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第52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慧如实知见之后,他去除依止于种种性的“种种舍,修习依止于单
      一性的单一舍,将所有对于世!间利得的执着断尽无余。”其中,
     “依止于种种性的舍”是“与五欲相关的舍”;“依止于单一性的舍”
      是“第四禅定的舍”。
1997。 世尊!我于尔时,彼实无智安着智处,实无智祠,又无智食,实无智
      奉事如智慧人。世尊!我从今日,诸比丘众及世尊弟子,此实有智,
      安着智慧处,实有智祠,又有智食,实有智奉事智慧人也:对应之
                                                                                 451

                                                                                 452
      巴利文为“Mayam hi bhante pubbe anatitthiye paribbajake
      anajaniye va samane ajaniya ti amannimha; anajaniye va
      samane ajaniyabhojanam bhojimha; anajaniye va samane
      ajaniyatthane thapimha; bhikkhu pana mayam bhante ajaniye
      va samane anajaniya ti amannimha; ajaniye va samane
      anajaniyabhojanam bhojimha; ajaniye va samane anajaniyatthane
      thapimha。 Idani pana mayam bhante annatitthiye paribbajake
      anajaniye va samane anajaniya ti janissama; anajaniye va
      samane anajaniyabhojanam bhojissama; anajaniye va samane
      anajaniyatthane thapissama; bhikkhu pana mayam bhante ajaniye
      va samane ajaniya ti janissama; ajaniye va samane ajaniyabhojanam
      bhojissama; ajaniye va samane ajaniyatthane thapissama。”(MN。
      I。 p。367…368),中文译实“佛陀!在以前,虽然外道的游行者
      不是高贵者,我们却把他们视为高贵者,虽然他们不是高贵者,我们
      却以高贵者的饮食供养他们;虽然他们不是高贵者,我们却把他们置
      于高贵者的地位。然而,佛陀!虽然比丘是高贵者,我们却把他们视
      为非高贵者;雄然他们是高贵者,我们却以非高贵者的饮食供养他
      们;虽然他们是高贵者,我们却把他们置于非高贵
      者的地位。现在,佛陀!因为外道的游行者不是高贵者,我们将会知
      道他们不是高贵者;因为他们不是高贵者,所以我们将会以非高贵者
      时饮食供养他们;囚为他们不是高贵者,所以我们将会把他们置于非
      高贵者的地位。而且,佛陀!因为比丘是高贵者,我们将会知道他们
      是高贵者;因为他们是高贵者,所以我们将会以高贵者的饮食供养他
      们;因为他们是高贵者,所以我们将会把他们置于高贵者的地位。” 
1998。 罗摩:巴利文为“Rammaka”,是婆罗门的名字。
1999。 謦咳:音ㄑㄧㄥˋ˙ㄎㄜˊ,咳嗽。
2000。 有一实病法、求病法,实老法、死法、愁忧戚法,实秽污法、
      求秽污法:对应之巴利文为“Idha bhikkhave ekacco attana
      jatidhammo samano jatidhamman neva pariyesati; attana
      jaradhammo samano jaradhamman neva pariyesati; attana
      byadhidhammo …… attana maranadhammo …… attana
      sokadhammo …… attana sarikilesadhammo samano
      sankilesadhamman neva pariyesati。”(MN。 I。 p。161…162),中文
      译为“此中,有一类人自己有生法又遍求生法,自己有老法、病法、
      死法、愁法、秽污法,又遍求老法、病法、死法、愁法、秽污法。” 
                                                                                 453

                                                                                 454
2001。 众生于中触染贪着,憍傲受入,不见灾患,不见出要,而取
      用之:对应之巴利文为“Jatidhamma h' ete bhikkhave upadhayo;
      etthayam gathito mucchito ajjhopanno attana jatidhammo
      samano jatidhamman neva pariyesati。”(MN。 I。 p。162),中文译
      为“诸比丘!这些执着的对象是生法,于此被束缚者、迷恋者、完全
      沉溺者,自己有生法又遍求生法。”
2002。 我自实病法,无辜求病法。我自实老法、死法、愁忧戚法、秽污法,
      无辜求秽污法,我今宁可求无病无上安隐涅槃:对应之巴利文为
     “Idha bhikkhave ekacco attana jatidhammo samano jatidhamme
      adinavam viditva ajatam anuttaram yogakkhemam nibbanam
      pariyesati”(MN。 I。 p。162…163),中文译为“此中,有一类人自己
      有生法,知道生法的危险之后,遍求没有生法的无上安隐涅槃”。
2003。 阿罗罗伽罗摩:巴利文为“Alara Kalama”,又译“阿罗逻迦蓝
      、阿兰迦兰、阿罗茶、罗迦蓝 摩、迦兰”是一位成就无所有处定的
      外道导师,佛陀刚出家时,曾随其学习禅定。
2004。 象顶山:巴利文为“Gayasisa”,又译“伽阇尸利沙、伽耶、象头”,
      是山的名字。
2005。 斯那:巴利文为“Sena”,是村庄的名字。
2006。 生知生见,定道品法,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
      知如真:对应之巴利文为“Nanan ca pana me dassanam udapadi:
      Akuppa me vimutti; ayam antima jati; natthi dani punabbhavo
      ti。”(MN。 I。 p。167),中文译为“我生起如此的知见:‘我的解脱
      是不动的,这是我最后的生,从此没有再生。’”
2007。 阿罗罗伽摩,彼人长衰不闻此法,若闻此者,速知法次法:对应之巴
      利文为“Mahajaniyo kho Alaro Kalamo; sace hi so imam
      dhammam supeyya khippam eva ajaneyyati。”(MN。 I。 p。
      170),中文译为“阿罗罗伽摩的损失很大,〔因为〕如果他听到
      这个法,他将会很快就了知这个法。”
2008。 五比丘:佛陀刚出家时,他的父亲净饭王派遣五人伴随他修行。后来
      他们看到他放弃苦行,便离他而去。当他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后,
      为感念他们伴随的辛劳,便首先为他们说四圣谛。这五人就是后来的
      五比丘,即“憍陈如”、“阿摄具”、“跋提释迦王”、“摩诃男拘隶”
      、“和破”(参考注解464…468)。
2009。 优陀:对应之巴利文为“Upaka”(MN。 I。 p。171),中文译为“优波
      迦”,是外道的名字。
                                                                                 455

                                                                                 456
2010。 我最上最胜,不着一切法,诸爱尽解脱,自觉谁称师?无等
      无有胜,自觉无上觉,如来天人师,普知成就力:对应之巴利文为
     “Sabbabhibhu sabbavidu 'ham asmi; sabbesu dhammesu
      anapalitto; sabbamjaho tanhakkhaye vimutto; Sayam
      abhinnaya kam uddiseyyam。 Na me acariyo atthi; sadiso
      me na vijjati; sadevakasmim lokasmim natthi me patipuggalo。
      Aham hi araha loke; aham sattha anuttaro; eko 'mhi
      sammasambuddho; sitibhuto 'smi nibbuto”(MN。 I。 p。171),
      中文译为“我是一切胜者,我是一切智者,我不取着一切法,
      舍断一切,是断尽贪爱的解脱者,我自证之后,有谁能成为我的
      尊师呢?我没有尊师,也没有人与我同等,在天界中,也没
      有与我相当者。我是世间的应供养者,我是无上的尊师,我是唯一
      的正等正觉者,我是清凉者,已达涅槃者。”
2011。 胜者如是有,谓得诸漏尽,我害诸恶法,优陀故我胜:对应之巴利
      文为“Madisa va jina honti ye patta asavakkhayam; jita
      me papaka dhamma; tasma‘ham Upaka jino ti。”(MN。 I。 p。171),
      中文译为“像我这样,凡是已经断尽一切烦恼的人就是胜者。
      我已经断尽邪恶不善之法,因此,优陀!我是胜者。”
2012。 我至波罗奈,击妙甘露鼓,转无上法轮,世所未曾转,对应之
      巴利文为“Dhammacakkam pavattetum gacchami Kasinam puram;
      andhabhutasmim lokasmim ahancham amatadundubhin ti”
      (MN。 I。 p。171),中文译为“我要去迦尸国转法轮,我要在无知的
      发界中击不死鼓。”
2013。 人上法差降圣知圣见:对应之巴利文为“uttarim manussadhamma
      alamariyananadassanavisesam ”(MN。 I。 p。172),中文译为
      “超越一般人之最殊胜智见”。
2014。 意欲随顺教五比丘:对应之巴利文为“Asakkhim kho aham
      bhikkhave pancavaggiye bhikkhu sannapetum。”(MN。 I。 p。
      173),中文译为“诸比丘!我能够使五比丘了知。”
2015。 彼触染贪着,憍傲受入,不见灾患,不见出要,而取用之:
      对应之巴利文为“gathita mucchita ajjhopanna
      anadinavadassavino anissaranapanna paribhunjanti”
      (MN。 I。 p。173),中文译为“他们是被束缚者、迷恋者、
      完全沉溺者,不见危险,不知出离,而受用之”。
2016。 鬘童子:巴利文为“Malunkyaputta”,又译“摩罗迦舅、
      摩罗鸠摩罗”,是比丘的名字。
                                                                                 457

                                                                                 458
2017。 然彼性使,故说欲使,对应之巴利文为“anuseti tv ev' assa
      kamaraganusayo”(MN。 I。 p。433),中文译为“但是,他有潜伏
      之贪欲隐藏着”。
2018。 为欲所缠,欲心生已,不知舍如真;彼不知舍如真已,欲转炽盛,
      不可制除,是下分结,对应之巴利文为“Kamaragapariyutthitena
      cetasa viharati kamaragaparetena; uppannassa ca kamaragassa
      nissaranam yathabhutam na…ppajanati; tassa so kamarago
      thamagato appativinito orambhagiyam samyojanam”(MN。 I。 p。
      433…434),中文译为“心被贪欲所缠、所征服而住,不如实知道已
      生起之贪欲的出离,彼贪欲变成习惯,并且无法去除时,这就是较
      粗的,会导致生死轮迥的束缚。”
2019。 不为欲所缠,若生欲缠,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欲
      缠便灭:对应之巴利文为“Na kamaraga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