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针灸大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99-针灸大成- 第6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风关如曲虫,主疳病积聚。 

卷十补遗
婴童杂症
属性:潮热方∶不拘口内生疮,五心烦热,将吴茱萸八分,灯心一束,和水捣烂成一饼,贴在 
男左女右脚心里,裹住,退药后,推三关十下。 
一、虚疟∶补脾土四百,推三关、运八卦、推肾经、肺经、清天河水各三百。 
二、食疟∶推三关、运八卦各一百,清天河水二百,推脾土三百,肺经四百。 
三、痰疟∶推肺经四百,推三关、运八卦、补脾土、清天河水各二百。 
四、邪疟∶推肺经四百,推三关、六腑各三百,运八卦、补脾土、清天河水各二百,各 
随症加减,五脏四指,六腑一截二指。 
五、痢赤白相兼,寒热不调,感成此疾,用姜汁车前草汁,略推三关、退六腑、清天 
河水,水底捞月,分阴阳。 
六、禁口痢∶运八卦,开胸,阴阳,揉脐为之。推三关,退六腑,大肠经各一百,清 
天河水四十,推脾土五十,水底捞月一十,凤凰展翅,泻用蒜推。补脾土,用姜推。 
七、头疼∶推三关、分阴阳、补脾土、揉大肠经各一百, 七壮,揉阴池一百;不止, 
掐阳池。 
八、肚痛∶推三关、分阴阳、推脾土各一百,揉脐五十,腹胀推大肠;不止,掐承山穴 
九、湿泻不响∶退六腑、揉脐及龟尾各二百,分阴阳、推脾土各一百,水底捞月三十。 
十、冷泻响∶推三关二百,分阴阳一百,推脾土五十,黄蜂入洞,揉脐及龟尾各三百, 
天门入虎口、揉斗肘各三十。 
十一、治口内走马疳∶牙上有白泡,退六腑、分阴阳各一百,水底捞月、清天河水各三 
十,凤凰展翅,先推,后用黄连、五倍子煎水,鸡毛口中洗。 
小儿眼光指冷∶将醋一钟,皂角一片,烧灰为末,贴心窝。若吐即去药,用绿豆七粒 
,水浸研细,和尿碱为饼,贴囟门。 
小儿四肢冷∶将明矾钱半,炒盐三钱,黄蜡二钱,贴脐上。若气急,取竹沥服之。 
小儿遍身热不退∶用明矾一钱,鸡清调匀,涂四心即退。若不退,用桃仁七个,酒半钟 
,擂烂,贴在鬼眼便好。 
小儿肚胀作渴、眼光∶用生姜,葱白一根,酒半钟,擂烂吞下,则眼不光,又将雄黄 
不拘多少,烧热放在脐上,揉之即安。脚麻用散麻煎水,四心揉之。 
小儿膀胱气∶将黄土一块,皂角七个,焙为末,用醋和黄土炒过为饼,贴尾闾好。 
小儿遍身肿∶用胡椒,糯米,绿豆各七粒,黄土七钱,醋一钟,通炒过,袱包遍身拭 
小儿不开口∶将朱砂一钱研末,吹入鼻中即安。 
小儿咳嗽∶掐中指第一节三下,若眼垂,掐四心。 
小儿身跳∶推肾筋后四心揉之。 
小儿喉中气响∶掐大指第二节。 

卷十补遗
诊脉歌
属性:小儿有病须凭脉,一指三关定其息,浮洪风盛数多惊,虚冷沉迟实有积。小儿一岁至三 
岁,呼吸须将八至看,九至不安十至困,短长大小有邪干。小儿脉紧是风痫,沉脉须至气化 
难,腹痛紧弦牢实秘,沉而数者骨中寒。小儿脉大多风热,沉重原因乳食结,弦长多是胆肝 
风,紧数惊风四指掣。浮洪胃口似火烧,沉紧腹中痛不竭,虚濡有气更兼惊,脉乱多痢大便 
血。前大后小童脉顺,前小后大必气咽,四至洪来若烦满,沉细腹中痛切切。滑主露湿冷所 
伤,弦长客忤分明说,五至夜深浮大昼,六至夜细浮昼别,息数中和八九至,此是仙人留妙 

卷十补遗
识病歌
属性:要知虎口气纹脉,倒指看纹分五色,黄红安乐五脏和,红紫依稀有损益,紫青伤食气虚 
烦,青色之时症候逆。忽然纯黑在其间,好手医人心胆寒,若也直上到风关,迟速短长分两 
端,如枪衡射惊风至,分作枝叶有数般,弓反里顺外为逆,顺逆交连病已难,叉头长短尤可 
救,如此医工仔细看。男儿两岁号为婴,三岁四岁幼为名,五六次第年少长,七龆八龄朝论 
文,九岁为童十稚子,百病关格辨其因。十一痫疾方癫风,疳病还同劳病攻,痞癖定为沉积 
候,退他潮热不相同,初看掌心中有热,便知身体热相从,肚热身冷伤食定,脚冷额热是感 
风,额冷脚热惊所得,疮疹发时耳后红。小儿有积宜与塌,伤寒两种解为先,食泻之时宜有 
积,冷泻须用与温脾,小儿宜与涩脏腑,先将带伤散与之。孩儿无事忽大叫,不是惊风是天 
吊,大叫气促长声粗,误食热毒闷心窍,急后肚下却和脾,若将惊痫真堪笑。痢疾努气眉头 
皱,不努不皱肠有风,冷热不调分赤白,脱肛因毒热相攻,十二种痢何为恶,禁口刮肠大不 
同。孩儿不病不可下,冷热自汗兼自下,神因囟陷四肢冷,干呕气虚神却怕,吐虫面白毛焦 
枯,疳气潮热食不化,鼻塞咳嗽及虚痰,脉细肠鸣烦躁讶,若还有疾宜速通。下了之时心上 
脱。孩儿食热下无妨,面赤青红气壮强,脉弦红色肚正热, 腮喉痛尿如汤,屎硬腹胀胁肋 
满,四肢浮肿夜啼长,遍身生疮肚隐痛,下之必愈是为良。 

卷十补遗
诸症治法
属性:胎寒∶孩儿百日胎寒后,足屈难伸两手拳,口冷腹胀身战栗,昼啼不已夜嗷煎。 
胎热∶三朝旬外月余儿,目闭泡浮症百推,常作呻吟火燥起,此为胎热定无疑。 
脐风∶风邪早受入脐时,七日之间验吉凶,若见肚脐口中色,恶声口气是为凶。 
脐突∶孩儿生下旬余日,脐突先浮非大疾,秽水停中自所因,徐徐用药令消释。 
夜啼∶夜啼四症惊为一,无泪见灯心热烦,面莹夹青脐下寒,睡中顿哭是神干。 
急惊∶面红卒中浑身热,唇黑牙关气如绝,目翻搐搦喉有痰,此是急惊容易决。 
急惊∶急惊之后传如疟,外感风邪为气虚,略表气和脾与胃,然后寒热得消除。 
慢惊∶阴盛阳虚病已深,吐泻后睡扬HT 睛,神昏按缓涎流甚,此症分明是慢惊。 
搐症∶搐症须分急慢惊,亦由气郁致昏沉,良医亦治宜宽气,气下之时搐自停。 
诸风∶诸风夹热引皮肤,凝结难为预顿除,颊肿须防喉舌内,要除风热外宜涂。 
伤积∶头疼身热腹微胀,足冷神昏只爱眠,因食所伤脾气弱,不宜迟缓表为先。 
吐泻∶脾虚胃弱病源根,食谷水和运化行,清浊邪干成吐泻,久传虚弱便生风。 
伤寒∶伤寒之候有多般,一概相推便救难,两目见红时喷嚏,气粗身热是伤寒。 
伤风∶伤风发热头应痛,两颊微红鼻涕多,汗出遍身兼咳嗽,此伤风症易调和。 
夹食∶鼻涕头疼时吐逆,面红面白变不一,此因夹食又伤寒,发表有功方下积。 
夹惊∶身微有热生烦躁,睡不安兮神不清,此是伤风感寒症,亦宜先表次宁心。 
赤白∶小儿之痢细寻推,不独成之积所为,冷热数般虽各异,宽肠调胃在明医。 
五痢∶痢成五色岂堪闻,日久传来神气昏,头痛肚疼苦为最,便知小儿命难存。 
五疳∶五疳之脏五般看,治法推详事不难,若见面黄肌肉瘦,齿焦发落即为疳。 
走马疳∶走马疳似伤寒毒,面色光浮气喘胸,若见牙焦腮有血,马疳如此是真形。 
脱肛∶肛门脱露久难收,再成风伤是可忧,沉自先传脾胃得,更详冷热易为瘳。 
诸疝∶诸疝原来各有名,盖因伤热气侵成,始分芍药乌梅散,匀气金铃与五灵。 
咳嗽∶咳嗽虽然分冷热,连风因肺感风寒,眼浮痰盛喉中响,戏水多因汗未干。 
∶小儿 为声啼,吃以酸咸又乱之,或自肺风伤水湿,风冷热聚为良医。 
腹痛∶大凡腹痛初非一,不独 瘕与 癖,分条析类症多般,看此语中最详悉。 
口疮∶心脾胃热蒸于上,舌与牙根肉腐伤,口臭承浆分两处,有疮虽易治四方。 
目症∶生下余旬目见红,盖因腹受热兼风,凉肝心药最为妙,疝气痘疮宜别攻。 
重舌∶孩儿受胎诸邪热,热壅三焦作重舌,或成鹅口症堪忧,用药更须针刺裂。 

卷十补遗
陈氏经脉辨色歌
属性:小儿须看三关脉,风气命中审端的,青红紫黑及黄纹,屈曲开了似针直。三关通青四足 
惊,水惊赤色谁能明,人惊黑色紫泻痢,色黄定是被雷惊(按此与仙授诀不同,再验之)。或 
青红纹只一线,娘食伤脾惊热见,左右三条风肺痰,此时伤寒咳嗽变。火红主泻黑相兼, 
痢疾之色亦如然,若是乱纹多转变,沉 难起促天年。赤色流珠主膈热,三焦不和心烦结, 
吐泻肠鸣自利下,六和汤中真口诀。环珠长珠两样形,脾胃虚弱心胀膨,积滞不化肚腹痛, 
消食化气药堪行。来蛇去蛇形又别,冷积脏寒神困极,必须养胃倍香砂,加减临时见药力。 
弓反里形纹外形,感寒邪热少精神,小便赤色夹惊风,痫症相似在人明。枪形鱼刺水字纹, 
风痰发搐热如焚,先进升麻连壳散,次服柴胡大小并。针形穿关射指甲,一样热惊非 呷, 
防风通圣凉膈同,次第调之休乱杂。医者能明此一篇,小儿症候无难然,口传心授到家地, 
遇地收功即近仙。 
此诀即徐氏水镜诀之意,陈氏敷演之,取其便诵也。 

卷十补遗
论虚实二症歌
属性:实症∶两腮红赤便坚秘,小便黄色赤不止,上气喘急脉息多,当行冷药方可治。 
虚症∶面光白色粪多青,腹虚胀大呕吐频,眼珠青色微沉细,此为冷痰热堪行。 

卷十补遗
五言歌
属性:心惊在印堂,心积额两广,心冷太阳位,心热面颊装。肝惊起发际,脾积唇焦黄, 
脾冷眉中岳,脾热大肠侵。肺惊发际形,肺积发际当,肺冷人中见,肺热面腮旁。肾惊耳前 
穴,肾积眼胞厢,肾冷额上热,肾热赤苍苍。 

卷十补遗
附辩(《医统》)
属性:或问《铜人》、《千金》等书空穴多,《十四经发挥》所载空穴少,如风市、督俞、金 
津玉液等,彼有此无,不同何也?曰∶《十四经发挥》据《素问》骨空篇论及王注,若《铜 
人》、《千金》等皆偏书,非黄岐正经也。 
或问∶睛明、迎香、承泣、丝竹空,皆禁灸何也?曰∶四穴近目,目畏火,故禁灸也。 
以是推之,则知睛明不可灸,王注误矣。 
或问∶用针浑是泻而无补,古人用之,所以导气,治之以有余之病也。今人鲜用之,或 
知其无补而不用欤?抑元气禀赋之薄而不用欤?或斫丧之多而用针无益欤?抑不善用而不用 
欤?经曰∶阳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针乃砭石所制,即无气,又无味,破皮 
损肉,发窍于身,气皆从窍出矣,何得为补?经曰∶气血阴阳俱不足,勿取以针,和以甘药 
,是也,又曰∶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皆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重竭其气,老者绝 
灭,壮者不复矣。若此谓者,皆是有泻而无补也。 
或问∶病有在气分者,有在血分者,不知针家,亦分气与血否?曰∶气分、血分之病, 
针家亦所当知。病在气分,游行不定;病在血分,沉着不移。以积块言之,腹中或上或下, 
或有或无者,是气分也;或在两胁,或在心下,或在脐上下左右,一定不移,以渐而长者, 
是血分也。以病风言之,或左手移于右手,右足移于左足,移动不常者,气分也;或常在左 
足,或偏在右手,着而不走者,血分也。凡病莫不皆然。须知在气分者,上有病,下取之, 
下有病,上取之;在左取右,在右取左。在血分者,随其血之所在,应病取之。苟或血病泻 
气,气病泻血,是谓诛伐无过,咎将谁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