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本草衍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07-本草衍义-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泽,谓之难已。又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若患人脉病 
不相应,既不得见其形,医 
人只据脉供药,其可得乎?如此言之,不能尽其术也。此医家之公患,世不能革。医者不免 
尽理质问,病家见 
所问繁,不为医业不精,往往得药不肯服,似此甚多。扁鹊见齐侯之色,尚不肯信,况其不 
得见者乎?呜呼!可谓难也已! 
又妇人病温已十二日,诊之,其脉六七至而涩,寸稍大,尺稍小,发寒热,颊赤口干, 
不了了,耳聋。问之,病后数日,经水乃行,此属少阳热入血室也。若治不对病,则必死。 
乃按 
其证,与小柴胡汤服之,二日,又与小柴胡汤加桂枝干姜汤,一日,寒热虽已,又云∶我脐 
下急痛,又与抵当丸,微利,脐下痛痊。身渐凉和,脉渐匀,尚不了了,乃复与小柴胡。次 
日云∶我但胸中热燥,口鼻干。又少与调胃承气汤,不得利。次日又云∶心下痛。又与大陷 
胸丸半服,利三行。而次日虚烦不宁,时妄有所见,时复狂言。虽知其尚有燥屎,以其极虚 
,不敢攻之。遂与竹叶汤,去其烦热。其夜大便自通,至晓两次,中有燥屎数枚,而狂言虚 
烦尽解。但咳嗽唾沫,此肺虚也。若不治,恐乘虚而成肺痿,遂与小柴胡去人参、大枣、生 
姜,加干姜、五味子汤。一日咳减,二日而病悉愈。以上皆用张仲景方。 
有妇人病吐逆,大小便不通,烦乱,四肢冷,渐无脉,凡一日半,与大承气汤两剂,至 
夜半渐得大便通,脉渐生,翌日乃安。此关格之病,极难治,医者当审谨也。经曰∶关则吐 
逆, 
格则不得小便。如此亦有不得大便者。 
有小儿病虚滑,食略化,大便日十余次,四肢柴瘦,腹大,食讫又饥,此疾正是大肠移 
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 者。时五六月间,脉洪大,按之则绝。今六脉既单洪,则夏 
之气 
独然,按之绝,则无胃气也。经曰∶夏脉洪,洪多胃气,少曰病,但洪无胃气曰死。夏以胃 
气为本,治疗失于过时,后不逾旬,果卒。 
有人病久嗽,肺虚生寒热,以款冬花焚三两,俟烟出,以笔管吸其烟,满口则咽之,至 
倦则已。凡数日之间五七作,瘥。 
有人病疟月余日,又以药吐下之,气遂弱,疾未愈。观其病与脉,乃夏伤暑,秋又伤风, 
乃与柴胡汤一剂,安。后,又饮食不节,寒热夏作。此盖前以伤暑,今以饮食不谨,遂致吐 
逆 
不食,胁下牵急而痛,寒热无时,病名痰疟。以十枣汤一服,下痰水数升,明日又与理中散 
二钱,遂愈。 
有人苦风痰头痛,颤掉,吐逆,饮食减,医以为伤冷物,遂以药温之,不愈。又以丸药 
下之,遂厥。复与金液丹后,谵语,吐逆,颤掉,不省人,狂若见鬼,循衣摸床,手足冷, 
脉伏 
。此胃中有结热,故昏瞀不省人,以阳气不能布于外,阴气不持于内,即颤掉而厥。遂与大 
承气汤,至一剂,乃愈。方见仲景。后服金箔丸,方见《删繁》。 
有男子年六十一,脚肿生疮,忽食猪肉不安。医以药利之,稍愈,时出外中风,汗出后, 
头面暴肿,起紫黑色,多睡。耳叶上有浮泡小疮,黄汁出。乃与小续命汤中加羌活一倍,服 
之 
遂愈。 
有人年五十四,素羸,多中寒,近服菟丝有效。小年常服生硫黄数斤,脉左上二部,上 
下二部,弦紧有力。五七年来,病右手足筋急拘挛,言语稍迟,遂与仲景小续命汤,加薏苡 
仁一 
两,以治筋急。减黄芩、人参、芍药各半,以避中寒,杏仁只用一百五枚。后云尚觉大冷, 
因令尽去人参、芍药、黄芩三物,却加当归一两半,遂安。今人用小续命汤者,比比皆是, 
既不能逐证加减,遂至危殆,人亦不知。今小续命汤,世所须也。故举以为例,可不谨哉! 
夫八节之正气,生活人者也。八节之虚邪,杀人者也。非正气则为邪,非真实则为虚。所谓 
正气者,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此天之气也。若春在经络,夏在肌肉,秋在皮肤,冬在 
骨髓,此人之气也。在处为实,不在处为虚。故曰,若以身之虚,逢时之虚邪不正之气,两 
虚相感,始以皮肤经络,次传至脏腑,逮于骨髓,则药力难及矣。如此则医家治病,正宜用 
药抵截散补,防其深固而不可救也。又尝须保护胃气。举斯为例,余可仿此。 

卷四
玉泉
内容:经云∶生蓝田山谷。采无时。今蓝田山谷无玉泉。泉水,古今不言采。又曰∶服五斤 
。古今方,水不言斤。又曰∶一名玉札。如此则不知定是何物。诸家所解,更不言泉,但为 
玉立文。陶隐居虽曰可消之为水,故名玉泉。诚如是,则当言玉水,亦不当言玉泉也。盖泉 
具流布之义,别之则无所不通。《易》又曰∶山下出泉蒙,如此则诚非止水,终未臻厥理。 
今详泉字乃是浆字,于义方允。浆中既有玉,故曰服五斤。去古既远,亦文本脱误也。采玉 
为浆,断无疑焉。且如《书》篇尚多亡逸,况《本草》又在唐尧之上,理亦无怪。谓如“蛇 
含”,《本草》误为“蛇全”。《唐本注》云∶全字乃是舍字,陶见误本改为含,尚如此不 
定。后有“铁浆”,其义同此。又《道藏经》有“金饭玉浆”之文,唐李商隐有“琼浆未饮 
结成冰”之诗,是知玉诚可以为浆。又荆门军界有玉泉寺,中有泉,与寻常泉水无异,亦不 
能治病。寺中日用此水。又西洛有万安山,山腹间有寺曰玉泉。尝两登是山,质玉泉之疑, 
寺僧皆懵不能答。寺前有泉一派,供寺中用。泉窦皆青石,与诸井水无异。若按别本注∶玉 
泉,玉之泉液也,以仙室玉池中者为上。如此则举世不能得,亦漫立此名,故知别本所注为 
不可取。又有燕玉出燕北,体柔脆,如油和粉色,不入药,当附于此。 

卷四
丹砂
内容:今人谓之朱砂。辰州朱砂,多出蛮峒。锦州界 獠峒老鸦井,其井深广数十丈,先聚 
薪于井,满则纵火焚之。其青石壁迸裂处,即有小龛,龛中自有白石床。其石如玉,床上乃 
生 
丹砂。小者如箭镞,大者如芙蓉,其光明可鉴,研之鲜红,砂泊床,大者重七八两,至十两 
者,晃州亦有。形如箭镞、带石者,得自土中,非此之比也。此物镇养心神,但宜生使。炼 
服,少有不作疾者,亦不减硫黄辈。又一医流服伏火者数粒,一旦大热,数夕而毙。李善胜 
尝炼朱砂为丹,经岁余,沐浴再入鼎,误遗下一块,其徒丸服之,遂发懵冒,一夕而毙。其 
生朱砂,初生儿便可服,因火力所变,遂能杀人,可不谨也。 

卷四
空青
内容:功长于治眼。仁庙朝,尝诏御药院,须中空有水者,将赐近戚,久而方得。其杨梅青 
,治医极有功。中亦或有水者,其用与空青同,第有优劣耳。今信州冗山而取,世谓之杨梅 
青,极难得。 

卷四
绿青
内容:即石碌是也。其石黑绿色者佳,大者刻为物形,或作器用。又同 砂,作吐风涎药, 
验则验矣,亦损心肺。 

卷四
云母
内容:古虽有服炼法,今人服者至少,谨之至也。市廛多折花朵以售之。今惟合云母膏,治 
一切痈毒疮等,惠民局别有法。 

卷四
石钟乳
内容:萧炳云∶如蝉翼爪甲者为上,如鹅管者下。经既言乳,今复不取乳,此何义也?盖 
乳取其性下,不用如雁齿者,谓如乌头、附子不用尖角之义同。但明白光润轻松,色如炼硝 
石者佳。服炼别有法。 

卷四
朴硝
内容:是初采扫得,一煎而成者,未经再炼治,故曰朴硝。其味酷涩,所以力坚急而不和, 
可以熟生牛马皮,及治金银有伪。葛洪治食 不化,取此以荡逐之。腊月中出新瓦罐,满注 
热水,用朴硝二升,投汤中,搅散,挂北檐下,俟消渗出罐外,羽收之。以人乳汁调半钱, 
扫一切风热毒瓦斯攻注目睑外,及发于头面、四肢肿痛,应手神验。 

卷四
芒硝
内容:经云∶生于朴硝。乃是朴硝以水淋汁,澄清,再经熬炼减半,倾木盆中,经宿,遂结 
芒有廉棱者。故其性和缓,古今多用以治伤寒。 

卷四
硝石
内容:是再煎炼时,已取讫芒硝凝结在下如石者。精英既去,但余滓而已。故功力亦缓,惟 
能发烟火。《唐本》注∶“盖以能消化诸石,故名硝石”。煎柳枝汤煮三周时,即伏火,汤 
耗,即又添柳枝汤。 

卷四
英硝
内容:是消之精英者。其味甘,即马牙硝也。别有法,炼治而成。由其煎炼,故其味亦别。 
治五脏积热。然四物本出于一物。由此煎炼,故分出精粗,所以其用亦不相远。 

卷四
矾石
内容:今坊州矾务,以野火烧过石,取以煎矾。色惟白,不逮晋州者。皆不可多服,损心肺 
、却水故也。水化书纸上,才干,水不能濡,故知其性却水。治涎药多须者,用此意尔。火 
枯为粉,贴嵌甲。牙缝中血出如衄者,贴之亦愈。 

卷四
滑石
内容:今谓之画石,以其软滑可写画。淋家多用。若暴得吐逆不下食,以生细末贰钱匕,温 
水服,仍急以热面半盏,押定。 

卷四
紫石英
内容:明澈如水精,其色紫而不匀。张仲景治风热螈 及惊痫螈 风引汤∶紫石英、白石 
英、寒水石、石膏、干姜、大黄、龙齿、牡蛎、甘草、滑石等分,混合 (五汝切)咀(子 
与 
切。)以水一升,煎去三分,食后量多少温呷,不用滓,服之无不效者。 

卷四
白石英
内容:状如紫石英,但差,大而六棱,白色如水精。紫白二石英,当攻疾,可暂煮汁用, 
未闻久服之益。张仲景之意,只令 咀,不为细末者,岂无意焉。其久服,更宜详审。 

卷四
赤石脂
内容:今四方皆有,以舌拭之,粘着者为佳。有人病大肠寒滑,小便精出,诸热药服及一 
斗二升,未甚效。后有人教服赤石脂、干姜各一两,胡椒半两,同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及饭前米饮下五七十丸。终四剂,遂愈。 

卷四
白石脂
内容:有初生未盈月小儿,多啼叫,致脐中血出,以白石脂细末贴之,即愈。未愈,微微 
炒过,放冷再贴,仍不得剥揭。 

卷四
石中黄子
内容:石中黄子,此又字误也,子当作水,况当条自言未成余粮黄浊水,焉得却名之子 
也?若言未干者,亦不得谓之子也。子字乃水字无疑。又曰太一余粮者,则是兼石言之者也 
。今医家用石中黄,只石中干者及细末者,即便是。若用禹余粮石,即用其壳。故本条言一 
名石脑,须火烧醋淬。如此即是石中黄水为一等,石中黄为一等,太一余粮为一等,断无疑 
焉。 

卷四
婆娑石
内容:今则转为摩娑石,如淡色石绿间微有金星者佳,磨之色如淡乳汁,其味淡。又有豆 
斑石,亦如此石,但于石上有黑斑点,无金星。 

卷四
无名异
内容:今《图经》曰∶“《本经》云,味甘平,治金疮折伤,生肌肉。今云味咸寒,消肿 
毒痈肿,与《本经》所说不同,疑别是一种。”今详上文三十六字未审,今云字下,即不知 
是何处云也。 

卷四
菩萨石
内容:出峨嵋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