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下嫁 幼主韬晦(2)
是天不如人愿呢,还是天如人愿?是天命,是自然因素呢,还是有什么阴谋诡计?总而言之,那举国瞩目的高贵的小生命十分脆弱,只在这个世界停留了六个多月,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正月二十八日,小小的皇太子夭折了。
海兰珠伤心欲绝,日夜痛哭;皇太极也为爱子之死、爱妃之痛而落泪。海兰珠受此重大打击,精神和心理再也难以振作,无论皇太极怎样设法安慰、求医求药,都不能治疗她的心病,她终于缠绵病榻,三年后的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去世了,时年三十二岁。宸妃之死,又给皇太极以重大打击,他痛哭号啕,数次昏迷,不饮不食达六日之久,朝夕哀恸也伤害了他的身体。在宸妃去世的两年以后的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五十二岁正在壮年的皇太极也驾崩了。这是后话。
时间就赶得那么巧,就在皇太子去世的第三天,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正月三十日戌时,布木布泰生下了皇九子福临!
布木布泰怎样地感谢命运、感谢神灵啊!她终于在最需要的时候生下了她最需要的儿子!但是她只能把狂喜压在心底,因为西次永福宫侧对面的东关睢宫里,姐姐海兰珠的凄切哭声还没有停止;皇太极还在那里满怀悲哀地抚慰失去儿子的爱妃。
现在来看看前面引的那段本纪。
布木布泰是不是真的做过神人送子的梦,那只有她自己知道。但她一定会把这个哪怕是编造的梦告诉皇太极。不过进言的时间决不是本纪记载的福临诞生前夕。
因为这个前夕,当是崇德三年正月二十九日,正当皇太子去世的次日,关睢宫乃至整个后宫都还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宸妃被失子之痛击垮了,处在昏迷中;皇太极强忍焦虑伤感,寸步不离地陪伴在旁。聪明如布木布泰,是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去向皇太极说梦讲神话的,而皇太极此时也不可能有“喜甚”的心情。
布木布泰进言的时间也不会在皇太子活着的时候,因为那样会暴露她为儿子夺嫡的野心。
只有在福临出生相当长的时日后,在皇太极因皇太子夭折的伤痛基本平复之后,布木布泰才会选择适当的机会,很自然地把她产前的梦兆说给皇太极听。御用文人们为了证实福临的天子命,便在时间上做了一番手脚。
神人授子,并称之为“统一天下之主”的梦兆,无疑是布木布泰的点睛之笔,她早就开始画龙的行动了。
自从庄妃怀孕以后,就特别喜欢穿绣金龙金凤的红缎长袍,每行走间,长长的袍裾、宽宽的下摆波动不止,很有红光绕身、金龙盘旋的视觉形象。
蒙医、藏医以及民间草药,都有在短时期内控制产期的办法。福临出生的时间那么恰到好处,好像太子到阴间打了个转又回来似的;至少也会令迷信的人们觉得,上天送来福临意在换走太子。福临于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填补太子空缺的皇子。
布木布泰临产之日,西永福宫中红灯、红烛、红被、红褥、红门帘、红窗帘,一派大红,那还不“红光烛宫中”?从喇嘛手中得到西藏和印度的奇香,对蒙古王爷的女儿布木布泰而言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所以“香气经日不散”也就可想而知了。
聪颖的布木布泰为了儿子能够继承皇位,真可以说是处心积虑、筹划周详了。
当她画龙而最后点睛的时候,后果却并不理想。
皇太极和所有爱听吹捧、爱听颂歌的统治者一样,对神人送子的梦兆当然很高兴。神仙肯给他送儿子,他自然也就等同于神仙,他自然也就是天命所归了,所以回答了“奇祥也,生子必建大业”的话。但说归说,做归做,直到他去世,也没有再立太子,更没有立福临做皇位继承人的意思。也许他还在盼望宸妃再为他生一个儿子,也许他没料到自己会突然死亡。
那么,布木布泰的苦心和所有努力,就白费了?
不。花多少心血就是多少报酬,有几分努力就有几分收获。
皇太极猝死,皇位骤空,八旗中两股最强大的势力——两黄旗与两白旗各自推出他们认定的继承人:皇长子豪格和皇弟多尔衮。两派势均力敌,谁也压不倒谁,却都剑拔弩张,不惜以武力相拼。千钧一发之际,布木布泰奉同哲哲,以国母皇妃之尊,以两黄旗主母的身份,坚决介入争端,软化了双方的立场,以幼主登基、叔王摄政的折中方案,避免了流血冲突,也就是避免了满洲八旗的分裂和大清国的内战。
在选择幼主的时候,布木布泰的所有辛苦都得到了报偿:她千方百计维持住的大福晋尊贵地位,使福临子以母贵,在继位序列中排在庶出的皇长子豪格之前;她不惜一切地多生早生,使福临比另一个大福晋之子博穆博果尔年长三岁,自然幼不敌长;她多年努力获得其信赖和依靠的皇后姑妈哲哲,更为福临投了至关重要的一票;她精心设计的福临出生前后那些红光、香雾、金龙等等吉兆和神人授子的梦境,此刻都成了非福临不可的天命象征。五岁的福临,理所当然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二十六日,福临在沈阳清宫大政殿举行即位大典。这一天,福临表现不俗,留下了不少轶事传闻。
小福临就要离永福宫往大政殿去了,已是秋凉,门外风大,宫婢跪进貂裘披风。小皇帝看了一眼,就推开了,说:“这披风里子不是明黄的,朕岂能着它?”这奶声奶气的斥责,令宫婢惶恐,赶紧将这领红缎里子披风换过。目送儿子出宫的布木布泰看着那小小的背影,不觉涌出了欣慰的热泪。
太后下嫁 幼主韬晦(3)
出了凤凰楼,高大华丽的御辇在阶下候着。福临的乳母李嬷嬷习惯地抱起小福临,就要一同上辇入座。福临却一本正经地对她说:“这不是你能坐的。”李嬷嬷先是一愣,接着满脸笑容,把福临安置在御辇中,自己在道边跪送。当御辇行行复行行地远去的时候,李嬷嬷的眼睛里也充满了泪水。
大政殿内外,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仪仗卤簿、侍卫亲兵、文武百官、王公贵族,多少陌生的面孔都没有使这个五岁的小男孩慌乱失措,反倒是那些熟识的脸叫他心里疑惑起来:父皇在世的时候,每当节庆日家宴的时候,他常常见到这些长辈们。他不由得悄悄问身边的内大臣:“一会儿诸位王伯王叔王兄来朝贺,朕应当答礼呢,还是应当坐受?”内大臣说:“不宜答礼。”后来钟鼓齐鸣,王公百官分班朝贺跪拜,小天子果真一动不动端坐龙椅,安然受拜,俨然一国之主。
朝贺中又出了个小插曲:喀尔喀蒙古也派来使者朝拜,随班祝贺,跪拜不到位,起落与众人不齐。小皇帝立刻蹙起小眉头,问:“这是何国人,怎么不会行礼?”侍臣赶忙回答说,因是远方使者,礼节未能娴熟。福临这才展开眉眼,微微点头,表情和悦,表示理解。
朝贺完毕,王公大臣们应当恭送皇上退朝出大政殿回宫。小小的福临,竟然起立走到辈分、年龄和爵位都最高的他的大伯父礼亲王代善面前,一再谦让,定要礼亲王先行,才肯升辇回宫。白发苍苍、德高望重的代善,望着还不及自己腰腿高的满脸真诚的小皇帝,也感动得流下了老泪……
这个福临,真是个十足十足的小人精儿!
这些故事可能失实,也可能是御用文人为吹捧皇帝“聪明天纵”而故意夸大和渲染的结果。不过,作者倒相信它有真实的一面。因为小福临的所作所为,带有他的母亲布木布泰的鲜明印记,是布木布泰的影响和调教的结果,真所谓有其母必有其子。
就是普通人家,在生了三个女儿之后得到一个老儿子,也会疼爱得不知怎么才好,何况布木布泰这样的母亲,又何况在这个儿子身上又寄托着那么多希望!福临从小极为娇养,受到母亲的百般爱护,真是顶在头上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与此同时,有这位不同凡响的母亲的言传身教,加上周围特殊环境的潜移默化,小福临一步步被造就得与众不同,独一无二。
福临从小聪明过人,天分很高。这与他的父母分属两个民族,并且是各自民族的精英不无关系。宫廷里等级森严,使他早就懂得奴与主、君与臣是怎么回事,也早就有天潢贵族的优越感。母亲更会不停地向他灌输皇家至尊至贵、皇子至尊至贵的信条。所以,从他开始懂得人事起,自尊自大自信就成了他主要的性格特征。
历史给予福临的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机遇。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上,多少人费尽心机、耍尽阴谋诡计,不惜背信弃义、骨肉相残,不在乎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不在乎国家存亡、天下大乱,孜孜不倦、梦寐以求而百般得不到手的皇位,五岁的福临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这真是天上掉馅饼!只是,掉到福临手中的这块馅饼,是东北到鄂霍次克海、西北到贝加尔湖、南临万里长城的三百万平方公里版图的大清国。他难道不是天字第一号的幸运儿?
从此以后,福临就过着和平常孩子完全不同的生活。他的衣食住行都是全国最高规格的,他的仪仗随从都是全国最庞大最气派的,他要接受除了嫡母、生母和庶母之外的所有人的跪拜礼敬,他还要在各种隆重的祭祀活动中,代表国家和全体人民直接和天地神灵打交道。他的至高无上、至尊至贵的天子意识就这样逐渐形成,再加上他先天的敏感气质和后天娇惯出来的任性,在他幼小的心里,早早就种下了狂妄和暴戾的种子,给他短短的一生带来许多痛苦和烦恼,终于英年早逝。
给予幸运的同时又种下不幸的根苗,这是历史和命运常爱开的玩笑。中国古代的哲人早就看透了它们的狡狯,早就揭示了“福兮祸所伏”的真理,不过,当时人和当事人谁也不肯去想就是了。
又一块大馅饼落到了福临手中!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也即大明崇祯十七年春,腐败透顶、风雨飘摇的朱明皇朝,终于被强大的李自成农民军推翻了!大清朝多年来积蓄力量、壮大自己,终于等到了南下中
原、争夺天下的时机。摄政王多尔衮倾举国之兵,挥师出征之际,正遇借兵报仇的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接应,于是,多少年来清兵屡攻不下的山海关门终于为八旗军而开。从这里起步,八旗军的铁骑,如狂风暴雨一般席卷了中原大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打垮了号称百万的农民起义军,摧毁了南明弘光政权,统一了整个黄河流域和江南地区,取得了中国战争史上罕有其匹的辉煌战功。
为了统一天下的大业,大清国的都城从沈阳迁到北京。
福临兴奋地祭祖祭陵祭告天地,然后起驾南行入关,摄政王率诸王贝勒文武大臣到通州迎驾,簇拥着小皇帝和两宫皇太后进永定门、进正阳门、进大清门,进入了紫禁城皇宫。十月初一日,福临即皇帝位于武英殿,定国号仍为大清,纪元仍为顺治,大封诸王及有功之臣,大赦天下。
就这样,福临无须费心筹算策划,无须临阵冲杀,就得到了明朝的江山,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帝国的君主。
太后下嫁 幼主韬晦(4)
对此,母子俩的感觉是不大一样的。
小小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