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唯有清理出去,你的心才能够做到平静。就好象说我们唯有脏衣服洗了,衣服才能干净,一间房间唯有打扫了,这间房间才适合住人,你住了才能够舒服。同样我们的心也是,如果很多杂念的话,你不论如何用功,你的心都不纯,你的心不纯怎么有可能让定力提升呢?怎么有可能让我们的心平静,是不是?所以我们要怀着一颗纯净的心来禅修。
第四,就是对这样做还是习惯性的很多妄想,那我们就可以用数息,数息大家既可以数到八,也可以数到十,但是只要你选定一个数字之后,你就不要改。同时你也可以想,如果是你选择八,证明在提醒你在培养、培育八圣道。如果是选十的话,你就说,我在学习菩萨,在圆满十种波罗密,十种巴拉密,无论哪一种都可以,然后你选定了你就是,入出数一,入出数二,不要是入一出二,入三出四,不要这么样,这样我们的心太过躁动,你就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一直数到八,或者是数到十。假如这样数的话,你的心还是很杂乱,很散乱,那你就要下定决心,说让我从一数到十,这段时间心不飘走,如果一飘走,你一旦发觉到,你就重新从一开始数起,不要继续数下去,因为继续数下去,数数已经没有用了,因为你的心养成了一边数一边打妄想,一边数一边心就迷糊了。这个是禅坐的方法。
而有时候对有些禅修者刚来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问题,例如说会昏沉。对治昏沉的方法也有很多,首先,如果是经常禅坐昏沉,我们应该要检查自己是不是休息不足,为什么我们要保证大家一定要有足够的睡眠呢?就是因为如果睡眠不足,我们禅修很容易产生幻觉,甚至幻听。同时,我们禅修很难得力,所以一定要保证睡眠充足。但是不要睡过多,睡过多也容易昏沉,睡不足也容易昏沉。就你按照平时的量,你适当减少一点儿就可以,例如说如果平时是睡七个小时,那你就睡六个半多小时,就已经足够了。
第一是保证睡眠,第二,如果是经常会造成昏沉,假如是这么样的话,你可以去思维一些有兴趣的所缘。由于在专注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对呼吸没有感情,或者没有兴趣的话,那心很容易无聊,心一旦感觉无聊,它就变成昏昏欲睡。如果是这样,你就硬要让心继续去专注呼吸的话,那它不能够得力。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换一换,把心换一换,去想一些会让我们感觉到很高兴的事情。例如说,你可以去想想佛陀的功德,或者说修修慈爱,或者说你可以去背诵一段经文,但不是背出声,而是你心里面默背,或者说你可以去想着,例如说,你见到你的导师呀,或者说你在做布施的时候,很喜悦、很欢喜的心情。当你的心情充满了喜悦,充满了欢喜,那个时候你的心就会有活力,就能够振奋起来,你可以用这种方法。或者说你去想一些可以让你的心动起来。例如说回忆一些你正在背诵的经文啊,或者说一些你必须要思考的东西,让你的心活动起来。当你的心活动起来的时候,你就再回到自己的业处。假如这种方式还是不行的话,我们可以拉拉耳朵,或者揪揪自己的手,揪揪自己的大腿,让自己感觉到痛。让自己精神起来。如果还是不行的话,我们就张开眼睛,看看远处,看看远山,看看光明,看看佛像。这也是一种解决昏沉的方法。
假如这种方法还是不行的话,你就站起来,站起来再坐。如果你觉得你站起来,你还是可以昏沉,还是可以睡觉的话,那么你的功夫真的很厉害啊!因为站起来的话,假如你一旦昏沉的话你很容易跌倒,就是说这样自然就站起来。
假如这样还是不行的话,当然如果是你个人修行的话,那就很好。你就可以去用冷水去洗洗脸,这样的话,你很容易精神,当然在经典里面也有提到,这样不行的话,你可以去经行。用经行的方法可以克服昏沉。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昏沉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身体的病,例如说感冒,或者说中医叫做湿热,湿气重,禅坐容易昏沉。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去喝一些祛湿热的凉茶,或者是药,一些中成药、药片,可以缓解禅坐昏沉。因为昏沉的心就好象泥浆一样,它不堪使用。所以我们可以用这几种方法来避免昏沉。
我们可以这么样说,对于大家来禅修,大家想要让心平静,我们碰到的问题不会太多。对初学者或对于来禅修的,在第一期或者说刚来的最初的那三四天,几乎问题不出三种。第一种就是昏沉;第二种就是散乱;第三种是什么?腿痛。都是这些。但是这些是每个禅修者必经的。
对于腿痛,如果你能坐半个小时,坐四十五分钟,那个时候才换腿,就没关系。但是假如你才坐十五分钟,坐半个小时你就已经想要动,那就要再加强自己的忍耐力。可以说大部分的禅修者都要经过腿痛这一关,但如果说想到过腿痛这关,最好的解决方法只是一个字,什么字?忍。对,没有错。如果能够忍过去,那很好。
但是忍要有技巧,要有善巧方便,要忍腿痛,如果你的毅力越强,你就是说我一定要坐整坐,忍腿痛。那如果你的忍耐力越强,你的意志越坚强,这一关越容易过。如果不行的话,我觉着这样的忍,太难受,太难受,十分钟,十分钟的忍,其实,腿痛还会有个规律,例如坐到四十分钟,然后你会发现腿痛,这个腿痛它是一阵一阵的,它不会说一痛啊,就痛到最后,它只是要让你动一下,你稍微动一下,你就不会腿痛。但如果你不动的话,它可能会痛,痛到感觉很难受,之后它又会消失,消失你会感觉很舒服。然后,过了一会儿,它又会痛,它的规律就是这么样的,如果你把握好腿痛的规律,你就稍微忍。如果你是每一坐你都可以忍的话,那么我可以说你不用忍三四天,以后你就可以很轻松的上禅坐。
但是如果你确实觉得不行的话,不要说在你一想要动,你的心就毫无正念的动,这样的话,例如说如果你是坐到半个小时,你的腿就痛,然后一痛你就动,一痛你就换腿,那么每一坐到半个小时,你就会腿痛,你就过不了这一关。
你就稍微再加,比如说,到半个小时你腿痛,那你就说让我再忍十分钟,或者说那个时候你可以用快速呼吸法,让我数呼吸,那时候,你的心就数,数到一百,或者数到一百二,或者数到一百五,那你等数完了你才换腿。这样的话,就无形中把你腿痛的时间延长,你通过这样慢慢地加,慢慢地加,你就会觉得你禅坐越来越轻松,刚开始半个小时,都好象在地牢里面煎熬,到了最后你可以轻松的就坐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其实忍是最好的过腿痛这一关的方法。所以大家不要担心,刚开始禅修的时候,无外乎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你能够解决了,其它的问题都好解决了。这个是禅坐的方法,我们现在再讲一讲经行的方法。
因为现在由于实际的条件,所以经行的话,我们可以在走廊里面,还有外面的,外面现在有两个广场,大家走的时候,应该要用南北方向,不要东西,东西这个方向,地方就很窄了。南北方向,这样的话,其实经行道最佳的大概十米到二十米这个距离。经行是指行走,现在在下面的广场它正好有砖,砖也是方形,我们就照着直线这样走就可以。经行的时候,我们先自己选定一条经行道,经行道没有规定,你站在哪里,就在哪里经行。你先站在经行道的一端,然后,我们两手可以这样放,就是我们可以用、按照传统的方法,就是用右手握着左手的手背,或者稍微高点儿,到手腕这地方,然后放在肚脐这边,这样容易收摄我们的身心。不会让我们走路的时候,左摇右摆,不会吊臂,或者说也可以把手背在背后,也是这么样,背在背后,总之就是说,不要让手这么样,不要让手掉下来,而是说,手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身心容易专注,容易收摄。然后再把你的心念放在一点。
有些禅修者说,如果我经行的时候可不可以注意脚步?还是可以的,我们要根据我们心的状况来判断那个时候应该把心放在哪里。如果心念还是很粗的话,我们可以放在很粗的对象上。如果心念细的话,我们再放在心念细的对象上。脚步跟呼吸哪一样粗?脚步粗还是呼吸粗?脚步粗。对,如果那个时候你的心比较散乱,或者说你的心比较粗,你就可以把你的心放在脚步上,然后知道脚步的走动或者说把你的心放在身体上也可以。
如果说那个时候你的心比较平静,又或者说在两坐之间,你中间出去经行,这个时候就应该把你的心继续放在业处,放在这个地方——呼吸。但是,在经行的时候,我们不用专注呼吸,只是知道呼吸就可以,知道和专注存在着力度的问题,专注就是心很投入,但是知道,是你心知道在呼吸就可以了。也就是说,经行不要胡思乱想。经行只是你要知道呼吸,你也可以知道呼吸的进跟出,但你不用注意很微细,只是知道这里有呼吸,然后慢慢地经行就可以。如果你习惯了经行,你就会体验到,经行对禅坐很有帮助。因为经行正好介乎于禅坐跟日常生活之间,你经行走好了,对你禅坐有帮助,对你日常生活的正念也有帮助。然后我们要习惯多点经行。那这个是经行的方法。
然后,在禅修营期间,我将会在适当的机会、适当的时间再继续教大家其他的业处。例如教导佛随念或者教导慈心的业处。但是,现在因为今天是开营,所以我只是讲一种业处,讲入出息念业处。因为入出息念业处很简单,而且很好操作,所以我们现在大家只要没有特殊的业处要求,大家就先修这种方法。然后,我再根据大家的进度或者说再有一些因缘当中,我再教其它的业处。
这个是我们禅修营期间要修行的方法,至于说有个别的禅修者要修行个别的业处,我们在禅修报告的时间,再具体决定。如果没有具体的要求,我们就用入出息念。毕竟入出息念,我们要对入出息念有信心,因为很多的人是依照这种方法而证得禅那的。而且这种方法,只要方法正确还是可以证得禅那的。这是对禅修方法的说明。
就说我们要知道,要修行一定要正确,对于我们大家来说,修行正确有三要素,很必要的。
第一我们修行,要想问大家,到底为什么来修行?如果你是为了名利来修行,你错了。或者说你是为了,好象尊者很有名气,或者我想要尊者加持,你来错了,你找错了对象了。不要在我这里求得什么神,什么神意,什么加持,这些东西,我不搞这些东西。你如果是想来这里求法,你想来断烦恼,你就可以来这边。我只是把在上座部佛教传统里面传承的上座部的止观禅修方法教给大家,我只是充当这样的角色而已。所以大家来要抱着正确的动机来。为什么要来?大家为什么要来?想要证得神通,是不是?还要怎么样?到时回去跟同修们吹,我参加什么禅修营,这里的禅修营我也参加过,那里的禅修营我也参加过,好像什么都懂,是不是?为什么来?嗯?请回答为什么来?啊,对,如果是为了断烦恼来,那就没有错。我们修行最终的目标是为了断烦恼?因为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都是为烦恼所困,是不是?我们都在生死当中,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