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疑
问:设令具缚凡夫得生彼国,邪见三毒等常起,云何得生彼国,即得不退,
超过三界?
答曰:得生彼国,有五因缘不退。云何为五?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
故得不退。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进不退。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
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四者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良友,无
恶缘境。外无神鬼魔邪,内无三毒等。烦恼毕竟不起,故不退。五者生彼国即寿
命永劫,共菩萨佛齐等,故不退也。
在此恶世日月短促。经阿僧只劫复不起烦恼,长时修道,云何不得无生忍也?
此理显然,不须疑也。
【白话释】
问:就算具缚凡夫能得往生西方净土,但是由於邪知见及贪嗔痴的三毒经常
会起来,怎麽可能生到那里之後,就能够证到不退之位,超出三界呢?
答:生到西方净土,证得不退位,有五个原因。一、由於阿弥陀佛大悲愿力
的摄持,所以能够证不退。二、由於经常被佛光照著,所以菩提心经常能增进,
所以能不退。三、极乐世界的流水、鸟雀、树木、风声及音乐等,全都在讲苦、
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听到的人就会经常起念三宝的心,由於经常念佛念法念
僧,所以修行不会退。四、彼国人民全部都是菩萨,因此到处都是善知识,没有
娑婆世界那种恶劣的环境。在那儿外面没有邪魔鬼神来害人,内心又不容易起贪
嗔痴三毒,由於烦恼不起,所以修行不会退转。五、生到彼国之後,寿命就和佛、
菩萨一样无量,因此修行不会退。而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五浊恶世里,寿命短
得很。在那儿经过阿僧 劫那麽长的时间不起烦恼的修行,怎麽会不证无生忍呢?
道理十分明白,因此无须怀疑。
第七疑
问:弥勒菩萨一生补处即得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处见弥勒菩萨。随从下生
三会之中,自然而得圣果。何须求生西方净土耶?
答:求生兜率,一日闻道见佛,势欲相似。若细比校大有优劣,且论二种。
一者纵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弥勒上生经云:“行众三昧,深入正定,
方始得生。”更无方便接引之义。不如阿弥陀佛本愿力、光明力,但有念佛众生,
摄取不舍。又释迦佛说九品教门方便接引,殷勤发遣生彼净土。但众生能念弥陀
佛者,机感相应必得生也。如世间慕人能受慕者,机会相投必成其事。
二者兜率天宫是欲界,退位者多。无有水鸟树林风声乐响,众生闻者,悉念
佛发菩提心伏灭烦恼,又有女人皆长诸天爱著五欲之心。又天女微妙诸天耽玩不
能自勉,不如弥陀净土水鸟树林风声乐响,众生闻者,皆生念佛发菩提心伏灭烦
恼。又无女人二乘之心,纯一大乘清净良伴。为此烦恼恶业毕竟不起,遂至无生
之位。如此比校,优劣显然,何须致疑也。
如释迦佛在世之时,大有众生见佛不得圣果者如恒沙。弥勒出世亦尔,大有
不得圣果者。未如弥陀净土,但生彼国已,悉得无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
为生死业缚也。
又闻西国传云,有三菩萨,一名无著,二名世亲,三名师子觉。此三人契志
同生兜率愿见弥勒,若先亡者得见弥勒誓来相报。师子觉前亡,一去数年不来,
後世亲无常,临终之时无著语云:“汝见弥勒即来相报。”世亲去已三年始来。
无著问曰:“何意如许多时始来?”
世亲报云:“至彼天中,听弥勒菩萨一坐说法,旋绕即来相报。为彼天日长
故,此处已经三年。”
又问:“师子觉今在何处?”
世亲报云:“师子觉为受天乐,五欲自娱在外眷属,从去已来总不见弥勒。”
诸小菩萨生彼尚著五欲,何况凡夫?为此愿生西方定得不退,不求生兜率也。
【白话释】
问:弥勒菩萨是补位佛,下次就轮到他在娑婆世界成佛。只要修成上品的十
善法,就能生到兜率天见到弥勒菩萨,然後可以跟随弥勒菩萨下生人间,在龙华
三会中,就能证得圣果。何必要求生西方的净土呢?
答:求生西方与求生兜率,都能在一日之间闻道见佛,这两种情形,大致上
看起来似乎很相似,不过仔细比较一下的话,就大有优劣之别了。现在且分两方
面来讲。
首先,就算能够修十善法,恐怕也未必能往生。何以见得呢?因为弥勒上生
经上说:“要修行众多的三昧,要深深的进入正定聚,才能够往生。”此外并没
有其他方便的接引,所以比不上阿弥陀佛用本愿力和光明力,摄取念佛的众生。
而且释迦牟尼佛又讲九品往生的方便接引法门,殷勤的劝众生往生彼土。只要众
生能念弥陀佛,机感相应就能往生。好比世间互相恋慕的两人,只要有机会相见,
必然一拍即合。
其次兜率天宫属於欲界,在那儿修行的诸天退步的很多。而且那儿又有女人,
这些都是让修行者增长贪爱五欲的环境。再说天女极美。诸天容易被迷惑而沈迷
欲爱不能自拔。所以兜率天不如西方净土,极乐世界的流水鸟雀树林风声乐音,
全都在说法,能提起众生正念,使众人生起念佛之心及发菩提心,而伏灭烦恼。
那儿又无女人及小乘人,全部是大乘行者。因此,那儿的众生烦恼恶业都不会起
来,最後就能修到无生忍之位。两相比较之下,优劣一眼就看出来,还须要怀疑
吗?
而且释迦佛在世的时候,见到佛而没有证圣果的人多如恒河沙数。将来弥勒
佛出世也一样,见到佛而没有证到圣果的大有人在。因此比不上弥陀的净土,只
要能往生,统统都能证到无生忍。不会有任何一个人堕落到三界,被生死之业所
束缚的。
印度的传记里,有这麽一则故事。曾经有三位菩萨,一位叫无著,一位叫世
亲,一位叫师子觉。他们三人相约要往生兜率内院见弥勒菩萨,先死的人见到弥
勒菩萨後,要回来告诉世间还活著的人。後来师子觉死了,结果很多年都没见到
回来通报。接著世亲也不行了,临终前,无著就叮咛他说:“你见到弥勒菩萨之
後,要马上回来告诉我呀。”结果世亲去了三年之後才来相告。
无著就问他:“怎麽去那麽久才回来呢?”
世亲回答说:“我到了兜率天,只听弥勒菩萨一坐说法而已,旋绕礼毕之後,
我就马上回来告诉你了。因为那里的日子长之故,所以这里就已经三年了。”
无著又问:“师子觉现在在那里呀?”
世亲回答说:“师子觉去享受天乐去了,他沈迷在五欲里,只能当弥勒菩萨
的外眷属,因此到目前为止,都还无缘见到弥勒菩萨。”
由此可知,小菩萨生到那儿,还会沈迷五欲,何况是凡夫呢?因此大家一定
要发愿往生西方,在那儿一定能证得不退,所以不应该求生兜率天呀。
第八疑
问:众生无始已来,造无量业。今生一期不逢善知识,又复作一切罪业。无
恶不造,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过三界,结业之事云何可通?
释曰:众生无始以来,善恶业种多少强弱并不得知,但能临终遇善知识十念
成就者,皆是宿善业强,始得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若恶业多者,善知识尚不可逢,
何可论十念成就?
又汝以无始已来恶业为重,临终十念为轻者。今以道理三种校量轻重不定,
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云何为三?一者在心,二者在缘,三者在决定。
在心者,造罪之时,从自虚妄颠倒生。念佛者,从善知识闻说阿弥陀佛真实
功德名号生。一虚一实岂得相比?譬如万年暗室,日光暂至而顿灭,岂以久来之
不肯灭耶?
在缘者,造罪之时,从虚妄痴 心,缘虚妄境界颠倒生。念佛之心,从闻佛
清净真实功德名号,缘无上菩提心生。一真一伪岂得相比?譬如有人被毒箭,中
箭深毒渗伤肌破骨。一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岂以箭深毒渗而不肯出也?
在决定者,造罪之时。以有间心有後心也。念佛之时,以无间心无後心,遂
即舍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譬如十围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挥剑须臾两分。又如
千年积柴,以一豆火焚,少时即尽。
又如有人一生已来,修十善业应得生天。临终之时起一念决定邪见,即堕阿
鼻地狱。恶业虚妄以猛利故,尚能排一生之善业令堕恶道。岂况临终猛心念佛真
实,无间善业不能排无始恶业,得生净土,无有是处。
又云,一念念佛,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为念佛时心猛利故,伏灭恶业决定
得生,不须疑也。
上古相传判十念成就,作别时意者,此定不可。何以得知?摄论云:“由唯
发愿故,全无有行。”杂集论云:“若愿生安乐国土即得往生,若闻无垢佛名即
得阿耨菩提者。”并是别时之因,全无有行。若将临终,无间十念猛利善行是别
时意者,几许误哉。愿诸行者深思此理,自牢其心莫信异见,自堕陷也。
【白话释】
问:众生长久以来,就造了无量的恶业。这一辈子如果又没有遇到善知识,
结果又无恶不造。请问临终时,念十口气的佛号,就能往生而超出三界吗,从善
恶因果的道理来讲,怎麽通呢?
答:众生无始以来所造的善恶业,多寡及强弱情况不得而知。但是如果临终
时能遇到善知识教念佛求生西方,而且果真十口气念佛即往生成功的,那都是由
於宿世善业很强的缘故,否则是不会遇到善知识,最终还能往生的。而宿世恶业
强的人,连善知识都遇不到,那就更不用提十念往生了。
你认为无始以来的恶业分量很重,而临终十念的分量很轻。其实这种轻重是
不一定的,不在於时间的长短及罪业的轻重,而决定在下列三项因素:一、在心,
二、在缘,三、在决定。
在心是说,造罪业的时侯,是从虚妄颠倒的心念所产生的。而念佛的人,是
听到善知识教念佛法门,知道阿弥陀佛的真实功德名号之後,用真心诚意的心来
念佛的。由此可知,造罪是虚妄心,念佛是真实心,这一虚一实,如何有得比呢?
譬如有一间屋子,已经暗了一万年。当它被日光一照的时候,黑暗马上就消失了。
难道黑暗会因为它已经暗了一万年之久,而不肯消失吗?
在缘是说,造罪业的时候,是从虚妄愚暗的心,缘由虚妄颠倒的境界而起的。
而念佛的心,是从听闻佛的清净真实功德名号,缘由无上的菩提心而生的。这两
种一真一假,怎麽能相比呢?譬如有人被毒箭射中,虽然中箭很深,毒液已渗透
肌骨,但是只要一听到除毒鼓的鼓声,毒箭马上就会应声而出,不会因为毒药已
渗入肌骨而不肯出来。 在决定是说,造罪业的时候,是以将来还要犯的心,
断断续续的在造罪。而念佛的人念佛之时,已下定决心要脱离三界,以不再以凡
夫身投胎人间的心,持续不间断的念佛,因此而舍命。由於这种善心十分猛利,
於是得以往生。譬如有一条绳索,粗得十个人才抱得住,虽然一千个人来拉也拉
不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