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眼疮,用狗头烧烟熏之。又方∶治妇人赤白带下久不止。用狗头烧灰为细散,每日空心及
食前
,温酒调下一钱匕。外台秘要疗食鱼肉等,成症结在腹并诸毒瓦斯方∶狗粪五升,烧,末之绵
裹,酒五升渍,再宿取清。分十服,日再,以后日三服使尽,随所食症结,即便出矣。又方∶
疗腰痛。取黄狗皮,炙裹腰痛处,取暖彻为度,频即瘥也。徐伯玉方同。又方∶治马鞍疮。
狗牙灰酢和敷之。又五月五日取牡狗粪烧灰数敷之,良。又方∶治发背神验。牡狗白粪半升,
觉
绞取汁,分再服,仍以滓敷上,每日再为之,瘥止。千金翼方∶治产后烦闷不能食。白犬骨
一味,烧研,以水服方寸匕。
葛氏方∶治久下痢,经时不止者,此成休息。疗之取犬骨炙令黄焦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即愈。又方∶治小儿卒得
痫。刺取白犬血一枣许含之。又,涂身上。又方∶疗 犬咬人,仍杀所咬犬,取脑敷之,后
不复发。百一方∶
得之无渐,卒着如刀刺状,胸胁腹内绞急切痛,不可抑按,或即吐血、衄血、下血。一名鬼
排。断白犬头取
热血一升饮
之。又方∶卒得 疮,常对在两脚。涂白犬血立愈。经验方∶治血气 撮不可忍者。黑狗胆
一个,半干半湿,割开,以
篦子挑丸如绿豆大,蛤粉滚过。每服五丸,烧生铁淬酒下,其痛立止。经验后方∶治妇人产
后血不定,奔四肢并违堕。
狗头骨灰,以酒调下二钱匕,甚效。梅师方∶食郁肉漏脯中毒。烧犬屎末,酒服方寸匕。《圣
惠方》同。又方∶治热油汤
火烧疮,痛不可忍。取狗毛细剪以烊胶和毛敷之,至疮落渐瘥。食医心镜治脾胃冷弱,肠中
积冷胀满刺痛。肥狗肉半斤,
以米、盐、豉等煮粥,频吃一、两顿。又方,下痢,脐下切痛。狗肝一具洗,细切,米一升,
稀调煮粥。空腹点三两,
合蒜吃,椒、葱、盐、酱任性着之。又,治浮肿,小便涩少。精肥狗肉五斤熟蒸,空腹服之。
又,主气水鼓胀,浮肿。
狗肉一斤,细切,和米煮粥。空腹吃,作羹 吃亦佳。子母秘录∶疗小儿桃李鲠,狗头煮汤
摩头上瘥。杨氏产乳妊娠不
得食狗肉,令儿无声。魏志河内太守刘勋女病左膝疮痒。华佗视之,以绳系犬后足不得行,
断犬腹取胆向疮口,须臾有
虫若蛇从疮上出,长三尺,
卷第十七
羚羊角
属性:r羚羊角pd394。bmpr
味咸、苦,寒、微寒,无毒。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鬼不祥
,安心气,常不魇寐,疗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温风注毒伏在骨间,除邪气惊梦,狂
越僻谬及食噎不通。久服强筋骨,轻身,起阴,益气,利丈夫。生石城山川谷及华阴山,采
无时。
陶隐居云∶今出建平、宜都诸蛮中及西域。多两角,一角者为胜。角甚多节,蹙蹙园绕。
别
有山羊角长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不入药用。《尔雅》名 羊,而羌夷云∶只此名
羚羊角,甚能陟峻。短角者乃是山羊尔。亦未详其正。唐本注云∶《尔雅》云∶羚,大羊。
羊如牛大,其角堪为鞍桥。一名 羊,俗名山羊,或名野羊。善斗至死。又有山驴,大如鹿
,皮堪靴用,有两角,角大小如山羊角。前言其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是此也。陶不识,谓山
羊,误矣。二种并不入药。而俗人亦用山驴角者。今用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纹细者。
南山、商、浙间大有,今出梁州、直州、洋州亦贡之。今按陈藏器本草云∶羚羊角,主溪毒
及惊悸,烦闷,卧不安,心胸间恶气毒,瘰 。肉,主蛇咬,恶疮。山羊、山驴、羚羊,三
种相似,医工所用,但信市人,遂令汤丸或致乖舛。且羚羊角有神,夜宿取角挂树不着地。
但取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即是真,慢无痕者非,作此分别,余无它异。真角,耳边
听之集集鸣者良。陶云一角者,谬也。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羚羊角,臣,味甘。能治
一切热毒风攻注,中恶毒风,卒死昏乱不识人,散产后血冲心烦闷,烧末酒服之。主小儿惊
痫
,治山瘴,能散恶血。烧灰治噎塞不通。孟诜云∶羚羊,北人多食,南人食之,免为蛇虫所
伤。和五味子炒之,投酒中经宿,饮之治筋骨急强,中风。又角,主中风筋挛,附骨疼痛,
生摩和水涂肿上及恶疮,良。又卒热闷,屑作末,研和少蜜服。亦治热毒痢及血痢。
图经曰∶羚羊角,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有之。戎
人多
捕得来货,其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入药
者
皆用此角。谨按《尔雅》云∶羚,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羚,似羊而大,角
圆锐,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羚,大羊而
细角。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
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细
如人指,长四、五寸,蹙纹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桂木不着地,但取角弯中
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所谓山
驴
,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园绕者,其间往
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不用,不知其
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杀之者听之皆有
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雷公凡所用亦有神羊角。其神羊角长有二十四节,内有天生木胎。此角有神力,可抵千
牛之
力也。凡修事之时,勿令单用,不复有验,须要不拆原对,以绳缚之,将铁错子错之,旋旋
取用,勿令犯风,错未尽处,须三重纸裹,恐力散也。错得了即单捣,捣尽,背风头,重筛
过,然入药中用之,若更研万匝了,用之更妙,免刮人肠也。食疗伤寒热毒,下血,末服之
即瘥。又疗疝气。外台秘要治噎。羚羊角屑不拘多少自在末之,饮服方寸匕,亦可以角摩
噎上,良。千金方∶疗产后心闷不识人,汗出。羚羊角烧末,以东流水服方寸匕,未瘥再服
。肘后方∶血气逆心烦满。烧羚羊角若水羊角末,水服方寸匕。子母秘录∶治胸胁痛及腹痛
热
满。烧羚羊角末,水服方寸匕。又方∶治小儿洞下痢。羊角中骨烧末,饮服方寸匕。产宝令
易
产。羚羊角一枚,刮尖为末,以酒调方寸匕。
衍义曰∶羚羊角,今皆取有挂痕者。陈藏器取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亦强出此说,未尝
遍试
也。今将他角附耳,皆集集有声,不如有挂痕一说尽矣。然多伪为之,不可不察也。
卷第十七
犀角
属性:r犀角pd395。bmpr
味苦、酸、咸,寒、微寒,无毒。主百毒蛊疰,邪鬼瘴气,杀钩吻、鸩羽、蛇毒,除
邪,不迷惑魇寐,疗伤寒温疫,头痛寒热,诸毒瓦斯。久服轻身,骏健。生永昌山谷及益州。
(松脂为之使,恶 菌、雷丸。)
陶隐居云∶今出武陵、交州、宁州诸远山。犀有二角,以额上者为胜。又有通天犀,角
上有
一白缕,直上至端,此至神验。或云是水犀角,出水中。《汉书》所云∶骇鸡犀者,以置米
中,鸡皆惊骇不敢啄;又置屋中,乌鸟不敢集屋上。又云∶通天犀者,夜露不濡,以此知之
。凡犀见成物,皆被蒸煮,不堪入药,唯生者为佳。虽是犀片亦是已经煮炙,况用屑乎?又
有犀,其角甚长,纹理亦似犀,不堪药用。唐本注云∶ 是雌犀,纹理细腻,斑白分明,
俗谓斑犀。服用为上,然充药不如雄犀也。今按陈藏器本草云∶犀肉,主诸蛊、蛇、兽咬毒
,功用劣于角。《本经》有通天犀,且犀无水陆二种,并以精粗言之。通天者,脑上角千岁
者长且锐白星彻,端能出气,通天则能通神,可破水、骇鸡,故曰通天。《抱朴子》曰∶通
天犀,有白理如线者以盛米,鸡即骇矣。其真者,刻为鱼,衔入水,水开三尺。其鼻角,一
名奴角,一名食角。臣禹锡等谨按陈藏器云∶《尔雅》云∶兕似牛,一角。犀似豕,三角
。复云多似象,复如豕三角。陶据《尔雅》而言,不知三角之误也。又曰∶雌者是兕而形不
同
,未知的实。药性论云∶牯犀角,君,味甘,有小毒。能辟邪精鬼魅,中恶毒瓦斯,镇心神,
解大热,散风毒,能治发背痈疽疮肿,化脓作水,主疗时疾热如火,烦闷,毒入心中,狂言
妄语。日华子云∶犀角,味甘、辛。治心烦,止惊,安五脏,补虚劳,退热,消痰,解山瘴
溪毒,镇肝明目,治中风失音,热毒风,时气发狂。
图经曰∶犀角,出永昌山谷及益州,今出南海者为上,黔、蜀者次之。犀似牛,猪首、
大腹
、痹脚,脚有三蹄。色黑。好食棘。其皮每一孔皆生三毛。顶一角,或云两角,或云三角。
谨
按郭璞《尔雅》注云∶犀,三角,一在顶上,一在额上,一在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
而不椭(音堕)。亦有一角者。《岭表录异》曰∶犀有二角,一在额上为兕犀,一在鼻上为胡
帽
犀。牯犀亦有二角,皆为毛犀,而今人多传一角之说。此数种俱有粟纹,以纹之粗细为贵贱
。角之贵者,有通天花纹。犀有此角,必自恶其影,常饮浊水,不欲照见也。其纹理绝好者
,则有百物之形。或云犀之通天者是其病,理不可知也。纹有倒插者,有正插者,有腰鼓插
者。其倒插者,一半以下通;正插者,一半以上通;腰鼓插者,中断不通。其类极多,足为
奇异。故波斯呼象牙为白暗,犀角为黑暗,言难识别也。犀中最大者堕罗犀,一株有重七、
八斤者,云是牯犀额角,其花多作撒豆斑,色深者,堪带胯;斑散而色浅者,但可作器皿耳
。或曰∶兕是犀之雌者,未知的否?凡犀入药者,有黑、白二种,以黑者为胜,其角尖又胜
。方书多言生犀,相承谓未经水火中过者是,或谓不然。盖犀有捕得杀而取者为生犀,有
得其蜕角者为退犀,亦犹用鹿角法耳。唐相段文昌门下医人吴士皋,因职于南海,见舶主言
海
人取犀牛之法,先于山路多植木,如猪羊栈。其犀以前脚直,常根据木而息,多年植木烂,犀
忽倚之,即水折犀倒,久不能起,因格杀而取其角。又云∶犀每自退角,必培土埋之,海人
知处,即潜作木寓角而易之,再三不离其处,时复有得者,若直取之,则犀去于别山退藏,
不可寻也。未知今之取犀角,果如此否?
海药∶谨按《异物志》云∶山东海水中,其牛乐闻丝竹。彼人动乐,牛则出来,以此采
之。
有鼻角、顶角,鼻角为上。大寒,无毒。主风毒攻心, 热闷,拥毒赤痢,小儿麸豆,风
热
惊痫,并宜用之。凡犀屑了,以纸裹于怀中良久,合诸色药物,绝为易捣。又按∶通天犀,
胎时见天上物命过,并形于角上,故云通天犀也。欲验,于月下以水盆映,则知通天矣。《
正经》云∶是山犀,少见水犀。《五溪记》云∶山犀者,食于竹木,小便即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