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 第4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因为我们每天走的时候,都是心散乱地走,是不是?那这样的话,不要说走十次,走十天,即使走了十年你都不知道有多少级。如果我们很专注地走,或者把我们的心放在这楼梯上,数一数能够走多少级,那么走多少次你就能够知道有多少级?多少次可以知道?只是一次,是不是?对啊!所以当我们的心专注了,它的力量就体现在这里。如果我们的心散乱了,它的力量就不能够发挥。

又比如说:我们把这张纸放在太阳底下晒,晒一整天这张纸能够着火吗?能不能?不能。如果我们拿一个放大镜,我们拿个放大镜放在太阳底下,然后把它的聚焦放在纸的中心,多久这张纸就能够着火?用不用一个小时?多久?一两分钟就可以,是不是?心的力量,心集中的心量就是这么样。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苦口婆心地说:
Samàdhiü; bhikkhave; bhàvetha。 Samà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àbhå;taü pajànàti。
诸比库,应当修习定!诸比库,拥有定力的比库能如实知见。

如实知见什么呢?佛陀接着说:
如实知见色的生起与灭尽,如实的知见受的生起与灭尽,如实知见想的生起与灭尽,如实知见行的生起灭尽,如实知见识的生起灭尽。受、想、行、识就是我们所说的所谓的生命,受、想、行、识的生起是什么呢?种种的烦恼、造业!也就是为什么会轮回,为什么会苦?而受、想、行、识的灭尽是什么?即涅槃。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如实知见受、想、行、识五蕴,或者如实知见这个世间,不能如实知见这个世间的灭,那么我们就不能够如实地去知见涅槃。

所以佛陀在另外一部经里面也这样讲:
应该培育定力,拥有定力的比库能够如实知见。
如实知见什么?
如实知见这个是苦,如实知见这是苦的原因,如实知见这是苦的灭尽,如实知见这是导致苦完全灭尽的道路。

我们培育定力为了什么?在《清净道论》里面讲到培育定力有很多种功德,有五种功德。例如:现法乐住、vipassanà、神通、灭尽定和胜生(就是投生到梵天界)。

我想问问大家,培育定力的目标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这五种功德的第二种vipassanà,为了修观。

修观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提升智慧。所以佛陀教导修定的目标是为了让我们提升智慧,而不是让我们只是安住于定境去享乐,并不是这个目的。也不是让我们培育定力去开发神通,也不是让我们培育定力去为了投生到梵天界,这也就是一个人修习世间定和修习出世间定的差别。

对于修定的外道来说,他们修定的目的是为了投生到梵天界,或者他们为了内心享受很殊胜、很寂静的快乐。但是佛陀教导修定的目的是为了最终的解脱。

曾经有位洋人的尊者,他问我说:“外道也修定,那为什么要把定称为觉支呢?”大家请回答,为什么?外道也修定,既然外道也修定,那为什么又要把定称为觉支?觉支是什么意思?bojjhaï;ga或者完整地称为sambojjhaï;ga,sambojjhaï;ga它的意思是sambodhi再加上aï;ga,sambodhi是什么意思?sambodhi是正觉,aï;ga是因素、条件。

导向正觉的条件、因素,称为觉支。既然这么样,外道修定也可以导向觉悟了?为什么,知道吗?因为外道修定并不是导向涅槃,它并不是导向修观智而最终导向涅槃,它是为修定而修定,我们是为修慧而修定,这个是差别,这是外道定和佛陀教导的定的差别。所以外道修定不能称为定觉支。

即使作为佛陀的弟子,如果你修定是为了投生到某些地方,例如:你修定是为了投生到梵天界,你的定力、你的三昧仍然不能称为定觉支。因为它只能够延长你的轮回,所以这种定不能够称为正定。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清净道论》里面这样说:
samàhito yathàbhå;taü jànàti passatã;'ti vacanato pana samàdhi tassà padañ;ñ;hànaü。
“拥有定力者能如实知、见”之语(这句话是从《增支部》来的),所以定是它的足处,也就是说定是培养观智、培养慧的直接原因。因为拥有定力者才能够如实知、如实见,所以才说:“定是慧的足处(立足之处)。”

我们在经典里面会看到,佛陀很强调定力。例如:我们讲到的五根,有一个根叫什么根?定根。五力有一种叫定力。七觉支呢?有一个叫什么觉支?定觉支。八圣道呢?有个叫什么?正定。其实这些都是一个东西:心,就是心一境性。但是为什么佛陀要重复地讲,要经常地讲呢?即使行菩萨道者的六度,六巴拉密(波罗密)里面也有一个叫什么巴拉密?禅那巴拉密。所以修定重不重要?佛陀讲到的修行的三个次第当中,或者称为三学,第一是什么学?戒学,第二定学、第三是慧学。如果讲到修行次第的七清净当中,第一是什么清净?戒清净。第二清净呢?心清净,第三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那么定重要吗?重要!

但我们会看到现在,有很多人并不注重定。甚至有些人说修定是多此一举。例如:即使在禅修风气很发达的缅甸,也是有很多人根本就否定了定。甚至他禁止其他禅修者修定,他们认为:你修定是在浪费时间。或者他们认为:修定甚至会走火入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再想一想,假如定真的是可有可无的话,佛陀用不用多此一举呢?经常强调要修定、要修定呢?我们想一想,从定在佛陀教法当中的地位就可以看出定力是很重要的,并不是说定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佛陀根本不用教定,直接教慧,直接教你修观就可以了,是不是?

就好象持戒一样,持戒是不是可有可无呢?如果一个人没有戒的话,他们根本谈不上解脱,他们根本谈不上解脱生死,是不是?所以戒是基础,然后定也是基础,然后才是慧,而惟有通过慧才能够断烦恼。

作为佛陀的弟子,我们不应该去轻忽定。我们可以说修定的目的不是为了修定,不是为了享乐而修定,不是为了投生到梵天界或者投生到天界来修定,而是为了慧而修定。

就正如说一个士兵,他要上战场去杀敌,如果一个士兵根本没有经过训练,没有经过操练,他上战场等于去怎么样?去送死。所以要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我们说到在军营里面的纪律,相当于戒律。如果一个军队纪律涣散的话,这样的军队作战能力怎么样?必定不可能好到哪里去。因为惟有军纪严明,这样的军队才能够拥有作战能力。同时,如果军队训练有素,那让他上战场杀敌,才能够胜券在握,他才能够打胜仗。我们不要忽略平时的练习、平时的操练。

例如:如果一个士兵经常练习射击,练习射击就是瞄准靶子。如果他说瞄准靶子只是在浪费时间、浪费子弹,那这样的话,他拿着枪上战场,他能够很好地杀敌吗?能够吗?不能够。

所以,我们现在要培育定力,大家花时间,甚至感觉很痛苦地培育定力,其实是为了修慧。我们要知道,先要把内心的能力提起来,才能够修慧。

因为佛陀曾经说过:“即使一个人在战场上杀死千万个敌人,还不如一个人战胜了自己,惟有战胜自己者才是最上的胜利者。”我们战胜自己是战胜了什么?战胜烦恼。要用什么来战胜烦恼?要用智慧之剑来战胜烦恼。如果你的智慧之剑很钝,能够砍东西吗?砍得动吗?砍不动。所以我们要培育定力,培育定力的目标是为了培育智慧。

我们又可以把定力比喻成视力一样,如果一个人拥有很良好的视力,很远的地方他都能看得很清楚,是不是?如果视力不好,能够看得清楚吗?看不清楚。有些人可能会感觉有点急躁,认为说:“我想快快修,我想赶快修观,修观之后我的观智才能够提升。”但是须知修定其实是基础。我们也不否定,确实有些人还没有达到禅那,就可以修观的。这个确实如此,正如在帕奥禅林,就经常有这样的事情,有很多的禅修者在修定修得很痛苦,修得也没有效果,连禅相久久都不出来,所以修得很痛苦。有些人刚来禅修导师就教他修观。

例如:有些禅修者刚去,他没办法专注,但是他对身体的觉受很强,于是禅修导师就教他先修四大,修了四大之后,一旦他专注,专注呼吸,一旦他发现到光一出现,就立刻破碎掉、散掉,这种人迫不得已,我们就叫他走纯观行者的道路。走纯观行者的道路就是当他修完了四大之后,就直接可以去观色法,去破除色聚,然后修色业处再修名业处。所以在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即羡慕又妒嫉:“为什么他来,那么快就可以修色业处、名业处,我拚了好几年,我到现在还是在原地踏步?”

但是,往往纯观行者的定力只是建立在修四大而培育起来的近行定。在修色业处的时候,没什么大问题,他还是可以见到究竟色法。在修名业处的时候,他就已经只能够观照欲界的名法,因为他没有禅那的体验,所以他自然不能够观照禅那名法。一旦他修到缘起的时候,他会发现到他的定力已经很难支撑他观过去世的因了。而且由于他的定力不强,他观的东西有时不清楚,经常犹豫不决,他不敢肯定,他不像那些拥有定力的人,他一观很肯定,就好象我们现在拥有很明锐的眼睛,一看东西就很肯定,这是谁来了?但是如果你是近视眼的话,可能鼻子闻过去嗅,都不一定能够敢很肯定,是不是?所以说这就是定力的作用。

那我们知道了培育定力、拥有定力就是让我们的心变得强有力。惟有我们的心专注平静、强有力,我们观照才能够很清楚。而且一旦一个人的定力培养得强有力的话,他修观可以修得很快。为什么?因为我们强调的修观一定要如实知见,修观来不得掺假,修观不是靠想象、不是靠观想、也不是靠推理、不是靠逻辑。修观是靠什么?你看到是就是,你看到不是就不是。要拥有如实知见的能力,如实知见的智慧,需要什么?需要拥有强有力的心。强有力的心就是定力。所以佛陀说:“诸比库,应修习定,拥有定力的禅修者才能够如实地知见。”这就是我们要培育定力的预期。

今天我们讲了心一境性,也就是说定力是由于心专注在一个目标上、达到一定程度就称为定力,而定力培养到一定的强度我们称为禅那。现在我们学了这一个心所,那大家明白了应当如何培育定力了吗?我们借用佛陀讲到的很多种不同的词意来表达,其实只是表达一个意思:如果想要培育定力,我们的心就要学习单纯地去专注一个目标。惟有这么样定力才能够培育起来。

好,我们这期禅修营的开示就先讲到这里,在下一期禅修营再继续一起学习。

下面我们来一起作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