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 第18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此作为其初始去人金额,再按照该金融工具整体的发行价格扣除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并以此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再按照该金融工具整体的发行价格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是合同规定的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利率折现的现值。其中,利率根据市场上具有可比信用等级并在相同条件下提供几乎相同现金流量,但不具有转换权的工具使用利率确定。
  发行该非衍生金融工具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企业(发行方)对可转换工具进行会计处理时,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混合工具的分拆原则
  企业发行的某些非衍生金融工具(如可转换公司债券等)既含有负债成份,又含有权益成份。对此,企业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
  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先确定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并以此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再按照该金融工具整体的发行价格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
  发行该非衍生金融工具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二)混合工具分拆的会计处理
  (一)在可转换工具到期转换时,应终止确认其负债部分并将其确认为权益。原来的权益部分仍旧保留为权益(它可能从权益的一个项目结转到另一个项目)。可转换工具到期转换时不产生损失或收益。
   (二)企业通过在到期日前赎回或回购而终止一项仍具有转换权的转换工具时,应在交易日将赎回或回购所支付的价款以及发生的交易费用分配至该工具的权益部分和债务部分。分配价款和交易费用的方法应与该工具发行时采用的分配方法一致。价款分配后,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分别根据权益部分和债务部分所适用的会计原则进行处理,分配至权益部分的款项计入权益,与债务部分相关的利得或损失计入损益。
  (三)企业可能修订可转换工具的条款以促成持有方提前转换,例如,提供更有利的转换比率或在特定日期前转换则支付额外的补偿。在条款修订日,持有方根据修订后的条款进行转换所能获得的补偿的公允价值与根据原有条款进行转换所能获得的补偿的公允价值之差,应在利润表中去人为一项损失。
  【例38一3】甲公司20×7年1月l日按每份面值1 000元发行了2000份可转换债券,取得总收入2000 000元。该债券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息为6%,利息按年支付;每份债券均可在债券发行1年后的任何时间转换为250股普通股。甲公司发行该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但没有转股权的债券的市场利率为9%。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甲公司将发行的债券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
  (1)先对负债部分进行计量,债券发行收入与负债部分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则分配到所有者权益部分。负债部分的现值按9%的折现率计算:
 表38一l
本金的现值:
  第3年年末应付本金2 000 000元(复利现值系数为0。7721835)
1 544 367元
利息的现值:
  3年期内每年应付利息120 000元(年金现值系数为2。5312917)
303 755元
负债部分总额   
 1 848 122元
所有者权益部分
151 878元
偾券发行总收入
2 000 000元
 
  (2)甲公司的账务处理
  20×7年1月1曰,发行可转换债券:
  借:银行存款                                       2 000000
    贷:应付债券                                     1848122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股份转换权)           151878
  20×7年12月31日,计提和实际支付利息:
  计提债券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166331
    贷:应付利息                                        120000
      应付偾券——利息调整                            46331
  实际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120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0
  20×8年12月31日,债券转换前,计提和实际支付利息:
  计提债券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175501
    贷:应付利息                             1200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50 501
  实际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120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0
  至此,转换前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为1944954(1848122十46331+50501)元。
  假定至20×8年12月31曰,甲公司股票上涨幅度较大,可转换偾券持有方均将于当日将持有的可转换债券转为甲公司股份。由于甲公司对应付债券采用摊余成本后续计量,因此,在转换日,转换前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应为1 944 954元,而权益部分的账面价值仍为151 878元。同样是在转换日,甲公司发行股票数量为500 000股。对此,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付债券                             1 944 954
    贷:股本                                   500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 444 954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股份转换权)    151 878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51 878
      
第三节  金融工具披露
  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相互抵销
  (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互抵销的条件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不得相互抵销。但是,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相互抵销后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
  1。企业具有抵销已确认金额的法定权利,且该种法定权利现在是可执行的;
  2。企业计划以净额结算,或同时变现该金融资产和清偿该金融负债。
  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转出方不得将已转移的金融资产和相关负债进行抵销。
  例如,甲公司与乙公司有长期合作关系,为简化结算,甲公司和乙公司合同中明确约定,双方往来款项定期以净额结算。这种情况满足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互抵销的条件,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净额列示相关的应收款项或应付款项。
  在理解抵消条件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抵消权是债务人根据合同或其他协议,以应收债权人的金额全部或部分抵销应付债权人的金额的法定权利。在少数情况下,债务人可能拥有以应收第三方的金额抵销应付债权人的金额的法定权利,前提是三者之间签有明确赋予债务人抵销权的协议。
  2。抵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执行权的存在,本身并不足以构成互相抵消的基础。在企业确实打算行使这项权利或同时结算时,以净额为基础列报资产和负债能更恰当地反映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时间以及这些现金流量承受的风险。
  企业拥有相互抵销权但并不打算以净额结算或同时变现资产和清偿负债的,该项权利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应按有关规定予以披露。
  (二)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不能相互抵销的情形
  1。将几项金融工具组合在一起模仿成某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例如将浮动利率长期债券与收取浮动利息、支付固定利息的互换组合在一起,模仿或“合成”为一项固定利率长期债券。这种组合内的各单项金融工具形成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不能相互抵销。
  2。作为某金融负债担保物的金融资产,不能与被担保的金融负债抵销。
  3。企业与外部交易对手进行多项金融工具交易,同时签订“总抵销协议”。根据该协议,一旦某单项金融工具交易发生违约或解约,企业可以将所有金融工具交易以单一净额进行结算,以减少交易对手可能无法履约造成损失的风险。如果只是存在这种总抵销协议,而交易对手尚没有违约或解约,则不能说明企业已满足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互抵销的条件。
  4。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下的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不能与相关保险责任准备金抵销。
  5。金融工具所形成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具有同样的基础风险(例如,远期合同或其他衍生工具组合中的资产和负债),但涉及不同的交易对手,不能相互抵销;
  6.债务人为解除某项负债将一定的金融资产进行托管,但债权人尚未接受以这些资产清偿负债,例如偿债基金安排,不能将相关金融资产和负债相互抵销;
  7。导致企业发生损失的事项而承担的义务,预期可根据保险合同向第三方索赔而得以补偿,不能相互抵销。
  二、金融工具一般信息披露要求
  企业在披露金融工具(包括已确认和未确定的金融工具)信息时,应当根据所披露金融工具的性质和特征将金融工具进行恰当归类,同时还应提供足够的信息使之与财务报表内的项目反映的信息有机地联系起来。例如,在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披露时,应当将其归为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和以其他基础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又如,对衍生工具进行披露时,也应当将其恰当归类,如按外汇衍生工具、利率衍生工具、信用衍生工具等归类。
  (一)企业应当披露编制财务报表时对金融工具所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计量基础等信息,主要包括:
  1。对于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披露下列信息:
  (1)指定的依据;
  (2)指定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性质;
  (3)指定后如何消除或明显减少原来由于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以及是否符合企业正式书面文件载明的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说明。
  2。指定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条件。
  3。确定金融资产已发生减值的客观依据以及计算确定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所使用的具体方法。
  4。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利得和损失的计量基础。
  5。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
  6。其他与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政策。
  【例38一4】某金融企业20×57年年报对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有关的会计政策作了如下披露: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
  符合以下一项或一项以上标准的金融工具(不包括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金融工具)划分为此类,公司管理层也将其作这类指定:
  ——公司的该项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按照此标准,公司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