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创造思惟
创造或创造活动是提供新的、第一次创造的、新颖而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例如新机器的发明、科学中的新发展和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等等,都是不同实践领域中的创造活动。
在创造过程中的思惟活动,一方面具有一般思惟活动(解决问题)的特点,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解决问题。因为它不只是依靠现成的表象或有关条件的描述,而是要在现成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加以构思,才能解决前人所未解决的问题。
因此,创造活动与想象和创造思惟有极其密切的联系。
321
·613·普通心理学
创造性活动和创造思惟是人类心理的高级过程,所以它很早就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但是,由于过程本身的复杂性,难以进行精确的科学分析,特别是不容易作实验研究,因此,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是很不充分的。大部分的研究结果是对艺术家、科学家和技术革新者的工作进行分析而获得的。
从这些结果中可以看到,不同领域的创造活动有不同的特点,但其基本过程和条件是类似的。
例如,科学创作更多表现为发现事实与规律,它是对客观现象及其规律性的认识和发现。技术创造更多表现为制作新事物,它是应用科学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技术创造总是创造出具体的东西和机构,因此,一定要形象地解决问题,这是技术创造的基本特点之一。至于艺术,它是现实的形象的反映,它要求艺术家对生活有深刻的体验,有丰富的情感。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艺术活动就在于在自身引起曾经体验过的情感,在自身引起这种情感以后,利用活动、线条、色彩、言语描绘的形象,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使别人也体验到这种情感”。
分析研究表明:创造性问题和一般思惟问题的解决有类似的几个阶段,即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不过,从整个过程说来,创造活动的进行要缓慢一些,例如,在个别场合,构思的酝酿会拖长到几个月,甚至几年。
创造思惟不同于一般思惟活动的重要之点是想象特别是创造想象的参与。能够结合以往的经验,在想象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提出新的假设,是创造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因此,创造思惟研究的重要问题是如何促进这个过程。
新设想的顺利提出是和前一阶段问题是否已经明确和正
322
普通心理学·713·
确理解相联系的。明确问题的性质,就有可能使思惟过程有一定的方向,能把问题纳入一定的原则,遵从这些原则构思出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例如某机械厂一位老工人业余创造蜂窝煤机,想到必须把煤粉压成蜂窝砖形,所以制蜂窝煤的机器应当属于压床一类。因之他用一个普通压床为起点,考虑如何把它“改制”成可以压制蜂窝煤的机器,这样他就设计出蜂窝煤压制机。
启发对顺利提出新假设起很大的作用。启发是从其它事物中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任何事物都可能有启发作用。
自然现象、日常用品、机器、机器设计图、示意图、文字描述、口头提问都可以作为原型。
原型启发的事例在创造发明的历史中屡见不鲜。例如,传说我国古代伟大的工程师鲁班是从丝茅草割破手这一事实中获得启发而发明了锯子。在这里,丝茅草都成了有启发作用的原型。某一事物能否起原型启发作用,不单决定于这一事物本身的特点,还要看创造者当时思惟活动的状态如何,创造者的思维活动处在一种积极状态而又不过于紧张以致抑制其它思路的时候,常更有利于原型启发发生作用。在一段紧张工作之后适当休息或转换活动,使思路开阔,对创造性假设的提出往往是有利的。
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曾多次进行利用原型启发促进技术革新的研究。例如,在上海某厂采用示意图的方法启发工人们制成百余副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冲模。在北京某厂曾采用立体模型方式,启发工人试制成加工弹簧吊杆的机器,使该机构的加工由手工变为机械加工。这些研究表明原型启发原理可以有效地应
323
·813·普通心理学
用在群众性的创造活动中。
原型之所以具有启发作用,主要因为原型与所要创造的东西有某些共同点或相似点,通过联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原型固然有启发作用,但有时也限制人的思想的广阔性。
而且一般说来,原型越接近要解决的矛盾,它的限制越会成比例地增长。
某厂有一部同时钻12孔的钻机,最初创造时利用单孔钻床作原型。结果只是把原型扩大了12倍,体积庞大不堪。后来突破了旧原型的限制,改用简单的12位相的定位机构,结果制成很适用的机器。
在创造活动过程中,新形象的产生带有突然性,常被称为“灵感”。事实上,灵感是巨大劳动的结果。
灵感是人的全部高度积极的精神力量。灵感跟创造动机和对解决任务的方法的不断寻觅联系着。
灵感状态的特征,首先表现为人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创造的对象上。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意识处于十分清晰和敏锐的状态。这时的思惟活动极为活跃,因此,在灵感状态下,工作能有极高的效率。
灵感是有突然性的,但它是在艰苦的劳动之后出现的。
柴可夫斯基谈到,只有当积累了大量的观察经验的时候,当作品的构思已经明确,科学家、作家或艺术家完全被沉思所占有的时候,才可能有灵感。
灵感也是一种顿悟,是过去经验或当前多次尝试失败以后的产物。在关于通过四点一笔作一三角形的实验中,正是在受试者
324
普通心理学·913·
经过多次尝试后,一经提示,抓住问题的关键,使任务立刻得到解决。
创造活动、创造思惟是人类的重要活动之一。正是通过人类的不断的创造活动,改造了客观世界,同时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325
·023·普通心理学
第九章 言 语
第一节 语言和言语的一般概念
一 语言和言语
语言和言语是两个彼此不同而又紧密联系的概念①。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语言以其物质化的语音或字形而能被人所感知,它的词汇标示着一定的事物,它的语法规则反映着人类思惟的逻辑规律,因此它是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产生和存在的。
言语是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②。人为了进行交际,或者使用汉语,或者使用英语,或者使用俄语;这里的汉语、英语、俄语就是作为交际工具的各种语言。
使用着一定语言的人,他或者说话,或者听话,或者写作,或者阅读;这些说、听、写、读的活动,就是作为
①在语言学中,19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方·洪堡尔特(W.VonHum—boldt)
开始把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别。
我国语言学界对是否应当区分这两个概念,存在着不同的见解。苏联心理学是把语言()和言语()作为不同概念来使X Y Z ' ' ^ _用的。但西方心理学中,许多人则统称语言,这时它包含着言语的意义。
②在语言学中,言语这一术语有时也兼指言语活动的产物。如人所说出的言辞和写出的文字作品,也被叫作言语。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的,因此心理学中言语这一术语,主要地是指言语活动的过程。
326
普通心理学·123·
交际过程的言语。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客观现象,它对使用某个语种的人来说是统一的,每种语言都具有发音、词法、句法方面的一整套确定的规则,这些规则一经产生,就有着较大的稳定性。
而言语则是心理现象,它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带有一定个体主观地反映和表述客观现实的印记;个别人的言语不仅以偏离语言的标准发音和语法结构而互有区别,而且同一个人的言语在不同场合,不同需要之下会表现出言语方式和风格的不同。
言语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多方面的过程。交际的双方都在感受器、脑和效应器中进行着一定的活动。说话的人,在大脑活动的控制之下,通过发音器官或手的动作把语言说出来或写出来,这是言语的表达过程;听话或阅读的人领会着对方的言语所表达的思想,这是对言语的感知和理解过程。
区分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有助于明确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语言主要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而心理学则主要研究言语现象。心理学要研究个体掌握和使用语言的过程和机制,研究人在交际时是怎样产生言语以及怎样感知和理解别人的言语的,研究言语同其它心理活动的相互影响,等等。
可是,语言和言语又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言语活动是依靠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来进行的,个人言语活动的效能,制约于他对语言掌握的程度;因此离开了语言,就不会有言语活动。另一方面,语言也离不开言语活动:语言是在人的具体的言语交际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它的交际工具的作
327
·223·普通心理学
用;如果某种语言不再被人们用来进行交际,它最终将从社会中消失。由于语言和言语不可截然分开,因此有关语言和言语的各个学科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甚至交叉的现象。例如,心理学为了透彻地揭示儿童掌握言语的过程和机制,不能不涉及某些语言学的问题;而现代语言学也开始关心人对言语的掌握和人对言语的理解等问题。近年来出现心理语言学这门新的学科,就说明了语言现象和言语现象的密切联系。
二 言语的职能
言语有三个基本职能。
第一,是符号固着职能。言语中的词,总是代表着一定的对象或现象;当人说出某一个词的时候,就标示或称呼出某个事物、行为、属性或状态等等。某个词和与之相应的对象或现象的固着关系是为人们所共同了解的,同时必须是相对地稳定的,这样人们在言语活动中才能达到相互理解。
符号同对象或现象之间的固着关系并不是必然的,而是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相约而成的。例如英语中的“book”一词,无论其发音和字形,同书这种事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俄语中可以用“”这个词来标志书,而汉语则可用' O F ‘ a“书”这个词来标志它。因此,对个体来说,这个固着关系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通过学习才逐渐掌握的。成人向儿童指示眼前的书,同时告之以“书”这个词(符号)
,多次反复地结合,便在儿童头脑中形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