:兴废。 
③戒葆常也:告诫遵循规律。戒:读为“诫”。葆:坚持,遵循,保持。常: 
规律。④始:一,初。⑤■:灭。 
  【讲解】这一章从残存的文字看是告诫人们通过阅读“履霜坚冰至”以 
后,看到天时变化的规律,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要求人们达到与天道合一 
的境界,顺从五行的变化,给子孙后代留下馀庆福泽。这与《文言》的解释 
有类似之处。《文言传》说:“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 
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 
辨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虞翻说:“谓初。《乾》 
为积善,以《坤》牝。阳灭出《复》,《震》为馀庆,谓‘东北丧朋’,乃 
终有庆也。”虞翻说:“《坤》积不善,以臣弑君,以《乾》通《坤》,极 
《姤》生《巽》,为馀殃也。”李鼎祚说:“圣人设教,理贵随宜,故夫子 
先论人事,则不语怪力乱神,绝四毋必。今于易象,阐扬天道,故曰‘积善 
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者,以明阳生阴杀,天道必然。 
理国修身,积善为本。故于坤爻初六,阴始生时,著此微言,永为深诫。欲 
使防萌杜渐,灾害不生,开国承家,君臣同德者也。故《系辞》云:‘善不 
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是其义也。”朱熹说:“古字‘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