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第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语之言:咄哉男子!为何事故而入此路?有何异术能制诸毒?】*

 

(解)‘有一个有知识的人,多能够了解大的法术,很会禁制这各种毒害,乃及夜
叉一类诸般恶毒害命的东西。忽然碰见了迷路的人,将要走进这条危险的道路里
去,便连忙告诉他说:“喂!有这样奇怪的男子!你为了甚么事情,要走进这条路
去?你有甚么异常的本领,能够会制伏这许多的毒物?”

 

(释)地藏菩萨是前佛之后,后佛之前的,唯一无二的大智识,多解一切佛法,有
调伏一切众生身心的法术。善禁,就是持戒律,可以使你诸恶莫作。五逆十恶等,
以及其他一切恶事,都可以称为毒物。咄者,是警觉人发急的声音。忽逢,是菩萨
逢机教道,逗留凡愚,使他们勿进这危险的迷路里去。

 

*【是迷路人,忽闻是语,方知险道。即便退步,求出此路。是善知识提携接手,
引出险道,免诸恶毒,至于好道,令得安乐。】*

 

(解)‘这迷路的人,忽然听到这话,方才觉到这是险道,即便退步了,想求出这
条险路。这个善知识,就提携他、接挽他的手,引他出了这条险路,免得这许多的
恶毒物去害死他;再使他到于很好的道路里去,令他得到安稳快乐。

 

(释)忽闻,是听得四谛的妙法,方才知道走错了路,就亟急退步,去寻本来的家
乡。是善知识,就是知道一切法门,识众生根本的人。去教化他人灭恶行善,就是
提携扶助,出这危险恶毒的迷路。善事渐渐的积得多了,自然可以到天道去享安乐。

 

*【而语之言:咄哉迷人!自今已后,勿履是道。此路入者,卒难得出,复损性
命。是迷路人亦生感重。】*

 

(解)‘既然把他救出了,再告诉他说:“喂!你这迷人!自从今天以后,不要再走
这迷道了,走进了,终于难得走出的,又复损坏了性命。”这迷路的人,听了他的
话,也生出感激尊重的意思来了。

 

(释)咄者,是再警醒他的用意,如今勿再重造恶业,再入三途的生死轮回的险道
了,因为这险道,有五尘六欲,往往迷障住了你的本性方向,使你奔走不出,结果
终损害了性命。现在他被这善知识一救出来,真如飘流者得到还家,沉溺者得到登
岸,还有不感激尊重的么?

 

*【临别之时,知识又言:若见亲知及诸路人,若男若女,言于此路多诸毒恶,丧
失性命。无令是众,自取其死。】*

 

(解)‘这知识者,和这迷路的人临别的时间,又同他说:“你倘若见了亲族和相知
的朋友,以及诸多无知识的人,走进这条迷路中的,无论他是男是女,你要同他去
说:“这条迷路,有许多恶兽毒蛇,你进去就要丧你性命的!”你终要同他们说的,
不要令他们自己去取死呀!”

 

(释)这一节,上段是教他转告;下段是教他转告的方法。总之,我们无论是甚么
人,见他走进了这条恶毒的迷路,就要想种种的方法,去警觉他,赶紧的叫他退出
来,不要叫他自己去寻死;再教退出来的人,一样的去指导人家。这样一来,自然
可以辗转传化无穷尽了,也就是自利利他的正法。

 

*【是故地藏菩萨具大慈悲,救拔罪苦众生,生人天中,令受妙乐。是诸罪众,知
业道苦,脱得出离,永不再历。】*

 

(解)‘是为了这缘故,地藏菩萨具了很大的慈悲心,救拔罪苦的众生,生到天道
中去,令他去受很好的快乐。这样一来,这诸般的受罪苦的众生,方才知道了这业
道中,有这样的苦趣,一经解脱得著出离,自然永远的不肯再来经历这苦趣了。

 

(释)这一节,是表明譬喻的意义。地藏菩萨具有大慈悲,视这许多的罪苦众生,
如同自己的身体一样。给他的快乐,就是拔他的苦楚,这一类的罪苦众生,一受到
天道里的快乐,方才知道业道的苦楚,自然知罪悔过,不敢再造业了。

 

*【如迷路人误入险道,遇善知识引接令出,永不复入。逢见他人,复劝莫入。自
言因是迷故,得解脱竟,更不复入。若再履践,犹尚迷误,不觉旧曾所落险道,或
致失命,如堕恶趣,地藏菩萨方便力故,使令解脱,生人天中,旋又再入。若业结
重,永处地狱,无解脱时。】*

 

(解)‘像这样迷路的人,误入了险道,遇到了善知识,引接了令他退出,永远不
再走入了险道;碰见了他人,又复劝他不要走入。自然因为有这迷路的缘故,所以
能得到解脱的境界;既然得到了觉悟解脱的境界,自然不再走入了。倘若再要履践
进去,并非是正真的觉悟,一进去,还是照旧要迷误的;一迷误,就不觉得这是旧
时曾所堕落的险道了,或再仍旧伤失了性命。这正像堕入了恶趣一样,譬如有人,
虽然靠地藏菩萨方便救度之力,解脱了恶趣之苦,而转生于人趣天趣之中,但是他
脚力不坚,仍旧退落于恶趣之中,又去造种种恶业,等到恶业重时,便永远处在地
狱内面,受诸苦恼,再没有解脱的机会了。’

 

(释)这一节是直接上文,结恶习重,旋出旋入一段。既然出了三途,生在天道,
自应该精勤的修习。现在他因为习惯的结恶,还没有除尽,重新又造了恶,所以又
要堕到迷途里去。本性一迷,自然不晓得这条路是从前走过的。倘若不失性命,是
夙世还有一些善根,出险也很快;若失了性命,不但不拔除根本业缘,连宿世的事
都迷住了,和堕落恶道有甚么两样呢?

 

*【尔时,恶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诸鬼王,其数无量。在阎浮提,
或利益人,或损害人,各各不同。然是业报,使我眷属,游行世界,多恶少善。】*

 

(解)这时间,恶毒鬼王合了掌,很恭敬的对佛说:‘世尊!我们诸般的鬼王,他
的数目,是多得没有限量的,都住在这阎浮提世界里,有的去利益人们,有的去损
害人们,所做的事情,都各人各不相同的。然而是都根据了众生自作的业报,遣使
我们的部下眷属,到世界上去游行鉴察,但是众生都是恶的多、善的少。

 

(释)恶毒鬼王,是鬼王的领袖,所以要先代他们的大众发言了。鬼王有威德的,
也有宫殿居室;没有威德的,都散住在草木坟墓,以及粪秽不净的地方。本来我们
的人,无论男女,都有鬼神追随守护的,但现在为甚么反要受鬼神的触犯呢?这都
是我们世人,专做杀、盗、淫、谎、贪、嗔等邪事,自己去引动他的。要晓得他们
的总旨,是这样的,见你是善人,他都保护你,见你是恶人,他们都来损害你,世
间上的人恶的多、善的少,所以世间上的鬼神,也变成恶的多、善的少了。

 

*【过人家庭或城邑聚落、庄园房舍,或有男子女人修毛发善事,乃至悬一旛一
盖,少香少华,供养佛像及菩萨像。或转读尊经,烧香供养,一句一偈。】*

 

(解)‘这许多游行的鬼神,行过世人的家庭,或是行过城邑、聚落、庄园、房舍
时间,或见了有男子女人,修做了像毛发一般的善事,乃至于悬一幡、一伞盖,少
许的香、少许的花,供养佛和菩萨的像,或转读各种的佛经,烧香供养,一句一偈
的经文。

 

(释)不要说是省城、县邑、乡村、聚落一等的大地方,就是我们所居的半间一室
等的小地方,也有鬼神鉴察著的,所以孔圣要说‘十手所指,十目所视’了。就是你
在极幽密的地方,做一些极细小的善事,将来也有极大的福报给你;你若做一些小
恶,将来自然也有极大的恶报给你的。所以古人说:‘勿以善小而勿为,勿以恶小
而为之。’因为事情虽小,报应却都是很大的。

 

*【我等鬼王敬礼是人,如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敕诸小鬼,各有大力及土地分,便
令卫护,不令恶事横事、恶病横病乃至不如意事,近于此舍等处,何况入门。】*

 

(解)‘倘若做了上节所说的,悬幡、烧香、鲜花等供养佛菩萨的人,我等鬼王,
都敬重礼拜这人,像敬礼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诸佛一样;督敕著许多小鬼,各个都
有大力的小鬼,以及土地分神,教令他们保卫拥护,不令凶恶的事、横暴的事、恶
毒的病、凶横的病,乃至于不如意的事,来逼近这宅舍所在的一等地方,何况令他
们入门呢?’土地分,是说分界所守的本分。

 

(释)为甚么只做了些供养佛一类的细小事情,他们就要这样敬礼我们呢?因为念
佛、礼佛、敬佛,将来必定成佛,况且三世诸佛,都从小善而积成的,所以他们要
这样的敬礼卫护了。既然有这许大力鬼神在屋宅外守御,那横祸、恶事、凶病时疫
一类,还能够近门么?这样一来,还有甚么事不如意呢?

 

*【佛赞鬼王:善哉!善哉!汝等及与阎罗能如是拥护善男女等,吾亦告梵王帝
释,令卫护汝。】*

 

(解)佛听了这话,就称赞恶毒鬼王说:‘很好!很好!你们一等,以及阎罗王,
能像这样的拥护善男女一等人,吾也要告诉梵王和帝释,令他们来卫护你们。’

 

(释)如来为甚么欢喜称赞呢?因为鬼王所领的鬼,都是很凶恶的,有的去挠害诸
天,又有的去挠害人民,又很嫉恶,令人家杀生祭祀他们。现在他们既然能这样拥
护善男女,转凶恶,做护法,自然是最好的了。所以一善,称他会改恶护善;一
善,赞他却退横祸,增人福德。为此,佛也要告诉统率小千世界的大梵王,和主摄
欲界六天的释提桓因,转来保护他们了。这方才是循环的天理。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

 

(解)说这话的时间,在会中有一个鬼王,名叫做主命的,对佛说:‘世尊!’

 

(释)我们的人虽然是生死都有命的,但是命也可以自己改造的。命短的人,倘若
肯修做布施、放生等善事,这就是保卫生命,命也加长了,福也加多了;倘若命长
的人,他专做悭贪杀生的恶事,这就是自杀生命,自然寿命也减短了,祸殃也多了。

 

*【我本业缘,主阎浮人命。生时死时,我皆主之。在我本愿,甚欲利益。自是众
生不会我意,致令生死俱不得安。】*

 

(解)主命鬼王对佛说:‘世尊!我根据了世人自作的业缘,主管阎浮世界的人
命,生的时间,死的时间,都是我所主管的。在我的心愿呢!很想要利益他们,因
为是众生不能领会我的意思,致令他们生死都得不到平安。

 

(释)因为我们世人的命运,都随著他所做的善恶业缘,时时改变的。他虽然要利
益人们,但是人们都领会不到他的好意,在那生死关头,常常杀生害命的祈神祷
鬼,自取祸殃,那当然反要得不到安乐了。

 

*【何以故?是阎浮提人初生之时,不问男女,或欲生时,但作善事,增益舍宅,
自令土地无量欢喜,拥护子母,得大安乐,利益眷属。】*

 

(解)‘为甚么缘故呢?这阎浮提的人,起初欲生子受胎的时间,不问他是男是
女,或是怀孕满足欲生产的时间,但要做放生一等的善事;一做善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