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第8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五六经弥醯经》所述。
(五八) 七宝经…………………………………………………………………………九三
      《相应部》四六.四二〈转轮经Cakkavatti sutta〉(SN。V。p。99)、佛说轮王
       七宝经(大一.八二一上)、杂阿含第七二一经(大二.一九四上)、增一阿
       含等法品第七经(大二.七三一中)。
       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转轮王出世时,会有七宝,即轮宝、象宝、马
       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出现于世间。同理,佛陀出世时,会有
       七觉支宝,即念、择法、精进、喜、息、定、舍觉支宝出现于世间。
(五九) 三十二相经……………………………………………………………………九五
      《长部》三○〈相经1akkhhana Suttanta〉(DN。111。p。142)。
       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具足三十二相者,若在家,可成为转轮王;若出
       家,可成为佛陀,并且详细叙述三十二相的内容。
(六○) 四洲经………………………………………………………………………一○七
       佛说顶生王故事经(大一.八二二中)、佛说文陀竭王经(大一.八二四
       上)、增一阿含安般品第七经(大二.五八三中)。
       本经为佛陀自述过去世为转轮王顶生王时,因为欲求不满足而命终的例子,
       来支持阿难的看法: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够对于欲求感到满足,并且能够在命
       终时对于欲求感到厌恶。
(六一) 牛粪喻经……………………………………………………………………一二一
      《相应部》二二.九六〈牛粪经Gomayam sutta〉(SN。111。p。143)、杂阿含
       第二六四经(大二.六七下)。
       本经叙述佛陀以一小沱牛粪说明:若有如此量的不变自性存在,则可以断尽
       苦的梵行便不存在。同时,更以自己过去为刹利顶生王时所拥有的一切,而
       今荡然无存的例子,为一比丘说明:五蕴是无常、苦、变易之法。
(六二) 频鞞娑逻王迎佛经…………………………………………………………一三三
       佛说频婆娑罗王经(大一.八二五上)、杂阿含第一○七四经(大二.二七九上
       )、别译杂阿含第一三经(大二.三七七上)、《律藏》大品1。22(Vin。1。
       p。35)。
       本经叙述摩竭陀国频昆娑罗王,见到摩竭陀人极为尊敬的拜火结发尊者郁毗
       罗迦叶,自述为佛陀的弟子之后,听佛说法,即五蕴无常、十二缘起法,证
       得初果,归依三宝的经过。
(六三) 鞞婆陵耆经…………………………………………………………………一五一
      《中部》八一〈陶师经Ghatikara sutta〉(Mn。11。p。45)。
       本经叙述佛陀告诉阿难:在迦叶佛陀时代,自己生为无恚长者之子,名为优
       多罗,因为善知识难提波罗陶师的缘故,而在迦叶佛陀座下出家修行。同
       时,佛陀也说明虽然颊鞞王对迦叶佛陀供养许多的物质,但是还不如难提波
       罗陶师对三宝虔敬不疑的心。
(六四) 天使经………………………………………………………………………一八五
      《中部》一三○〈天使经Devaduta sutta〉(Mn。111。p。178)、《增支部》三.
       三五〈天使经Devaduta sutta〉(An。1。p。138)、增一阿含善聚品第四经(大
       二.六七四中)、佛说铁城泥犁经(大一.八二六下)、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
       经(大一.八二八中)、佛说泥犁经(大一.九○七上)、五苦章句经(大一
       七.五四三下)。
       本经叙述佛陀以五种譬喻说明,他能够用清净的天眼,看透众生生前所作的
       业及其死后的轮迥之处。同时,佛陀也说明会轮回至地狱的原因,以及不识
       知五天使(生、老、病、死、治罪)的警告而造作恶业,所遭受的种种地狱
       之苦。
(六五) 乌鸟喻经……………………………………………………………………二一三
       本经叙述佛陀以梵志与獭兽、究暮鸟、鹫鸟、食吐鸟、豺兽、乌鸟、狌狌兽
       之问答为喻,劝告比丘不应邪命而活,应守护身、口、意的行为,少欲知
       足,乐住远离,努力修习正念、正智、正定、正慧,使心离欲。
(六六) 说本经………………………………………………………………………二三五
       佛说古来世时经(大一.八二九中)、长老偈经(Thag。91○919)。
       本经叙述尊者何那律陀以自己在过去世布施辟支佛一钵食为例,告诉诸比
       丘:即使每天得到许多的财富也无法与布施供养有德行的修行者相比。接
       着,佛陀告诉诸比丘:在未来世时,尊者阿夷哆会成为转轮王,而尊者弥勒
       会成为弥勒佛陀,并把一件金缕衣交付给尊者弥勒。
(六七) 大天捺林经…………………………………………………………………二六三
      《中部》八三〈大天经Makhadeva sutta〉(Mn。11。p。74)、《小部. 本生
       经》九(J。I。p。137)、增一阿含礼三宝品第四经(大二.八○六下)。
       本经叙述佛陀告诉阿难:在过去世时,自己曾为大天转轮王,具足七宝及四
       种如意之德,并且传承相续法给后代子孙八万四千代的转轮王,即见头生白
       发便出家,至大天捺林修行梵行。最后一代的转轮王名为尼弥,因三十三天
       众之称叹而受邀至三十三天。最后,佛陀吩咐阿难要传承相续法,即八正
       道,以免佛种断绝。
(六八) 大善见王经…………………………………………………………………二九三
      《长部》一七〈大善见王经Maha…Sudassana… Suttanta〉(DN。11。p。169)、长
       阿含第二经游行经(大一.二一中)、佛般泥洹经(大一.一六九下)、般泥
       洹经(大一.一八五中)、大般涅梁经(大一.二○一上)、根本说一切有部
       昆奈耶杂事卷第三十七(大二四.三九二下)。
       本经叙述佛陀告诉阿难:在过去世时,自己曾为拘尸城的大善见转轮王。虽
       然拘尸城是极为富丽庄严,但是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因为修习四禅定、四无
       量心,他命终后生梵天。在过去的六世,他都是以转轮王身在拘尸城命终,
       而今第七次,是以佛陀身在拘尸城入无余涅梁,不会再有来生。
(六九) 三十喻经……………………………………………………………………三二三
       本经叙述佛陀以国王及大臣所具足的三十事,来比喻比丘、比丘尼应具足可
       以断恶修善的三十种法。
(七○) 转轮王经……………………………………………………………………三三九
      《长部》二六〈转轮王狮子吼经Cakkavatti…Sihanada…Suttanta〉(DN。111。
       p。58)、长阿含第六经转轮圣王修行经(大一.三九上)。
       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比丘应当以自己与正法为庇护所,莫依他人或他
       法。并且以转轮王治国为例说明,当转轮王以相续法治国时,国家人民会越
       富强;但是如果转轮王不以相续法治国,而是以自己的意念治国时,则国家
       人民会越衰败贫穷,并因而衍生出种种恶法。所谓的相续法,即依法奉行、
       广做布施、请教法义,这也是转轮王的自境界。同理,比丘应该以四念处为
       自境界,以四如意足为寿命,以遵守戒律为形色,以四禅定为快乐,以漏尽
       解脱为力量。
(七一) 蜱肆经………………………………………………………………………三八一
      《长部》二三〈弊宿经 Payasi…Suttanta〉(DN。11。p。316)、长阿含第七经弊宿
       经(大一.四二中)、大正句王经(大一.八三一上)。
       本经叙述尊者鸠摩罗迦叶用各种譬喻来降服蜱肆王的邪见,即“无有后世,
       无众生生。”并使其归依三宝。最后,又以蜱肆王未能至诚布施所得的果
       报,说明布施者应有的至诚之心。
(七二) 长寿王本起经………………………………………………………………四四九
      《中部》一二八〈随烦恼经 Upakki1esa sutta〉(MN。111。p。152)、《小部.本
       生经》三七一、四二八(J。  111。 p  211;486)、四分律卷第四十三(大二二.八
       八○中)、五分律卷第二十四(大二二.一五九上)、六度集经第十经(大
       三.五上)、增一阿含高幢品第八经(大二.六二六中)。
       本经叙述佛陀为拘舍弥城之斗诤比丘,教诫忍让才是止诤之法,并以长寿王
       的故事举例说明之,但是比丘们依然不受教,佛陀便离去。后来,佛陀为阿
       那律陀等和合共住之三位尊者,教导如何得人上之法(即天眼通乃至究竟解
       脱)o
(七三) 天经…………………………………………………………………………五○七
      《增支部》八.六四〈伽耶经 Gaya sutta〉(AN。1V。p。302)。
       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在他尚未成就正等正觉之前,曾经远离独住,努
       力不懈地修习,逐渐成就八项关于天人方面的智见,最终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七四) 八念经………………………………………………………………………五一九
      《增支部》八.三○〈阿那律陀经 Anuruddha sutta〉(AN。1V。p。228)、增一
       阿含八难品第六经(大二.七五四上)、佛说阿那律八念经(大一..八三五
       下)。
       本经叙述佛陀知道尊者阿那律陀心中的七念,即道从无欲、知足、远离、精
       勤、正念、定意、智慧得,便以神通来到他的面前,教导他第八念,即道从
       不戏、乐不戏、行不戏、非戏、非乐戏、非行戏得。之后,佛陀再详细解释
       这“大人八念”的意思。
(七五) 净不动道经…………………………………………………………………五三三
      《中部》一○六〈不动利益经 Ananjasappaya sutta〉(MN。11。 p。261)。
       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从超越现世欲及后世欲、现世色及后世色为基
       础,依序达到不动、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无余涅槃、圣解脱的方法,
       即出离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方法。其中,只要还有执着,就无法解
       脱。
(七六) 郁伽支罗经…………………………………………………………………五四五
      《相应部》四七.二〈正念经 Sato sutta〉(SN。V。 p。142)、杂阿含第六一○
       经(大二.一七一中)。
       本经叙述佛陀为一比丘说法:如果能够努力修习四念处、三定、四共俱定及
       四无量心,至少可以达到阿那含果,甚至解脱得阿罗汉果。
(七七) 娑鸡帝三族姓子经…………………………………………………………五五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