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功德是很大的,可得著这种好报应。天宫是帝释居的地方,在忉利善见城。城的周
围四万十千由旬(每由旬四十里),纯是黄金造成的。城的四面,都是千门楼。城
的中央还有一重金城,有五百道城门,门都用著种种宝贝庄严的。这宝贝名目的繁
多及美丽,说也说不尽的。这金城的中央,还有宝楼重阁,长五百由旬,广二百五
十由旬。重阁最上的中央,还有圆室,广三十由旬,周围九十由旬,高四十由旬,
就是帝释所住的地方了。并且这重阁都用琉璃众宝造成的,所以佛就在这里升了
坐,替圣母说法。佛经上说,神的名称叫天心;通的名称叫慧性。佛具天心和慧
性,放出各种照澈无碍的光明来,这就是神通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解)像这样的话,我亲自听见佛说的。有一个时间,佛在忉利天,专为他的母亲
来说佛法。

 

(释)佛就是释迦牟尼佛。把释迦牟尼四字,译作中文,即是能仁寂默。他的意
义,就是说佛又能干、又慈悲、还能够寂静不动,很沉默的符合本性。从前在佛
(以后佛字都指定释迦牟尼佛的)说法的时间,是没有人记录的。后来佛的堂弟名
叫阿难的,恐怕日期久远了,大家都记不得,特意把佛讲过的佛法,一句句都记录
起来。等到佛将要入涅槃(注见后)了,阿难问佛道:‘将来把你说过的佛法都编
起经来,开头一句怎样的说?’佛答阿难道:‘开头一句,就用如是我闻四字吧!那
才可以证明,这种经都是你阿难亲身听见佛这样说的,不是从旁人口里听来的。’
所以阿难编成的经,开头一句,就用这四个字。如是,是指佛说的经。我,是阿难
自己。闻,就是听见。

 

一时,即是有一个时候的浑语,因为时候是各方各代不同的。譬如外人用阳历,中
国先前用阴历,像夏朝用夏历,周朝用周历。所以不能限定某年某月了。

 

为何佛专要为他的母亲说法呢?这就是这部经的根本,和别部不同的地方。因为释
迦牟尼佛本来早就成佛的,为著要来劝化我们这世界上的人,所以特意来投胎做
人。当时在中印度,迦毗罗卫国,那个国王,名叫净饭王,他的夫人,名叫摩耶夫
人。佛就投胎到摩耶夫人肚里。在我国周朝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年的四月初八日,
从夫人的右边胁骨中生出来。就是一位太子。后来长大了,看见世界上的人,受种
种苦恼,就看破了一切,不情愿做太子,情愿出家去修行。从十九岁起,修到三十
岁,就得道成了佛,便到各处去说佛法,劝化世人,到七十九岁,就入了涅槃。

 

涅槃是梵语(梵语即印度话)。涅,是不生;槃,是不灭。不生不灭,就是佛证的
真如实相。证是得到的意思。真如实相,就是说佛得到的真实相,不是虚假的相,
能够永久不改变、不消灭,而且凡人所瞧不到的。

 

在我们世界上看得到的,那是叫做应身。你看上天的日月,无论什么地方,只要有
水,不管你水的多少大小,他都能把影子来照应著的。我们众生根机缘分不是一
样,感应了佛,佛像日月照水一样,就现出身来救度我们,这是叫做应身。

 

再说摩耶夫人从佛在他的胁下生出来以后,到第七日就死了,因为他是一个佛母,
所以神魂就生到忉利天宫去,做了天子。等到佛将入涅槃的时候,因生身的母恩,
还没有去报答,发起一片孝心,特意把肉身飞升到忉利天上,专门为他的母亲说法
(法,凡是见得到、听得到、说得出的,都可以叫做法。)以报生身的大恩。那么
就将这部完全演孝的地藏菩萨本愿经,也连带的传了出来。所以经里都以孝做根
本,句句可寻得出孝的脉络来。现在一般无知识的僧人,一入空门,便说释子不干
俗事,就不去敬重父母,这非但不孝,简直是佛的逆子了。从来佛菩萨及祖师,没
有一个不孝敬父母,不孝敬师僧三宝的。所以孝是三教同尊的一件最要紧的根本大
事呀!

 

*【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

 

(解)这时候十方没有量数的世界,说不来的多,说不来的多,一切诸佛,以及有
大多胜三种资格的大菩萨,都会集拢来,听佛讲经。

 

(释)当这个时候来的佛和菩萨,是很多很多的,所以分别不出是甚么地方,甚么
刹土来的?只好统称十方无量世界。因为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南方、东北
方、西南方、西北方、上方、下方这十方每方各有无量数的世界。(心量所不能知
道他数目的就叫作无量数)世界既然无量,那些世界上佛菩萨,更加多了,所以称
为不可说,不可说,一切(是包括全数的意思)。摩诃有大多胜三种意思。此等菩
萨,心量又大、行为又大、器量又尊重,为天王等大人所尊敬的,所以叫做大。此
等菩萨世世都出世间,除了佛以外没有人可同他比较的,还能够超出九十五种外
道,所以叫做胜。此等菩萨都能知道世界以内、世界以外的尘沙,还能够博通正
的、邪的一切经书,所以叫做多。有此三种资格,才可以称大菩萨摩诃萨。因为这
各方的佛和大菩萨,知道佛要讲经,所以都来忉利天宫聚会了。

 

*【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
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解)十方诸佛,先称赞叹美道:‘释迦牟尼佛,能够在见浊、烦恼浊、众生浊、
命浊、劫浊的五浊世界,现出想也想不到、说也说不出的,大智慧、大神通的法
力,来调伏众生刚强难化的习性,要叫他分辨得出、知道苦和乐的方法,是多么辛
苦了!’所以再各叫他侍从的菩萨,来问讯世尊,表示慰藉。(世尊即是释迦牟尼
佛。)

 

(释)现在我先将五种浊,以及六种神通、十种神力,简单的来说一说明白。五浊:

 

第一是见浊。见浊有五种,其中最烈的是我见。因为人都执定了有一个我,有我的
身体,就生出了这种我的见解;有了我的见解,便要分别出旁人来了;因为我同旁
人有了分别,便生出种种不平等、不合理的心思来;造出杀、盗、淫、妄等种种恶
业了。

 

第二是烦恼浊。也有五种,第一种是贪,有了贪心,就这样也要,那样也要;这也
舍不得,那也舍不得,不但永远不能脱离这个世界,并且有贪心,就要造出种种恶
业来了;第二种是嗔,碰到一些些不称心的事,就要发火,一些也不肯忍耐,因发
了这个嗔心,又要造出许多许多的恶业;第三种是痴,一些不明白道理,假的认作
真的,真的反认作假的,正路邪路都分辨不来,像这样自己不能觉悟的人,怎么可
以修道呢?第四种是慢,对了随便什么人,一味的骄傲,一味的自大,没有一些虚
心和恭敬心,这样人随便学什么事情,都不能上进的,何况学佛法呢?第五种是
疑,无论你做什么事,一有了疑心,就没有主见,要想做,又不想做,要不做,又
想做,把心思都扰乱了,生出许多烦恼来,不得一些清净,所以叫做浊。

 

第三是众生浊。是说众生永远在六道(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
狱道)里面,生生死死无了期,侥幸给你做了人,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等各种
苦恼,若是堕到三恶道里去,那更加有说不尽的苦了,像这苦没有脱离的日期,所
以叫做浊。

 

第四是命浊。一个人活在世上,富贵贫贱,都由命安排的,况且一年四季,寒暑风
霜,无非催人老死,临终一口气呼出就了结,照此相像,人命同朝露一般,一眨眼
就没有了,真是危险得很呀!所以叫做浊。

 

有上面四种循环的浊,才为造成最后的一个劫浊;但在这个时代,表面有成、住、
坏、空四个中劫,每个中劫里各有二十个小劫,像水火、刀兵、瘟疫等等都是,到
了坏劫,又会生出各种大灾来,人的寿命,忽然加多,忽然减少,有这样的坏处,
所以也叫做浊。生在我们这世界上的众生,都免不了受这五浊的苦楚。

 

还有佛的六种神通:第一种叫天眼通。无论日间夜间,无论远到几千万亿里的路、
几千万亿的世界,无论多少的大山隔著,没有一些看不见的,就是极黑暗的地方,
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不像我们凡夫,有了一张纸、一道墙遮阻隔,或是到了黑夜
里没有光地方,就一些也看不见了。

 

第二种叫天耳通。无论远到几千万亿里路、几千万亿世界,很轻很低的声音,没有
听不见的,连心里起的念头,也都能听见;不像我们凡夫只能听近处的高大的声
音,若远一些,轻一些的,就听不出来。

 

三叫他心通。无论是什么人心里面的念头,没有不晓得的,无论什么书,不用读过
看过,那书里所说的道理事情,都会晓得的,不识字的人也会识字了;不像我们凡
夫不要说旁人的念头,就是你父子夫妻最接近最恩爱的人,他心里起的念头,也不
会给你晓得一些的。

 

四叫宿命通。无论是自己旁人的事情,无论这一世的、前一世、前十世、前千万亿
世的事情,都会明白的;不像我们凡夫自己小时候的事情也都记不得,那里还会晓
得前世的事情呢?

 

五叫神足通,又叫如意通。只要你动一动念头,十方无穷无尽的世界,就都可以走
遍,并且一些不吃力,一些不烦难,高山大海,都不会阻隔的;不像我们凡夫凭你
极强健极会走路的人,也不过一天走一百里罢了,若是碰到高山大海,就过去不
得,或是有了大风雨,就走不来了。

 

六叫漏尽通。漏字是什么意思呢?譬如一只破的瓶,把水装进去,就都要漏出来。
凡夫有了贪、嗔、痴等种种烦恼,他的念头都会给烦恼牵了去,干出种种的恶业
来,守不定自己的心,像这只漏瓶一样;漏尽就是这种漏的坏处,完全没有了,把
贪嗔痴种种烦恼,一齐去得清清净净,一些也没有,因为这样就可得到大神通。

 

有了这六种神通,自然会有下面十种神力:一,知是处非处智力;二,知过去未来
业报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五,知种种领解智
力;六,知世界智力;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九,知宿命
无漏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须知浊世不易住、神力不易现、刚强众生不易
化、苦乐法不易知,而我佛能住能现能化能知,甚为希有、甚为难行能行,所以十
方诸佛既赞叹了,又遣侍者慰问世尊。所谓惟佛与佛乃能知之。这一段文,就是发
起全经的张本。

 

*【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
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
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

 

(解)这时候,佛含著笑容,放出百千万亿很多很大很光明的云来。这等云,就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