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很厉害,我赚一百万,我拿一万块钱给你,把佛菩萨全都当作贪官污吏,你怎么能求到福?你在那里造罪业,你起心动念就错了,怎么可以这样侮辱佛菩萨?以为佛菩萨跟你一样都贪财,佛菩萨要有那个本事,要你干什么?他为什么不要一百万,要你的一万?他一百万拿,一万都不给你,哪有这么傻的佛菩萨?所以我们的心态全错了,全是迷信。我们供养佛菩萨、礼敬佛菩萨,表示我们对他的尊重、爱戴,我们对他有没有求?不能有丝毫去求,为什么?那是假的,俗话说“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他怎么能保佑你?
真正能保佑你的是表法,你一看到佛菩萨形像就想到我应该学些什么,得懂这个道理。我见到阿弥陀佛的像、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名有意,你反观它的意,你就得利益。阿弥陀佛的意思是无量觉,我拜阿弥陀佛、我尊敬阿弥陀佛,我要学阿弥陀佛的无量觉,样样我都能觉而不迷,阿弥陀佛给我的好处就得到了。我不听他的名、不看他的像,把这个事情忘掉,所以它是提醒我,是这么个意思。拜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表的是大慈大悲,见到观音菩萨、听到观音菩萨名号,我就知道我要用大慈大悲待人接物,这就是菩萨保佑我,不是保佑你升官发财。可是我以大慈悲心处事待人接物,能不发财吗?能不升官吗?肯定的。你人有善心,你积德,积功累德,你会得这个果报,是这么个道理。千万不要搞迷信,搞迷信,不但没有福,你在那里造罪业。
你们建富丽堂皇的宫殿、这些寺庙,把佛菩萨像塑成金身供养在那里面,你都不知道,释迦牟尼佛在世一生是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上头没有房屋,他过的是什么生活,我们要清楚、要明了,他的生活非常简单,有个小茅蓬他就足够了。佛的心是为一切众生“调众生,宣妙理”来的,是干这个的!我们真正把他老人家所讲的听明白了、听懂了,依教奉行,这叫真供养。所以经典里面不晓得讲了多少遍,大千世界七宝供养都比不上四句偈为人演说。佛经里面的四句偈,演,我做到了,表演给别人看,我讲给别人听,那个功德超过大千世界七宝的供养。这个话不晓得讲多少遍,我们都把它忘得一干二净,还塑造金身、造这个大寺庙,以为有福,以为自己有功德,错了。当年梁武帝为佛法建了四百八十座的寺庙,供养十几万出家人,见到达摩祖师,他在炫耀他的功德。跟达摩祖师说,你看我做的这些事情,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说了一句老实话,跟他讲,并无功德。这一下把他气坏了,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就送客,以后再不见面了。达摩祖师讲的是真话,不是假话,他没听懂。他那个修法是人天福报,与功德不相干。功德是能帮助你了生死、出三界,那个修福只是来生后世人间福报而已,这不能不懂。所以佛为我们示现、为我们表演怎样贮积功德。
现,现是示现,做出样子来,接受四众同修的供养,这个物质的供养,这叫“示”。他的果报,“生世间福善,如田生物,故云福田”。所以三宝是福田,我们用财物供佛、供法、供僧,可是你得要晓得,那真的福才行。现在佛法僧都有假的、都有冒充的,你必须要认识清楚。你要是供养假的,假的怎么?假的他破坏佛法,至少他把佛法的形象破坏了;破坏佛教形象,你还去供养他,你造罪业,那不是修福,那是在修恶报,这个很可怕。真正的三宝,佛陀在世纯真无妄,佛的正法、佛的像法还都像个样子,现在是佛的末法。末法多久?末法已经有一千年了,一万年的末法在后头还有九千年,照中国古大德的说法,今年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三千零三十七年,也就是末法已经是一千零三十七年,末法时期法就渐渐衰了。
我学佛,章嘉大师劝我出家,嘱咐我学释迦牟尼佛。第一本叫我读的书是《释迦谱》、《释迦方志》。老人家说,你要学佛,先要认识释迦牟尼佛,你就不会把路子走错。读了这个书之后,才晓得释迦牟尼佛这一生的行谊,出身王族,父亲是国王,十九岁舍弃王位,舍弃皇家富贵的那种生活,他出去学道、去参学。学了十二年,三十岁开悟,开悟之后一直就是教学,讲经教学,七十九岁过世,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他的世寿七十九岁走的,走的那年七十九岁。所以经上常讲,“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释迦牟尼佛一生为我们示现的是这个样子,一生没有建道场,长年住在树下,树下一宿。一生过的是游化的生活,居无定所,今天在这里,明天到别的地方去了,过的是游化的生活,没有定居。这就是说彻底放下了,他什么都不需要,只有一个目的,希望众生都觉悟,希望众生都离苦,希望众生都得乐,他一生就是这么一个目标、这么一个愿望,除这个之外,一无所求。
方东美老教授告诉我,我跟他学哲学,他说,“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才把我过去对于宗教错误的观念修正过来了。接触到佛法,老师又告诉我:今天佛经哲学不在寺庙。我说:在哪里?在经典。你要学佛,要从经典当中学。在过去,寺庙确实代表佛法,寺庙里面这些出家人个个都是有德行、有学问,真的是了不起的人。但是现在他们不学了,不再学习经典,我们学佛要从经典当中学。这个指示非常重要,如果他不把这些话说在先,我到寺庙一看,一看不对,对老师就怀疑了,所以这个指示非常的明确。所以今天我们要种福田,真正知道福田在哪里,我们看到世间有很多贫病这些众生,他们迷而不觉,我们要去帮助他,那是种福田,救苦救难。物质上送些供养是积一点福德,但是最重要的不要忘记,要帮助他觉悟。我们给一点物质给他,他很欢喜、很感谢,很感谢他就会很用心坐下来听你讲几句话。你要告诉他,至少要告诉他,我们为什么这么苦,苦是造作不善业所感得的,我们如何能够脱离贫苦,那我们就要真正修积福德。
譬如我们没有钱,穷苦的人,我那个时候也是这种示现,我年轻的时候是很贫穷,自己生活非常艰难。章嘉大师看到我这个样子,过去生中没修福,这一生你就该受苦,教我修财布施。我跟老师讲,我生活都很困难,我哪里有钱布施?他问我,一毛钱有没有?一毛钱可以,还行。一块钱可不可以?一块钱还勉强,还行。你要有布施的心,就从一毛、一块开始布施,你要真干。我很听话,因为老师的年龄是我祖父辈,对于我们这小辈非常爱护,我们很感恩,听话,就从一毛、二毛开始布施。一毛、二毛怎么施法?那个时候逛庙,以前不上寺庙,上寺庙干什么?找经书看。因为经书市面上买不到,只有寺庙里头有,到寺庙去找经书看。寺庙里有些印经,拿着一个单子大家凑钱,不拘多少,一毛、二毛也可以,那我们就出一点;还有放生,这寺庙里常常做的;有救济,大家捐一点钱,我们随喜一毛、二毛、一块,就那么一点点。常常做,常常遇到,真有心去干,做到三、四年真有效,收入多了,多了就多做。
这佛法讲的,愈施愈多,愈多愈要施,不能够积,积财丧道。所以财叫通货,像流水一样,它流通,那边出去了,这边就进来了;那边不通了,这边也不进来了,所以古人称它作通货。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有多少就施多少,愈施愈多。真的孔夫子所说,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孔夫子到这个境界。我在七十岁也差不多,七十岁的时候几乎心想事成,想做什么事情都成功,需要多少钱不晓得从哪里来的它就来,就把事情办成,也不会多也不会少,心想事成,你说这多自在!佛教的真理,不但是有道理,是真理,你只要去做,决定有效果,真的是有求必应,这是从前章嘉大师教给我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当你有求而没有感应,不是不应,你自己有业障,你能把业障消除,感应就现前,这是老师教的。怎样把业障消除?老师教忏悔,忏悔不是在佛菩萨面前悔过,不是的,他说那是形式,要真的悔过。形式不重要,实质重要,实质是什么?实质是不贰过,就是后不再造。知道自己错了,以后再不会有同样的错误,这叫真忏悔,这个管用,能帮助你有求必应。如果形式上的忏悔,痛哭流涕去忏悔,明天还照干,那是假的,那个没用处,那个不会有感应的。所以我们晓得,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真正忏悔是后不再造。过失只有一次,不能有重复,才能成就自己的德行,才能够恢复到自己的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是我们的真心,果德那是智慧、无量寿、庄严,都在这个经的经题上。
下面,“《甄解》曰:福田者,供养如来,所施虽少,获福宏多”。如来自性清净平等觉,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供养三宝,他此地不用三宝,讲如来,如来是性德。所施虽然少,获福很大,你得大福报。我们在《了凡四训》里面看到一个小故事,一个年轻的小女孩,出生在农村,家庭非常清苦,有一天走到这个寺庙,身上只有两文钱,从前铜钱两文钱,她是真诚心、恭敬心把这两文钱供养三宝。寺庙里面的住持和尚看她很虔诚,给她回向祈福。这个小女孩走了。以后被选到后宫做了皇帝的妃子,叫皇妃。这过了很多年,想起早年的时候到这个寺庙供养两文钱,这一次报佛恩,她有这么大的福报做了皇妃,带千两黄金到寺庙去供养三宝。供养完毕,老和尚还在,老和尚吩咐一个徒弟给她做回向。这个皇妃心里就很不高兴,十几年前我在这里供养两个铜钱,老和尚亲自来给我回向;现在我带这么多的金银财宝来供养,你怎么只派一个徒弟来敷衍敷衍我?所以就质问老和尚。老和尚告诉她,过去小时候你那两文钱,真诚的心,所以你才能有今天这个地位,你做了皇妃。可是你今天带来这么多供养,那个福报比不上上一次,你这个福报很小,你看看傲慢的心,没有一点谦虚、谦德。她还不错,还能接受,这才真正忏悔谢罪。所以布施东西那个得福报多少,不在供施物品多少,在你的真诚恭敬。那个时候是真诚恭敬,心里一无所求,得那么大的福报。所以供养三宝我们要知道。
在今天,我们怎样供养如来?现在供养如来,如果说是你盖寺院,你盖一千座寺院,不如培养一个讲经法师,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看到年轻的,这些初出家的法师,真正有道心,你要发心来照顾他,他将来成就了,你的福报大,那不可思议!我这一生感激韩馆长,她护持我三十年,没有她三十年的照顾,就没有我今天这个成就,没有她三十年照顾,大概我就还俗了。因为那个时候逼着我走两条路,不是还俗就是去赶经忏,寺庙里不要讲经的法师,我们连找个住的地方都找不到,不给你挂单。如果我们抛弃讲经做经忏佛事,每一个道场都欢迎,今天是在这个时代。所以我们晓得,要是真正有一个小地方,不要太大,小茅蓬都可以,愈简单愈好,能养道心;物质生活过好了,道心就没有了。佛教给我们,“以苦为师,以戒为师”,不能持戒、不能吃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