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菩萨,累劫以来,他各种所发的是什么样的誓愿,现在蒙你世尊这样殷勤的称赞
他、叹美他,唯愿世尊,约略的说一说。’

 

(释)众生性识不定,所以出入网罗,不得解脱;这位菩萨摄心入定,所以抉破网
罗,得大自在,所以叫定自在王。因世尊在法会中,赞叹地藏菩萨,说他累劫发
愿,故有此问。累是一重一重的叠上去,表示回数很多的意思。

 

*【尔时,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萨: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解)这时世尊告诉定自在王菩萨说:‘当心的听!仔细的听!听罢了,好好的去
思念。吾当然会给你分别解说的。

 

(释)地藏菩萨有大誓愿、大信力,方才能受领佛的话;因恐怕别的菩萨不能领
受,所以叫他要注重,不可轻忽的听过,听了还要好好的思念,那才可以得到一
闻、思、修的三慧。佛叫菩萨,尚且要当心的谛听思念,我们无智慧的众生,岂不
是要格外的当心谛听,格外的留心思念么!或者在此也可以得到一种智慧,竟而至
于彻悟,也说不定的。

 

*【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说劫,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
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
六万劫。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

 

(解)‘他乃是既往,已经过去的,无量数、千万亿数、不可以说尽的劫数以前,
这时候有一尊佛,号叫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是成了佛,应该受天人的供养。正
遍知,佛有正知、正见,遍知法界的智慧。明行足,身业、口业清净随意,得万行
具足。善逝,即是涅槃,长揖三界,永脱轮回。世间解,佛世世出现世间,都能解
脱的。无上士,说佛的智慧无上。调御丈夫,说佛的化众有度。佛度人天二道的众
生最多,所以说天人师。佛为世上所共尊的,所以称世尊。佛的寿命,有六万劫,
他没有出家的时间,曾做过小国的国王,给一个邻国的国王做朋友,同伴修行十善
业,饶益当时许多的众生。

 

(释)能知一切之智,称一切智,分别有三:一是叫一切智,能成就二乘小果;二
是叫道种智,能成就菩萨道;三是叫一切种智,能成就佛道。如来,是说很像古佛
再来的意义。十善业。(前已注过)

 

*【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二王议计,广设方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
当度是辈,令使无余;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
成佛。】*

 

(解)‘他的邻国里面,所有的人民,多数是造诸般恶业,一天两个国王说起了这
事情,都想用一种计划,广大的设立方便法子,议决了就都发起愿来,一个国王
说:“愿我早些成了佛道,应当来度脱这一辈的人民,要使得他没有一个剩下。”一
个国王也发愿说:“倘若我不先度尽了应受罪苦的众生,得到安乐,先成佛道,我
终不愿意成佛。”’

 

(释)发愿有二种:一种是佛的发愿,自己先成了佛,在后再度众生;一种是菩萨
发愿,先度尽了众生,而后自己方才成佛。

 

*【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一王发愿永度
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

 

(解)佛告诉定自在王说:‘一王发愿,要早成佛的,即是一切智成就如来;一王
发愿,要永久的先度尽罪苦众生,不愿意先成佛的,即是地藏菩萨。

 

(释)一切修行,都以愿为先导的,发愿的大小,都是从心的宽狭而来的。就是佛
与众生的心,也没有什么分别,凡夫不成佛,都是他自己的心里不愿意成佛。你想
这个国王,一发愿就成功,就可以知道了。

 

*【复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

 

(解)‘还有于过去的,无量数的阿僧祇劫,有一尊佛出世,名叫清净莲华目如
来,他的寿命的长有四十劫。

 

(释)佛有三十二种好相,因为佛诸恶都断净了,众德又都圆满的,所以他的面,
像净满的月亮一样;他常常以慈悲的眼光,察看众生,所以他的目睛像清净的莲花
一样。

 

*【像法之中,有一罗汉,福度众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设食供
养。罗汉问之:欲愿何等?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资福救拔,未知我母生处何
趣?】*

 

(解)‘像法的中间,有一尊罗汉,用修行的福德,来度众生,看他的因果依次的
教化凡人。一天,遇到一个女人,名字叫做光目的,恭敬的设了饭食,去供养他。
罗汉问他:“你愿意要做怎样的一等事情?”光目回答说:“我以母亲死亡的一日,
出资财为他修福,救拔他,但是不知道我的母亲,现在生在什么去处?在怎样的趣
向里面?”

 

(释)像法,是佛寂灭后,在正、末二法的中间,所有塑画的形像。罗汉是持钵乞
食、修行教化众生的,所以也叫做乞士。目表定,光表慧,因定而有慧,从慧发光
的。人拿了饭食施人,有五种功德:一施命;二施色;三施力;四施安;五施辩;
即是五福。

 

*【罗汉愍之,为入定观。见光目女母堕在恶趣,受极大苦。罗汉问光目言:汝母
在生作何行业?今在恶趣受极大苦。】*

 

(解)‘罗汉听了他的话,就很怜愍他,为他静坐著入定观察,见了光目女的母
亲,堕落在恶趣里,受了极大的苦恼。罗汉就问光目女说:“你的母亲在生时,做
了怎样的行业?现今在恶趣里,受了极大的苦楚。”

 

(释)一切众生所遭的横祸凶恶,并非是天降的,都是过去现在自作自受的果报。
现在见他的母亲在无间地狱里,受了极大的苦报,所以一出定,就要问他活著的时
候所做的行业。

 

*【光目答言:我母所习,唯好食啖鱼鳖之属。所食鱼鳖,多食其子,或炒或煮,
恣情食啖,计其命数,千万复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

 

(解)‘光目女回答说:“我的母亲所有的习惯,专门欢喜啖吃鱼鳖一类,所吃的鱼
鳖都是多啖吃他的子,或者炒,或者煮,恣意纵情的啖吃。计算他的性命的数目,
就是一千万也还要加倍。尊者!发发慈悲,怜愍我,怎样的可怜我,救救我的母亲?”

 

(释)我们所造的恶业,是很多的,但是杀业更为重大。光目的母亲,不但杀食鱼
鳖,还要专门吃他的子。一胞的子,为数甚多,倘子生育起来,即是一条性命,子
数多,即性命多,故说何止千万。可知道他母亲杀死这许多的性命,罪业自然大得
不能比喻了。(<附录:放生鱼子的方法>佛说鱼子不经盐渍过,经过三年,还可
以再活命。施愚山先生说:‘鱼已经死了,将鱼子轻轻的拿出,勿损坏,勿著盐,
分摊在稻草把的上面,等他水迹少微干一些,浅浅的埋藏在水边的沙泥下,以免别
的鱼来吞吃,自然都可以活命了,但是埋藏的地方,切不可离水的。倘若在冬冷春
寒的时间,用干燥的泥块捣成粉,将鱼子拌裹了、晒暖了,好好收藏起来,积到阴
历四月十五以后,撤放在河滩的水草中间,没有不都活的。其余月份,随时可以放
的,也更便当了。’)

 

*【罗汉愍之,为作方便。劝光目言:汝可志诚念清净莲华目如来,兼塑画形像,
存亡获报。】*

 

(解)‘罗汉很愍怜的为他作出方便法子来,劝光目说:“你可以用志诚的心,念清
净莲华目如来的名号,再去塑画这佛的形像,生存和死亡的人,都可以获得好的果
报。”

 

(释)念佛、塑像、画像,就是哀救的方法。念佛是现生的自利自他;塑画佛像是
后世的自利利他。心所主持的叫志,坚定的实意叫诚,无论何种善事,有了志诚心
必成,没有志诚心必坏。念一声佛,可以消灭恒河沙数的罪业;礼佛一拜,可以增
无量数的福;这都从志诚心中得来的。光目女能这样,不但他母亲可以脱地狱,就
是他自己将来也会证成佛果的,所以说存亡获报。

 

*【光目闻已,即舍所爱,寻画佛像而供养之。复恭敬心,悲泣瞻礼。】*

 

(解)‘光目女一听这话,即刻舍弃他所爱的物,售去得钱,就去寻人请他画了佛
像,而供养起来,又复生出志诚恭敬的心意,悲泣的瞻望著,恭敬的礼拜著。

 

(释)光目女一边想著母亲的受苦,一边想著佛对于众生有这样的恩德,所以要悲
哀哭泣,感激涕零了。瞻了又拜,拜了又瞻,一片纯孝之心,那里消遣得去呢?

 

*【忽于夜后,梦见佛身,金色晃耀,如须弥山,放大光明,而告光目:汝母不久
当生汝家。才觉饥寒,即当言说。】*

 

(解)‘忽然于夜间的后梦中,见了佛的身体,像黄金般的颜色晃曜著,又像须弥
山放出大光明一般。告诉光目说:“你的母亲,不多久,应当生到你的家里来了,
方才觉到饥寒,就会说话了。”

 

(释)梦有四种:一是四大不和梦;二是先见梦;三是天人梦;四是想梦。他所梦
的是后二种。晃曜是晃动照曜,光芒很足的模样。生到他的家里,是佛安慰他的愿
望,使他晓得母亲的生处。

 

*【其后家内婢生一子,未满三日,而乃言说。稽首悲泣,告于光目:生死业缘,
果报自受。吾是汝母,久处暗冥。自别汝来,累堕大地狱。蒙汝福力,方得受生,
为下贱人。又复短命,寿年十三,更落恶道。汝有何计?令吾脱免。】*

 

(解)‘以后他家内的婢女,生了一个男子,未满足三日,果然会说话了。见了光
目,就稽了首,悲惨的哭泣著,告诉光目说:“生死作业的因缘果报,都是自受
的。我是你的母亲,长久的住在暗冥的地方。自从和你分别以来,累次的堕落大地
狱里,蒙你修福的力量,方才得著投生,做下贱人,又复很短命,年寿只有十三
岁,死了还要堕落到恶道里去,你有怎么计策,令得我可以脱免了这罪业?”

 

(释)生三天就会说话,这都是仗佛力的冥护。在三界里面的人,不论大小贵贱,
都是随著所作的业,而升沉的,他人一些也替代不得的。杀生的果报有三种:一是
短命;二是多病;三是堕大地狱;所以光目女的母亲,有这样的报应。

 

*【光目闻说,知母无疑。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我母,合知本罪,作何行业,
堕于恶道?婢子答言:以杀害毁骂二业受报。若非蒙福,救拔吾难,以是业故,未
合解脱。】*

 

(解)‘光目女一听了他的话,知道是他的母亲无疑的了。哽咽悲哀的啼哭著,对
婢女的子说:“你既然是我的母亲,应该知道你自己本来所作的罪业,是作了何种
行业,堕落于恶道里的?”婢女的子回答说:“我以杀害生命、谤毁咒骂二种的恶
业,受这果报的。倘若不是蒙你替我修福,救吾的苦难,以这恶业的缘故,不能够
解脱的。”

 

(释)喉声未出叫哽咽,放声大哭叫悲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