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二 梵志品第卜二(153)须闲提经第十二
世尊闻已,则于晡时(79)从燕坐(80)起,往诣婆罗婆梵志第一静室,于草座上敷尼师檀,
结跏趺坐。婆罗婆梵志遥见世尊在树林间,端⊕正姝好,犹星中月,光耀炜晔(280),晃
若金山,相好具足,威神巍巍,诸根寂定,无有蔽碍,成就调御,息心静默。见已
,进前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
当时佛陀正在安静处禅坐思惟,以清净超越一般人的天耳,听到婆罗婆婆罗门与须
闲提游行者,正在讨论的事。佛陀听到了之后,在午后接近黄昏时,从禅坐中起来
,前往婆罗婆婆罗门的圣火堂,在草座上铺上垫布,盘腿而坐。婆罗婆婆罗门从远
处看见佛陀坐在草座上,端正美好,如众星之中的明月,光明照耀,犹如金山之明
亮,相貌庄严,有大威神,六根寂静,不受干扰,内心调伏,平静默然。婆罗婆婆
罗门便来到佛陀的前面,问讯作礼之后,坐在一旁。
9。 世尊问曰:“婆罗婆!与须闲提异学共论此草⊕座处耶?”
佛陀便问:“婆罗婆!你与须闲提游行者在谈论这个草座吗?”
10。 婆罗婆梵志答世尊曰:“如是,瞿昙!我亦欲以此事向沙门瞿昙说,然沙门瞿昙○我
未说已自知。所以者何?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
婆罗婆婆罗门回答说:“是的,佛陀!我正要告诉佛陀这件事,可是我尚未开口,佛
陀就已经知道了。为什么呢?因为佛陀是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者。”
11。 世尊与婆罗婆梵志共论此事,须闲提异学于后彷徉,往诣婆罗婆第一静室。
当佛陀正在与婆罗婆婆罗门谈论此事时,须闲提游行者也来到婆罗婆婆罗门的圣火
堂。
12。 世尊遥见须闲提异学来己,而作是说:“须闲提!不调御眼根,不密守护而不修者
,必受苦报。彼于沙门瞿昙善自调御,善密守护而善修者,必得乐报(1406)。须闲提!汝
因此故,说沙门瞿昙败坏地,败坏地者,无可用耶?”
佛陀看见须闲提游行者从远处走来,便说:“须闲提!于色生起欢喜、于色生起快乐
、于色生起喜悦的眼睛,被如来调御、守护、保护、防护,而且如来又为了防护眼
睛而说法。须闲提!你是否因此而说:佛陀是破坏增长者,破坏增长的人是没有任
何用处的。”
13。 须闲提异学答世尊曰:“如是,瞿昙!”
须闲提游行者回答说:“是的,佛陀!”
五一三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八
五一四 梵志品第十二(153)须闲提经第十二
14。 “须闲提!如是耳、鼻、舌、身根,不调御意根,不密守护而不修者,必受苦报。
彼于沙门瞿昙善自调御,善密守护而善修者,必得乐报。须闲提!汝因此故,说沙
门瞿昙败坏地,败坏地者,无可用耶?”
“须闲提!于声、香、味、触、法生起欢喜、于声、香、味、触、法生起快乐、于
声、香、味、触、法生起喜悦的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念,被如来调御、守
护、保护、防护,而且如来又为了防护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念而说法。须
闲提!你是否因此而说:佛陀是破坏增长者,破坏增长的人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15。 须闲提异学答世尊曰:“如是,瞿昙!”
须闲提游行者回答说:“是的,佛陀!”
16。 世尊问曰:“须闲提!于意云何?若人本未出家学道,彼眼知色(401),爱念意乐,可欲
相应。彼于后时,舍眼知色,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彼眼知
色⊕集、灭、味、患、出要见如真,内息心游行。彼若见人未离色欲,为色爱所食,
为色热所热,彼眼知色,爱念意乐,可欲相应,行时见已,不称彼、不乐彼。须闲
提!于意云何?若有此乐,因爱因色,乐此乐时,薄贱故不称彼,薄贱故不乐彼,
须闲提!宁可于彼有所说耶?”
佛陀又问:“须闲提!你认为如何?如果有人尚未出家修行时,当眼睛认知到物质便
感到可爱、可念、欢喜、带来欲望。可是后来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正当地从俗家
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时,当眼睛认知到物质便不再感到可爱、
可念、欢喜、带来欲望。他如实地知道色的起因、灭没、贪着、灾患、出离,内心
寂静而生活。当他看见有人尚未断除对色的欲贪,即眼睛认知到物质便感到可爱、
可念、欢喜、带来欲望,被色的贪爱束缚、困扰,他不会称赞这个人,不会为他感
到欢喜。须闲提!你认为如何?如果有人轻视、不称赞、不欢喜,由贪爱色所生起
之喜乐,须闲提!对于这样的人,你认为他有可议之处吗?”
17。 答世尊曰:“不也,瞿昙! ”
须闲提游行者回答说:“没有,佛陀!”
18。 “须闲提!于意云何?若人本未出家学道,如是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
,爱念意乐,可欲相应。彼于后时,舍身知触,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
无家学道。彼身知触集、灭、味、患、出要见如真,内息心游行。彼若见人未离触
五一五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八
五一六 梵志品第十二(153)须闲提经第十二
欲,为触爱所食,为触热所热,彼身知触,爱念意乐,可欲相应,行时见已,不称
彼、不乐彼。须闲提!于意云何?若有见此乐,因爱因触,乐此乐时,薄贱故不称
彼,薄贱故不乐彼,须闲提!宁可于彼有所说耶?”
“须闲提!你认为如何?如果有人尚未出家修行时,当耳朵认知到声音、鼻子认知
到气味、舌头认知到滋味、身体认知到接触便感到可爱、可念、欢喜、带来欲望。
可是后来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正当地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
生活时,当耳朵认知到声音、鼻子认知到气味、舌头认知到滋味、身体认知到接触
便不再感到可爱、可念、欢喜、带来欲望。他如实地知道声、香、味、触的起因、
灭没、贪着、灾患、出离,内心寂静而生活。当他看见有人尚未断除对声、香、味
、触的欲贪,即耳朵认知到声音、鼻子认知到气味、舌头认知到滋味、身体认知到
接触便感到可爱、可念、欢喜、带来欲望,被声、香、味、触的贪爱束缚、困扰,
他不会称赞这个人,不会为他感到欢喜。须闲提!你认为如何?如果有人轻视、不
称赞、不欢喜,由贪爱声、香、味、触所生起之喜乐,须闲提!对于这样的人,你
认为他有可议之处吗?”
19。 答世尊曰:“不也,瞿昙!”
须闲提游行者回答说:“没有,佛陀!”
20。 世尊问曰:“须闲提!于意云何?若人本未出家学道,五欲功德(19)爱念意乐,可欲相
应。彼于后时,舍五欲功德,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彼五欲
功德集、灭、味、患、出要见如真,内息心游行。彼若见人未离欲,为欲爱所食,
为欲热所热,五欲功德爱念意乐,可欲相应,行时见己,不称彼、不乐彼。须闲提
!于意云何!若有此乐,因欲因欲爱,乐此乐时,薄贱故不称彼,薄贱故不乐彼,
须闲提!宁可于彼有所说耶?”
佛陀又问:“须闲提!你认为如何?如果有人尚未出家修行时,对于〔由五种感官所
生起的〕五种欲望感到可爱、可念、欢喜、带来欲望。可是后来剃除须发,身着袈
裟,正当地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时,对于这五种欲望便
不再感到可爱、可念、欢喜、带来欲望。他如实地知道这五种欲望的起因、灭没、
贪着、灾患、出离,内心寂静而生活。当他看见有人尚未断除欲贪,即对于这五种
欲望感到可爱、可念、欢喜、带来欲望,被贪爱束缚、困扰,他不会称赞这个人,
五一七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八
五一八 梵志品第十二(153)须闲提经第十二
不会为他感到欢喜。须闲提!你认为如何?如果有人轻视、不称赞、不欢喜,由贪
爱所生起之喜乐,须闲提!对于这样的人,你认为他有可议之处吗?”
21。 答世尊曰:“不也,瞿昙!”
须闲提游行者回答说:“没有,佛陀!”
22。 须闲提!我本未出家学道时,得五欲功德,易不难得,爱念意乐,可欲相应。我
于后时,舍五欲功德,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彼五欲功德集
、灭、味、患、出要见如真,内息心游行。我见人未离欲,为欲爱所食,为欲热所
热,五欲功德,爱念意乐,可欲相应,行时见已,我不称彼,我不乐彼。须闲提!
于意云何?若有此乐,因欲因欲爱,乐此乐时,薄贱故我不称彼,薄贱故我不乐彼
,须闲提!宁可于我有所说耶?”
“须闲提!过去,我尚未出家修行时,要享受会令人感到可爱、可念、欢喜、带来
欲望之五种欲望是很容易,没有任何困难的。可是我后来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正
当地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时,对于这五种欲望便不再感
到可爱、可念、欢喜、带来欲望。我如实地知道这五种欲望的起因、灭没、贪着、
灾患、出离,内心寂静而生活。当我看见有人尚未断除欲贪,即对于这五种欲望感
到可爱、可念、欢喜、带来欲望,被贪爱束缚、困扰,我不会称赞这个人,不会为
他感到欢喜。须闲提!你认为如何?如果我轻视、不称赞、不欢喜,由贪爱所生起
之喜乐,须闲提!你认为我有可议之处吗?”
23。 答世尊曰∶ “不也,瞿昙!”
须闲提游行者回答说:“没有,佛陀!”
24。 世尊告曰:“须闲提!犹如居士、居士子,极大富乐,资财无量,多诸畜牧、封户
、食邑,诸生活具种种丰饶,彼得五欲,易不难得,彼成就身妙行,口、意妙行,
临死之时,不乐舍五欲功德,身坏命终,后升善处,得生天上,具足行五欲功德。
须闲提!此天及天子宁当舍天五欲功德,乐人间欲,欢喜念耶?”
佛陀又说:“须闲提!譬如居士及其儿子拥有无数的财宝,还有不可计数的牲畜、事
业,并且有许多的封地,及各种生活用品,可以很容易地享受五种欲望,可是他以
身体造作善良的行为,以嘴巴、意念造作善良的行为,舍弃这五种欲望,不以此为
乐,在命终身体坏散之后,得生喜处,生于天界,享受天人的五种欲望。须闲提!
五一九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八
五二○ 梵志品第十二(153)须闲提经第十二
这样的天人及天子会舍弃天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