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伤寒心法要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46-伤寒心法要诀-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半,谓二阳合病,不下利但加呕者,宜葛根汤加半夏也。同,谓二证同用葛根一方也。太 
少,谓太阳、少阳合病也。太阳则有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少阳则有寒热往来,口苦耳 
聋,目眩胸胁痛之证,相协议病也。利芩,谓太阳、少阳合病当自下利,宜与黄芩汤也。呕 
加半,谓太阳、少阳合病不自利,但加呕者,宜黄芩汤加半夏也。若不呕利而见太阳、少 
阳之证,非合病也;宜用柴胡桂枝汤两解之。明少,谓阳明、少阳两经之证同见下利合病 
也。弦负,弦为少阳木脉,木胜则土负,负则死也。顺长生,长为阳明土脉,土盛则木 
不能灾为顺,顺则生也。滑数,谓阳明、少阳合病,下利粘秽者,脉必滑数,是宿食也, 
宜大承气汤;呕酸苦者,宜大柴胡汤。三阳,谓太阳、阳明、少阳合病也。腹膨膨,谓腹 
胀满也。口燥,谓口中干燥也。身重,谓身重难转侧也。谵语,谓妄乱言也。欲眠,谓 
喜睡也。合目汗蒸蒸,谓合目出热汗也。遗尿,谓失尿不知也。面垢,谓面似有油垢也。 
此皆三阳热盛,津液枯竭之证,设使脉浮,禁不可汗,脉大亦不可下,惟宜用白虎加人参, 
益气生津清热可也。若未经汗下,津液未伤,三阳合病,轻证惟宜柴葛解肌汤,清解三阳 
可也。二阳,谓太阳阳明并病也。汗不彻,谓邪在太阳,发汗未彻,又传阳明也。面赤,谓 
邪犹怫郁于太阳、阳明之表,未并阳明之腑,宜大青龙汤解两经之热也。表罢,谓太阳证 
罢也。潮热、手足汗、大便难、谵语,谓已归并阳明腑也,宜大承气汤,攻阳明实热也。 
太少,谓太阳、少阳并病也。头项强痛,目眩昏冒,心下痞硬,如结胸证,谓太阳少阳 
二经之证尚未归并,其邪未定,禁不可汗下,惟宜刺大椎、肝 、肺 ,以泻其热也。若 
误发汗,则必发谵语。若误吐下,则必心烦而惊,水浆不入,下利不止。变此恶候,命 
多凶也。义详合病并病篇。 

卷一
三阴受病传经欲愈脉证
属性:伤寒三日三阳尽,热微烦躁入阴传,其人能食而不呕,脉小尿清为不传。 
【注】伤寒三日,三阳受邪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身热虽微,而烦躁者,谓邪去阳 
入阴不解也。若其人反能食而不呕,脉静小,小便清,谓邪未入于阴为不传,欲自愈也。 

卷一
太阴阴邪脉证
属性:太阴阴邪沉迟脉,吐食腹满有时疼,手足自温利不渴,理中汤主悸加苓,腹满去术 
加附子,吐多去术加姜生,虽吐下多还用术,渴欲得水倍术宁,欲作奔豚术易桂,干姜寒 
倍参腹疼。 
【注】太阴阴邪,谓邪从阴化之寒证也。脉沉迟,太阴阴邪脉也。吐食、腹满时痛,太 
阴里寒证也。手足自温,邪入阴也。自利不渴,脏无热也,宜理中汤主之。若心下悸,加 
茯苓。腹满,去术加附子。吐多,去术加生姜。虽吐若下利多,还用白术。若渴欲得饮 
水,仍倍加术。若脐下欲作奔豚,去术易桂。中寒倍加干姜,腹痛倍加人参。详太阴篇。 

卷一
太阴阳邪脉证
属性:阳邪嗌干腹满痛,误下时痛大实疼,大承桂枝加芍大,脉弱芍大当审行。 
【注】阳邪,谓太阴邪从阳化之热证也。嗌干,谓咽干太阴热也。腹满痛,太阴有余 
证也。误下,谓误下邪陷太阴当分轻重也。时痛,谓腹有时痛,有时不痛,宜桂枝加芍药 
汤和之。大实痛,谓腹大满痛,无时不痛,宜桂枝加大黄汤下之。兼阳明胃实,以大承气 
汤下之。若脉弱即当行大黄芍药,宜斟酌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也。详太阴篇。 

卷一
太阴阳明表里同病
属性:腹满时减复如故,此是寒虚气上从,腹满不减不大便,转属阳明乃可攻。 
【注】腹满时减,减复如故,谓腹时满时不满,而减复如常,此为太阴寒邪寒虚之气 
上逆之满,乃可温之证也,宜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腹满不减,谓常常而满,终日 
不减,或不大便,此为转属阳明实热内壅之满,乃可攻之证也,宜大承气汤。详太阴篇。 

卷一
少阴阴邪脉证
属性:少阴阴邪脉沉细,背寒欲寐口中和,咽痛腹痛骨节痛,厥利清谷四逆瘥。 
【注】少阴阴邪,谓邪从阴化之寒证也。脉沉细,少阴阴邪之脉也。背寒,谓背恶寒, 
阳气虚也。欲寐,谓但欲寐,阴气盛也。口中和,口中不干燥也。咽痛腹痛,下利清谷, 
寒盛于中也。骨节疼痛,四肢厥冷,寒淫于外也,宜四逆汤,温中散寒也。详少阴篇。 

卷一
少阴阳邪脉
属性:少阴阳邪沉细数,口燥咽干大承汤,少阴心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是主方。 
【注】阳邪,谓少阴邪从阳化之热证也。少阴病但欲寐,阴邪则脉沉细无力,阳邪则 
脉加数而有力矣。始病即口燥咽干,水不上升,热之甚也。宜大承气汤急下之,泻阳救 
阴也。少阴病但欲寐,二、三日以上变生心烦不得眠,是阳邪乘阴,阴不能静也,宜黄 
连阿胶汤,清阳益阴也。详少阴篇。 

卷一
少阴太阳表里同病
属性:少阴脉沉反发热,麻黄附子细辛汤,若二三日无里证,减辛加草用之良。 
【注】少阴病脉沉,为阴寒之证,当无热,今反发热,是兼有太阳表也。宜麻黄附子细 
辛汤,急温而散之。若二、三日热仍不解,亦无里寒吐利之证,去细辛易甘草,缓温而和 
之。详少阴篇。 

卷一
厥阴阴邪脉证
属性:厥阴阴邪微细厥,肤冷脏厥躁难安,囊缩舌短苔滑黑,四逆当归四逆先,少满痛厥 
姜萸入,蛔厥静而复时烦,得食而呕蛔闻臭,烦因蛔动乌梅丸。 
【注】厥阴阴邪,谓邪从阴化之寒证也。微细,厥阴阴邪脉也。厥,谓四肢厥冷也。肤 
冷,谓肌肤冷也。脏厥,谓寒阴脏厥也。躁难安,谓烦躁无有安时也。囊缩,谓外肾为 
寒收引缩入腹也,妇人则乳缩阴收也。舌短,谓舌缩短也。苔滑黑,谓舌苔不干而色黑也。 
四逆,谓四逆汤也,当归四逆,谓当归四逆汤也。先者,谓先服当归四逆汤也,少满痛, 
谓少腹满按之痛也。厥,谓厥冷也。姜萸入,谓当归四逆汤加入吴莱萸、生姜也∶蛔厥,谓 
厥而吐蛔也。静而复时烦,谓烦时止时烦也。得食而呕蛔闻臭,谓呕因蛔闻食臭而始呕也。 
烦因蛔动,谓烦因蛔动而始烦也。乌梅丸蛔厥,谓宜用乌梅丸也。详厥阴篇。 

卷一
厥阴阳邪脉证
属性:阳邪热厥厥而热,消渴热气撞心疼。烦满囊缩舌焦卷,便硬尚任大承攻,四逆不分 
四逆散,咳加姜味下利同,悸加桂枝腹痛附,下重薤白秘尿苓。 
【注】阳邪,谓厥阴邪从阳化之热证也。厥,谓手足寒也。厥而复热,热而复厥,是 
为热厥。厥微热微,厥深热深也。消渴,谓饮水多而小便少也。热气上撞心疼,是火挟 
木邪而逆也。烦满,谓少腹烦满也;囊缩,谓外肾为热灼,筋缩入腹也。舌焦卷,谓舌苔 
干焦而卷也。便硬,谓大便硬,尚可任攻,宜大承气汤。四逆,谓四肢厥冷也。不分,谓 
寒热之厥,疑似不分也。宜四逆散,疏达厥阴。其厥不回,再审寒热可也。或咳加生姜、 
五味子。下利亦加,故曰同也。心下悸加桂枝,腹痛加附子,泻利下重加薤白,秘尿不 
利加茯苓。详少阴厥阴篇。 

卷一
少阴厥阴外热里寒脉证
属性:少阴里寒外热证,面赤身反不恶寒,厥利清谷脉微绝,通脉四逆主之先,利止参加 
脉不出,葱入面色赤炎炎,腹痛加芍咽桔梗,呕加圣药用姜鲜。 
【注】少阴里寒外热之证,面赤不恶寒,格阳外热也。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欲 
绝,阴极里寒也,宜通脉四逆汤主之。服四逆汤下利止,脉仍不出加人参,面色赤者加 
葱,腹痛加芍药,咽痛加桔梗,呕加生姜。详少阴篇。 

卷一
两感
属性:一日太阳少阴病,头痛口干渴而烦。二日阳明太阴病,满不欲食身热谵。三日少阳 
厥阴病,耳聋囊缩厥逆寒,水浆不入神昏冒,六日气尽命难全。 
【注】两感者,脏腑表里同病也。一日,头痛、太阳也;口干烦渴、少阴也。二日,身 
热谵语、阳明也;腹满不欲食、太阴也。三日,耳聋、少阳也;囊缩而厥、厥阴也。传 
经之邪其为病也渐,两感之邪其为病也速。盖因阳邪酷烈,正不能御,所以三日后水浆不 
入,六腑之气欲绝,昏不知人,五脏之神已败,而不即死者,赖有胃气未尽耳,故又三 
日其气乃尽而死。张洁古制大羌活汤,以羌、独、芩、连辈,辛甘以散太阳之表,苦寒以 
清少阴之热,施之于表里不急者,固为得法也。若夫一日则头痛口干烦渴,二日则身热 
谵语腹满不欲食,三日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昏不知人,传变如此迅速,恐用大 
羌活汤平缓之剂,反失机宜,当遵仲景治有先后之说,审其表里孰急,随证治之,犹或 
可活。故于此证初病,一日表里俱热者,根据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之法,用大 
承气汤重剂以泻阳邪之烈;表里俱寒者,根据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之法,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解阴邪之急。二日表里俱实者, 
根据阳明病谵语有潮热,腹满时减,减不足言之法,用大承气汤攻之;表里虚者,根据三阳 
合病,腹满身重,面垢谵语之法,用大剂白虎加人参汤清之。三日表里热者,根据厥深热 
亦深之法,用大承气汤下之;表里寒者。根据脉微欲绝手足厥寒之法,用当归四逆加吴茱 
萸生姜汤温之。缓则不及事矣。其间颇有得生者,后之学人其留意焉。 

卷一
汗下失宜致变坏证
属性:太阳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不解致逆成坏证,观其脉证犯何经,难辨阴阳 
六经证,重困垂危莫可凭,惟用独参煎冷服,鼻上津津有汗生。 
【注】太阳病三日,已发汗不解,若吐、若下、着温针,苟或相当即成解证。如其不 
当,不但病不解,或因而致逆变成坏怔,当观其脉证,知犯何经之逆。如汗后亡阳、渴 
躁谵语,下后寒中、结胸痞硬,吐后内烦腹满,温针后黄、衄、惊、狂之类,随证治之 
可也。甚或脉微欲绝,神昏不能言,循衣摸床,叉手冒心等、重困垂危,难辨阴阳,六 
经莫可凭之怔。此时此际,惟用人参煎汤,徐徐冷服,以待其机。倘得鼻上津津有汗,则 
为可生之兆也。 

卷一
表证
属性:表证宜汗太阳经,无汗发热恶寒风,头项强痛身体痛,若出自汗表虚明。 
【注】表证,谓寒邪在表,无汗发热,恶寒恶风,头项强痛,身体痛也。太阳经主表, 
故曰表证。有是证无汗者,皆属表实。虽有是证,若自汗出者,皆属表虚,未可轻汗,即 
有风邪,只宜桂枝汤解肌可也。表实无汗,重者麻黄汤主之。轻者麻桂各半汤主之。时有 
汗时无汗者,桂枝二麻黄一汤主之,表实躁热甚者,三黄石膏汤主之。微者,大青龙汤 
主之。不躁有热者,桂枝二越婢一汤主之。以上表证,不必悉具,亦不论日之多寡,但见 
有头痛恶寒一、二证,即为表未罢,虽有里证,当先解表。表解已,乃可攻之,临证者 
不可不详辨也。详太阳篇。 

卷一
里证
属性:里证宜下不大便,恶热潮热汗蒸蒸,燥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