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菩提萨垛、莲花生大师、法王赤松德赞师君三尊于西藏会合后传下来的法脉是旧密宁玛派。旧密宁玛教法的传承,根据续部和修部的分类分为远传经典部、近传伏藏部和深密正见部三种,根据口传和耳传的分类分为心性、法界和秘诀三部。
从觉沃杰?巴登?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噶当教法,经库、鄂、仲三尊者的传扬,直至后来的宗喀巴大师重新点燃佛教明灯时的大力弘扬,形成了新噶当教法或格鲁派教法。
从大瑜伽师巴登曲雄传下来的道果妙法传承,经萨钦?更噶宁波与嘉贡?萨迦班钦等大师的传播弘扬,形成了道果法脉的萨迦派教法。
从洛扎?玛尔巴?曲吉洛珠到米拉日巴,直到达波?达沃雄努等传承下来的法脉,形成了现在的噶举派教法。噶举教法内部又分为四大派八小派,其中自大德琼波郎觉传下来的法脉称为香巴噶举。
还有从帕当巴桑吉和玛久拉珍等处传扬下来的希杰教法;从吉觉大译师传扬下来的学珠(六合)教法;以及从大德邬金巴传扬下来的三金刚修诵教法等,形成了现在西藏的八大派修法传承和法脉。
以上八大派传承法脉,均是具足显密二法的显密双修传承。这个格局就像夏天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各个都散发出诱人的芳香,蜜蜂根据各自的喜好到各个花朵中采蜜一样,善根人根据自己的善缘,修学适合各自根基的佛法。如果有人去区分八大派传承法脉的好坏优劣,那是幼稚无知的行为。我们必须明白:所有八大传承都是清净正道,都是佛陀的方便善法,都是能够除灭痛苦的法药。这八大传承就像煅炼切磨后提纯的金子,是从如来无垢教法里总结出来的精髓心法。
八大派传承法脉是西藏历代高僧大德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是未来佛教发展的基础和未来众生的福份。西藏八大派传承教法是前人经过修炼得到成就后被证明为深密殊胜的心法,是成就无灭持明妙果的传家法宝,是无变恒久妙道的心要,是传承秘诀的精华,是众多大德圣贤曾经走过的胜道,是成就虹化光身的捷径。我们要以无比虔诚的敬信心,去接受适合各自根基的正宗传承胜法。所有希望开悟解脱的众生,要真心礼奉壇城之主遍轮王(上师)宝足,这样才不会虚度年华。
第12章 如意宝藏
从首先善于观察上师、其次善于依止上师和最后善于学习心法的原则出发,我们要依止善知识,学受深密广大、犹如甘露般能够治灭烦恼百病的良药善法。在学法修法的时候,我们不能停留在只是听受佛法的阶段,就像有了良药之后还要吃下去才能达到治病的疗效一样,我们要把所听受的善法,在无有散逸懈怠中一心一意地修炼才能取得解脱成就。如果只是求求法、听听法,而不把所求到的法切实修炼,那我们就不可能得到圆满清净的佛果。
为了让身心之中本原具有的深密智慧展现发光,我们必须依止善知识,学习根本上师心中的无上心法。依止上师,其实就是学习上师。我们可以把上师比喻为麝香鹿,把善法比喻为麝香,要用这种观点和信仰来依师学法。我们要以虔诚的敬信心来依止上师,努力学习上师心中的深密心法,这个过程就像用模具印造小泥像,我们一定要把上师心中的心法如是不变地学习修取,不能偏离其心法正道。
找到具足功德的如意宝善知识上师之后,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惜一切艰辛、甚至以付出身心性命的代价来依信到底,要像常啼菩萨依止法胜大师那样不畏一切艰难困苦。在依止上师的时候,要像将宝瓶里的水注入自己的肚子里那样把上师心中的微妙善法全部学到手。我们依止上师不能只是在表面上建立师徒关系,这种表面行为对自己没有任何益处。
我们进行皈依和积福的时候,没有比上师更殊胜的微妙福田。尤其是上师在灌顶和传法的时候,所有三宝、三根本和十方三世诸佛都可以由上师一人来代替,其加被力和慈悲爱心与诸佛没有丝毫差别。所以,在此时此刻供养上师积累的福德非常巨大,其他时候供养百千元钱不如此时供养一口美味斋饭,这是很多大德贤师常说的无伪真言。
在所有生起次第有相法的观修过程中,虽然所观想的外相是各种本尊和佛菩萨之相,但是在内在和本性上我们还是要认其为自己的根本上师,这样才能得到殊胜的加被。要悟见圆满次第觉证的殊胜智慧,也要依靠自己的敬信和上师的加被,惟有这样做,才能达到修法的目的。
在一切经续法宝中,都多次强调上师为真佛。上师的密意虽然与诸佛无二无别,但是在化机人类的面前,上师还是显示出人的外相。当上师真身在世的时候,我们要以服从师言等三服侍来让上师生喜,为达到自己的心境与上师的密意无二和合而精进努力。如果不这样做,而等上师圆寂之后才恍然大悟,就为时已晚了。
所谓“首先要善于观察上师”,指的是在没有接受灌顶传法之前进行观察。如果先接受深密灌顶传法,然后才去观察上师是否具格,那是倒行逆施的行为,是严重的过患。如果已经依止了上师并且接受了上师的灌顶传法,那就要以上师的所作所为皆属善行的敬信心来依止上师到底。在依止的过程中如果产生邪见,就是自己害自己。要以上师的所有言行都是功德的清净观来修炼清净行,要用自己的净信和敬意来迎接诸佛的慈悲和上师的加被,这也可以产生积福灭罪的功德让自己受用。这一切都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不仅要在认真观察寻找的基础上找到一位指路上师,而且要如是地执行上师指示的取舍正法,然后经过实践修炼之后,方能得到正果。
渴望尽快成就佛果的有情,为了累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需要依靠善巧方便的慈悲和空性无垢的智慧。仅仅依靠慈悲,无法从轮回世界中彻底解脱;仅仅观修没有慈悲的空性,那也不是清净正道。只有修习慈悲和空性双运的道法,才能出离有、寂二边,从而成就正等正觉佛果。
佛祖给我们宣说了不了义、了义和大、中、小三乘等顺应化机心意的各种法门,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是了义当下成佛的捷径妙道。但是,进入解脱胜道不是由上师像捡块石头那样随便把信徒强拉进去,而是要靠人们自己积福灭障等一步步依序修习次第道法来实现。这里,守护上师所传的别解脱戒、菩萨戒、密宗三昧耶戒和应学三昧耶誓词等是非常重要的。
刚开始皈依三宝的时候,要受皈依三宝的居士戒,在遵守所受居士戒开遮规定的前提下,再依次接受别解脱律仪的八斋戒。受戒之后,要遵守一戒、多戒、圆戒和梵行等男女居士的戒规,遵守沙弥戒的四根本和六分支等戒规,遵守比丘戒的二百五十三戒等各自所受戒律的开遮戒规。在此基础上接受内菩萨戒,并且要遵守应学律仪——由愿、行菩提心和二谛所包容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等,然后要受守密宗三昧耶戒,遵守外寂静续事瑜三部、内方便续三瑜伽和殊胜大圆满法的根本与支分三昧耶誓戒。
受完诸戒和遵守各自的戒规之后,我们要勇猛精进地努力修学,放弃对此生世间作业的贪恋。我们应该进驻大德持明传人住过的佛土、凡人成就虹化光身的圣地或者像雪域高原西藏那样具足神秘加被力的地方。
我们进驻修法的地方要具有静地所具备的功德,一定要是殊胜的地方。我们可以选择人烟稀少的幽静圣地:背后为洁白美丽、高耸入云的雪山,前面是碧波荡漾、清亮如供水般的湖泊,中间有很多岩石岩洞的地方;或者是在树林翠绿、鲜花盛开的大山中,有天然形成的美丽岩洞石房,弥漫的云层不时洒降甘雨,太阳的光芒照射其间;或者是长满药草的草地里,周边的山顶云雾缭绕,犹如穿上了洁白的云衣,可爱的禽鸟和野兽在其间漫步嬉戏,涓涓的溪水令人轻松愉悦,东边日月初升的地方开阔明朗,南边轻风吹拂,令人凉爽舒适,夏天能够听见杜鹃悦耳的鸣唱,秋天能够闻到草木结果的芳香,冬天一片银装素裹,溪水在厚冰下汩汩地轻流,春天绿草铺地、繁花似锦…… 这样的环境能让瑜伽士心中自然而然生起禅定妙智,一切散逸昏沉自动减少消失,外界一片寂静,没有痛苦和哀号,内心充满禅定的快乐。
我们还可以和法友一起进驻修法静地,这个法友应该具备三昧耶誓戒、五毒稀少、意志坚定、心胸宽广、勤于修炼、自有爱心。然后我们要依止上师,从共同与不共前行法门开始学修佛法。在充分知晓传承历史和佛法来源的基础上,接受灌顶,使身心成熟;接受正行心法秘诀的开示,使身心开悟解脱。一切开示修炼的次第要符合传统例规,对于自己产生的觉证要不失时机地与上师、与法友交流,通过交流体证来除障纠错并且令觉证增长。
在长期精进修炼之后,最终要达到不分入定与出定、不分白天与夜晚,光明觉证不修自现,每时每刻都在光明智慧中入定安住。还要与三时诸佛的法嗣——上师的密意无二无分,就在本原大乐法界中安住不动,这样能够任运成就此生与往生、自业与他业的恒久大业。
第13章 缘起因果的规律
我们照镜子看自己的脸时,随着心中产生高兴、忧伤、得意或失落等感觉,面部表情也跟着发生明显的变化。在镜子里,我们还会发现自己脸上的黑痣、斑点、污垢和散乱的头发等,镜子里所照的一切物体都自然清晰可见。其实,镜子里呈现的物体,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形。人的一生要经受遭遇敌人的痛苦、与亲友分离的痛苦、事与愿违的痛苦等等,虽然这么多的痛苦不是全由现在的“我”来制造的,但也绝不可能是没有任何原因的突发事件,究其原因,我们将会发现这一切原来是有了业报有漏身之后产生的结果。
就像是火便是热的、是水便是湿的一样,从性质决定一切的角度来看,苦谛之蕴必然为痛苦,这是物质的客观规律。产生痛苦的原因在于集谛业障和烦恼,集谛业障烦恼的源头就是我执俱生无明,因此,十二因缘中处在首位的便是轮回迷妄之根——无明。无明的反面是明,获得明智就是脱离迷妄,所以,如果我们没有受无明的控制,那就可以免去最初迷妄和堕入轮回。迷妄炽盛的时候,如果能够获得智慧,迷妄便会自动消除,这个过程就像做梦的人从梦中醒来之后梦幻自动消失一样。
产生痛苦的根源是无明,从无明中次第产生了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和老死。这十二因缘的反复流转就是轮回不断流转的过程,从而产生了漫长的痛苦流和迷妄。在经受由前世的业障和烦恼产生的痛苦的同时,我们又制造了来世痛苦的业因,其结果是再受业报的痛苦。从无始轮回到现在,我们所经受的痛苦不计其数,如果把痛苦哭泣的泪水汇集起来,可以形成很多个大海,其水量能够超出四海之水;如果把世世代代的尸骨堆积在一起,可以堆成比须弥山还要高大的骨山。但是,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还在不停地制造痛苦之因,我们还没有摆脱迷妄愚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