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久虚不复谓之损,损极不复谓之劳。元无所归则热灼,劳力伤阳,酒色伤阴。又云∶阴复及阳,最难克复。
阴虚 肾阳竭,午后发热少饮食。数天无力脉象明,干咳失血盗汗出。阳虚汗出并头
疼。脉细迟弱午前热。阴虚血虚肾精亏,阳虚气虚劳倦得。阴虚四物苓柏丹,二冬柏(仁)味
(五味)龟(版)知(母)甘(草)。清骨散可骨蒸用,枣仁 术自汗堪。咳嗽气急桑贝菀,栝蒌
贝母治有痰。见血胶(阿胶)沙(参)丹(参)菀(紫菀)角(犀角),泄泻山药苓薏添。盗汗浮麦
堪益伍,牡蛎黑豆用之妥。衄血栀芩茅草根,声哑喉干粉(花粉)桔(桔梗)可。阳虚益气与
补中,散火升阳亦得所。外感寒伤阳则虚,阳虚阴盛虚损初。此损自上而及下,一损于肺皮
毛枯。二损于心血脉少(不能荣于脏腑,女则月事不通),三损于胃宜急图(遇于胃则不治
矣)。感热伤阴阴则虚,阴虚阳盛损却殊。此损自下而及上,二损于骨痿徂肾(不能起床)。
一损于肝筋即惫,三损于脾速当扶(饮食不化过于脾,不治之症)。
x阴虚x
复脉汤六味丸。
x阳虚x
人参 鹿角霜 归身 西枸杞 茯苓 五味 淡苁蓉 怀药 沙苑子
x阴虚阳浮x(宜介类潜阳,镇逆填下)
x阳虚奇脉兼病x
鹿角 沙苑子 杞子 菟丝子 苁蓉 柏子仁 归身
x阴阳兼虚x
熟地 西 归身 淡苁蓉 青盐 鹿角 茯苓 杞子 五味子 八味丸 复脉汤
x上损及胃x
麦冬 生地 熟地 人参 女贞 枸杞 扁豆 茯苓 甘草 五味 山药 建中汤
去生姜
x下损及中x
八味丸加减,异功散 建中汤 鹿角 菟丝子 杞子 家韭子
x胃虚呕泻x
人参 赤石脂 炒粳米 乌梅 新会皮
x阴虚阳浮,兼胃阴虚x
生地 人参 扁豆 麦冬 炙草 茯苓
x脾肾兼虚x
人参 煨益智 广皮 茯苓 沙苑子 五味资生丸加坎气《济生》肾气丸加茯苓 菟丝
x劳伤心神x
归脾汤 白术 人参 西 归身 茯神 远志 枣仁 木香 龙眼 甘草 生姜 大枣
x中虚x(当用胃药坐镇中宫)
用四君子汤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春麦门冬汤 麦冬 半夏 甘草 大枣
人参 粳米 夏生脉散 人参 麦冬 五味
小建中汤 桂枝 甘草 白芍 生姜 大枣 饴糖加黄 又十四味建中汤
x肾气不纳x
人参 菟丝子 茯苓 坎气 五味子 胡桃
x气血滞、升降阻x
用旋复花汤 旋复花 青葱 新绛 加桃仁 归须 蒌皮
x冲任皆虚x
紫河车 大熟地 云茯神 淡苁蓉 五味子 川黄柏
x劳力伤脾胃x
用霞天膏。
x劳动伤经脉x
归身 苁蓉 沙苑 杞子 茯苓 川芎
何书田曰∶烦劳伤气宜治上治中,甘凉补肺胃之清津,柔剂养心脾之营液。或甘温气味
创建中宫,不使二气日偏,营卫得循行之义。纵欲伤精当治下而兼治八脉,又须知填精补
气之分,益火滋阴之异。或静摄任阴,温理奇阳。
陈参曰∶肾虚气攻于背,肝虚热触于心,宜血肉有情重镇,以理其怯,填补以实其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卷中杂症
失血章
属性:心生血兮肝藏血,随处而行无处缺。目视舌言耳能闻,足能步履手能摄。如何错过致妄
行,劳伤火动因而得。吐因肺胃即热蒸,逐口吐出随火升。呕或醉怒或劳役,胃口之血无端
行。咯血之血出于肾,阴火上炎殊分明。咳衄肺金心火克,咳者为重衄为轻。犀角地黄汤主
理,归骨(地骨)栀芩麦知杞。侧柏藕汁共茅根,童便服之浮火已。咳嗽沙参天麦冬,寒热
龟甲青蒿庸。有痰贝蒌花粉入,有泻药(山药)苡苓甘同。不止(失血不止)蒲黄炒荆芥,
韭汁大黄去紫块。血不藏室体极虚,八珍可用阿胶配。
陈参曰∶《内经》分上下失血为阳络阴络,是腑络取胃,脏络取脾。
x治血先理腑胃x(甘凉肃降法)
沙参 玉竹 花粉 郁金 茜草 绿豆皮 麦冬 桑叶 川斛 杏仁 竹心
x又治心营x(轻清滋养法)
生地 丹参 地骨皮 连翘 元参 山栀 生粉草
x风淫津涸x(甘寒法)
芦根 薄荷 羚角 蔗汁
x温淫火壮x(苦寒法)
石膏 黄芩 山栀 杏仁
x暑遍气分x(开解法)
滑石 苏梗 杏仁 橘白 薄荷 苡仁 白蔻
x暑逼营分x(清芳法)
犀角 生地 青蒿 山栀 银花 丹皮 连翘
以上外因。
x嗔怒伤肝阳x(血随气逆,用胶 ,气为血帅法)
白苏子 郁金 丹皮 钩藤 丹参 降香 川贝母 杏仁 桑叶 橘红 蒺藜
x郁勃伤肝阴x(木火内燃阳络,柔肝育阴法)
阿胶 麦冬 白芍药 生地 甘草 鸡子黄
x烦劳损心脾x(气不摄血,甘温培固法)
用归脾汤。见前。保元汤 人参 黄 肉桂 甘草
x纵欲伤肾x
青铅六味丸 肉桂 七味丸并加童便。
x精竭海空,气泛血涌x(危症急固真元,大补血法)
人参 五味子 紫河车 熟地 枸杞子 紫石英
以上内因。
x烟辛烁肺x(治上法)
用千金苇茎汤 鲜苇茎 苡仁 桃仁 瓜瓣 加茅根
x酒热戕胃x(治中法)
用甘露饮 生地 熟地 天冬 麦冬 石斛 茵陈 黄芩 枳壳 甘草 枇杷叶 加藕汁
坠堕伤瘀血泛,先导下后通补。
x怒力伤x(属劳伤之根,阳动则络伤血溢,治与虚损有间,宜滋阴补气为主)
用当归建中汤 即小建中汤加当归 虎潜丸 旋复花汤。
何书田曰∶血之主司系心肝脾,血之生化系阳明胃。胃为血之要道,当先治胃。《仁斋
直指》云∶一切血证经久不愈,每以胃药收功。薄味调养胃阴,如《金匮》麦冬汤及沙参、扁
豆、鲜斛、茯苓。甘温创建中阳,如人参建中汤及四君子加减。沉着浓浓,属肝肾之血,用熟
地、枸杞、归身、牛膝、茯苓、青铅。阴虚阳升,头中微痛,当和阳镇逆,用生地、阿胶、牛膝、
白芍、茯苓、青铅。
思虑太过吸伤肾阴,时时茎举,此失血属骄阳独升,用人中白、龟版、知柏等味。心火吸
肾,随阳升腾,阳翔为血溢,阳坠为阴遗腰痛。足胫冷何一非精夺下元损见症,治以人参、熟
地、河车膏、紫石英、茯苓、五味、枸杞、沙苑,谓莫见血以投凉,勿因嗽以理肺,为要旨耳。
肾传脾胃,元海无纳气之权,急急收纳根蒂,人参、河车膏、坎气、枸杞、熟地、五味、沙蒺
藜、茯苓、胡桃等味,在所必用。
陈参曰∶夏月藏阴,冬日藏阳。阳不潜伏,升则血溢,降则遗精。血宜宁静,不宜疏动,动
则有血溢之虞。投凉剂则清气愈伤。
卷中杂症
附衄血治法
属性:x温邪x(四季皆有因,病衄血,宜用辛凉清润法)
杏仁 淡芩 山栀 郁金 元参 连翘
x风温x(春令)
元参 赤芍 连翘 桑叶 丹皮 橘皮 茅花
x酒热伤胃x
生扁豆 麦冬 北沙参 粳米
x湿热胃火上蒸出衄x
玉女煎 熟地 知母 生石膏 麦冬 牛膝
x胆火上升心营热兼衄x
犀角 生地 丹参 知母 牛膝 侧柏叶 元参 连翘 山栀 丹皮 荷叶
x阴虚阳冒致衄x
生地 龟版 阿胶 麦冬 生白芍 川柏 牛膝 天冬 茯苓 川石斛 人参 山
药熟地 丹皮 泽泻 石决明 莲子 芡实 元参 山萸 补骨脂 淡菜
卷中杂症
便血章
属性:便血不外风淫肠胃、湿热伤脾二义。《内经》谓是阴络受伤,阴络即脏腑隶下之络也。
溺血郁热由膀胱,五苓散合莲子汤。知柏山栀皆可入,不痛为虚益气良(玉茎中不痛可
用补中益气汤)。下血大肠多湿热,肠风脏毒清浊译。粪前近血热在下,粪后远血热上臧。
四物荆槐榆悉妙,棕灰陈(皮)壳(枳壳)苓甘
襄。发热柴胡胶(龟)版效,血虚熟地血余尝。瘀块桃红丹尾鳖,延胡赤芍同前方。
x湿热x
荆芥炭 川连 乌梅 广皮 茅术 地榆 甘菊炭 黄芩 白芍 川朴 槐米 于
术茯苓 桑叶 泽泻 丹皮
x阳虚寒湿x
茅术 广皮 炙草 柴胡 人参 附子 川朴 炮姜 升麻 地榆 茯苓 防风根
白芍 荷叶 建神曲 葛根
x大肠血热x
生地 地榆炭 黄柏 料豆皮 柿饼 山栀 丹参 炒樗皮 槐花 炒黄芩 丹皮
元参 五加皮 当归 炒银花 白芍
x脾胃阳虚x(下血如注)
四君子汤加木瓜 炮姜 禹粮石脂丸
x阴伤肠胃x
生地 丹皮 竹心 茯苓 补阴丸 元参 连翘 天冬 牛膝 虎潜丸
x阴虚血涩x(肛坠掣痛,肛门若火烙,阳不和平,仍是阴精失涵)
生地炭 火麻仁 归须 冬葵子 料豆皮 查炭
x脾肾虚x
六味丸加芡实 五味子 莲肉 归脾丸
x肾阳虚x
人参 苁蓉 补骨脂 柏仁 韭子 鹿茸 鹿角 巴戟天 远志肉 茯苓 熟地 菟丝子 归身
x肾阴虚x
熟地 龟版心 归身 知母 山药 山萸 料豆皮 白芍 茯神 地榆 丹皮 五
味子 乌梅 花龙骨
x劳力络伤x(瘀必结于络,络及肠胃而后下,乃一定之理)
人参 陕当归 茯苓 炙草 大白芍 肉桂
x血瘀在络x
归须 旋复花 柏子仁 桃仁 新绛 青葱管
x阳明不阖x
人参 炒川柏 山萸肉 赤石脂 乌梅 禹余粮 五味子 白粳米 清心莲子饮
人参 柴胡 黄芩 地骨皮 车前子 黄 茯苓 甘草 石莲子 麦门冬
何书田曰∶便血一症,古有肠风、脏毒、脉痔之分,其实不外乎阴络受伤也。能别其血之
远近而决其脏腑之性情,则不致气失统摄,血无所归,如漏卮不已耳。肺府致燥,涩宜润降,
如桑麻丸及天冬、地黄、银花、柿饼之类。心病则火燃,血沸宜清化,如竹叶地黄汤及补心丹
之类。脾病必湿滑,宜燥升,如茅术理中汤及东垣益气汤之类。肝病有风阳,痛迫宜柔泄,
如驻车丸及甘酸和缓之剂。肾病见形消腰拆,宜填补,如虎潜丸及理阴煎之类。至胆经为枢
机,逆则木火煽营,宜桑叶、山栀、丹皮之清养。大肠为燥腑,每多温热,风淫宜辛凉苦燥。
胃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脏病腑病无不兼之,宜和宜补,应热应寒,难以尽言。脾胃为柔
脏,可受刚药,心肝为刚脏,可受柔药。罗谦甫治便血以平胃散作主,加桂附干姜,重加炒地
榆以收下湿,颇见神效。温煦奇肾用斑龙丸。疏补中土用枳术丸,守补心脾用归脾丸,脾湿
肾燥用黑地黄丸,大补精气用天真丸,升降脾胃用平胃散,堵截阳明用禹余粮赤石脂丸。复
从前之汤液,用五仁汤。善病后之元虚,用养营汤。
卷中杂症
汗症章
属性:经曰∶阳加于阴谓之汗。又曰∶汗者心之液。又曰∶肾主五液,故凡汗症未有不出心肾
虚而得者。夫心为生阳之脏,凡五脏六腑、表里之阳,皆心主之,以行其变化,故随其所在
之处而气化为津,亦随其火扰所在之处而泄为汗,是汗本乎阴,乃津液之所化也。
克肖天地名曰人,天地有雨人汗生。时逢久雨天地否,久汗之人病自成。觉来无汗寐时
出,盗汗阴虚兼内热。不动而汗时时来,自汗
阳虚兼有湿。脉细阳弱太阴亏,自汗补阳调胃戢(戢者绝其汗也)。浮麦地芍陈蛎梅,加减归
脾服多帖。盗汗滋阴降火宜,当归大黄功最奇。麻黄根兼知(母)杞(枸杞)骨,前方选用堪
同施。宁神安心药为妙,汗为心液当先知。
x卫阳虚x(宜镇阳理阴)
陈参曰∶火与元气不两立,气泄为热为汗,以治在无形实火,宜清虚火宜补。
真武汤 茯苓 白芍 白术 附子 生姜 玉屏风散 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