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第15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章嘉大师我跟他三年,虽然不是天天见面,每个星期见一次面。言语少、话少,可是句句话都是金玉良言,一句废话没有,再严格的讲,一个废字都没有。大师一生也是著作等身,他告诉我,他写的东西大概也有四、五百万字,完全是用藏文写的。可惜在战乱的时候没有带在身边,这些东西可能都丧失了,非常可惜。在台湾时间并不久,他走的时候是六十几岁,好像是六十四、五岁的时候走的。我们看他老人家威仪,行住坐卧都在定中。他教我看破,教我放下,我肯定他老人家看破、放下,让我们在他行住坐卧当中能看出来,心地清净、平等、慈悲。这样的好人,当时在台湾没有人亲近他,真可惜,没有人跟他学习。什么原因?地位太高了,一般人不敢接近。我们初学佛,对佛法一无所知,有幸认识他老人家,真的没想到老人家那么样的慈悲,那么样的平易近人。他还给我说过,一般我们佛门人对他有误会,这个误会就是认为他地位太高了,不敢接近他,他说:其实任何人来见我,我都欢迎。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我们学习不能不放下。放下是难,首先你要真正能够理解,前面讲的「观身」,细细观察去思惟。身体五官百骸无量细胞组成,每个细胞都能包容,都是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助合作,这个身体健康。你能常常想这个问题,然后把身体放大,放到一个地球,你就晓得地球跟身体一样,本来是包容的,本来是和谐的,本来是没有冲突的、没有误会的。人与人之间,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发生误会、发生冲突,原因是什么?迷,迷而不觉,邪而不正,染而不净,迷邪染发生了误会,觉正净里头没有,这个事实不能不知道。常常观身体,健康的身体就是觉正净,整个宇宙是自己。我在讲席里头也常说,但是很少人能体会。虚空法界是自心相,法性;刹土、众生是自身相,法身,这是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
  我们如果能够常作如是观,你就对於一切众生心,自然就不起分别。分别尚且不起,你怎么会有执著!这样子只要能够继续不断,功夫不断,十年、八年、二十年,你能入境界,契入实相,这个地方讲『入於真实境』。这桩事情急不得,绵绵密密功夫不能间断,时间长了,是自自然然契入,只要用功,功夫如法、得力,你自己能感受得到。最明显的烦恼轻、智慧长,譬如自己天资不好,迟钝,记忆力不好,修学一段时期之后,记忆力转好了,人转聪明了,处事待人接物也灵活了,这是功夫得力的现象。在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虽然没有学,自自然然合规矩,这个不可思议,没有人教你。古来高僧大德,这种禀赋的人不少,他怎么成就的?就是专心,所谓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遇到一个好老师,指点他一个法门,他能守得住,他能够不怀疑,久久自然契入。
  所以,我们今天在根性上比不上古人的地方,我们的怀疑太多,这不是好事情,对於自己修行,决定有障碍。古人不怀疑,老师指定的,他就相信。我们今天是怀疑,一定要老师一样一样解释清楚,我们的疑虑无量无边,老师花两百年的时间,也没有办法把我们的疑问解答完,你说你还能成就吗?到你心定了,智慧开了,所有疑问都化解,你统统都明白了,这是什么?这就属於善根。多疑的人没善根,我们常常说不老实,老实的人没有疑问,老实的人肯定有成就。这个话我也说得很多,也有很多人错会意思,他真的不老实,真的有疑问,因为听我这样一讲,他有疑问也不来问了,这在修学态度上讲也是错误。有疑一定要问,不问怎么样?不问障碍你修行,障碍你的定慧,你应当要问。不能够说装老实,你看看你的心就不诚实了,文非饰过,自欺欺人,这样的人怎么会有成就!
  世出世间法无论修学哪个法门,成就的根就是诚,真诚。人只要有真诚,无论修什么法门,没有不成就的,这是世出世间成功的秘诀;你的成就大小,确确实实跟你的诚敬心成正比例。不怕魔障,我们说得清楚一点,不怕嫉妒,不怕毁谤,不怕破坏,真诚,什么人都破不了你。谁能破自己?你自己破自己,那就没办法。你一起了怀疑心,那就完了,你真诚失掉了,魔得其便。真诚心,魔对你一点办法都没有,用尽方法手段,你老人家如如不动,一丝毫影响都没有。释迦牟尼佛示现给我们看,示现成佛的时候,八相成道里头有降魔,释迦牟尼佛用什么降魔?永远保持真诚、清净、平等。无论什么境界,顺境、逆境的时候如如不动,显示出一片慈悲,无尽的智慧,魔到最后投降了,反过来给释迦牟尼佛做护法神。这就是我们常讲感化,把这些魔王外道感化了,他真正回过头来,向释迦牟尼佛学习,拜佛做老师,为佛的好弟子,接受佛的教诲。感化!
  在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佛,在中国也有出了一个人,我们历史上称为大圣人,舜王,尧舜。我们在历史上,看历史上对於舜的记载,舜就是真诚感化,他不是用言教,他用身教。他处的环境,那是很恶劣的环境,他自己母亲过世了,父亲娶了个继母,继母生了个儿子,生了个女儿,这一家人都讨厌他。父亲受了继母的影响,都想把他害死,事事都给他为难,处在这样一个生活环境。邻里乡党都替他打抱不平,说他父母有过失,不应该这样对待自己的儿女。可是他对邻里乡党讲,我的父母没有错,过错在我自己一身,我做得不好,让我父母不高兴。所以中国讲孝,二十四孝,他排在第一。让邻里乡党不再批评他的父母。三年,终於把他父母感化,这一家感化,邻里乡党都感化。真诚,所谓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唯有诚能够感化,真诚到极处,慈悲到极处。只看到别人的好处,没有看到别人的不是处;只看到自己的不是处,没有看到自己的好处。
  我在日本参加国际和平会议里头,说了两句话,我们今天要帮助这个世界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平,必须从自己本身错误观念上著手。什么错误观念?今天一般世人起心动念「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个观念就对立了,就矛盾了,就冲突了,你怎么能化解?我们要做和平工作的人,我们化解,要把这个错误念头改过来。从今而后,别人是对的,我是错的。我又加强语气,别人错了也是对的,我错了;我对了也是错的。我这个话不是我发明的,大舜就是这样的。我们今天讲化解冲突,大舜化解他一家矛盾、冲突,他用什么?他就是用这个方法,我讲的话有根!我们要学,我这一生遭遇的挫折很多,跟我这些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我怎么化解的?我就是懂得这个道理。
  所以有人问我,法师,自己对的也是错的,这话怎么讲法?我就告诉他,如果我自己真的对了,我还到六道来吗?我到六道来就错了,就错到底了。我要是真的对了,我应该在华藏世界,应该在极乐世界,我怎么会搞六道轮回?所以,人要承认自己的过失。大舜承认自己的过失,对了也是错的,他是真诚,他没有丝毫虚伪,所以到最后能够把一家转变为真正幸福美满的家庭。家庭里面父子兄弟一点矛盾都没有,邻里乡党转过来了。当时的国君尧王,尧王听说了,有这么一个好人,召见!召见之后,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把王位让给他。尧舜都是让贤,礼让,真正发现有贤能的人的时候,请他来,位置让给他,这是我们中国古代的圣王。所以尧让给舜,舜让给禹,禹以后就变成家天下。禹让给他儿子,他儿子太好了,百姓推崇,百姓爱戴、拥护。从此以后,就变成所谓家天下,传给自己的子孙,所以这是有历史渊源的。
  我们以佛陀的心行,以尧舜的心行,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学什么?『等观众生心』。众生心是极不平,特别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一天到晚都是胡思乱想,邪知邪见。但是你要晓得,妄想、邪见不是他的本性,他的本性是善的,本性本善,本性具足如来智慧德相,确实是平等的。你不要从习性上去看,你从本性上去看,舜能够成功,可以说他就是看人的本性。习性之恶,习性是假的,本性是真的。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讲,「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这两句话说得好。本有,决定能恢复,本无,决定可以断掉,这是增长信心,使我们的信心永恒不退。我还没有能感化他,那是我的真诚不够,他的业障习气当然也重,我的真诚不够,我们不要去怪他,反求诸己。我自己做得不够好,怎么能怪别人?别人对我误会,别人对我毁谤,必有原因,要把原因找到,要把原因消除。原因不在他,原因在我,这是关键的所在;原因都在他,我们永远不能化解,原因在自己。
  当然说实在话,两方面都有,我这方面先消除,他那方面就软化了。谚语常讲一个巴掌拍不响,要两个巴掌,一边消除了,那你只有一个手掌,打不起来了,这是真理!所以,化解冲突从哪里?从我们自己内心,今天全世界确确实实有不少善心人士,大学的学者、教授,我见过很多,真有慈悲心,真想帮助这个世间化解冲突。我这么大年岁,还要参与这些国际会议,原因在哪里?他们虽然有热心,不知道从自己内心化解起。所以我有缘跟他们在一起见面,我把我这点浅见贡献给他们,我也把我自己一生学习经验向他们报告,增长他们的信心。如果我们这么多人联手起来,大家都从自己内心来做起,以真诚心感化,一定产生力量。
  久而久之,天天反省,天天改过,天天自新,只见自己过,不见众生过,我们才能契入实相,我们才能契入佛境界,这就是一般讲的超凡入圣。最怕的是只见别人过,不见自己过,这个地狱有分。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句话就是此地经文上「等观众生心,不起诸分别」,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我们今天修道,为什么功夫不得力?你细细想想原因是什么?原因就在此地,天天只看到别人过失,心里只记别人过失,口里只是在议论别人过失,那就古人讲的,你想成就只能等待驴年。我们中国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是用畜生来做生肖,十二生肖里头,你知道有驴年吗?有属马的,有没有属驴的?古大德讲,等到驴年你才会有成就,没有驴年,那你就没指望了,你没成就。所以要想成就,一定要回头,这首偈非常重要!
  『如是业应作』,我们的妄,就是自是而非他,这就是妄。什么时候这个妄尽了,一切都是我错了,他对了,你就真回过头了,你就入真实。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第八首偈:
  【悉举无边界,普饮一切海,神通大智力,如是业应作。】
  向下,也就是末后三首,讲「大用业」,这三首都是法身菩萨的境界,我们只有读诵的分,决定做不到,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三首第一首,就是第八首,讲「神足通」,后面两首「法智通」。神足通是神通变化。在小乘,三果圣人才有神足通,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的,初果有天眼、天耳通,二果有宿命通、他心通(宿命通是知道自己,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