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印愿文 禅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手印愿文 禅说-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能,没有理悟的人说证悟了,那个证悟不是究竟的,不是真实的。真正证悟的人,他就会有如理的智慧量来体现,他会流露出智慧来,会明白,这个明白 
      他知道是自己来的,是自性里面流露的,看佛经就很亲切很透彻。像六祖一样:弟子常生智慧,智慧会流露出来,自己知道会怎么做,自己知道怎么转,至于转得动,转不动,习气的深厚、轻微、各人根机不同而已。转得快、转得慢,这是不同的,但是知道自己会有智慧,自己找到了根本。自己知道怎么做,这肯定要具备的,由这些具备,才能置身于自性的光明之中,能够如量地证到实相。
      “三种智慧显现愿增长”三种智慧,第一种指根本智,就是灵妙真心,没有分别心,第二种,差别的智慧,就是说道种智,了知一切差别的事理;第三种圆融的智慧,根本和差别的一体即一切种智。“显现愿增长”这三种智慧都要显现,同时都要具备,而且愿不断地增长这三种智慧。

      离断常边二谛根之义
      离增减边殊胜道资量
      离轮涅边二利之果胜
      于彼无错谬法愿常遇
      离开断一边,人死灯灭;常一边,乌鸦黑,白鹤白,离断常边即入中道的正智。这二谛是:真谛与俗谛。真谛不离俗谛,俗谛不离真谛,真俗是不二的。根,一切万法之根,根之义就是我们的本性,这个本性不是断不是常,不是真,不是俗,又具备一切。所以根即不二的圆满之性。
      “离增减边殊胜道资量”什么叫离增减边?比如说我精进用功,功德会增长,我烦恼会减少,或不用功,功夫会退失,这叫增减边。很多人落在这一边上,我修行了,进步了,退步了,这个是我们的感觉,是一种执着心态,根本没有进和退。所以你要想在这个殊胜的道资粮上具备的话就离开增减、进退;离开自我的比量,好与不好,如果离开增减边,就是殊胜道的资粮。我们一般资粮,比如福德资粮、智慧资粮是有漏性的,如果是殊胜道就是自性的,胜义的,胜义道的资粮就是叫你离开增减。离开增减,就回归到了本性的实相之中,所以就是胜义道的资粮。
      “离轮涅边二利之果胜”什么样叫离轮涅二边?对生死、轮回,我要出轮回,我是凡夫,我的业很重,或者说我要证涅磐,向往涅磐境界叫二边。“二利之果胜”就是说他这个果啊,果地的殊胜表现在哪里呢?就是我们的愿望是这样,离开轮回,没有生死轮回,也不求涅磐。所以说轮回如空华,涅磐 
      也不可得,那么这二利就具备了,自利利他,就是说自利来讲就没有轮回,那么利他来讲,也不住涅磐,不住生死所以没有生死,是大智慧;不住涅磐所以说能够无住地利益众生,是大慈悲。
      另外来解释什么样叫二利,你自性清净,平等具足种种功德,那么在你心里面所有的众生你都不执着,不染污。那么所有的众生在你的显现当中,缘起当中他自然获得清净,或者有言说或者无言说,或者种种表现解脱,都是解脱众生的方便。但是在自性当中没有能度所度,所以在真正的大手印果位上,是没有众生可度的。有众生可度是着相,有自己的果可以成就也是着相。他没有成就和不成就,没有能度和所度的关系。
      “于彼无错谬法愿常遇”于那些离断常也好,离增减也好,离轮涅也好,就是说对这些法要没有错谬的修行,没有错谬的正见,没有错谬 
      的相应。愿常常遇到——常常遇到善知识的教导,遇到这些法义,而且常常在自己心当中显现这些法的功德和作用。

      净体明空双运之体性
      能净金刚瑜伽大手印
      所净忽尔迷乱之诸垢
      愿证净果离垢之法身
      净体,我们的体性,赤裸裸的,一丝不挂,一尘不染,一法不立就是叫清净体。里面一点东西都没有,连清净相都没有,是我们的本位。明空,明就是明明了了;空就是一念不生,如是明空,乃明中是空,空中是明。我们在体会它的时候,没有明也没有空。空见没有,明的感觉也没有,如果你还有明在,还有空在,那是落痕迹,还有落处。所以正明的时候,没有明,正空的时候 
      不是空,明空双亡。所以明空双运的时候就是明空双亡,双运同时具备。正于此时,两头都没有,但是自己知道,这个叫体性,就是我们本性的面目,无面目的面目,无知的知,无见的见,它是一个当体。但它的作用在,它的明了在作用处,他的空在现量中,他的清净在一切地方表现出来。因为不染着,不取舍,所以说清净体。
      “能净金刚瑜伽大手印”这个体性就是能净的金刚,是般若的大智慧,能够清除一切烦恼执着,一切烦恼来了,一切境界来了,一切问题来了,到这个地方一碰,都化解了。自然化解,自生智慧,自然能够转变,这就是能净的金刚,也就是《金刚经》讲的能净金刚,但这是密,《金刚经》是显说,这是密证。密证就是当下了然,当下的显现,是瑜伽,瑜伽就是相应,相应的大手印。
      “所净忽尔迷乱之诸垢”,那么净什么?所净就是忽尔迷乱,就是无明颠倒,就是种种妄想,有的境界一来,一个念头一起突然迷乱了,突然产生了执着形成了问题。那么这个能净的金刚大智慧在这个当下马上就现起它的作用。当下就能化解,当下就转变。所以所净就是忽尔迷乱的诸垢。而不是念念相续,也不是时时刻刻执着。第一念的当下觉照,第二念一起,马上化掉,这就叫用功。这叫做智慧的观照作用,不落第二念。
      “愿证净果离垢之法身”因为这样用功,每时、每刻都在这样的觉照当中,那么自然而然的到有一天,就能够获得离垢的法身。离垢的法身就是我们发愿要证到的清净的果,如果只有悟到,没有这样用功,法身是证不到的,这个法身还有垢,还有染污,到法身边,深入到法身的源底,他就没染污了,全体光明,全体清净遍法界性。无量的光明,法界大定从此出现,这是证到法身的地方,所证有深浅,就是因为垢染的多少的问题,这个见处,觉体都是一样的。智慧也是一样的。但是有的人成就了,有的人没有成就,差别在哪里?有的人第八识里面还有种子,还有一些习气的现行,还有一些染污的缘,没有了的缘;还有一些身心健康的障碍,还有一些境界对你的影响和迷惑;还有这些在,所以还不成就。如果这些没有了,你就是佛,就成就了。就是差这一点。如果你的见地很高,很透彻,世间、出世间法、宗教、社会你都透彻了然,你不会被生死、不会被因缘、不会被业果所迷惑,再没有事了,那你就会很快,就是一念直超,顿证法性,圆满功德,就是成就了。如果你觉得这也是问题,那也是问题,很多很多都解不开,那你就慢慢地爬,非常慢,你知道山顶就是天。但是你在山下,山脚下,要爬到山顶去看天,如果你能悟到,不用爬到山顶,我这里就是天,那就好了,了事了。所以说当下圆具当下圆满。

      于体离诸增益是定见
      守护于彼无散为修要
      一切修中此为最胜修
      愿常具足见行修三要
      这个小段就讲三要,大手印讲“三要”,就是见、定、行。“于体离诸增益是定见”,于体就是明体,我们自性的本体,“离诸增益是定见。你这个见,已经是绝对的正确,绝对的相应。为什么没有增益?就是不要在这个上面想清净了什么,想得到什么,想抓住什么,想在这个上面另外有所成就,另外有个什么东西从中而来。那么你知道这个体,全体是佛,全部具足,具足无量功德,他都在这里许。禅宗讲和佛一鼻孔出气,一切诸法都在里许,尽大地都是沙门一只眼,这叫定见,就是你的见已经绝对地正确,绝对地相应,绝对的没有渗漏,你没有落处了,在禅宗讲,这就是彻悟境界。你的悟非常彻,我们也讲过什么叫小悟,就是知道一念灵知这个是佛性,这个叫小悟,知道一切法无非是我们本性显现,自他不二,理事不二,一切诸法都是不二的叫大悟现前,知道一切一切的作用,一切一切的示现无非是本性的游舞,游戏罢了,它是如梦如幻,又能起无量的妙用。佛国也是游戏,六道轮回众生也是游戏,修行如梦如幻,修行也是游戏,所有一切都在本性中做游戏而已,没有得到什么,没有增益,那么这是彻悟境界。彻悟了之后,人类社会有很多很多事情,不会因为这些事情,你或者有所得或者有所作为,或者说有落处,这些都是游戏,他说好也可以,说不好也可以,任何的呈现都是缘起的显现,自性上缘起的显现。而缘起不离自性,他本来空寂、本来平等、本来清净。那么什么叫成佛?什么叫不成佛呢?这里面就没有什么可说,不可思议的境界。叫定见叫彻悟。彻悟是真正悟了以后能够随波逐流地做游戏。你骂人说话,没有自己的话,没有别人的话,没有自己的意思和别人的意思,没有一个什么固定的东西可以被你抓住,也不会认为上师比你高,你比上师低,也没有这种对比的心,这里面就是不可说不可说的境界了,叫定见。非常重要的,这个见地越透彻,悟得越彻底,修行的力量就越大,他的障碍就越少,他当下的现量和佛是一样的,就契入了佛的境界。
      “守护于彼无散为修要”守护你的定见,就是明心见性的定见,就是彻悟的智慧,就是当下的现量,就是实相的现前,就是中道的理念,就是这个当下,你要守住,禅宗也讲守住。你就是要守住无着,要守住这个见,不能动摇,不能被某些念头、境界、事物所干扰,不能起变化,他时时刻刻要这样保持清净见,而且守护于彼,以后不要有散乱,不要散在境界上,不要起心动念,不要受惑,时时刻刻不散乱就是最胜修了,就是真正的修行,那么你不一定要打座不一定要念什么咒,但是也不妨打座,不妨念咒,这里没有定则,只要你不散乱就行了。任何事情发生了,你的心没有动处,没有生灭,没有取舍,没有内外,没有来去,象你们无锡到这里来,没有来和去的感觉,外面很热闹,或者天气很热,你没有感到热闹和热。天气热没热的变化,冷没有冷的变化,一切这些变化在你心里面没有散动的心,没有心可得,可以讲是无念的境界,也是无住的境界,这个叫无散,没有散乱,没有散动,就是修行要诀要点。
      “一切修中此为最胜修”一切修当中这样是最殊胜的修,为什么?本来是佛,本来不用修、无修、无得、无证嘛,只要你没散乱还修什么?因为你有这个见为基础,定见为基础,你不修是佛,如果你没有定见,不修是愚痴,你没有这个智慧,你说我天天睡觉,天天吃饭,那你一辈子下来都是愚痴,都没有什么用处,一点都没有进步,因为无记,因为愚痴,反而会造业,所以要做到定见,守护他,要守护这个无散是修的要诀,一切修中这是最殊胜的修。
      “愿常具足见行修三要”你常常具足这个真正的见宗、真正的明体之定,真正的无散之修。使三要不离当下,圆会自性之中。

      一切诸法为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