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总学+太虚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佛法总学+太虚大师- 第7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宗部即律藏教,以戒為宗,戒行清白,定慧自立,故先持戒制禁業非,然後定慧伏
斷煩惱。為道制戒,本非世福,三乘拢溃ń錇榛芘袛z如來一代遺教故也。二
、因此師融通大小乘故。四分一律,慧光云是大乘,法礪玄惲云是小乘。南山律師獨
云義通大乘。業疏中立五義分通,謂沓回心,施生成佛(施一切眾生皆共成佛道),識
了塵境,相召佛子,捨財用輕。遙超餘部,實為深義。又謂此教所依,本是小乘四分
律本,元被小乘故;然義當大乘,根機漸進故。當分小乘,故小乘無不兼,分通大乘
,故大乘無不攝。三、因此師束諸戒為四科故。謂一者、戒法,如來所制法通萬境故
。二者、戒體,受者所發,心府領迹省=袼姆肿谝莱蓪嵳摲巧切臑轶w。三者、戒
行,受者隨持,三業廣吖省顾恼摺⒔湎啵赖峦庹茫窒嗫绍壒省9誓仙铰勺陔m為
融小歸大之一乘律宗,而實為四分律宗傳統之祖。自曇無德尊者、曇摩迦羅尊者、法
聰律師、道覆律師、慧光律師、道雲律師、道洪律師、智首律師、以至於師,稱為四
分律宗九祖也。

四  南山宗明小乘律之大綱
南山律師於小乘戒學,曾著有章疏五大部:一、行事鈔三卷,二、戒疏四卷,三
、業疏四卷,四、釋毗尼義鈔三卷,五、比丘尼鈔三卷。此外若戒本羯磨裕Ы饧靶〔
律章,諸文部帖,皆律宗之北辰、戒學之南針也。其大綱不出止作二持,略表如下:

                          ┌四 波 羅夷───波羅夷───波羅夷
                          │十 三 僧殘                  偷闌遮
                          │二  不  定───僧  殘───僧  殘
          ┌比丘二百五十戒┤三十尼薩耆─┬─波逸提───波逸提
    ┌止持┤              │九十波逸提─┘
    │    │              │四 提 舍尼───提舍尼───提舍尼
    │    │              │百  眾  學─┬─突吉羅───突吉羅─┬惡作
    │    │              └七  滅  諍─┘                      └惡說
戒法┤    └比丘尼三四八戒┬八波羅夷  十七僧殘  三十捨墮  七滅諍
    │                    └百七十八波逸提  八提舍足  百眾學
    └作持──十二犍度


止作二持,別律攝學,廣攝一切佛法。二具足戒,其比丘戒廣則無量,中則三千
威儀、六萬細行,略則二百五十。比丘尼戒廣亦無量,中則八萬威儀、十二萬細行,
略則三百四十八戒。以比丘比丘尼受具戒時,並得如此無量無邊等戒,故名具足戒也
,其五戒、八戒、十戒、六法皆攝於具戒。漸誘機根以為具戒方便,故戒總有五位。
比丘比丘尼具足戒,式叉摩那受六法戒,沙彌、沙彌尼受十戒,優婆塞、優婆夷五戒
,八戒則為在家眾授暫時之出家戒也。
第二節  教義之枺鼈髯谂
一  小乘經論之傳譯
自漢明帝夜夢金人,派蔡愔等十八人迎得摩騰竺法蘭白馬馱經像來後,支那佛法
即增高繼長,迄今流衍不絕。但摩騰等僅於小乘經中摘譯若干條法義以示於人而已,
若今所謂之四十二章經、八大人覺經之類。其次漸抽譯阿含等一品數品或其頗小部之
經,大概皆小乘經也。嗣乃漸譯般若法華等大經,然未譯論也。已而漸有傳譯毗曇者

。至鳩摩羅什始譯小大乘論,成實論即譯於其時者。其後小大乘經及論,翻譯漸備。
真諦三藏譯論頗多,俱舍論曾由一譯,復由玄奘三藏重譯。按譯傳來之小乘經論未嘗
不多,然以支那人根習相遠,不成宗尚,故成為宗派者僅小乘中最進步之成實論與俱
舍論傳宏一時,然唐宋來亦早銷沉矣。
二  成實宗之源流
甲  成實宗之原委
宗成實論立教之宗派,故名為成實宗。造成實論者,相傳佛寂九百年時,薩婆多
宗學者鳩摩羅陀有高足訶黎跋摩者,嫌師見解疏湥喨⌒〕酥T部之長,以譯成如來
所說三藏之實義,故名成實論也。論主述懷云:「故我欲正論三藏中實義」,即其命
名之意,亦其作論之故。姚秦時羅什三藏翻譯且弘講之,其門下釆承師說,製造章疏
,自是講習頗盛,乃與大乘之三論宗,同為中國最早所成之宗派也。唐代傳至日本,
亦無何進步,漸歸寂落,古德章疏,早皆散滅,今殆無從得之矣。宗此論者,大都兼

習三論般若,故無嚴正之傳承宗系云。
乙  成實論乘部之判屬
成實論是大乘乎抑小乘乎?若係小乘,則於二十部屬何部乎?頗成六朝隋唐間諸
古德討論之一問睿4苏摿簳r最為盛弘,大概與諸部般若及中論等並視,故光宅法雲
法師、開善智藏法師、莊嚴僧旻法師、皆判為大乘也。至攝山、天台、嘉祥,始判為
小乘。後南山律師、臁ヂ蓭煟瑥驮婆c四分律同,教是小乘,義通大乘。然天台之後
,大都評定為小乘論中之長耳。既判歸小乘,當屬於小乘二十部中之何部,說亦不一
。或云依多聞部,或云依化地部,或云依曇無德部,或云取諸部之長。然由奘師基師
考定,係屬末經量部,兼取諸部之長,為六宗中之現通假實宗。其義分通大乘般若宗
,為從小乘進入大乘之一塗徑云。
丙  成實論之法相
此宗立八十四法以攝教理,立二十七賢拢詳z行果。所云二十七賢拢撸阂弧㈦S

信行,在聞思位。二、隨法行,在四善根位。三、無相行,即前二人入見道故。此三
位人名預流向。四、須陀洹果。五、一來向。六、一來果。七、不還向。不還果中開
十一人:一、中般,二、生般,三、有行般,四、無行般,五、樂慧,六、樂定,七
、轉世,八、現般,九、信解,十、見得,十一、身證。並前七人合成十八,名有學
人。自下九人,並是無學:一、退法相,二、守護相,三、死相,四、住相,五、可
進相,六、不壞相,七、慧解脫,八、俱解脫,九、不退相。並前十八有學位,合成
二十七賢拢K勑泄怀鲂〕耍蕦凫缎〕私桃病
丁  成實論之宗義
此宗得諸部小乘中最長之義者,即以其具明人法二空也。論中立二種觀以觀二空:
一者,空觀、如瓶中無所盛之水,五蘊之中無人我故,此即人空觀也。二者、無我觀,
如瓶體相無實,五蘊諸法皆假名故,此即法空觀也。然此宗雖具觀二空,唯在斷見思
惑,證空滅理,故不能具斷二障,以證二空真如也。若依賢首家義,成實論雖義通中論

,仍是析空拙度,不同中論體空巧度;但以利根智解深故,未析空前先見其空,實則
仍須析而後空。若依天台家義,可是體空巧度。實法、既堅情冰釋,假有、亦幻象林森
,三乘同以無言說道而出生死;以鈍根故,僅見於空未見不空,故止於小乘涅槃耳。
三  俱舍宗之源流
甲  俱舍宗之名義
宗俱舍論立教之宗派名俱舍宗。然俱舍論,具云阿毗達磨俱舍論,阿毗譯對,達
摩譯法,俱舍譯藏,今云對法藏論。對法藏即論藏總名,以此論總為決擇評論對法藏
之義故,別得名為對法藏論也。對法體即無漏慧境。對有二義:一者、對向涅槃故,
二者、對觀四諦故。法有二義:一、勝義法,即是涅槃;二、法相法,通四拢B;謂
無漏慧對向對觀涅槃四諦境故。藏有包含、所依二義。包含義者,此論包含發智論等
諸勝義言,故名為藏。對法之藏,依主釋也。所依義者,此論依彼發智論等而造,故
全取本論對法藏名。有對法藏故名對法藏,是有財釋。略釋論名其義如是。

乙  俱舍論之緣起
此論於佛寂九百年時世親菩薩初學小乘時所造,源出婆沙,勢插諸教。婆沙本於
發智六足。如來示寂第四百年後,迦溼彌羅國王迦膩色迦敬信佛法,往往請僧入宮供
養,王因問道,僧說不同。怪問茫鹫咴唬骸悍鸾掏矗頍o異趣,諸德宣唱,何其
有異』?茫鹫咴唬骸褐T說皆正,隨修得果,佛既懸記如折金杖』。王問:『諸部立
範,孰為最善?我欲修行,願聞指示』。茫鹫咴唬骸褐T部之中,莫越有宗。王欲修
行,宜遵此矣』。王即歡喜,令集有宗法藏。有德之僧四方雲集,簡凡留拢営袑W
留無學,於無學內擇果滿六通、智圓四辯、內閑三藏、外達五明者,唯得四百九十九
人;遂推世友尊者為首,足成五百拢姟3跫f頌釋素怛溃兀渭f頌釋毗奈
耶藏,後造十萬頌釋阿毗達摩,即大毗婆沙論是也。五百拢娂冉Y集已,刻石立誓,
唯聽自國,不許外國,敕夜叉神守護城門,不令散出。世親尊者初習有宗,後學經量
,將為當理,於有宗義懷取捨心。欲定是非,潛名重往,時經四歲,屢破有宗。時有

宗阿羅漢悟入尊者,入定知之,告曰:『此眾未離欲者,知長老破必相致害,長老可
速歸還本國』。時世親還至本國已,講毗婆沙,日造一頌,刻赤銅葉成六百頌,攝毗
婆沙其義周盡。標頌香象,擊鼓宣令,誰能破者,吾當謝之,竟無一人能破斯頌。使
■往迦溼彌羅國,時彼國主及諸僧眾聞皆歡喜,謂弘己宗,悟入獨非,遂請造釋。世
親應請造釋成八千頌,果如悟入尊者所言。於是悟入弟子眾賢,造論破俱舍,名俱舍
雹論,世親見之,讚改順正理論,今藏中譯成八十卷。眾賢論師又造一顯宗論,譯四
十卷,後世稱新薩婆多宗。此俱舍論與說一切有宗大毗婆沙論前後之關係,亦即俱舍
論之緣起也。
丙  俱舍宗之傳衍
此論成後,印度內外道大小乘俱習學之,稱聰明論。陳朝真諦三藏初譯成二十卷
,並造疏五十卷以弘講之,一時學者頗多,惜其疏早亡逸不傳。至唐遍覺三藏玄奘,
永徽年中於慈恩寺重譯成三十卷,傳之門人普光法師及法寶法師,各作疏釋,號俱舍
宗。故此宗以世親為祖,玄奘三藏、普光法師以相傳承。唐後此宗雖絕不傳,且少研
鑽於此論者。然為從小乘法相轉進大乘法相之大關鍵。而天臺之三藏教、賢首之小教

,其義亦皆取之於是。傳於日本,雖與成實宗同無傳統之宗徒,至今大乘各派猶多研
習之云。
丁  俱舍論之文義
此論三十卷文,總有九品:一、界品,二、根品,三、世間品,四、業品,五、
隨眠品,六、賢拢罚摺⒅瞧罚恕⒍ㄆ罚拧⑵莆移贰F漤灳頂翟疲骸附缍⒏
五、世間五,業六、隨三、賢拢模嵌⒍ǘ⑵莆乙唬敲闵崛灐埂4司
品中初之二品,總明有漏無漏,後之六品,別明有漏無漏。就總明中,初界品明諸法
體,次根品明諸法用。別明六中,初之三品別明有漏,後之三品別明無漏。明有漏中
,世品明果,業品明因,隨品明緣。明無漏中,拢访鞴瞧访饕颍ㄆ访骶墶F
破我品明無我理。今撮錄為一表如下:


                ┌總明有漏無漏諸法┬明諸法體(界品)
                │                └明諸法用(根品)
      ┌明諸法相┤                ┌明有漏果(世間品)
      │        └別明有漏無漏諸法┤明有漏因(業品)
俱舍論┤                      │  └明有漏緣(隨眠品)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