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普通心理学- 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外抑制是同时负诱导的一种表现。例如,在观察其一事物的时候,如果视野内有另一强烈的刺激,就会妨碍观察的进行。人在专心致志于某种工作,对于外来的其它刺激物,也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因为大脑皮层中接受这些刺激的区域正由于负诱导而处于相对的抑制状态。在人进行了一定的紧张脑力劳动之后,立即去识记某种学习材料,效果往往不好。这是继时诱导的影响。

    基本神经过程的两种形式的运动往往是交错地出现的。

    例如当神经过程集中的时候,在许多情况下会有相互诱导与之伴随。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中的优势现象,正是神经过程的两种运动形式相结合的特殊表现。

    二 分析和综合

    分析和综合的机能是中枢神经系统各个部分和分析器的外周部分共同具有的。感受器只接受适宜的刺激,刺激过程中感受器内的变化和刺激作用具有对应的关系;有些刺激物的作用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低级部分的联系,引起特定的效应活动。这都是分析和综合的活动。

    但是大脑皮层以外的这些部分,只能实现简单的分析和综合。精细的分析和综合机能,是大脑皮层所特有的。

    大脑皮层接受来自外部世界和有机体内部的复杂多变的

 62

    普通心理学·75·

    刺激,从它们当中把对有机体有重要意义的划分出来,并且通过多种多样的联系使有机体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反应。

    这样,大脑皮层实现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调节有机体的整个活动。

    暂时联系的接通是大脑皮层的主要综合活动。在实验室形成动物的条件反射的时候,本来对有机体没有重要意义的刺激物(无关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引起兴奋,与此同时,用以进行强化的无条件刺激物在大脑皮层的另一区域引起一个更强的集中的兴奋中心。根据优势原则,无关刺激物所引起的兴奋不是沿着大脑两半球的各个方向均匀地扩散,而是被无条件刺激物所引起的兴奋中心吸引过去,兴奋过程的运动有了确定的方向。

    经过不断重复,这两个兴奋中心之间形成了暂时联系,原来是无关的刺激物成为强化刺激物的信号,引起原来只能由强化刺激物所引起的反射活动,即形成条件反射。

    分析和综合永远是相互联系着的。在综合的同时,大脑皮层也进行着分析活动。条件反射的建立,总是以有机体把信号刺激物跟其它的无关刺激物区分开来作为前提的。这就是简单的分析。从无关刺激物和强化刺激物第一次结合一直到条件反射得到巩固的过程中,大脑皮层的分析活动是随暂时联系而逐步完善的。在建立条件反射的初期,条件反射带有泛化的性质,经过不断的重复训练,就趋向分化,臻于巩固。所以即使简单的条件反射的形成,也是大脑皮层同时进行分析和综合活动的结果。

    不应当把暂时联系只理解为实际的条件反射的形成。实

 63

    ·85·普通心理学

    际的条件反射是指从条件信号的作用到引起反射活动的整个过程,而暂时联系则是条件反射的中间环节的神经通路。暂时联系不只是存在于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活动中。在大脑皮层上同时发生的各个兴奋中心和抑制中心之间都可能发生暂时联系。例如,同时用光和声对动物进行刺激,在多次结合以后,再用电流刺激强化光的刺激,建立起对光的防御条件反射。这时从来没有跟电流刺激结合过的声的刺激,也照样能引起防御反射。这就是说,光和声的刺激在大脑皮层上所引起的兴奋中心由于多次同时出现,彼此之间就建立了暂时联系。所以声的刺激,通过它跟光之间已经建立的暂时联系,以及光和电防御反射之间已经建立的联系,就能够成为电防御反射的信号,引起电防御反射中枢的兴奋,产生条件反射。

    许多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中枢间建立暂时联系时,它们之间的神经通路是双向性的。神经冲动可以由一个中枢传递至另一中枢,也可以作相反方向的传递。所以,条件性兴奋的传导,并不局限于条件刺激物的中枢到反射的中枢。

    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机能,不只在于接通新的反射通路,或者抑制已有的反射通路。它还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已有的许多反射通路作临时的配置,使有机体更加完善地适应周围环境。

    当一个反射弧的中间环节同时存在着两条以上的可能通路时,在一种情况下,某一通路保持畅通,而其它的通路受到封闭、抑制;在另一种情况下,另一条通路畅通无阻。所以同一个刺激物,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引起不同的反应。这

 64

    普通心理学·95·

    种现象叫做反射的转换,它跟铁路线上火车通路的配置有些类似。

    反射的转换是由客观刺激引起的。使条件反射产生转换的刺激物的转换作用,可以在有机体的活动过程中获得。在这种情况下,它按照条件反射建立的原则而成为使条件反射产生转换的信号(转换物)

    ,它所引起的条件反射的转换,叫做条件性转换。

    对同一只狗,一个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时用食物强化每分钟120次的节拍器声,另一个实验人员进行实验时用电击强化同样的节拍器声。

    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以后,第一个人在场的时候,节拍器声只引起食物反射;而第二个人在场的时候,只引起电防御反射。如果两个人同时在场,节拍器声就兼能引起两种反射。实验人员有了引起条件反射通路发生转换的作用。

    凡能够对有机体产生作用的刺激物都可以形成转换物;有机体的各种条件反射,也大都能彼此转换。但转换物同一般的条件刺激物不同,它对有机体的活动没有始动的作用,只能引起大脑皮层的一定机能状态,从而配置反射通路,预先决定条件刺激物引起的反射的性质。所以它是一种特殊的条件刺激物,称为紧张性条件刺激物,而由它所引起的皮层机能状态的反射性改变就叫做紧张性条件反射。这种反射是大脑皮层分析和综合活动的更高级的形式。借助于一般的条件反射,有机体可以根据信号作用而进行适当的反应,从而扩大了反映的范围;而紧张性条件反射则使有机体在不同条件

 65

    ·06·普通心理学

    下有可能利用同一刺激物的多种信号的作用,从而能够更加精确和深入地对客观现实进行分析和综合。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人的心理状态不同,对同样的事物有不同的反映;在心理学实验中指示语可以预先规定受试者对于所给予的刺激的反应;以及心理活动中的定向等;从生理机制上说,这些都是同紧张性条件反射有关的。

    对人来说,客观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引起大脑皮层的活动,就产生一定的心理现象(如感觉、知觉、表象等等)。

    由于客观刺激物彼此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反映在心理现象中就成为各个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并且可以彼此互相引起,成为联想。

    这种联想的生理机制就是大脑皮层中的暂时联系。

    所以巴甫洛夫把联想称为“主观现象间的联系”

    ,并且认为联想“与暂时联系的生理学事实、与大脑皮层各点间道路的接通相符合,这样就造成心理与身体的、主观与客观的接触(或者说得更确切点,就是综合和同一)的巨大机会和时机”

    ①,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暂时联系被认为是心理的,又是生理的。

    暂时联系建立以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会进入活动状态,参加在有机体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活动中。这就使有机体的生活经验能够保存下来,使它的反映活动有连续性。所以暂时联系在心理的生理机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要记住某些事物,把它们记牢,并且在以后回想起它们来(记忆)

    ,就是以暂时联系的建立、保留和重新进入活动

    ①《巴甫洛夫星期三》第3卷,1949年俄文版,第43—44页。

 66

    普通心理学·16·

    状态为其生理机制。

    三 内 抑 制

    条件反射形成和保持的条件是作为信号的刺激物和强化刺激物之间的结合。这种条件经常重复出现,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就稳定和巩固下来,条件刺激的出现都会有规律地引起条件反应。条件反射的形成、巩固,总是有抑制过程参加的。

    随着有机体的外部和内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条件反射也相应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于有机体的生存来说,具有跟条件反射的建立同样重要的意义。因为条件反射是由于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刺激物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才使有机体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的。如果客观刺激物之间的关系改变了,而有机体的条件反射还保持不变,就不仅不能继续有助于有机体的适应,而且会妨碍它的适应。条件反射的变化更有赖于抑制过程的发展。

    额外的刺激物作用于有机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新的兴奋中心,会按照负诱导的规律对已有的条件反射的中间环节产生外抑制作用;当一个刺激物的作用过强或持续过久,就引起大脑皮层有关部分的细胞的超限抑制,从而使它自动地停止工作。

    这两种形式的抑制是中枢神经系统本来就具有的,不需要在生活中去形成,所以是无条件抑制。

    跟无条件反射一样,无条件抑制的作用虽然是重要的,仍然是很有限的。对有机体的反射活动具有更重要意义的是内抑制。

    内抑制不是先天性的,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所以也叫做条件抑制(广义)。

 67

    ·26·普通心理学

    有机体辨别客观事物,不断排除不必要的活动,使某些活动通过练习而精确化,以及获得新的经验,都有赖内抑制的参与而实现。

    按其形成的方式,内抑制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

    消退抑制。

    如果一个条件刺激物不再跟强化刺激物继续发生联系,就会失去信号意义。这时条件反射弧的中间环节产生了消退抑制,抑制已有的暂时联系,因而使条件刺激物不能引起原有的条件反应。这就是说,原来反映着条件刺激物和强化刺激物之间的客观联系的条件反射,借助于消退抑制而停止它通常的表现,使有机体的活动符合于新的环境变化。人在新的工作条件下改变旧的工作习惯,或者在工作中消除某些不必要的动作,即有赖于消退抑制的参与。

    (二)

    分化抑制,条件反射的初期泛化对有机体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另一方面,又使有机体不能对刺激物进行必要的精密分析。实现这种精密分析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建立分化抑制。在动物实验中,如果只对某一特定刺激物进行强化,而对与之近似的刺激物不予强化,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动物就能精细地区分彼此近似的刺激物,只对其中被强化的刺激物产生阳性条件反射,对其余的刺激物则产生阴性反应。

    这时,这些其余的刺激物在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