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说全世界所有宗教,它的宗旨就是仁慈博爱,全都包括到了,它的目的都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在这个大原则、大前提之下,宗教是一家人,哪有不能团结合作的道理?只要把我们的心量拓开,去接触不同宗教的经典,学习不同宗教的仪规,你就会发现无不是以爱心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绝对没有给众生带来痛苦的,决不会给众生带来灾难的,没有这种宗教。
所以这个经上这样说「为发大悲心」,这句话很有道理,这是诸佛菩萨教化众生的当机者,也就是说第一个对象是有爱心的人。为什么?这种对象这一提升,他肯定有成就。在佛法里面讲,这种人有善根、有福德。有爱心的人有善根有福德,佛来给他做增上缘,帮助他一生成就。虽然如此,这世间人真正有爱心的人并不多,即使是佛教徒(老佛教徒)学佛几十年了,怎么样?心量没拓开,分别执著没放下,他有慈悲心,他慈悲心不大。佛家讲四种慈悲心,他是爱缘慈悲,我喜欢你,我对你就慈悲,我不喜欢你,对你完全没有慈悲,爱缘慈悲。这不是真的,佛家讲四种慈悲这是最低的,可以说一切众生统统都有。
第二种众生缘慈悲,这种人就不多了。众生缘慈悲是什么?能够推己及人,我爱自己,我也爱别人,这是众生缘慈悲。譬如,我爱我的族群,我爱我的国家,这个心量就拓开了;我爱人类,这就拓开到整个地球;我爱众生,这个范围大了,这些都是属於众生缘慈悲。所以众生缘慈悲里面的心量也有大小不相等,但是比爱缘慈悲大得多,爱缘慈悲是自私自利,这扩大了。世间所谓是英雄豪杰,他们都有众生缘慈悲,所以他得到社会大众的拥护,能成就一番事业。
第三种法缘慈悲,这是声闻、缘觉、菩萨他们有,凡夫没有。什么叫法缘?他了解诸法实相,知道情与无情同一体。这是佛法学多了,所以他这个慈悲心发出来比众生缘要真实。知道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跟自己的关系,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一不是二。这是真正觉法了,在法里头觉悟了,这个慈悲心发出来,这是菩提心里面的慈悲。六道众生没有!《华严经》说六道众生也有一种人,哪一种人?叫大心凡夫。大心是什么?就是此地讲的大悲心。大悲心一接触佛法,说老实话,他的众生缘马上提升到法缘。
最后一个也是最高的,叫无缘慈悲,如来果地觉行圆满了,他的爱心没有条件。菩萨还有条件,到佛没有条件,真实永恒,绝对不会变卦的,诸佛如来。从广义上来讲,法身菩萨都可以称为诸佛如来,也就是说这不是十法界,这是一真法界。我们在《华严经》上讲,从圆教初住到等觉位四十一个阶级这些菩萨,法缘慈悲,也可以称是无缘慈悲。我们要称这个为无缘慈悲,四圣法界是法缘慈悲,声闻、缘觉,十法界里面的菩萨、佛,这还都是有条件的。这是说出佛教化众生要教这样的人。
没有慈悲心那属於一阐提,叫自私自利到了极处。一阐提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无善根,没有善根的人。佛菩萨没有法子度他,他不相信,他也不能理解,这是暂时放在一边。为什么?他有佛性,只是迷得太重,迷得太深,迷得太久了,一下觉悟不过来,慢慢的来。对这种人只给他下种子,让他见到佛像、听到佛号,阿赖耶里头落佛的种子。除此之外,没有办法再把他提升一层,这是对一阐提。一阐提也不舍弃,给他下种子,这就是佛法里头常讲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慈悲到极处。
所以诸位必须要晓得,诸佛菩萨确实是大慈大悲,不是不度我,是我自己有障碍,你自己必须把障碍除掉。这个障碍是什么?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执著叫情执,情是什么?情是迷,迷情。迷得太深,严重的执著,没有办法接受佛的教诲。佛天天教,但是不懂,天天读经,天天听讲,没懂,也不能说你完全不懂,似懂非懂,所以搞成这个样子。在日常生活当中,你所学的佛法统统用不上。从什么地方去观察?你观察自己观察不出来,你看别人,这都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你看别人,小小的事情、不值得计较的都大发脾气,烦恼习气现行了;鸡毛蒜皮的事情,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居然大发雷霆。佛法讲「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你所学的佛法统统丢光了。佛教你布施,教你持戒,教你忍辱,没有一条做到,忘得干干净净。也就是说天天在学,不能应用在生活当中,与你的工作、处事待人接物统统不相关,但是你也能上台讲得头头是道。这就是古德所说的似懂非懂,半信半疑。李老师以前常常讲的,这样学佛,该怎么生死还怎么生死。为什么?你没转得过来,你还是被业力牵著走。真的是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学佛的同学,这我们是经历过来的,这个路是走过来的,初学佛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烦恼习气很重,所谓看得破,忍不过,不能不发作。但是长时间亲近善知识,接受善知识的薰陶,久而久之起作用了。我起作用是比较快一点,我跟李老师学教三个月就起作用,我自己就很清楚,那个毛病习气就改了不少,六个月可以说上轨道了。这个里头怎么样?得力在哪里?得力在尊师重道,对老师尊敬。对老师尊敬的实质是什么?是依教奉行。老师教导的会认真去做,你才能得受用;老师教你,你不肯去做,没用处。
我第一天拜访章嘉大师,承蒙他老人家教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教我从布施下手。那一天大概是坐了有两个小时,离开的时候,他老人家送我到大门口,拍著我的肩膀告诉我:今天我教你六个字,你好好的去做六年。我真听话,真做!这就是善知识摄受的力量,真正是大德。那个时候老人大概六十一、二岁,我二十六岁,真正受感动,真正依教奉行。从这一天以后,每个星期天都去拜访他,都去听他开示,沐浴他那个磁场,我们中国人讲气氛,那真好,真是享受!跟他坐在一起,你的心会宁静,你的妄念会少,你的意志会集中。接触过几次之后,你会觉得欲罢不能,常常想去看他。这是自己过去生中总是有一点善根,善根发现。缘,什么叫缘?真诚的爱心。从他的眼神,从他的言语态度,对你是一种真诚爱心,感人至深,深深的受了感动。他说的每一个字我们都会记住,不但记住,能理解、能奉行,真正把它落实到生活上去。看得破、放得下就不再跟人计较了,想到要跟人争执计较就会想到老师讲的看得破、放得下,心就平了,在工作生活、待人接物,管用。所以菩萨示现为这种人,这种人好教。
「广说对治门」。佛法就是对治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从哪来的?诸佛菩萨哪有法门可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这是真的,《佛学大辞典》、《教乘法数》里面你们去找,确确实实八万四千,一条都不少,八万四千种。佛说法对治八万四千种烦恼,所以就有八万四千种法门;众生有无量无边的烦恼,所以佛法就有无量无边的法门,这么回事情!如果众生没有烦恼,佛是一个法门也没有,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众生有病,佛菩萨像大夫一样,他就处方就用药,你要没有病的话,哪来的药?病跟药是相对建立的,没病就没药了。这是让你知道这八万四千法门从哪里来的,从众生烦恼来的。
所以佛说八万四千法门,目的是「灭除众苦患」。这个众苦患,众多的苦患、众生的苦患都讲得通。「众」在此地是双关语,苦患无量无边,无量无边苦患归纳为八万四千。八万四千不好讲,所以菩萨把它再归纳,归纳为百八烦恼。我们现在用的念珠一百零八颗,有很多人问:为什么一百零八颗?就是八万四千烦恼归纳为一百零八,百八烦恼。这个念珠就是代表百八法门对治百八烦恼,这个念珠数是这么来的。可是百八对初学还是嫌太多,天亲菩萨在《百法明门论》里头又把它做个归纳,归纳为二十六,六个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这就是教下常常讲的。你要知道这个一展开就是八万四千烦恼,从对治上来说,那就是八万四千法门,菩萨教化众生的内容。
这八万四千法门在哪里?现在我们所读的经典就是!经典字字句句都是帮我们开悟的,都是对治我们烦恼习气的,所以你要会学,学到要会用。真的把烦恼断掉了,就好比病人服了大夫开的药,果然病就好了,这有效。这种人能够跟大夫合作、能够相信大夫,真的是药到病除。可是这个世间还有不少的众生,尤其是现代这个时代,不能接受的,不相信的人愈来愈多了。遇到这么好的大夫,他不相信,这么好的药不用,他不吃,那就没有法子了。烦恼习气是病,天天发作,每个人天天发作也习惯了,这习惯之后就好像这是正常的事情。这个发作是什么?喜怒哀乐爱恶欲,这就是你烦恼的发作。你的情绪不稳定,你妄念非常多,妄想多!你要知道正常的人,佛菩萨是正常的人,没有妄念,没有昏沉,我们讲永远保持清醒、清心寡欲,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没有得失,念念生智慧。
惠能大师参五祖的时候,二十四岁,你看他跟五祖讲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二十四岁。我们如果要见五祖一定会跟他讲:弟子心中常生烦恼。常生烦恼是凡夫,常生智慧是菩萨,不是普通人。难得惠能大师二十四岁就常生智慧,就不生烦恼了,真的是没有人能跟他相比。我们是凡夫,在佛法里头我常讲薰习了半个世纪,今年二00四年,我学佛五十三年了。五十三年的薰陶,现在还生不生烦恼?偶尔还生烦恼,你才晓得不容易。可以说常生智慧,偶尔生烦恼,而且烦恼现行自己有能力控制得住,就是六波罗蜜里头忍辱起作用了。五十多年的薰习才能成功。
同学们看我过去处事待人接物,尤其是馆长往生之后,今年是第七年,你在这里面细心观察,我怎样落实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几年非常明显,感应不可思议,真的是得诸佛护念,善神拥护。凭什么?给诸位讲,真诚。这是李老师教的,李老师给我四个字「至诚感通」。真诚到极处,跟诸佛菩萨起感应道交。我学佛的时候,等於说章嘉大师给我授记,佛法里可以这样说法。授什么记?他说你一生交给佛菩萨,佛菩萨替你安排。我接受了,我一生都是佛菩萨安排的,顺境是佛菩萨的安排的,逆境也是佛菩萨安排的,所以统统都要欢欢喜喜的接受。顺逆境缘当中,提升自己的境界,章嘉大师教的。这个教导让我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心都能保持平静,现在人说的话,不会冲动,这老师教的。
老师教你,真懂,你会做,你要不懂,你不能落实,那没用处。老师教我的,我常常在这里教大家。你遇到事情还会不会冲动?你为什么会?你也常常听,甚至於你也会说,你做不到。勉勉强强说一句,你的业障很重。这句话也没有说错,实实在在的,你真的是没有听懂。为什么?真正听懂哪有不依教奉行的道理!我自己是个例子,我亲近方东美先生、章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我这一生就三个老师。他教导我的,我懂、我明白,我会很认真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