豉脐上灸之。后魏李孝伯传盐九种,各有所宜。白盐主上所自食,黑盐治腹胀气满,末之,
以酒服六铢。素问∶咸伤血,发渴之证。丹房镜源∶盐消作汁,拒火之力。
衍义曰∶食盐,《素问》曰∶咸走血。故东方食鱼盐之人多黑色,走血之验,故可知矣。
病
嗽及
水者,宜全禁之。北狄用以淹尸,取其不坏也,至今如此。若中蚯蚓毒,当以
盐洗沃,亦宜汤化饮汁。其烧剥金银,熔汁作药,仍须解州池盐为佳。齿缝中多出血,常以
盐汤嗽,即已。益齿走血之验也。
卷第四
水银
属性:r水银pd28。bmpr
味辛,寒,有毒。主疥 ,痂疡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以敷男子阴,阴
消无气。杀金、银、铜、锡毒,熔化还复为丹。久服神仙不死。一名汞。生符陵平土,出于
丹砂。(畏磁石。)
陶隐居云∶今水银有生熟。此云生符陵平土者,是出朱砂腹中,亦别出沙地,皆青白色,
最
胜。出于丹砂者,是今烧粗末朱砂所得,色小白浊,不及生者。甚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
以镀物是也。还复为丹,事出《仙经》。酒和日曝,服之长生。烧时飞着釜上灰,名汞粉,
俗呼为水银灰,最能去虱。唐本注云∶水银出于朱砂,皆因热气,未闻朱砂腹中自出之者
。火烧飞取,人皆解法。南人蒸取之,得水银虽少,而朱砂不损,但色少变霍尔。今按∶陈
藏
器本草云∶水银,本功外,利水道,去热毒。入耳能食脑至尽,入肉令百节挛缩,倒阴绝阳
,人患疮疥,多以水银涂之,性滑重,直入肉,宜慎之。昔北齐徐王疗挛 病,以金物火炙
熨之。水银得金当出蚀金,候金色白者是也,如此数度,并瘥也。臣禹锡等谨按广雅云∶
银谓之 (红董切)。药性论云∶水银,君,杀金、铜毒, 女也,有大毒。朱砂中液也,
此
还丹之元母,神仙不死之药。伏炼五金为泥,生能堕胎。主疗疥等,缘杀虫。日华子云∶水
银
,无毒。治天行热疾,催生,下死胎,治恶疮,除风,安神镇心。镀金烧粉人多患风,或大
段使作,须饮酒,并肥猪肉及服铁浆,可御其毒。
图经曰∶水银,生符陵平土,今出秦州、商州、道州、邵武军,而秦州乃来自西羌界。
《经
云∶出于丹砂者,乃是山石中采粗次朱砂,作炉置砂于中,下承以水,上覆以盎,器外加火
养,则烟飞于上,水银溜于下,其色小白浊,陶隐居云∶符陵平土者,是出朱砂腹中,亦别
出沙地,皆青白色。今不闻有此。至于西羌来者,彼人亦云如此烧 。但其山中所生极多,
至于一山自折裂,人采得砂石,皆大块如升斗,碎之乃可烧 ,故西来水银极多于南方者。
谨按《广雅》水银谓之 ,丹灶家乃名汞,盖字亦通用耳。其炉盖上灰亦名汞粉是也。又飞
炼水银为轻粉,医家下膈最为要药。服者忌血,以其本出于丹砂故也。
雷公云∶凡使,勿用草中取者,并旧朱漆中者,勿用经别药制过者,勿用在尸过者、半
生半
死
者。其水银若在朱砂中产出者,其水银色微红,收得后用胡芦收之,免遗失。若先以紫背天
葵并夜交藤自然汁二味,同煮一伏时,其毒自退。若修十两,用前二味汁各七镒,和合煮足
为度。圣惠方∶误吞银环子、钗子。以半两服之,再服即出。经验后方∶治心风秘。水银一
两,
藕节八个,先研藕节令细,次入水银同研成沙子,丸如鸡头子大。每服二丸,磨刀水下,一
、
二服瘥。梅师方∶治胎死腹中不出,其母气绝。以水银二两吞之,立出,又方治难产,以水
银二两,先煮之,后服立瘥。又方治痔,谷道中虫痒不止。以水银、枣膏各二两,同研相和
,
拈如枣形状,薄绵片裹,纳下部,明日虫出。若痛者,加粉三大分作丸。汉武帝内传曰∶封
君达,陇西人。初服黄连五十余年。入乌峰山,服水银百余年,还乡里如二十者,常乘青牛
,
故号青牛道士。太清服炼灵砂法∶汞禀五阳神之灵,精会符合为体,故能轻飞玄化,感遇万
灵。丹房镜源∶可以勾金,可为涌泉匮,盖藉死水银之气也。
衍义曰∶水银,入药虽各有法,极须审慎,有毒故也。妇人多服绝娠。今人治小儿惊热
涎潮
,往往多用。《经》中无一字及此,亦宜详谛。得铅则凝,得硫黄则结,并枣肉研之则散。
别法 为腻粉,粉霜唾研毙虱。铜得之则明,灌尸中,则令尸后腐。以金、银、铜、铁置其
上则浮,得紫河车则伏。唐·韩愈云∶太学博士李干,遇信安人方士柳贲,能烧水银为不死
药。以铅满一鼎,按中为空,实以水银,盖封四际,烧为丹砂,服之下血。比四年,病益急
,乃
死。余不知服食说自何世起,杀人不可计,而世慕尚之益至,此其惑也。在文书所记,及耳
闻传者不说。今直取目见,亲与之游,而以药败者六、七公,以为世诫。工部尚书归登,自
说∶既服水银得病,若有烧铁杖,自颠贯其下,摧而为火,射窍节以出,狂痛号呼,乞绝。
其茵席得水银,发且止,唾血,十数年以毙。殿中御史李虚中,疽发其背死。刑部尚书李逊
谓余曰∶我为药误。遂死。刑部侍郎李建,一旦无病死。工部尚书孟简邀我于万州,屏人曰
∶我得秘药,不可独,不死,今遗子一器,可用枣肉为丸服之。别一年而病。后有人至,讯
之,曰∶前所服药误,方且下之,下则平矣。病二岁卒。东川节度御史大夫卢坦,溺血、肉
痛不可忍,乞死。金吾将军李道古,以柳贲得罪,食贲药,五十死海上。此可为诫者也。蕲
不死,乃速得死,谓之智者,不可也。五谷三牲,盐醯果蔬,人所常御,人相浓勉,必曰强
食
。今惑者皆曰五谷令人夭,当务减节,临死乃悔。呜呼,哀也已!今有水银烧成丹砂,医人
不晓,研为药衣,或入药中,岂不违误,可不慎哉?
卷第四
石膏
属性:r石膏pd29。bmpr
味辛、甘,微寒、大寒,无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
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隔气,解肌
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一名细石,细理白泽者良,黄
者令人淋。生齐山山谷及齐卢山、鲁蒙山。采无时。(鸡子为之使,恶莽草、马目毒公。)
陶隐居云∶二郡之山,即青州、徐州也。今出钱塘县,皆在地中,雨后时时自出,取之
皆如
棋子,白澈最佳。彭城者亦好。近道多有而大块,用之不及彼。《仙经》不须此。唐本注云
∶石膏、方解石,大体相似,而以未破为异。今市人皆以方解石代石膏,未见有真石膏也。
石膏生于石旁,其方解石不因石而生,端然独处,大者如升,小者若拳,或在土中,或生溪
水,其上皮随土及水苔色,破之方解,大者方尺。今人以此为石膏,疗风去热虽同,而解饥
发汗不如真者。臣禹锡谨按药性论云∶石膏,使,恶巴豆,畏铁。能治伤寒头痛如裂,壮
热皮如火燥,烦渴,解肌,出毒汗。主通胃中结,烦闷,心下急,烦躁。治唇口干焦。和葱
煎茶去头痛。萧炳云∶石膏,臣。陈藏器云∶陶云出钱塘县中。按∶钱塘在平地,无石膏,
陶为
错注。苏又注五石脂云∶五石脂中又有石膏,似骨如玉坚润,服之胜钟乳。与此石膏,乃是
二物同名耳,不可混而用之。日华子云∶治天行热狂,下乳,头风旋,心烦躁,揩齿益齿。
通亮,理如云母者上,又名方解石。
图经曰石膏,生齐山山谷及齐卢山、鲁蒙山,今汾、孟、虢、耀州,兴元府亦有之。生
于山
石上,色至莹白,其黄者不堪。此石与方解石绝相类,今难得真者,用时唯取未破者以别之
。其方解石不附石而生,端然独处,外皮有土及水苔色,破之皆作方棱。石膏自然明莹如玉
石,此为异也。采无时。方解石旧出下品,《本经》云∶生方山。陶隐居以为长石,一名方
石
,疗体相似,疑是一物。苏恭云∶疗热不减石膏。若然,似可通用,但主头风不及石膏也。
又今南方医家着一说云∶按本草,石膏、方解石大体相似,但方解石不因石,端然独处。
又
云,今市人皆以方解石代石膏,未见有真石膏也。又陶隐居谓∶石膏皆在地中,雨后时时自
出,取之皆如棋子,此又不附石生也。二说相反,
未知孰是。今详石膏既与方解石肌理、形段、刚柔皆同,但以附石、不附石,岂得功力相异
也。但意今之所用石膏、方解者,自是方解石,石膏乃别是一物尔。今石膏中,时时有莹澈
可爱,有纵理,而不方解者,好事者或以为石膏,然据本草,又似长石。又有议者以谓青石
间,往往有白脉贯澈类肉之有膏肪者,为石膏,此又本草所谓理石也。然不知石膏定是何物
。今且根据市人用方解石,然博物者亦宜坚考其实也。今密州九仙山东南隅,地中出一种
石,青白而脆,击之内有火,谓之玉火石,彼土医人常用之。云味甘、微辛,温。疗伤寒发
汗,止头目昏眩痛,功与石膏等。彼土人或以当石膏,故以附之。
雷公云∶凡使,勿用方解石。方解石虽白,不透明,其性燥。若石膏出剡州茗山县义情
山,
其
色莹净如水精,性良善也。凡使之,先于石臼中捣成粉,以夹物罗过,生甘草水飞过了,水
尽令干,重研用之。外台秘要,骨蒸亦曰内蒸,所以言内者,必外寒内热附骨也。其根在五
脏六腑之中,或皮燥而无光,蒸盛之时,四肢渐细,足趺肿者。石膏十分,研如乳法,和水
服方寸匕,日再,以体凉为度。肘后方葛氏疗小便卒大数非淋,令人瘦。以石膏半斤捣碎,
水一斗,煮取五升,稍饮五合。梅师方∶治熟油、汤、火烧疮,痛不可忍。取石膏捣末细研
,
用粉,疮愈。子母秘录∶治乳不下。以石膏三两,水二升,煮之三沸。三日饮令尽,妙。太
上八帝玄变经∶石膏发汗。丹房镜源∶石膏,桂州者,可结汞。别说云∶谨按陶说出钱塘
山中,雨后
时时自出。今钱塘人乃凿山以取之,甚多,捣为末,作齿药货用。浙人呼为寒水石,然入药
最胜他处者。今既凿山石而取,乃是因石而生,即石膏也。陈藏器谓钱塘县在平地,无石膏
乃知陈不识钱塘,明矣。
衍义曰∶石膏,二书纷辨不决,未悉厥理。详《本经》原无方解石之文,止缘《唐本》
注∶
。《经》曰∶生齐山山谷,及齐鲁山、鲁蒙山。采无时,即知他处者为非。今《图经》中又
以汾州者编入,前后人都不详。《经》中所言细理白泽者良,故知不如是,则非石膏也。下
有理石条中,《经》云∶如石膏顺理而细,又可明矣。今之所言石膏、方解石,二者何等有
顺理细纹又白泽者。有是,则石膏也;无是,则非石膏也。仍须是《经》中所言州土者,方
可入药,余皆偏见,可略不取。仲景白虎汤中,服之如神。新校正仲景《伤寒论》后言,四
月以后,天气热时,用白虎者是也。然四方气候不齐,又岁中气运不一,方所既异,虽其说
甚雅,当此之时,亦宜两审。若伤寒热病,或大汗后,脉洪大,口舌躁,头痛,大渴不已;
或着暑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