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胎,孕妇忌服。
──丛本卷上
第一卷
鸡头实
内容:r鸡头实pa14。bmpr,始生外国,今滇中亦有之。生水中,叶大如荷钱而有刺,俗名
谓之鸡头盘。叶下结实,形类鸡头。庄子谓之鸡雍,管子谓之卯 。其茎 之嫩者名 ,
人多以为菜食。气味甘、平、涩,无毒。
仁,主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神,强志,令人耳目清明。开胃助气,
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
菜,鸡头茎也。气味咸、甘,无毒。主治止渴、除虚热,生熟皆宜。
根,气味同茎。主治小肠结气疼痛,亦治追心疝。
叶,主治寒症,漏底水泻,气欲脱,服之立瘥。
──模板卷九
第一卷
荷叶藕
内容:r荷叶pa15。bmpr,白莲花叶入气,红莲(花)叶入血。味辛、平,性微温。(入肝
肺二经)升也,阳也。上清头目之风热、止眩晕发晕,清上焦之虚火,可升可降,清痰、泄
气止呕,头闷
(附方)治头眩闷疼。
白莲花叶(二钱) 水煎,入冰糖(五分) 服之良效。
──务本卷三
藕,味甘、平,多服润肠肺,生津液。痰中带血,立效。节,治妇人血崩冷浊。叶,止
血虚火晕。花,治妇人血逆昏迷。子,清心解热之圣药也,久服轻身延年。
──务本卷一下
藕,气味甘,寒,无毒。开胃健脾。生食令人冷中,熟食补五脏。产妇忌生冷,惟藕不
忌。
藕节,止咳血、唾血、血淋。
莲叶,治产后衣不下,一切心慌头晕。
莲须,涩精,固肾气。
莲子,开胃健脾,养心安神。
──模板卷九
第一卷
土黄连
内容:r土黄连pa16。bmpr,一名石妹刺。味苦,性大寒。泻小肠经实火、胃中实热。
利小便、止热淋痛、牙根肿痛、咽喉疼痛、小儿乳蛾、 腮。
(单方)土黄连为末,泡人乳,点暴赤火眼肿胀疼痛,效。
──丛本卷中
第一卷
淫羊藿
内容:r淫羊藿pa17。bmpr,味微辛,性微温。入肝肾二经,兴阳治痿,强筋骨。用剪剪去
边上刺,羊油拌炒。
──务本卷三
兴阳草,生山中,月白绿叶,上有粉霜,边上有刺,根类阳物。味辛,性温。入足少阴、
足厥阴二经。主治凡阳事不举、痿缩不升、久无子嗣者,服之可以兴阳治痿,其应如响。采
草去刺为末,如桐子大,每服三钱,可以复有子嗣。
──模板卷六
第一卷
地不容
内容:r地不容pa18。bmpr,味苦,性温,有毒。治一切疟疾。吐痰倒食,气虚者禁忌。吐
痰甚于常山,恐伤人命。常山吐痰,有转达之能,地不容无转达之能,故尔忌用。
──丛本卷中
地不荣,软枝细藤,叶似小荷钱,根大而肥。味苦、辛,性温,有小毒。主治疟疾、吐
痰倒食,气血虚弱之人,忌用此药,只可敷疮,不可妄服。专治一切痈疽、疔毒、发背,无
名肿毒不出头者,用鸡蛋清调搽,留顶,一夜即出头。出头后,切勿妄敷。热毒只采叶贴患
处即愈。若服即中其毒,慎之!
──模板卷五
第一卷
鱼腥草
内容:r鱼腥草pa19。bmpr,味苦、辛,性寒平。治肺痈咳嗽成痨带脓血者,痰有腥臭。亦
治
(附方)治肺痈吐脓、吐血。
鱼腥草 天花粉 侧柏叶等份煎汤服之即愈。
(又方)治痔疮,不论内外。
鱼腥草,煎汤点水酒服,连进三服。其渣薰洗患处,有脓者溃,无脓者自消。
──务本卷二
第一卷
罂粟壳、罂粟
内容:r罂粟壳pa20。bmpr,味甘、涩,性寒。主治收敛肺气,止咳嗽,止大肠下血,止日
久泻痢赤白等症。初起痢疾或咳嗽,忌用。
──丛本卷中
罂粟、阿芙蓉即罂粟花也。治泻痢,脱肛不止,能涩。气味酸、涩,壳寒,无毒。主治
止泻痢及脱肛,治遗精、久咳、敛肺、涩肠、止心腹筋骨诸痛。
──模板卷三
第一卷
五味草
内容:r五味草pa21。bmpr,一名金钩如意草。味有五,故名五味。性微寒。祛风,明目退
翳,消散一切风热、肺劳咳嗽、发热、肝热劳烧怕冷,走筋络,治筋骨疼、痰火等症。
(单方)治眼目生玉翳,或生雾翳,青盲。
五味草(二钱) 谷精草(一钱) 木贼草(五分) 青葙子(五分) 共和一处,煎
汤服。
──丛本卷中
第一卷
地草果
内容:r地草果pa22。bmpr,味辛、酸,性微寒,入肝经,走阳明。破血破气,舒肝家郁结
之气,风火眼暴赤疼痛,祛风,退翳膜遮睛,盖肝气结而翳成,散肝气而云翳自退。但肝实
者可用,肝虚者忌之。治妇人奶乳闭结不通,肿胀硬疼,红肿成痈,并皆治之。
地草果,开白花,绿花治眼科良;开紫花者,治奶结疼效;开黄花者,治寒气肚疼效。
(奇方)治妇人乳结不通,或小儿吹着,或自身压着,乳汁不通,见症若头疼、怕冷、
发热、口干、身体发困、乳头乳旁红肿胀硬,咬疼如针刺。
古方单剂治乳汁不通疼痛,今加增治之,良效。
地草果(二钱) 川芎(钱半) 青皮(五分) 北柴胡(一钱) 白芷(一钱) 天
花粉(一钱) 金
(补注)乳头厥阴肝经所属,乳旁阳明胃经所属。乳母不知调养,忿怒郁结,故厥阴之
气不行,阳明之乳不升,以致有乳房红肿疼痛之症。是方∶地草果 青皮 川芎 柴胡 行
肝经郁逆之气,白芷花粉升阳明之乳汁,甘草和中暖肝,银花消红肿热毒,乳汁自然流通
,或溃、或散,因症调治而愈。
(增补)治目疾暴赤火眼、风热肿痛、羞明怕亮、翳膜遮睛。
地草果(一钱) 川芎(一钱) 白蒺藜(一钱(去刺捣汁) 广木贼(五分) 谷精
草(一钱) 白菊(一钱) 黄芩(一钱) 栀子(一钱) 蝉蜕(一钱)(去头足) 引
点羊肝一片煎服。
──丛本卷上
第一卷
瓦松
内容:r瓦松pa23。bmpr,又名佛指甲。味甘、微辛、性微寒。治咽喉肿痛,消乳蛾。行经
络,风寒湿痹筋骨酸痛。洗疮湿热毒。
(附方)治咽喉肿、乳蛾疼痛。
新鲜瓦松,不拘多少,捣烂,加清水搅浊后,澄清,去渣不用。能用酒者,点酒服;不
饮酒者,点醋服。
──务本卷三
瓦松,入足少阴。咽疼喉疼,单双乳蛾。采根入足阴,治筋骨疼,风湿可散。采捣敷囟
门,
──模板卷三
第一卷
瓦草
内容:r瓦草pa24。bmpr,一名白前。味苦、辛,性寒。开通关窍,清肺热,利小便,治热
淋。
──丛本卷中
第一卷
金铁锁
内容:r金铁锁pa25。bmpr,味辛、辣,性大温,有小毒,吃之令人多吐。专治面寒疼、胃
气心气疼。攻疮痈排脓。为末每服五分,烧酒服。
──丛本卷中
第一卷
珍珠草
内容:r珍珠草pa26。bmpr,味辛,性温。治面寒疼,新瓦焙干为末,热烧酒服。
──丛本卷中
第一卷
千针万线草
内容:r千针万线草pa27。bmpr。味甘,性微温。补肝、脾、肾。阴血虚弱,神气短少,头
晕、耳鸣、心慌,目中起翳生花,五心烦热,午后怕冷,夜间发热,小肚胀坠,腰疼脚酸,
步行艰难,妇人白带漏下淋沥等症。调养精神,补养肾肝,任督二脉亏损,妇人虚弱要药。
(单方)妇人白带日久,头晕、耳鸣、腰疼、夜间发热、精神短少、饮食无味,治效。
千针万线草(三钱) 水牛肉(三、五两) 煨吃三、四次效。
──丛本卷中
千针万线草,形软枝碎叶,根似菊花参之根,一撮肥而白,又似百部,一条一条。气味
甘、平,无毒。主治补肝、健脾、养肾、生血和血、退五热、降火、止耳鸣、心神不宁。能
升能降,妇人最良。采服止咳血良效。
──模板卷三
第一卷
蓄
内容:r 蓄pa28。bmpr,味苦,性寒。利小便,治五淋白浊,热淋瘀精,涩闭关窍,并治
妇人郁气,胃中湿热成白带之症。 蓄大蓟水煨,点水酒服。
(又方)治男、妇、童痨,虚热,子午发热,日久发热不退,或产后发热不退。
蓄(五钱)煎点水酒童便服。
──务本卷二
第一卷
何首乌
内容:r何首乌pa29。bmpr。味微甘,性微温。古本草注云∶久服延年耐寒,且味涩、苦。
入肾为君,涩精,坚肾气。止赤、白便浊,缩小便。入血分,消痰毒。治赤白癜风,疮疥顽
癣,皮肤瘙痒。截疟,治痰疟。
(附方)治赤白癜风。
何首乌 苦参等份,酒洗,共为细末。用皂角水泡,竹刀披开,取浓汁为丸。
(又方)治痰疟。
何首乌 黑豆 煎露一宿,次早煨热服效。
(又方)治寒热往来虚疟。
法半夏(一钱) 白茯苓(三钱) 何首乌(一钱炙)生姜(一片) 水煎露一宿,次
早煨热服。此方治疟,以七天后可用。中气虚者良效。若初病风邪未消,痰火不清,饮食不
消,忌用。
──务本卷三
第一卷
草血竭
内容:r草血竭pa30。bmpr,一名回头草。味苦、辛、微涩、性微温。主治宽中下气,消宿
食,消痞块,年久坚积板硬,胃气疼,面寒疼,妇人症瘕,消浮肿,破瘀血,止咳嗽。
(附方)治男女痞块疼痛、症瘕积聚。
草血竭焙为末,每服(一钱),沙糖热酒服。气盛者,加槟榔 台乌。
(又方)治寒湿气浮肿。
草血竭(三钱) 茴香根(三钱) 草果子(二钱) 共为末,同鳅鱼煮吃之,三、四
次效。
──务本卷三
土血竭 味辛。治一切瘀血作疼,跌打损伤,神效。
──务本卷一下
第一卷
羊蹄根
内容:r羊蹄根pa31。bmpr,味苦,性大寒。治诸热毒,泻六腑实火,泻六经客热,退虚劳
发烧,利小便
(单方)搽癞疮,古方单剂,加花椒搽。今增补用。
羊蹄根(一两) 石黄(二钱) 雄黄(二钱) (枯矾二钱)臭菊花(二钱) 花椒
(一钱) 共为末
──丛本卷上
土大黄,一名羊蹄根,味苦,寒。同猪骨髓油拌蒸,搽杨梅结毒,亦能拔皮肤之火,解
热生
──务本卷一下
羊蹄根,一名土大黄,即秃叶。一名天王叶。气味甘、滑,性寒无毒。主治肠风下血,
大便秘结不通。一治小儿五疳肚大、筋青、黄瘦,大伤脾胃,化虫,下虫最良。又解诸鱼毒,
可
采根,晒干为末,敷马刀、石痈、疔毒、癣疮、疥癞、痈疽、瘰 等症。用醋为使,破
烂用
采叶,贴太阳穴,治暴赤火眼疼痛效。
──模板卷十二
第一卷
竹帚子
内容:r竹帚子pa32。bmpr,即地肤子。味苦,性寒。利膀胱小便积热,洗皮肤之风,疗妇
人诸经客热,清利胎热,妇人湿热带下用之良。
──务本卷三
竹帚草,形似扫彗,叶似竹而嫩。老时,其叶脱落,可以为彗扫地。子即地肤子也,气
味苦,寒,无毒。主治赤、白痢疾,烧灰调服甚佳。一治眼目疼痛,煎汤洗之;一治大肠热
泄泻;一治妇人五烧之热。兼能和气、涩肠胃、解一切恶疮之毒。
──模板卷十一
第一卷
青箱子
内容:r青箱子pa33。bmpr即鸡冠子。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肝经,明目,泪涩难开,白
翳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