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思考中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48-思考中医- 第5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之象云:“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由此“直方大”,则知脾为“谏议之官”的条件是完全具备的。又,坤卦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杀其君,子杀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积者,言坤厚载物也。故非坤无以言积。然而这个“积”有善与不善的区别,积善则有余庆,积不善则有余殃。臣杀其君,子杀其父,虽是骇人听闻的事。但却非一朝一夕所能造就。这个事看起来像是突发的偶然事件,但实际上却有一个必然的渐进积累的过程。可为什么没有在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及早发现呢?由“辩之不早辩也”。而这里讲的“辩”很显然就是一个“谏议”的过程。在坤卦里讨论“臣杀其君,子杀其父”,在坤卦里讨论“辩之不早辩”。这一联系起来,实在就是《素问·刺法论》里讲“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的最好证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家庭,要避免上述事件的发生,那就必须保证这个“谏议”的职责随时发挥作用。而作为我们身体呢?这个“臣杀其君,子杀其父”,当然就是指的那些暴病、坏病、恶病。像现在讲的癌症、恶性肿瘤,这个病被突然发现,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其实不然。正如坤卦所云:“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但为什么在这样一个“由来者渐”的过程中,机体没能识别,没能发现,没能及时予以处理,而等其殃成大祸呢?这就是因为“谏议之官”失去了作用的缘故。恶性肿瘤是机体细胞异常分化所致,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个疾病呢?现代医学把它归结为免疫的问题。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三大功能,其一是免疫防御功能;其二是免疫稳定功能;其三呢?就是免疫监视功能。如果免疫监视的功能能够正常发挥,就能及时识别出机体异常分化的细胞,并通过各种途径,启动各项功能来清除和调整这些异常细胞,从而杜绝肿瘤疾病的发生。这样一个“免疫监视”作用其实与“谏议之官”的作用非常相似。《刺法论》为我们作出了脾的特殊定位,而坤卦为这个特殊定位的意义作了很具体的描述,再结合现代的免疫科学,我想在肿瘤预防和治疗上应该大有文章可做。目前,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这些病人在接受各种治疗后,需要解决的一个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复发问题。怎么杜绝肿瘤的复发呢?在西医要求诸免疫,在免疫上下功夫。那么中医呢?我想作为“谏议之官”的脾就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我们在新世纪里学习经典,在新世纪里研究《伤寒论》,会不会有一些新的收获呢?通过太阴篇的讨论,大家应该有所感受。前面谈到经典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历久弥新,就是说经典的东西永远不会过时。你再新的研究,再尖端的课题,都可以在经典里找到落身处。就看你有没有悟性,就看你敢不敢承当。不敢承当,当然就失之交臂了。所以,传统与现代,诸位不要看绝对了。两者往往是相依而行。传统不离现代,现在是 21世纪,传统必须要适应现代、服务现代,乃至于最大限度地影响现代、引导现代。这一点搞传统的必须牢牢记住,这也是传统存在的根本意义所在。如果不弄清这个所在,还是抱着长袍马褂、之乎者也不放,那这个传统还有什么意义。同样,现代又何尝离开过传统,只因我们先入为主,把传统看得太低了,所以,不自明,不自知,得了便宜还卖乖。这亦是孔圣所云:“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三、太阴病时相讨论太阴病时相仍以太阴病的欲解时条文为依据,即275条:“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下面拟分几个方面来展开。1。亥至丑上亥子丑在日周期里,是亥子丑这三个时辰,也就是晚上9时至凌晨 3时这段时间。月周期里,每个时辰约占 2天半的时间。所以,亥子丑就位于晦日前后的 7 天半里。晦日前后的这段时间,是每个月周期里月相最缺甚或隐匿的时候。月相缺或隐反映了阳的收藏,这与太阴的性用相符。年周期里,亥子丑即亥月、子月、丑月,亦即农历的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上述三个月分别与十二消息卦里的坤、复、临相配。坤卦六爻皆阴,很多人看到这个卦都以为阴盛阳衰了,阳气没有了、消灭了。其实这是错会了坤卦。六爻皆阴不是阳气没有了,而是收藏起来了。正是这个藏才使阳气得到蓄养,得到恢复,才有后面的一阳生,二阳生。亥子丑除了上述的时间特性外,还有空间方位特性,这就是北方。前面我们谈到先后天的问题,先天卦里,北方居坤。先天为体,后天为用。所以,坤之体在北,坤之用在西南。坤体居北与坎同居,我们前面用水土合德来形容。而亥子丑为太阴病的欲解时却又为太阳病的欲剧时,这亦是值得思考的问题。2。欲解时要义我们现在看到的《伤寒论讲义》是经过节选的本子。而由王叔和所整理的《伤寒论》,在起手的太阳篇前,还有另外的四篇,即“辨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伤寒例第三”、“辨痉湿暍第四”。在“辨脉法第一”篇中有这样一段话:“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这一段文字一半讲生理,一半讲病变。虽然它讲的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对于我们理解太阴病欲解时却有很大的帮助。五月也就是夏至月,也就是午月,可是它能够涵括整个夏月,涵括巳午未。五月有什么特征呢?张仲景在这里讲道“阳气在表,胃中虚冷”,这个时候为什么阳气在表呢?因为整个春夏阳气都在蒸蒸日上,向上、向外,由于阳气是这样一个向表、向外的趋势,所以,在里的阳反而虚少,阳气虚少了当然就会冷,故曰“阳气在表,胃中虚冷”。而到了冬天,到了十一月,到了亥子丑的时候,情况正好相反。这个时候,阳气向里、向内,处于收藏的趋势。所以,这时在外的阳渐虚少,在里的阳渐多,阳多则热,故曰“阳气在里,胃中烦热”。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为什么呢?学中医的应该明白这个道理。萝卜是凉性的,姜是温性的。夏日天气炎热,为何反要吃姜?因为这个时候阳气在表,胃中虚冷,所以,要吃姜来温里暖胃。冬日寒冷,为何反要吃萝卜?因为冬日阳气在里,胃中烦热,所以,就用萝卜的凉性来平衡,以免积热的产生。冬月阳气趋里,所以,内里反热,如果你是太阴病,那么,正好可以借这个亥子丑的阳气入里,使藏寒得到温暖,使太阴病的里虚寒证得到转机。所以,太阴病要欲解于亥子丑。透过亥子丑,太阴病的内在涵义我们清楚了,太阴病的治疗规矩也就自然在把握之中。张仲景对六经病的描述是通过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提纲条文,这方面往往有形可征,有案可查,也是大家注重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欲解时条文,从欲解时条文来揭示六经病,好似无形可征,无案可查,是以从古至今关注它的医家很少。其实,它是无形而无不形,无案而无不案。它的蕴义更深广、更透彻。经言:夫知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乃可以长久。从上述两方面看,提纲条文是讲人事的条文,而欲解时条文则是讲天文、地理的。如果仅言提纲,显然已流于人事中医,那中医的这个道能够长久吗?3。欲剧时相欲剧时或者欲作时的概念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它是与欲解时相对的。既然太阴病在这样一个时候容易好,在这样一个时候比较舒服,那就必然会有另一个不容易好,或者说比较恼火的时候。否则,光有好的时候,没有恼火的时候,那这个天地之道也就失却公允了。太阴病欲解时是亥子丑,因为这时的阳气在里,这对于太阴病的里虚寒而言,无疑是得道,得道多助,故曰欲解。那么,太阴病在什么时候欲剧呢?应该就是巳午未。巳午未的阳气在表,阳在表则里易虚冷,这对于太阴病而言,无疑是失道,失道寡助,故曰欲剧。巳午未阳气趋表,里易虚冷,故易生藏寒,易生太阴病。这是从理上去分析。现在我们回到事上来,夏天的天气很热,阳气蒸腾向外,这个时候由于天热,人们纷纷吃生饮冷,什么东西都来冰的。本来就胃中虚冷,偏偏还要大进生冷,这不就雪上加霜了。所以,这是最容易得太阴病的时候。大家不要以为冬天才容易得太阴病,其实恰恰相反,夏天才是最容易得太阴病的时候。因此,夏天用理中汤的机会很多。只是现在有太多的人不明这个事理,不但患者不明,医者亦不明。光知道夏有暑热,却不知夏亦有寒凉。夏日是天热而地寒,天地的区别大家要搞清楚。特别是我们学太阴篇更应弄清这层关系。太阴分手足太阴,手太阴肺就是言天,足太阴脾则是言地。所以,夏日这个天热地寒的格局其实也就是肺热脾寒的格局。如果我们只知道热,只知道叶天士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只知道用寒凉,这还不够,充其量我们只是知道了天的一面。夏日用寒凉,很有名的是刘河间《宣明论方》的益元散,也叫六一散,太白散。什么叫太白呢?看《西游记》就知道有一个太白金星,所以,太白实际上是指金、指肺。因此,太白散实际上是针对夏日里天的这一面,肺的这一面。还有地的这一面呢?也就是太阴脾的这一面呢?如果这一面照顾不好,那就很容易影响太阴,太阴的门一开,三阴的门也就随之打开了。因此,大家应该很好地把握天地的格局,除了知道益元散、太白散之外,还应该知道理中汤也很好用。从时间上看,巳午未三时是太阴病的欲剧时,而前面我们反复强调过时空(方)的同一性、统一性。因此,我们研究欲解或者欲剧时都应该结合空间方位。从空间方位看,巳午未就是南方,所以,南方也就应该成为太阴病的欲剧方。这说明南方人得太阴病的机会就要多一些。进一步而言,南方人的脾胃就要比北方人的相对为弱。大家思考一下,是不是这么回事呢?我们拿南人与北人一比,你就清楚了。北人的个头普遍较南人大,四肢较南人粗壮,为什么呢?就因为北人土气强,南人土气弱。土气弱,四肢肌肉不发达,当然就个头小了。所以,大家对这样一个南北的差异要弄清楚,要知道南方人有一个比北方人容易患太阴病的基础。作为南方人,作为南方的医生,就更应该意识到温养的重要,保护脾胃的重要。不要一天到晚只知道凉茶、凉茶。上面的讨论实际上是通过《辨脉法》的一段文字展开的,在《辨脉法》中还有另一段十分精彩的对话:“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夜半是什么时候?是子时,推广开来就是亥子丑。日中呢?日中是午时,推广开来就是巳午未。日中得病而夜半愈,这正好符合于太阴病欲解于亥子丑,欲剧(作)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