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夫五脏者。有邪各有身热。其状各异。以手扪摸有三法。以轻手扪之则热。重按之则不
热。
间也
之下
肺热者。轻手乃得。但微按全无。是瞥瞥然见于皮毛之上。日西尤甚。乃皮毛之热。其
证必
心热者。心主血脉。微按至皮肤之下。肌肉之上。轻手乃得。微按至皮毛之下则热。少
加力
以
脾热者。轻手扪之不热。重按至筋骨。又不热。不轻不重。在轻手重手之间。热在肌肉。
遇
黄
肝热者。重按至肌肉之下。至骨之上。乃肝之热。寅卯间尤甚。其脉弦。四肢满闷。便
难。
肾热者。轻手重手俱不热。如重手按至骨分。其热蒸手如火。其人骨苏苏如虫蚀。其骨
困热
卷十四肝脏门
总论
属性:肝主魂。为郎官。随神往来谓之魂。魂者肝之藏也。目者肝之官。肝气通于目。目和则
能辨
左三
故曰
其时
凡人寝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凡肝藏众木。与胆合为腑。其经足厥阴。与少阳为表里。其脉弦。相于冬。旺于春。春
时万
者通
春脉弦。春脉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濡弱轻虚而滑。端直以
长。
此谓
肝
肝
色青白不泽。手折乃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者秋病
。毛甚曰今病。
肝藏血。血舍魂。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其精不守。令人阴缩而筋挛。两胁肋
骨不
足厥阴气绝。则筋缩引卵与舌。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
于舌
木也
肝死脏。浮弱之脉。按之中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春肝木旺。其脉弦细而长。
曰平
心之
邪。
必吐
善吐
阴。
尽。
大
疝
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喘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
暴渴饮多。而溢入肌肤肠胃之外也。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 。名
曰肝
扁鹊云。肝有病则目夺精。虚则寒。寒则阴气壮。壮则梦山树等。实则阳气壮。壮则梦
怒。
不已
色主春。病变于色者。取之荣。
病先发于肝者。头目眩。胁痛支满。一日之脾。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二日之胃。而腹
胀。三日之肾。小腹腰脊痛。颈酸。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病在肝。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
假令肝病西行。若食鸡肉得之。当以秋时发病。以庚申日也。家有血腥死。女子见之。
以明
凡肝病之状。必两胁下痛引小腹。令人善怒。虚则目KT KT 无所见。耳无所闻。善
恐。如
人将
肝脉沉之而急。浮之亦然。若胁痛。有气支满。引小腹痛。时小便难。苦目眩头痛。腰脊痛
。足为寒。时癃。女人月事不来。时无时有。得之少年。有所坠堕。
肝病其色青。手足拘急。胁下苦满。或时眩冒。脉弦长为可治。宜服防风竹沥汤。秦艽
散。
百壮
邪在肝。则两胁痛。中寒中恶。血在内。行善螈 。时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
里以
凡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大怒。气上而不能下。积于左胁下。则伤肝。
肝中风者。头目 。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如阻妇状。
肝中寒者。其人洗洗恶寒。翕翕发热。面翕然赤。 有汗。胸中烦热。
肝中寒者。其人两臂不举。舌本燥。善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时盗汗。咳。食已吐
其汁
肝伤。其人脱肉。又卧口欲得张。时时手足青。目瞑瞳仁痛。为肝藏伤所致也。
肝水者。其病腹大不能自转侧。而胁下腹中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肝胀者。胁
下满
肝着。其病患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且欲饮热。
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邪气走心下。足胫寒。胁痛引小腹。男子积疝。女子
瘕淋
肝病。胸满胁胀。善恚怒叫呼。身体有热而复寒。四肢不举。面白。身体滑。其脉当弦
长而
角音人者。主肝声也。肝声呼其音琴。其志怒。其经足厥阴。厥逆少阳。则荣卫不通。
阴阳
汤主
桂枝
热。
甚
青为肝。肝合筋。青如翠羽者吉。肝主目。目是肝之余。其人木形。相比于上角。苍色。
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有才。好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耐春夏。不耐秋
冬。秋冬感而生病。足厥阴佗佗然。胁广合。坚脆倾正。则肝应之。正青也。小理者。则肝
小。小则藏安。无胁下之病。粗理者。则肝大。大则虚。虚则寒逼胃迫咽。苦膈中且胁下痛
。广胸反 者。则肝高。高则实。实则肝热。上支贲切胁 。为息贲。合胁兔 者。则肝下
。下则逼胃。胁下空。空则受邪易。胁骨坚者。则肝坚。坚则藏安难伤。胁骨弱则肝脆。脆
则善病消瘅易伤。膺腹好相得者。则肝端正。端正则和利难伤。胁骨偏举者。则肝偏倾。偏
倾则胁下偏痛。凡人分部陷起者。必有病生。胆少阳为肝之部。而藏气通于内。外亦从而应
之。沉浊为内。浮清为外。若色从外走内者。病从外生。部处起。若色从内出外者。病从内
生。部处陷。内病前治阴。后治阳。外病前治阳。后治阴。阳主外。阴主内。生死休否。则
藏神先变形于外。人肝前病。目则为之无色。若前死。目则为之脱精。若天中等分。墓色应
之。必死不治。看应增损。斟酌赊促。赊则不出四百日内。促则不延旬月之间。肝病少愈而
卒死。何以知之。曰。青白色如拇指大。靥点见颜颊上。此必卒死。肝绝八日死。何以知之
。面青目赤。但欲伏眠。视而不见人。汗出如水不止。一日二日死。面黑目青者。不死。青
如草滋死。吉凶之色在于分部顺。顺而见。青白入目。必病不出其年。若年上不应。三年之
中。祸必应也。春木肝。脉色青。主足少阳脉也。春取络脉分肉。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
肝气急。其风疾
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之气。其脉根本并在窍阴之间。应在窗笼者。
以手按之动者是也。
春三月者。主肝胆青筋牵病也。其源从少阴。而涉足少阳之气始发。少阴之气始衰。阴
阳怫
病相
为阳毒所损。涩涩前寒而后热。颈外双筋牵。不能屈伸。颈直背强。眼
赤黄
扁鹊曰。灸肝肺二 。主治丹毒牵病。当根据源处治。调其阳。理其阴。脏腑之疾不生矣。
卷十四肝脏门
肝实(附论)
属性:夫左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厥阴经也。肝实之状。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或引小腹。
忿忿
其脉
气盛
故其证如此。左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厥阴与少阳经实也。病苦胃胀。呕逆。食不
消。
x方x
x泻肝汤 疗肝气实。目赤若黄。胁下急。小便难。x
人参 甘草(炙各二两) 生姜(五两) 黄芩(二两) 半夏(一升洗) 大枣(十
四枚擘)
上切
服。
x犀角地黄汤 治肝脏壅实。风热客搏经络。动于心肺上膈。痰癖。喉嗌干燥不利。x
x四肢淫泺
犀角(镑屑一两) 熟干地黄(洗切焙三两) 羌活(去芦头) 独活(去芦头) 赤
箭石菖
蒲
锉) 木香
当
两半) 上
粗
汁
x驱风汤 治肝实热。两眼赤涩疼痛。头重。心烦。上焦壅滞。x
蔓荆实 羌活(去芦头) 防风(去叉) 升麻 决明子 黄芩(去黑心) 赤芍药 甘
草(炙)
花麦门冬(去心各半两) 柴胡(去苗) 枳壳(去瓤面炒) 栀子仁(
各一两) 上精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x泻肝散 治肝实热。心膈壅滞。虚烦。x
干菊(半两) 决明子(半两) 黄芩(半两) 川升麻(半两) 枳壳(半两面炒微
黄去瓤)
防风
两锉微炒)
甘草(一钱炙微赤锉) 马牙硝(一钱研) 龙脑(一钱研) 麝香(一钱研) 上为末。
入后三味
。更同研令匀。每于食后。煎麦门冬汤。调下一钱。忌炙爆热面。
x泻肝汤 治肝脏积热。气昏血涩。或因食酸物过多。肝血积不散。气血俱病。两胁x
x下非时气动。每动左胁下有声。右胁相应。日渐胃脘结块。使人心腹满闷。上冲咽喉。x
x头目不利。睡卧不安。如虫所啮。心肝非时气逆。上筑咽喉。须是开口吐气。方得稍快x
x。须臾。却平复如故。大抵此病根起于肝。相刑于脾。故病作时。先起于胁下。方入胃x
x脘。宜服此药。x
荆芥穗 连翘 羌活(去芦头) 牡丹皮 黄芩(去黑心)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 当
归(切
粗捣
筛。
此药数日后
服前药已瘥。更
x射干散x
射干 桂(去粗皮) 牛膝(酒浸切焙) 牡丹皮 鳖甲(醋炙去裙 ) 牵牛子(炒)
大黄
(锉
钱)
半
如
毒
x远志散 治肝邪热。出言反常。乍宽乍急。x
远志 射干 杏仁 大青(各一两半) 茯神 麦门冬 葛根 甘草(各一两) 芍药
(一
两三
合煮竹
叶一
x洗肝汤 治肝实。两胁胀满。气急。眼昏。x
柴胡(去苗) 鳖甲(醋炙去裙 各二两) 桔梗(一两) 赤茯苓(去黑皮一两半) 槟
榔
(锉)
术(一
两半)
煎
至六分。
x竹沥泻热汤 治肝实热。阳气伏邪热。喘逆。闷恐。目视物无明。狂悸。非意而x
x言者。x
竹沥(一升) 麻黄 大青 栀子仁 升麻 茯苓 玄参 知母(各三分) 生葛 石
膏
生姜
须利
分。
x羌活散 治肝气壅实。热刑于脾。食已即吐。大便黄赤。忽觉背寒。唇破焦赤。忽x
x时黑色。
x己巳己亥年。常宜吃此方。x
羌活(去芦头) 鸡苏(去梗) 独活(去芦头) 防风(去叉) 蒺藜子(炒去角) 荆
芥穗
牡丹
每服
二钱
防头
x防风散x(出千金方)x治肝实热。梦怒。虚惊。x
防风 茯苓 葳蕤 白术 橘皮 丹参(各一两三钱) 细辛(二两) 甘草 射干(各
一
两)
帛裹。
以井
x泻肝防风散x(出圣惠方)x治肝实热。梦怒。惊恐。x
防风(三钱去芦尖) 犀角屑(半两) 赤茯苓(半两) 葳蕤(半两) 射干(半两)
人参
(半两去芦头)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细辛(半两) 白藓皮(半两) 沙参(半两
去芦头)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黄芩(半两) 上为细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
时候
x泻肝柴胡散x(出圣惠方)x治肝实热。头疼目眩。心膈虚烦。大肠不利。x
柴胡(三两去苗) 玄参(半两) 甘菊花(半两) 地骨皮(半两) 羌活(半两) 细
辛(半
两)
两) 甘
草(炙
毒
物。
x连翘散x(出护命方)x治肝壅盛。胁下结块。腹内引痛。大小便赤涩。饮食减x
x少。大腹常热。
连翘 荆芥穗 鳖甲(醋炙去裙 ) 栀子仁 射干 羌活(去芦头) 独活(去芦头)
当
归(
热水调下。
食后临卧服。如大腹冷。减地黄。小便多。减射干。
x泻肝前胡散x(出圣惠方)x治肝实热。目痛。胸满。心烦。x
前胡(一两去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