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第1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节的往上咬,它从旁边,旁边只要把竹子咬破它就出来,它不必找那个麻烦。这是从比喻说哪个难、哪个容易,这个比喻很明显。“喻为径路,因其方便直捷,成功迅速也”。特别指持名,近路当中的近路,它太方便,直捷,不走弯路的,所以它成功快速。《弥陀经》上给我们讲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你说它多快。我们在《净土圣贤录》看到,宋朝莹珂法师,他从接触到净土,看《往生传》他感动,他真发心一句佛号念到底,三天三夜不眠不休,连茶、饭也忘掉,就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告诉他,他还有十年寿命,劝他好好的念佛,到他寿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他。他跟阿弥陀佛商量,他说“我十年寿命不要,我现在跟你去,为什么?我的劣根性太严重,烦恼习气很深,我再过十年不知道造多少罪业,恐怕去不了,所以我十年寿命不要,我现在跟你去。”阿弥陀佛就答应他,“好吧!三天之后我来接你。”这是表法,为什么阿弥陀佛没当时把他带走,要缓三天?叫他告诉寺庙的大众,这是一个破戒的比丘,不守清规,在这个寺庙里是恶名昭彰,没有人不知道他造恶。

  他之发心想念佛求往生,是怕将来堕地狱,因为他所作所为,把戒本打开一看,全是堕阿鼻地狱的,把他吓倒了。他问同学“我有什么方法能不堕地狱?”同学送一本《往生传》给他看,你看看这些人念佛往生不堕地狱,他这么发心。可以说他是畏地狱苦,发菩提心,求生净土。发心求生净土这个心,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的,那就是大菩提心。他什么都不懂,什么叫菩提心他也不知道,就是一心想求生净土。诸位想想,求生净土的心要不真诚、不清净、不平等,你能去吗?去不了!那个心一定是真心,决定不是妄心,真心就是菩提心,真诚心,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得好。这种例子在《往生传》里面,我们看得很多,现前在同修当中也真有,只要我们稍稍留意,我们都能发现,他是真的不是假的。这几年我在香港时间比较长一点,香港离深圳很近,深圳有个黄忠昌居士,三十出头,听到这个法门,他发心给大家做见证。他来试一试,闭关三年,在关房里面每天念一部《无量寿经》,其他的都念佛号日夜不间断,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就念。两年十个月,预知时至,阿弥陀佛接引他走了,还有两个月满三年。真走了,没生病,人很年轻,瑞相稀有,火化留下的舍利现在还供奉在深圳,一个小道场他们给他修了一个塔,塔上的字是我给它写的。听我讲经,听了几年,发心做这个试验,成功了,告诉大家这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往生不难。问题你肯不肯干?你肯不肯放下?关键真的是在此地,肯不肯放下,能不能放下。放下是什么都不管了,好很好,不好也很好。把这个世间之事统统都放下,活在这个世间,能活一天真干一天,天天都想着这是我最后一天。

  再看下面第二段,“观像念佛,以陈供圣像,注目观视”。这是十六观里面的观像念佛,有这一观,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佛像,阿弥陀佛的佛像,你供养,你每天看它,让这佛像深深印在你的脑海里,佛法讲阿赖耶识里,你天天看,时时刻刻想着。“但像在可修,离像则难,净因易断,相续甚艰。故云:像去还无,因成间断”。所以这个没有持名方便,因为你有个静室,你有个佛堂,你在佛堂里可以修,离开佛堂佛像不在你眼前。但是今天有个什么好方法?今天照相非常方便,你把你佛堂的佛像照片时时刻刻放在身上,时时刻刻拿出来看。在从前没有科技设备,你离开佛堂你的功夫就间断,所以它是断断续续的,像去还无,因成间断。“故其方便不如持名念佛之随时随地可修也”,这是说观像不如念佛。

  第三,“观想念佛。即《观经》所说:以我心目,想彼如来。但凡夫之心散乱浮动,鲜有静定之时,难入微妙之观。”这就讲真话,凡夫确实心浮气躁静不下来,虽然观,所观的境界不能出现。“故云:境细心粗,妙观难成”,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十六观里最后第十六是持名,所以持名也在十六观里面。佛法跟我们中国古老传统有许多概念都相同,我们中国人把最好的东西放在后面,古印度也是这种风气,连佛家讲的法门,最殊胜的法门一定是最后的一条。《楞严经》里面二十五圆通,观音菩萨摆在最后、大势至菩萨摆在最后,最后是最殊胜的。它这没有按照顺序排列,观音、势至两个人不是一个人,所以很多人粗心大意疏忽了,没看出来。它排列的方法是六根、六识、六尘、七大,二十五圆通。观音菩萨是用耳根,所以按顺序排观音菩萨应该排在第二位,第一个眼根,第二个是耳根。弥勒菩萨是七大里面的识大,地水火风空见识,识大应该排在最后,结果排列的位置没有按照顺序,观音菩萨排在第二十五。大势至菩萨是根大,七大里面地水火风空见识,见就是根大,应该他在弥勒的识大之前,弥勒菩萨是最后,结果变成观音菩萨最后,而大势至菩萨又跟弥勒菩萨两个对换位次,弥勒菩萨排在二十三,大势至菩萨排在二十四。所以你读这段经文要晓得,两个特别法门,不是一个,就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的法门,大势至是念佛圆通的法门。为什么把观音摆在最后,没有把大势至摆在最后?大势至菩萨这个法门,是应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之机,非常广大,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世界在其中。而观音菩萨这个法门耳根圆通章,只适合我们这个世界最契机的。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灵,看有时候看不明白,他听得明白,最契现前之机的摆在最后,这最重要的。不是一个特别法门,两个特别法门,两个特别法门都是在净土。所以修观,心要细密,心要清净。真正清净、平等,修观才会有成就;没有清净、平等心,修观就非常之难。“故不如持名之方便易行,不问上智下愚,无论苦乐忙闲,人人能念,个个可行”。就是持名这法门,你看这法门多殊胜,真方便。上智,前面讲过,是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下愚是农村里面阿公阿婆,不认识字,没听过经,什么也不懂,人家教他念一句阿弥陀佛,他有善根,他就相信,他真干,结果也往生,也成功。无论苦乐忙闲,人人能念,个个可行,四种念佛持名殊胜。

  末后这种,“实相念佛,远离生灭、有无、能所、言说、名字、心缘等相”。远离,我们一看这统是相对,生灭是相对的,有无是相对的,能所是相对的,全是相对的。相对的离开,那是什么?入不二法门。对,实相念佛,确实不是入不二法门他没有办法修,所以实相念佛是谁修?念佛的功夫,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烦恼破一分,超越十法界,他生到实报庄严土,还念不念佛?还念佛,那个时候叫实相念佛。实相念佛是理一心不乱,讲一心不乱有事一心、理一心,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那我们就晓得,实报庄严土里面的法身大士,他们念阿弥陀佛那都是实相念佛。所以现在我们做不到,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做到了,为什么?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念佛是实相念佛,妙不可言

  怎么叫实相?底下有几句解释,“专念自性本具天真之佛”。这得要不起心、不动念,自性现前的境界,起心动念这个境界不能现前。“但以众生未出轮回,生灭之心,念念相续”,这是六道众生没有法子修的。“如《圆觉经》云: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未出轮回,六道众生没出轮回,你要想辨别圆觉,圆觉是圆满的大觉,如来究竟果德。我们今天六道轮回的众生,我们研究圆觉,我们分别圆觉,我们想理解圆觉,能不能做到?不能。为什么?圆觉性跟轮回心混在一起,流转就是轮回,实在讲轮回心跟圆觉性是一不是二,迷了叫轮回心,悟了叫圆觉性,破迷开悟才行。迷关没有破,怎么去研究,研究不到,为什么?研究的心是第六意识,分别心。第六意识的功能真的不可思议,大乘经里面佛告诉我们,它对外能缘虚空法界,对内能缘阿赖耶,就是缘不到自性。圆觉性是自性,缘不到,纵然你在佛经上看到圆觉性,圆觉性还是跟轮回心一样的意思,它已经变成轮回,这就是说没有真实功夫。我们每天在研究经教,研究经教能不能出轮回?没这个道理。你用轮回心研究佛教,佛教也是轮回教,记住一句话“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是什么样的心就生什么样的法,你用轮回心看《大藏经》,《大藏经》是轮回法,是六道里面的善法,修得再好,你将来都是生六道二十八层天,出不了六道轮回,这要知道。怎么出六道轮回?放下分别执着就超越轮回,就超越六道。还用分别执着心出不了六道,这点不能不知道,佛在经上的话句句都是真话。

  我们再看下面,又:“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这几句经文是《圆觉经》上经文,轮转生死垢心,这是讲六道凡夫,六道凡夫心不清净,为什么?我执没破。随着我执生起的,就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五欲六尘,这个东西不能离开你,你也舍不得放下,结果呢?结果你就长劫流转。轮回任何一道你不能长住,都是短暂的,随着你的业力牵引,你在六道里头打转,真的是苦不堪言。你的妄念前念灭后念生,一个接着一个,你细心去观察一下,哪一个妄念不是自私自利?哪一个妄念不是贪瞋痴慢?这是什么?这叫造轮回业,身没有去造,口没有去造,念头在造,这叫意业。即使你是学佛,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旋复是什么意思?起心动念。你学大乘经,你学《华严》、《法华》一乘经教,你还是起心动念。下面黄老举一个比喻,这比喻也是佛经上的,“譬如太末虫处处能栖,而不能栖于火焰”。佛经上讲的太末虫是什么东西?我们现在叫细菌,真的,细菌是无处不在,但是它怕火。所以消毒用什么方法?用高温,高温之下细菌它就不能存在,它就消灭掉。这“喻众生心”,轮回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般若”。这句话的意思很深,不能不知道,这说你的攀缘心,你的妄想分别执着这种心能力很大。今天科学、哲学都是用的这个心,发明现在这些先进科学机器的都是这个心,它就是缘不到般若,般若是什么?智慧。为什么?智慧是从禅定里面生出来的,只有心定下来,放下分别执着,般若才能现前。分别执着没有放下,你所研究的是什么?知识。知识跟智慧不一样,为什么?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有的,必须跟自性相应,智慧才能现前。

  我们知道,我们的智慧,自性里本有的智慧无量无边,今天一点都透不出来,什么原因?佛说我们有三重障碍把它障住。第一重无明烦恼,第二重尘沙烦恼,第三重见思烦恼,这三重障碍障碍住自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德相全都透不出来。诸佛如来的教学其目的没有别的,就是把这些事实真相讲清楚、讲明白,众生真的觉悟,把这三种障碍放下你就成佛。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