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针灸逢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300-针灸逢源- 第4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体痛。宜祛风豁痰。散热微汗。下体痛。宜流湿行气。和血舒风。阴虚则脉弦散。而 
重在 
宜详辨。如年高举动则筋痛者。是血不能养筋。名曰筋枯。难治。 

卷六论治补遗
鹤膝风
属性:鹤膝风乃亏损足三阴经。风邪乘虚而入以致内热食减。肢体挛痛。膝骨日大而上下肌肉枯细 
若伤于肝肾者六味地黄汤为主。若见症口干头晕。并用补中益气汤。饮食少。胸膨胀大便泄 
。并用六君子汤若欲作脓或溃后十全大补汤。佐以大防风汤初起须用葱熨可以内消脓水清稀 
。肌肉不生。并用八珍十全大补汤。脐腹冷疼脚膝无力。头晕吐痰。小便频数。并用八味丸 
古方治小儿鹤膝风用六味加鹿茸牛膝共八味不治其风。其意最善小儿非必为风寒湿所痹。多 
因先天所禀肾气衰薄阴寒凝聚于腰膝而不解。从外可知其内也。故以六味丸补肾中之水以鹿 
茸补肾中之火。以牛膝引至骨节而壮裹撷之筋。此治本不治标之法也 凡肘膝肿痛。臂 细 
小者名鹤膝。风以其象鹤膝之形。而名之也或止两膝肿大 腿枯细不能屈伸俗谓之鼓槌风总 
由风寒湿三气流注之为病肿痛者必有邪滞枯细者。必因血虚。凡治此者必以养血为主。有风 
者兼散风有寒湿者兼去寒湿由邪郁成热者。宜滋阴清火有痢。后而成者此。以泻痢亡阴。尤宜补肾。 
如肿硬不痛而色白者此不愈也。 
x屈膝散x 治鹤膝 
何首乌(男便浸晒) 天花粉 荆芥穗 鹿茸(各五钱) 苦参(女便浸晒) 防风 薏苡仁 牛膝(各一钱) 
肥皂核肉(一两)共为粗末。每用三钱。同冷饭团四两。牯猪油六钱。粘米。绿豆。各一 
撮。水四碗。煎至一碗。分作三次温服。 
x熨药方x 治寒湿痹痛。麻木不仁。 
川乌 草乌 荜茇 甘松 山柰(各五钱) 
上为粗末。炒热。布包熨痛处。 
一治腿膝背腰胸腹诸痛。用川椒(为末)水姜(切碎等分)葱(三茎)盐(一撮)小麦麸面(四 
五合)微火炒热布包熨患处亦效。 

卷六论治补遗

属性:丹溪曰。内经谓诸痿起于肺热。又谓治痿独取阳明。盖肺金体燥而主气。畏火者也。脾土性 
湿而主四肢。畏木者也。若嗜欲无节。则水失所养。火寡于畏而侮所胜。肺得火邪而热矣。 
肺受热则金失所养。木寡于畏而侮所胜脾得木邪而伤矣。肺热则不能管摄一身脾伤则四肢不 
能为用。而诸痿作矣。泻南方则肺金清而东方不实何脾伤之有补北方则心火降而西方不虚。 
何肺热之有。故阳明实则宗筋润能束骨而利机关矣。 
天产属阳。浓味发热。凡病痿者。必淡泊食味。至于食少肌瘦。或泄泻者。虽有内热必 
以芳香甘温先复胃气为主则饮食进而痿弱自健。若拘于寒凉。谷气益衰。四末益枯矣。 
湿热痿者雨湿浸淫。邪气蒸脾。流于四肢。自觉足胫逆气上腾。或四肢酸软肿痛。或足指麻 
木顽痒。小便赤涩脉来沉濡而数此皆湿热在下之故。所谓湿热不攘大筋 短。小筋弛长 短 
为拘。弛长为痿也。宜升阳燥湿禁用填补之剂。 
湿痰痿者肥盛之人湿痰内停。客于经脉。使腰膝麻痹。四肢痿弱。脉来沉滑。此膏粱酒湿之故。宜燥脾行痰。 
气虚痿者。因饥饿劳倦。百骸溪谷皆失所养。故宗筋弛纵骨节空虚。凡人病后手足痿弱者。 
皆属气虚所谓脾既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而不用也宜补中益气。治痿独取阳明此为气虚者立法也。 
阴虚痿者酒色过度。下焦肝肾之火燔灼筋骨。自觉两足极热上冲腿膝酸弱痿软。行步艰 
难脉来涩弱。或左脉虽大。按之无力宜补养肝肾。 
血虚痿者。凡产后失血后。面色痿黄。手足无力。不能行动者也。宜滋养营血往往用养 
血药而痿如故者。脾虚不能生血也。 
血瘀痿者。四肢痛而不能运动。致脉涩而芤者宜养血行瘀。 
食积痿者。饮食太过。升降失常。脾气不得运于四肢手足软弱或腹膨胀痛或恶心嗳气。宜消导食积。然后补脾。 
痢后脚软胫疼。或膝肿者。此下多亡阴所致宜补脾兼升。举之剂间有痢后兜涩太早积瘀 
不清。下注隧道而成痿者。此又当行气逐瘀。与前症迥异矣。 

卷六论治补遗
腰痛
属性:腰为肾府。肾与膀胱为表里。在经属太阳。在脏属肾气。诸脉皆贯于肾。而络于腰脊。故腰 
痛悠悠不止乏力酸软者肾虚也。遇阴雨久坐。则冷痛沉重者。湿也。遇寒而痛。足冷背强者 
。寒也。遇热而痛者热也。郁怒而痛者气滞也。忧愁思虑而痛者气虚也。劳动则痛者肝肾衰 
也。风痛则牵连左右。脚膝强急。挫闪痛者。举身不能俯仰转侧。瘀血作痛。昼轻夜重。便 
黑溺清。(刺委中)。肾着腰痛身重。腰冷如冰。亦由湿也。 
跌扑伤而腰痛者此伤在筋骨。而血脉凝滞也。用酒糟葱姜捣烂罨之最效。 

卷六论治补遗
腰痛
属性:俗以身痛呼为箭风者。因其人卫气虚腠理不密。贼风乘虚而入客于经络营卫不通。则痛 
处按之用针挑出形如羊毛。此即闭塞结硬之络脉也而挑时暂快。过则依然。治法或燃麻油灯 
淬之或用艾叶温散或用白芥子为末调敷。或用金银花内服取效。 

卷六论治补遗
心痛
属性:五脏之滞。皆为心痛。肾心痛者。多由阴邪上冲。故善螈如从后触其心。胃心痛者。多由停 
滞。故胸腹胀满。脾心痛者。多由寒逆中焦。故其痛甚。肝心痛者。多由木火之郁。病在血 
分。故色苍苍如死状。肺心痛者。多由上焦不清。病在气分。故动作则病益甚。(以上刺法 
见灵枢厥病篇)知其在气则顺之。在血则行之。郁则开之滞则逐之。火多实则或散或清之。 
寒多虚。则或温或补之。得其本。可随手而应也。真心痛者。不可治。(金匮要略心痛章沈 
氏注曰五脏胃府心痛并痰虫食积即为九痛)外台九种心痛之名一虫二注。三气四悸。五食六 
饮七冷。八热。九去来痛。 
心痛有上中下三焦之别上焦痛者。在膈上。内经所谓胃脘当心而痛。时人以此为心痛非 
也。中焦痛者。在中脘。脾胃间病也。下焦痛者。在脐下肝肾大小肠病也。 

卷六论治补遗
胸胁痛
属性:胸中引胁下空痛者。肝虚。也引小腹痛者肾虚也引背胛臂廉皆痛者心火盛也。引胁肋髀外皆 
痛者。肝木实也。又有痰结停饮血瘀气滞者。此皆实症也。惟作劳之人。胸痛引背。食少倦 
怠。遇劳频发。此为脾肺虚宜培元气若怯弱咳嗽痛引胸中云门中府者防肺痈之患。 

卷六论治补遗
腹痛
属性:腹痛有三部。大腹痛者属太阴脾。当脐痛者。属少阴肾。小腹痛者。属厥阴肝。及冲任大小 
肠。各有七情之发六气之害 暴伤饮食。则胃脘先痛。而后入腹。暴触怒气则两胁先痛而后 
入腹。血积上焦。脾火熏蒸。则痛从腹而攻上血积下部。胃气下陷。则痛从腹而下坠。伤于 
寒者。痛无间断。得热则缓。伤于热者。痛作有时。得寒则减。因饥而痛者。过饥即痛。得食 
则止。因食而痛者。多食则痛。得便乃安。吞酸腹痛。为痰郁中焦。痞闷腹痛。为气搏中州 
。火痛肠内雷鸣。充斥无定。痛处觉热。心烦口渴。虫痛肚大青筋。饥即咬啮。痛必吐水。 
痛定能食。气虚痛者。痛必喜按。呼吸短浅。血虚痛者。痛如芒刺。牵引不宁。 
肠痈痛者。腹重而痛。身皮甲错。绕脐生疮小便如淋。 
疝气痛者。大腹胀。小腹急。下引睾丸。上冲而痛。痧症痛者。或大吐。或大泻。上下 
。厥冷转筋。阴毒痛者。爪甲青。面唇黑。厥逆呕吐。身冷欲绝。积聚痛者。有形可按。痢 
妇人腹痛。多有关于经水胎孕者。宜先审之。 

卷六论治补遗
蛊毒
属性:闽广之人。有于端午日午时捉虺蛇蜈蚣虾蟆三物同贮一器。任其自相食啖俟一物独存。 
毒于饮食中啖之。少则待以岁月。食尽五脏而后死。死则流毒于旁人。亦成此病。多则数日 
即死。其症心腹绞痛。如有虫咬。吐下恶血。如猪肝烂肉。若不早治。百无一生。此之谓蛊 
病。一中毒不论年之远近。但取煮熟鸡子。插金银簪于内口含鸡子一食顷。簪卵俱黑者是毒。否则非也。 
国中毒方 青木香(一两)水煎一碗空心吃之可吐。如不吐。至三服必吐。 
不拘新久中毒方。雄黄 朱砂(各五钱研细) 藜芦(一钱○吃此药不可吃酒凡人参沙参 
元参细辛赤白芍吃藜芦前后俱忌吃) 巴豆(去壳细皮及油用霜三分)共为末。蜜丸梧子大。 
每服(五分)空心姜汤下。后当泻去恶物。如烦闷。吃生鸭血。或煮鸭汤饮之。即愈。 

卷六论治补遗
积聚
属性:(亦名 瘕) 
积者。五脏所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六 
府所成。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 肝积名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 肺积名息奔 
。在石胁下如覆杯。久则喘咳 心积名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则令人烦心 脾 
积名痞气。在胃脘。腹大如盘。久则饮食不能充肌肤 肾积名奔豚。(冲脉为病)发于少腹。 
上至心。下若豚状。上下无时。久则喘逆。骨痿少气。 
夫 者坚也。积在腹内。或肠胃之间。推之不动。名曰 瘕者假也。其结聚浮假而痛。 
推移乃动。名曰瘕。 癖者。在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急痛。名曰 。僻在两肋之间。有 
时而痛。名曰癖。若在小腹而牵引腰胁为疝瘕。 

卷六论治补遗
黄胆
属性:黄病多属太阴湿土。脾不能胜湿复挟火热则郁而生黄古有五疸之名。曰黄汗曰黄胆。曰 
谷疸 
浴。热留皮肤。此属表症。黄胆身面眼目指甲皆黄。善饥溺黄因湿热蒸郁。邪留胃中病属里 
症。谷疸不能食。食已头眩腹胀心烦。因大饥过饱。病属中焦酒疸心胸懊 。欲吐不食目黄 
鼻燥。面发赤斑。足胫满溺赤因大醉当风。毒留清道。病属上焦脉浮洪者。先吐之沉弦者先 
下之其水谷之精气。为湿热所瘀而不行变成黑疸。面黑目青肤粗燥。其脉微弱者不治。色疸 
额黑头汗手足心热。曰反恶寒小便自。利大便黑。此由房劳伤肾所致病属下焦若多渴者难治 
。(夏月湿热相蒸多有发黄之候热多其色明亮湿多其色黯晦) 

卷六论治补遗
肿胀
属性:云枢水胀篇曰肤胀鼓胀可刺耶。岐伯曰。先泻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再)刺去其血络也。 
河间论五水灸法云夫有风水皮水石水黄汗推各脏以论之风合归肝皮合归肺黄汗归脾石合 
归肾风水脉浮必恶风皮水脉亦浮按下没指石水脉沉腹满不喘黄汗脉沉迟发热而多涎。久而不愈必 
致痈脓水肿脉浮带数即是虚寒潜止其间久必沉伏沉伏则阳虚阴实为水必矣要知水脉必沉是也 
论曰脉出者死与病不相应也唇黑则伤肝缺盆盈平则伤心脐出则伤脾足心平则伤肾背平则伤肺 
皆不可治。 
风水灸肝井(大敦)赤水灸心荥(少府)黄汗灸脾俞(太白) 
皮水灸肺经(经渠)石水灸肾合(阴谷) 
歌曰十般鼓胀要先知切忌脐高凸四围腹上青筋休用药阴囊无缝不堪医背平如板终难治掌 
上无纹有限时五谷不消十日死肚光如鼓效应迟痰多气短皆无药十个当知九个危。 
气肿从来不可医肚光如鼓甚跷蹊按之如石弹之响泄气方能见效奇 

卷六论治补遗
疝气
属性:肝所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