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病法、死法、愁法、悲法、恼法、杂染法”,以此等四十行相而观五
蕴无常者,“获得随顺忍”;而观五蕴之灭是涅槃者,“入于正决定”,
世尊以此等分别随顺智的方法,以(四十行相的)区别而说无常等
的思惟,亦即以此而思惟此等五蕴。怎样思惟呢?
即彼(瑜伽者)思惟一一蕴:(1)“是无常”——因为其结果不
是常的,而是初后(生灭)之故,(2)“是苦”——因为给生灭所逼恼,
是苦的基地。(3)“是病”——因为由于缘而得维持,是病的根本。
(4)“是痈”——因为与苦痛相应,常流烦恼之不净,由生老死的膨
胀,成熟,及破坏之故,(5)“是箭”——因生逼恼,刺击于内,甚难
取出之故。(6)“是恶”——因为是可呵责,使无增益,为恶的基地
之故。(7)“是疾”——因为不生独立性,是疾病的直接之因。(8)
“是敌”——因为无自由,受支配之故。(9)“是毁”——因为被病老
死所毁坏之故,(10)“是难”——因为招来种种的不幸之故。(11)
“是祸”——因为招来意外的广大的不利,是一切灾祸的基础,(12)
“是怖畏”——因为是一切怖畏的矿藏,是称为苦之寂灭的最上入
息(圣果)的对抗之故。(13)“是灾患”——因为给种种的不利所追
随,为过恶所牵制,如不值得忍受的危险之故。(14)“是动”——因
为被病老死及利等的世间法所动摇之故,(15)“是坏”——因为被
手段及自然的破坏所迫近之故。(16)“是不恒”——因为这是可能
落于一切地位的,没有坚定性之故,(17)“是非保护所”——因无救
护,不得安隐之故。(18)“是非避难所”——因为不值得去隐藏,不
能对避难者尽避难的工作之故。(19)“是非归依处”——因为不能
对依止者遣去怖畏之故。(20)“是无”——因为无有如遍计的常净、
乐、我的状态之故。(21)“是虚”——亦如无,或者少故为虚,如于
世间说少为空虚。(22)“是空”——因无有主、住者、作者、受者、决
意者之故。(23)“是无我”——因为非自非主等之故。(24)“是
患”——因起(轮回之)苦,是苦的灾患之故;或者因为进行至于悲惨
故为灾患——与悲惨之人是一同义语,诸蕴亦如悲惨者,因为象悲
惨者的悲惨,故为灾患。(25)“是变易法”——因为由于老死二种的
自然的变易之故。(26)“是不实”——因为力弱,如树壳的易于破坏
之故。(27)“是恶之根”——因为是恶的原因之故。(28)“是杀戮者”
——因为如朋友之间的敌人,破坏友谊之故。(29)“是不利”——
因无吉利,从非吉利(爱见)而生之故。(30)“是有漏”——因为是
漏的直接之因,(31)“是有为”——因为是因缘所作。(32)“是魔
食”——因为是死魔及烦恼魔的食物。(33~36)“是生、老、病、死
法”——因为有自然的生老病死之故。(37~39)“是愁、悲、恼法”
——因为是愁悲恼之因。(40)“是杂染法”——因为是爱、见、恶、
行、杂染的境法之故。如是以这样所说的(四十行相的)区别及以
无常等的思惟而思惟。
此(四十行相之)中,是无常、毁、动、坏、不恒、变易法、不实、不
利、有为、死法,于一一蕴,各有这十种思惟,成为五十“无常随观”。
是敌、无、虚、空、无我、于一一蕴,各有这五种思惟,成为二十五
“无我随观”。其余的苦、病等,于一一蕴,各有这二十五思惟,成为
一百二十五“苦随观”。以此无常等的二百种思惟而思惟于五蕴者,
则他强化了称为方法观的无常、苦、无我的思惟。先于此(道非道智
见清净之)中随于圣典所说的方法之后而作开始思惟的规定。
(三)色与非色的思惟法
(1)(以九行相而使诸根锐利)如果他虽以这样的方法观而行
瑜伽,但依然不能成就方法观者,则应以九行相而使诸根锐利,以
观次第生起的诸行的灭尽。于此(灭尽观)中:(一)以恭专的(修习)
工作而成就之,(二)以时常的工作而成就之,(三)以适当的工作
而成就之,(四)以取定之相而成就之,(五)以顺适的觉支而成就
之,(六)不偏于身,(七)不偏于命,(八)于此中以出离(精进)克
服(苦痛),(九)以不于中途而中止,既以所说的九行相而使诸根
锐利,当依地遍的解释中所说的方法,避去七种不适当的,习行
七种适当的,有时思惟于色,有时思惟于非色。
(2)(色的思惟法)思惟于色,当观色的生起;即此色是由业等
的四行相而生起。此中:
(Ⅰ)(业等起色)一切有情的色的生起之时,最初是从业生起
的。先说胎生的有情于结生的刹那,那称为所依、身、性十法的三
十色,是由三相续生起的;而彼等(三十色)是在结生心的生的刹
那;如在生的刹那,亦在住的刹那及灭的刹那。此(名色)中,而色
则迟钝的灭及沉重的转起;而心则迅速的灭及轻快的转起。所以
说:“诸比丘,我不见有其他的一法象这样轻快的转起的,诸比
丘,此即是心”。因为色的(一回)存续之间,是有分心的十六回生
灭。而心的生的刹那和住的刹那及灭的刹那是一样(长)的。然而
色的生与灭的刹那是轻快的,和彼等(心的生灭的刹那)一样,可是
住的刹那则较大,要存续到十六心的生灭。第二有分的生起,是依
止于结生心的生的刹那所生而到达住位及成为前生(缘)的(心)所
依,而第三有分的生起,是依止于和(第二有分)共生而到达住位及
成为前生(缘)的(心)所依。直至在生活的期间,当知是以这样的
方法而转起。
其次于临终的人,则只依于到达住位及成为前生(缘)的一
(心)所依而生起十六心。在结生心的生的刹那所生的色,则与结生
心以后的第十六心共同而灭。在(结生心的)住的刹那所生的色,则
与第十七心的生的刹那共同而灭。在(结生心的)灭的刹那所生的
色,则到达第十七心的住的刹那而灭。直至有(轮回的)转起,便象
这样的进行着。
对于化生的有情,也是同样的依七相续而转起七十色。
于此(业生色的转起中),当知有业、业等起、业缘、业缘心等
起、业缘食等起、业缘时节等起的区别。此中:(一)“业”——是善、
不善的思。(二)“业等起”——是异熟蕴及眼十法等的正七十色。
(三)“业缘”——与前面的(业等起)相同,因为业是业等起的支持
之缘。(四)“业缘心等起”——是从异熟心等起的色。(五)“业缘食
等起”——是于业等起中到达了住位的食素而等起其他的以食素
为第八(的色)。而此(其他)的食素到达了住位,又等起其他(以食
素为第八的色),如是有四或五结合而转起。(六)“业缘时节等
起”——是业生的火界到达了住位而等起时节等起的以食素为第
八(的色),而此时节(火界到达了住位又等起)其他以食素为第八
(的色),如是亦有四或五结合而转起。当知这是先说业生色的生起。
(Ⅱ)(心等起色)于心生中,当知亦有心、心等起、心缘、心缘
食等起、心缘时节等起的区别。此中:
(一)“心”——是八十九心。
三十二、二十六、十九、十六心,
是色、威仪及表的令生者与不令生者。
即是欲界的八善(1~8),十二不善(22~33),除去意界的十
(欲界的)唯作(71~80),从善及唯作的二神通心,共三十二心,是
生起色、(四)威仪及(身语二)表的。除去异熟的其余的十色界心
(9~13、81~85)、八无色界心(14~17、86~89)、八出世间心(18~
21、66~69),共二十六心,是生起色与威仪的,但不生表。于欲界
的有分心(41~49,56)、色界的五有分心(57~61)、三意界(39,55,
70)、一异熟无因喜俱意识界(40),共十九心,是生起色的,但不生
起威仪与表。二种(前)五识(34~38,50~54),一切有情的结生
心、漏尽者的死心、四无色界的异熟(62~65),共十六心,是不生起
色与威仪及表的。此(诸心之)中,其生色是不在住的刹那或灭的
刹那的。因为此时的心的力量弱,但在生的刹那的心的力量强,所
以(此心)只在那(生的刹那之)时依止前生的(心)所依而等起色。
(二)“心等起”——是三种(受想行)非色蕴及声九法、身表、
语表、虚空界、(色)轻快性、柔软性、适业性、积集、相续等的十七种
色。
(三)“心缘”——是由(业、心、食、时节的)四等起色,如说:
“后生的心、心所法是前生的此身的缘”。
(四)“心缘食等起”——是于心等起的色中而到达了住位的
食素等起其他以食素为第八的(色),如是有二或三结合而转起。
(五)“心缘时节等起”——是心等起的时节(火界)到达了住
位而等起其他以食素为第八的(色),如是有二或三结合而转起。当
知这是心生色的生起。
(Ⅲ)(食等起色)于食生中:当知亦有食、食等起、食缘、食缘食
等起、食缘时节等起的区别。此中:(一)“食”——即段食。(二)“食
等起”——是由于获得了有执受的业生色的缘及曾建立而到达了
住位的食素所等起以食素为第八的(色)、虚空界、(色)轻快性、柔
软性、适业性、积集、相续等的十四种色。(三)“食缘”——是从四
等起的色,如说:“段食对于此身,由食缘为缘”。(四)“食缘食
等起”——是于食等起的色中而到达了住位的食素等起其他以食
素为第八的(色)。而此食素又等起其他的,如是有十或十二回结
合而转起。在一日所食的食物,得能支持(身体七天)。而诸天的
食素则能支持一月二月。母亲所食的食物亦得周遍胎儿的身体而
等起于色。即涂于身上的食物亦得等起于色。业生食是说有执受
(属于身体)之食,而它到达了住位而等起于色。而此食素亦复等
起其他的(色),如是有四或五结合而转起。(五)“食缘时节等起”
——是食等起的火界到达了住位而等起时节等起以食素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