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处 txt资料全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念处 txt资料全集- 第8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入第二禅,这才是色界禅那的初步成就。11
色界四次第禅
佛陀以一所有四个房间的屋子为譬喻,屋子只有一扇大
门,要进入第四个间房,必须先通过首、二、三个房间,要离
开屋子,也必须顺序的离开,由第四、第三、第二到第一个间
房,由原来的大门离开,房间的地板滑溜无比,说得上是寸步
难行。这就是色界四次第禅的写照。
南传佛教破四禅为五禅,只是在寻伺(觉观)上做功夫,
实际上没有这个必要,整个初禅都环绕在寻伺(觉观)上发
展,把无寻唯伺列为第二禅、无寻无伺列为第三禅,完全是多
余。就如把六波罗蜜开为十波罗蜜一样,把原有的六波罗蜜摄
三学的精神给破坏了,成为与八风法并列的世间法。
初禅(梵:prathama…dhyAna,巴:pathamajjhAna)
离生喜乐地(vivekajja…pItisukha…bhUmi)
什么是初禅(静虑)?
初禅就是圆满欲界的修行,清净心中,诸漏不动,步入色
界修行的门槛。
初禅就是舍离五盖及一切诸恶法后,生起喜乐的境界。
初禅就是得八触(动、痒、轻、重、冷、暖、涩、滑
触)、知十功德利益(精勤、少欲知足、有勇猛心、多闻能与
人说法、无畏无惧、戒律具足、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
就、解脱见慧成就),心能寂静审虑,能感受出离欲界之恶而
生喜、乐;心感喜受,身感乐受,故称“离生喜乐”。
初禅有五禅支:
一、寻(vitakka)。
二、伺(vicArA)。
三、一境性(ekaggatA)。12
四、喜(pIti)。
五、乐(sukha)。
寻、伺在唐·玄奘以前,译为“觉、观”。喜、乐二支
共生,一直到进而三禅后才分道扬镳。喜、乐可视为初禅的禅
悦,也是进而二禅的资粮。
初禅主要环绕在寻伺的发展,当寻伺发展到极致后,又逐
步将寻伺舍弃,以无寻无伺之心进入第二禅,于第二禅以反照
观智(大圆镜智)反照初禅,审核并纠正初禅的种种不是,令
初禅坚固、稳定;这时,才算是能真正的入住色界禅。
初禅是色界禅于欲界修行的缓冲区,寻伺是介于欲界和
色界的两大活跃心所,以寻、伺有动,故有见、有闻、有触,
且能起语业;惟有当此二心完全舍灭后,才能安然的入住色界
禅。
唯寻无伺地
资深的修禅人常有“灵光一闪,全身舒坦无比”的感受。
当“灵光一闪,全身舒坦无比”时,就是“灵光”激活了初
禅的寻支。寻支开始寻找这“灵光”的来源,并企图向它靠
拢。这时,因为世间修行的功力浅薄,资粮不足,在“灵光一
闪”后,便回到世间三昧中。这时修行者应反省自己,为什么
不能在色界初禅逗留更长的时间?当他觉察到自己的五力疲
乏,资粮不具足时,他便发奋精进于世间法的修行(主要是止
观)。只要他一有机会,他将毫不犹豫的进入初禅,哪怕是短
短的一刹那。这是初禅的第一步,就称为“唯寻无伺地”。
于此,要强调“反省”这一名词,汉传佛教一般作“反照
禅”,现代西方佛学称它为“回顾”;于阿毗达摩的正确的名
称应该是“反照随观智”(paTisaBkhAnupassana…NACa)。13
这个“反省”于修行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切智慧的成起,靠的
就是这个“反省”。
“反照随观智”也就是经典中常提到的:“大圆镜智”;
有些学者认为“大圆镜智”是涅槃、解脱的专属名词,因此一
般上都使用“反照随观智”或“反照智”。
“禅”的境界与“梦”的境界很接近;科学家对做梦者
进行了试验,做梦者于深睡眠中两秒钟的梦境,在他清醒后,
须要用三个小时来诠释。“禅”的境界也一样,在“灵光一
闪”离开初禅的境界后回到欲界,于“反照”后,对这短短一
刹那体验的诠释,也同样可能是三个小时甚至更长。
进入初禅这扇大门,是修行的瓶颈,很多意想不到的意
外,就在这里发生。以一个修学身至念骸骨观的修行者为例,
当他在“灵光一闪”后,于反照中看见自己只剩下一具白骨
时,被吓坏了,从此一病不起。修密者于这阶段所造成的过患
更大,于“反照”中看见自己的“本尊”或“护法”后,生起
大妄想,进而癫狂者为数还真不少。依“气功”学来说,这就
是“偏差”,也就是一般上所说的“走火入魔”。
要知道“禅”的境界如“梦”的境界,一切都是幻觉,只
不过是我们潜在意识的反映罢了;“反照”只是一种手段、一
种过程,并不是我们真正所要的;我们真正所要的是于反照后
所生起的“反照随观智”。
佛陀以竹筏为譬喻,于初禅的航程中,寻伺就是竹筏,当
我们登陆第二禅时,竹筏已失去了作用,要赶快放下,减轻于
第二禅的负担。
有寻有伺地
当“灵光一闪”的修行者,无数次的进出初禅的大门后,
依反照随观所生起的智慧,令世间修行的喜乐更加壮大,内相14
也由“灵光一闪”凝聚为细小的“明点”,当他再度进入初禅
时,“寻”就能很轻易的找到这“明点”,“伺”由此成起,
努力的捍卫于“明点”。
“寻”与“伺”的这种行为,于世间欲界修行就是所
谓的“行”,但是在色界初禅,五识已被冻结,这种由意
识心所成起的“行”,就称为“近行”,也就是“类似于
行的行”。“近行”与“安止”,在出世间修行中,永远
是成双成对的;于“有寻有伺”这个阶段,“寻”是“近
行”,“伺”是“安止”。于“无寻有伺”的阶
段,“伺”是“近行”,“一境性”是“安止”。于“无寻无
伺”阶段,“一境性”是“近行”,“定”是“安止”。
依藏秘的修行者,过度在意于“明点”,于初禅当 
“寻”向“明点”靠拢时,非但不以“伺”令“明点”“安
止”,反而刻意任“伺”胡乱运行,企图于“明点”中寻找本
尊相,这种做法比“灵光一闪”后所造成的偏差还要来得巨
大。
“灵光一闪”是你能进入初禅的先兆,“明点”出现时,
才意味着你已进入初禅。刚进入初禅的你,有如初生的婴儿,
一切从头开始,先学习蠕动身躯、爬行、站立、步行等基本
功,才有望于初禅中来去自如。
有位西藏上师告诉我,他三十年来于禅定中守明点,只
要明点化开现出本尊光明相,就是成就了。舍利弗被马胜比丘
的因缘偈所吸引,他问马胜比丘,佛教的修行要多久才能有成
就,马胜比丘说,或许二十年、或许三十年吧,他依马胜比丘
的教导,当下就证悟了。斯里兰卡很多老法师,三几十年来都
在守鼻端的出入息。因此,于修行上花三几十年的功夫,根本
算不上什么。这种“迟通达”现象的出现,就在于缺乏智慧和
资粮。禅宗强调楔机,楔机固然重要,但可遇不可求,不如扎15
扎实实的依“反照随观”从自己开始修行的那一天开始反省,
看看问题出在哪里,依智慧修补一切纰漏来得实在。
“明点”于初禅出现,最长的时间也不过是短短几个杀那
(0。013秒),整个过程应该从世间三昧算起,明点熄灭后回
到世间三昧,开始依反照随观反省于刚才发生的“明点”“寻
伺”、“近行、安止”的速行性,这时生起的喜乐还是属于世
间三昧的,喜乐是资粮,是你挑战下一次进入初禅的本钱。
世间三昧依行、住、坐、卧四威仪,色界禅只能依跏趺
坐,卧可用于出禅后的再度反照。但是也有例外,优婆离是站
着入灭尽定的(过后佛陀命人令他躺下),阿难尊者则是在极
度悲伤下躺着进入灭尽定的。
睡眠也是修行的资粮,不卧床是苦行、是愚痴行,不能增
长智慧。修行者一天最少要有四个小时的睡眠,临睡前反省一
天所作,同时也重新反照当天所进入的初禅境界,不能有丝毫
执着,修行者于睡眠中是无梦的。
从世间三昧到初禅又回归世间三昧之间是圆融的,没有
天堑也没有深壑,不须要挣扎也不须要考虑;内相的成起到进
入初禅,是修行世间三昧所获得的功德丛林。要得入色界禅,
必须先在世间三昧下功夫;想撇开世间三昧直接修行出世间三
昧,连门都没有。即使你的修行已到了无色界境界,你非但不
能放弃世间三昧,反而要加强它;一切色界、无色界所获得的
体验,都必须在世间三昧以“反照随观”将它消化,成为你的
智慧。
当“明点”最初在初禅中出现时,是摇摆不定的。意所成
近行心(upacAra…citta),令“寻”尽量向“明点”靠拢,
令“伺”紧抱着“明点”不放(执取明点)。意所成心专注
于“明点”,令摇摆不定的“明点”最终平静下来;这过程与
世间三昧的正念安住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一个在欲界、一个在16
色界。“明点”的平静,就是“安止心”(appaCA…citta),
你若想称它为“安止定”(appaCA…samAdhi)也未尝不可。
无寻唯伺地
当你在有寻有伺的初禅境界,经过一段长时间的锻炼
后,“明点”逐渐扩大成为“光明相”,从摇摆不定逐渐趋于
稳定,“寻”从很费劲到轻易最后完全不必要。“伺”从弱小
到壮大最后稳定下来。喜乐二支也逐渐成熟,不须要再依禅外
行的喜乐为禅悦,直接以初禅的喜乐为资粮。一境性也于此成
起;这时候的“伺”是意所成近行心,“一境性”成为意识所
求的安止。于此,初禅五支全部成起。“寻”支并没有消失,
只是不起作用,当“伺”再度陷入不稳定时,“寻”自然再度
作用,“伺”稳定后,它再度退役。
无寻无伺地
当“光明相”已经能随心所欲的出现时,就是“伺”退
役的时候了。这时,意所成近行心“一境性”追求于“安止”
(appaCA),渴望成就“三摩地”(samAdhi)或“三摩钵
底”(samApatti)。
于此,有必要再作几个名词的解释。“世间三昧”一般所
指的是止观中的“止”(Samatha),是世间禅的最基本成
就。三昧、三摩地、等持(samAdhi)是指色界初禅至第四禅
定的成就。“三摩钵底”或“等至”(samApatti)则是指无
色界四定的成就。
“三摩钵底”(samApatti)于西方新兴佛教直接称它
为“成就”,于世间修行成就,称为“三摩钵底”;色界四定
成就,也称为“三摩钵底”;其实不然,色界四定成就,只能
称为“三摩地”或“等持”(samAdhi),勉强要称为“三摩17
钵底”也是不具足的有漏“三摩钵底”。于色界第四禅定成就
的初期还是“三摩地”(samAdhi),后期与无色界定有所接
触后,才能称为“三摩钵底”;于“三摩钵底”再跨前一步就
是涅槃了。不要过早执着于这些名相,一切等到你能进入无色
界等至时,再加以分别吧。
于无寻无伺地的“光明相”是非常强大的,似乎到了随心
所欲的地步,因此必须藉由“一境性”对它加以制约,避免它
闯祸。成佛成魔也在这一阶段中决定。
《长部·种德经》种德婆罗门对佛陀说,婆罗门的修行,
最高能达到“梵我同住”或“梵我一体”的境界,佛陀回答
说,确实如此。初禅圆满,就是“梵我同住”的境界。
由“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