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第38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舍、念、乐住、⊕空,得第三禅成就游(22)。跋陀和利!是谓彼于尔时得第三增上心
      ,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得第四禅成就游(23)。跋陀和利!是谓彼
      于尔时得第四增上心,即于现法得安乐居,易不难得,乐住无怖,安隐快乐,令升
      涅槃。”
      “跋陀和利!当比丘的心专注时,便能如实知见〔世间的现象〕;如实知见〔世间
      的现象〕之后,便能因为远离欲,远离邪恶不善之法,具足初禅而生活,即有觉、
      有观,而且从远离〔欲、不善之法〕生起喜乐。跋陀和利!这是他能够随所欲求,
      很容易得到的第一种禅定,使他的心没有恐惧,安隐快乐,有助于证得涅槃。他因
      为觉观的息灭,具足第二禅而生活,即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而且从无觉无观的定生
      起喜乐。跋陀和利!这是他能够随所欲求,很容易得到的第二种禅定,使他的心没
      有恐惧,安隐快乐,有助于证得涅槃。他因为远离喜而达到内心平衡,并且有正念
      正智,会以身体经验圣者所宣说之乐,即‘内心平衡,并具足正念者,其生活是快
      乐的’,具足第三禅而生活。跋陀和利!这是他能够随所欲求,很容易得到的第三种
      禅定,使他的心没有恐惧,安隐快乐,有助于证得涅槃。他因为乐灭、苦灭、过去
      的喜与忧已经灭,具足第四禅而生活,即不苦、不乐、〔只有〕由内心平衡所生起
      之念的清净。跋陀和利!这是他能够随所欲求,很容易得到的第四种禅定,使他的
      心没有恐惧,安隐快乐,有助于证得涅槃。”
  28。 “彼如是得定,心清净,无秽无烦,柔软善住,得不动心,⊕学忆宿命智(501)通证。彼
      有行有相貌,忆本无量昔所经历,谓一生、二生、百生、千生、成劫、败劫、无量
      成败劫,彼众生名某,彼昔更历,我曾生彼,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饮食
      、如是受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讫。此死生彼,彼死生此,我生在此
      ,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饮食、如是受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
      寿讫。跋陀和利!是谓彼于尔时得此第一明达,以本无放逸,乐住远离,修行精勤
      ,谓无智灭而智生,合坏而明成,无明灭而明生,谓忆宿命智作证明达。”
      “在得到如此的禅定后,他的内心清净,没有污秽与烦恼,内心柔软,不受影响,

六一五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

六一六 后大品第十六(194)跋陀和利经第三

      成就宿命通。他成就的宿命通可以回忆自己过去一生、二生、百生、千生、成劫、
      坏劫、无量成坏劫以前的行为造作及相貌。也可回忆其他众生的经历,自己曾经生
      在何处,有如此的姓、名、出生、饮食、经历过的苦乐、寿命、命终。在此命终后
      ,再生至别处;在别处命终后,再生至此处,生在此处时,有如此的姓、名、出生
      、饮食、经历过的苦乐、寿命、命终。跋陀和利!这是他在那时可得到的第一种
      明宿命明,这是他独自住在偏远之处,心不放逸,努力不懈的成果,即愚痴灭而
      智慧生起,黑暗灭而光明生起,无明灭而明生起。”
  29。 “彼如是得定,心清净,无秽无烦,柔软善住,得不动心,学于生死智通作证。彼
      以清净天眼出过于人,见此众生死时、生时,好色、恶色,妙与不妙,往来善处及
      不善处,随此众生之所作业,见其如真。若此众生成就身恶行,口、意恶行,诽谤
      圣人,邪见成就邪见业,彼因缘此,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若此众生成
      就身妙行,口、意妙行,不诽谤圣人,正见(190)成就正见业,彼因缘此,身坏命终,必
      升善处,上生天中。跋陀和利!是谓彼于尔时得第二明达,以本无放逸,乐住远离
      ,修行精勤,无智灭而智生,合坏而明成,无明灭而明生,谓生死智作证明达。”
      “在得到如此的禅定后,他的内心清净,没有污秽与烦恼,内心柔软,不受影响,
      成就天眼通。他以清净超越一般人的天眼,如实地看到众生生时或死时,可能是美
      丽的、丑陋的,好的、不好的,再生至善处或恶处等,都是根据众生自己所作的行
      为。如果众生以身体造作邪恶的行为,以嘴巴、意念造作邪恶的行为,诽谤圣人,
      因为邪见而造作邪见的行为,那么会因为这样的情形,在命终身体坏散之后,轮回
      至恶处,乃至地狱中。如果众生以身体造作善良的行为,以嘴巴、意念造作善良的
      行为,不诽谤圣人,因为正见而造作正见的行为,那么会因为这样的情形,在命终
      身体坏散之后,得生善处,甚至天界。跋陀和利!这是他在那时可得到的第二种
      明天眼明,这是他独自住在偏远之处,心不放逸,努力不懈的成果,即愚痴灭而
      智慧生起,黑暗灭而光明生起,无明灭而明生起。”
  30。 “彼如是得定,心清净,无秽无烦,柔软善住,得不动心,学漏尽智通作证。彼知
      此苦如真,知此苦⊕集、知此苦灭、知此苦灭道如真(42),知此漏(3)如真,知此漏集、知
      此漏灭、知此漏灭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
      ,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25)。跋陀和

六一七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

六一八 后大品第十六(194)跋陀和利经第三

      利!是谓彼于尔时得第三明达,以本无放逸,乐住远离,修行精勤,无智灭而智生
      ,⊕合坏而明成,无明灭而明生,谓漏尽智作证明达。”
      “在得到如此的禅定后,他的内心清净,没有污秽与烦恼,内心柔软,不受影响,
      成就漏尽通。他如实地知见苦、苦的起因、苦的寂灭、灭苦的方法,也如实地知见
      烦恼、烦恼的起因、烦恼的寂灭、断烦恼的方法。因为如此的知见,便解脱爱欲的
      烦恼、执着再生的烦恼及未证悟真理的烦恼。当他解脱时,便知道解脱:‘没有再
      生,尽苦之道已经圆满成就,应做之事已经完成,命终之后没有来生。’跋陀和利
      !这是他在那时可得到的第三种明漏尽明,这是他独自住在偏远之处,心不放逸
      ,努力不懈的成果,即愚痴灭而智慧生起,黑暗灭而光明生起,无明灭而明生起。
      ”
  31。 于是,尊者跋陀和利即从座起,偏袒着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何因何缘,
      诸比丘等同犯于戒,或有苦治?或不苦治?”
      于是,尊者跋陀和利从座起身,偏袒右肩,合掌请示佛陀:“佛陀!为什么犯同样
      错误的比丘,有些人会被严惩,有些人不会被严惩呢?”
  32。 世尊答曰:“跋陀和利!或有比丘数数犯戒,因数数犯戒故,为诸梵行诃所见闻从他
      疑者。彼为诸梵行诃所见闻从他疑已,便说异异论外余事,瞋恚憎嫉,发怒广恶,
      触娆于众,轻慢于众,作如是说:‘我今当作令众欢喜而可意。’作如是意(1846)。跋陀
      和利!诸比丘便作是念:然此贤者数数犯戒,因数数犯戒故,为诸梵行诃所见闻从
      他疑者。彼为诸梵行诃所见闻从他疑已,便说异异论外余事,瞋恚憎嫉,发怒广恶
      ,触娆于众,轻慢于众,作如是说:‘我今当作令众欢喜而可意。’见已作是语:‘
      诸尊!当观令久住。’跋陀和利!诸比丘如是观令久住(1847)。”
      佛陀回答说:“跋陀和利!有些比丘常常违犯戒律或偶尔无心违犯戒律,梵行者因为
      看见、听说、怀疑他常常违犯戒律或偶尔无心违犯戒律而诃责他。当他被诃责时,
      他便以其他的事来回避,转移到其他的话题,表现出忿怒、瞋恨、不满,不做适当
      的行为表现,不顺从,不做赎罪的行为表现,不说:‘我要做令僧团满意的事。’跋
      陀和利!比丘众心里想:‘这位比丘常常违犯戒律或偶尔无心违犯戒律,梵行者因为
      看见、听说、怀疑他常常违犯戒律或偶尔无心违犯戒律而诃责他。当他被诃责时,
      他便以其他的事来迥避,转移到其他的话题,表现出忿怒、瞋恨、不满,不做适当

六一九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

六二○ 后大品第十六(194)跋陀和利经第三

      的行为表现,不顺从,不做赎罪的行为表现,不说:我要做令僧团满意的事。如果
      各位尊者如此观察这位比丘,不会很快地结束这个〔对他的〕惩罚,这是很好的。
      ’跋陀和利!比丘众便如此观察这位比丘,不会很快地结束这个〔对他的〕惩罚。
      ”
  33。 “或有比丘数数犯戒,因数数犯戒故,为诸梵行诃所见闻从他疑者。彼为诸梵行诃
      所见闻从他疑已,不说异异论外余事,不瞋恚憎嫉、发怒广恶,不触娆众,不轻慢
      众,不如是说:‘我今当作令众欢喜而可意。’不作如是意。跋陀和利!诸比丘便
      作是念:然此贤者数数犯戒,因数数犯戒故,为诸梵行诃所见闻从他疑者。彼为诸
      梵行诃所见闻从他疑已,不说异异论外余事,不瞋恚憎嫉、发怒广恶,不触娆众,
      不轻慢众,不如是说:‘我今当作令众欢喜而可意。’见已而作是语:‘诸尊!当观
      令早灭。’跋陀和利!诸比丘如是观令早灭,轻犯禁戒亦复如是。”
      “跋陀和利!有些比丘常常违犯戒律或偶尔无心违犯戒律,梵行者因为看见、听说
      、怀疑他常常违犯戒律或偶尔无心违犯戒律而诃责他。当他被诃责时,他不会以其
      他的事来迥避,不会转移到其他的话题,不会表现出忿怒、瞋恨、不满,会做适当
      的行为表现,顺从,会做赎罪的行为表现,会说:‘我要做令僧团满意的事。’跋陀
      和利!比丘众心里想:‘这位比丘常常违犯戒律或偶尔无心违犯戒律,梵行者因为看
      见、听说、怀疑他常常违犯戒律或偶尔无心违犯戒律而诃责他。当他被诃责时,他
      不会以其他的事来回避,不会转移到其他的话题,不会表现出忿怒、瞋恨、不满,
      会做适当的行为表现,顺从,会做赎罪的行为表现,会说:我要做令僧团满意的事
      。如果各位尊者如此观察这位比丘,很快地结束这个〔对他的〕惩罚,这是很好的
      。’跋陀和利!比丘众便如此观察这位比丘,很快地结束这个〔对他的〕惩罚。”
  34。 “跋陀和利!或有比丘有信、有爱、有静(1848),◎诸比丘等便作是念⊙:今此比丘有信、
      有爱、有静,若我等苦治于此贤者,今此贤者有信、有爱、有静,因此必断,我等
      宁可善共将护于此贤者。诸比丘便善共将护。跋陀和利!譬若如人唯有一眼,彼诸
      亲属为怜念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