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第39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了知自心,自性清净圆明体。一念顿圆,一念就是无念,有念是二念;一念是平等的,二念就有波浪起来。一念顿圆,圆是圆满,顿是快速,就是的,就是圆满的。平等正性,一丝毫差别都没有,十法界依正庄严同一个法性,也就是说同一个自性。凡圣共有,一际无差,一际就是一性、一心,一丝毫差别都没有。一切诸法本性不二叫一际。不但凡圣共有,依正共有,依报跟正报共有。《华严经》上说,情与无情共有,它叫“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同就是平等的,圆是圆满,种智是一切种智,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你看无情也同圆种智。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我那个时候四十多岁,在佛光山教学。佛光山那个时候出家的老师三个人,星云法师、会性法师、我一个,三个出家的,还有两个在家的,方伦居士、唐一玄居士,大居士,他们的佛学造诣都比我们好,年岁大,学佛时间比我们久。我们曾经多次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没有结论,就是“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话怎么讲。你要说有情众生,成佛之后,有情众生都成佛了,很勉强;成佛之后,那花草树木、山河大地怎么都成佛?讲不通。所以在那个时候,很多问题都打问号,存疑,佛讲的应该不错,但是我们现在没有这个智慧,想不通这个道理。现在明白了,怎么明白?《华严经》上讲得透彻,那个时候我们没有把《华严经》念透,看了一看,似懂非懂,里面的问题很多。我们过去曾经学习过两遍贤首国师的《妄尽还源观》,这问题解决了。情与无情真是同一体,我成佛了,一切众生都成佛,树木花草、山河大地全都成佛,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觉悟的人,看到一切诸法他不着相了,不着相看到什么?看到法性,宗门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你看到一切众生,都有一个平等的,这个地方讲正性,就是自性,那怎么不是佛?看一切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是法性。正性跟法性是一个性,跟自性也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

  非常难得,近代的,这是最近这几年的,先进的科学,量子科学家跟我们说出来了,真的是同一体。难得!量子力学告诉我们,物质是什么东西,怎么回事情。他怎么说?意念波动的现象,这个给我们佛法一个很大的帮助。因为佛法讲这个宇宙之间万事万相是波动现象,量子力学家把它证明了,佛说的这个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就是波动现象,“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这是讲宇宙的发展,这个里面产生的变化无量无边无数无尽,不可思议。说得再多,它是个幻相,它不是真的。总的来说,万法皆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两句话讲得好,量子科学家真的把它证明了。

  佛要我们用这种智慧,用这种清净平等觉,来看世间,你才能看到真相,才能看到一切万法一际无差,不但是凡圣没有差别,都是自性现的。凡圣差别在哪里?明了自性,这是圣人;迷惑自性,那就是凡夫。凡圣差别在迷悟,与自性不相干,自性没有迷悟,人有迷悟,自性没迷悟,这个道理要懂。妄心有迷悟,真心没有迷悟,这是佛家的宇宙人生观。所以方东美先生说,“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这个话不错,这几句话可以证明,了知自心,一念顿圆,平等正性,凡圣共有,一际无差。

  以不了故,所有愿行悉不具足。如果对于这桩事情不了解,那麻烦就大了。麻烦怎么大?迷惑颠倒,造业受报,就搞六道轮回。觉悟怎么样?不再搞六道轮回,永远超越了。所以你才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这在世间人的心目当中,才真正得到究竟幸福美满的一生。这个我们讲了很多次,与贫富贵贱毫不相干。贫富贵贱是什么?是凡夫的业报,你一觉悟的时候,完全超越了,超越了六道凡夫,超越了这些小圣,那个受用自然就改变。今天时间到了,这几句明天我们还继续来学习。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一二集)  2010/8/13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02…039…011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一百三十三面第三行,从当中看起,第三行。

  “如《无量寿经起信论》曰”,我们从这里看起。“不度文殊智海,难入普贤行门”,这两句话非常重要,特别提醒我们学佛的同学,一定要重视智慧。现在的社会,在形式上来看好像教育很发达,学校很多。细心去观察,现在所有的教育,我们通常讲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乃至于宗教教育,都不讲求智慧了,只讲求知识。诸位要知道,知识跟智慧不一样、不相同,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解决得很圆满,没有后遗症,知识是有局限的,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有些可以解决,有些解决不了,而且后遗症很多,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广学多闻,如果没有智慧,那就是知识。智慧从哪里学?智慧离不开戒定慧,一定从戒定里面开智慧,智慧才透得出来;换句话说,人心常在定中,容易开智慧,如果一个人心浮气躁,他怎么可能有智慧。所以中国古时候读书人,最重要的,他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显示出稳重,言语少,动作都很慢。像佛在经上讲的比喻,“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那伽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龙、象。龙我们没有看见过,可是象看见过,你看大象它那个样子,我们讲威仪,它很稳重,站在那里,走路都很慢,要学那样的稳重,这是显示在定中。我这一生遇到一个人,章嘉大师,他老人家就像经上讲的“无有不定时”,他说话速度很慢,一个字一个字的说。我的速度比较起来是慢了,可是要跟章嘉大师比,我的速度就太快了。他的速度非常慢,一句话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说,而且一句跟一句当中一定有一段时间停顿,他不是接着那么快说出来,行住坐卧动作都非常缓慢。我认识他那一年,他老人家六十五岁了,我相信他在年轻时候就是那样的心态,从小训练成的。

  所以从前中国人的家教,教小孩,从小就教他动作缓慢,他就养成习惯,很稳重,心很清净、很定,容易开智慧。智慧有小悟、有大悟、有大彻大悟,小悟几乎天天都有,大悟一年也有好几次,他有智慧。现在人要求速度,什么都要快,快到心浮气躁,稳重没有了,当然智慧也就没有了,他有的都是一些知识,所以问题出来了。头一个出状况的,身体不健康,很多疾病,到中年的时候就很明显。在古时候,人有疾病多半在老年,中年、壮年不会出状况,都在老年,现在提前了,现在是青年都出状况,毛病都出来了。所以求智慧重要,学稳重重要;换句话说,戒定慧重要。戒从哪里学?从《弟子规》、《感应篇》,认真学习。没有这两样东西,换句话说,人的心静不下来,也就是定不下来,你表现在外面肯定是心浮气躁,不必别人看,自己都能觉察到,这个毛病不能不改。所以这两句话在此地,特别提醒我们要开智慧,智慧开了之后,普贤行才能够入手,你才能学习。普贤行不是普通人学的,普通人也学,但是不是普贤行。譬如“礼敬诸佛”,我见人都很有礼貌,那是不是普贤行?不是的,你的行像普贤,外表,你的心不是普贤,为什么?心里还有自私自利、还有名闻利养,那就不是普贤行。普贤行是清净心、平等心、觉而不迷的心,那个修礼敬诸佛是普贤行。所以这两句话讲得就正确,要有智慧开了,你的言行与普贤行就相应。我们今天怎么学都学不像,主要是心不一样。

  你看他们的心,这底下五句,昨天我们也念了,这就是普贤心。“以不能了知自心”,普贤心是了知自心,我们这上头加个“不能”,不能了知自心这是凡夫,不能了知自心是没开悟,不但证悟你没有得到,解悟也没有开,解悟是明了,你还没做到。现在我们根本就不明了,怎么知道根本不明了?有自私自利、有是非人我、有利害得失,这就是完全不能了知。真正了知,这些念头没有了,没有自私自利,真正像古德所说的爱人如己;不但对待人,对待所有一切的生物、一切万法,都像对待自己那么样的亲切。这是普贤菩萨,这是极乐世界所有的菩萨们,为什么?他们都修普贤行。普贤行知道宇宙之间万事万物都是自己心现识变的,自己真心所现,自己的性识所变,是一不是二。所以“一念顿圆”,念头才起就是圆满功德,没有一样不圆满。像佛在《华严经》上所说的智慧德相,他把万事万物归纳成四个字“智慧德相”,没有一样不圆满。德是能量,我们也可以把它说做能力,相是相好、现相,统统圆满。“平等正性,凡圣共有,一际无差”,一切诸法的本性不二,是一不是二,这叫开悟,这叫明白了。“以不了故,所有愿行悉不具足”,因为你不了、你不知,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你所修的一切愿行,这不具足就是不圆满,没有一样是圆满的。我们要修这个功德,修圆满的功德,你不能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现在这个事实真相,在大乘经教讲得很多,讲得很清楚,讲得很明白,时时要提醒我们,因为我们念头没转过来。学习经教里面听的觉得不错,点点头,下课就忘掉,一切时、一切处依旧是烦恼习气当家做主。烦恼习气它所造的就是业,业有善业、恶业,恶业障道,善业也障道,为什么?你修行不能圆满,这就是障道。要怎样才不障?断恶修善而不执着善恶,佛法里讲三轮体空,断恶修善要修清净心,绝不执着。

  下面说,“何以故”,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你是“心外起修,即成有漏”。什么叫心外起修?你所修的跟心不相应就叫心外起修,六道凡夫心外起修,四圣法界还是心外起修。到什么地位才不是心外起修?用《华严经》来说,《华严经》上讲的初住菩萨,从他开始,他相应了。初住菩萨是什么样的阶位?他是什么地位?他在哪一个阶级?中国禅宗里面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就是他的地位,这个地位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他住在哪里?住在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我们净土讲的四土三辈九品,他是实报土往生。这不容易,现代人有几个人能做到?黄念祖老居士当年告诉我,他说现代人没有一个可以做得到。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我执不难,小乘就做到了;与法性相应,这小乘人做不到,权教菩萨也做不到,十法界里面没有人能做到。所以黄念老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心外起修,这就是有漏的,心外与心不相应。心是什么?心是无为法。惠能大师讲得好,心是清净的,心是不生不灭的。那我们的心呢?我们的心是染污的,不是清净的,这就不是真心。我们的心是生灭的,前念灭了后念就生,一个接着一个,这叫妄心,不是真心。用妄心来修,就是我们用生灭心来修,用染污的心来修,成就的是有漏法。有漏的是什么?有漏是福德。修有没有好处?有好处,真正断恶修善,用染污的心、用生灭的心,果报是什么?人天福报。小的福报在人间享福,大的福报到天上享福,因为他是有漏的,有漏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