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问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俱舍问答- 第4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答:无染定:世俗智为体,修行者以他相续烦恼不缘自己而生起的意愿而入等至,出定后结合入定作为护持他心的方便。
无染定所依地:依第四静虑。无染定依于易道中最殊胜者。
无染定所依人:不动法阿罗汉(包括不动阿罗汉、缘觉、佛陀)。
无染定所依界身份:依欲界人的身份。因为以人的身份获得阿罗汉者先前唯恐他者的烦恼因己而生,而以之作为所缘,加以忆念,故是能灭尽彼之方便。

702、 什么叫做愿智?它于无染定有何差别?
答:愿智:以我当知此的心愿入第四静虑等至,结果也如愿了知彼之对境。
愿智与无染定之差别:
同:本体、地、补特伽罗、所依界。
无染定:所缘为他相续未来生之有事修断;
愿智:缘色等一切法。

703、 什么是四无碍解?它们的本体、所缘、地有何差别?
答:四无碍解: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辩无碍解。
(1)法无碍解:对于名称等无碍了知名法无碍解。
(如说“瓶无常”,瓶无常此二皆是名称合起来则是一个句子,如是这样的能够诠表某种意义的法,无学圣者以无退智慧无碍了知,是法无碍解。)
(2)义无碍解:对意义无碍了知名义无碍解。
(如说“瓶无常”。对于其中所表达的瓶子无有恒常,或瓶子刹那坏灭之义,无学圣者以无退智慧无碍了知,是义无碍解。)
(3)词无碍解:对言词无碍了知,名词无碍解。
(如说“瓶无常”。以各地不同方言、语言来表达,或以不同专业学科之术语等来表达,无学圣者以无退智慧皆无碍了知是词无碍解。法无碍解与词无碍解之不同:法无碍解是指对于用同一种语言来诠表某个意义所使用的名称,句子等无碍了知;而词无碍解是指对于所使用的不同的语言,如藏语、汉语等能无碍了知。)
(4)辩无碍解:对所缘的语与道无碍了知,名辩无碍解。
即缘与断定意义相联或相违的词语无滞碍为他众明显宣讲、如是宣讲之智;以及缘自在而不忘失之等持智慧(止观)二道的无碍智。(了知语与道,即了知辩及因,语是辩,道是辩因,对于此二皆了知是辩无碍解。)
辩无碍解之本体:灭智以外的九智。(所缘语及道是有为,故除灭智。)
所缘:语及道。
依地:如应依于欲界至有顶之间的一切地。(虽然语唯在欲界及初禅,说依一切地是指,承许辩无碍解缘于语及道任何一个皆得产生,由此而说其所依地可以是一切地。)
义无碍解本体:十智或六智。
十智:了达诸法之义(即以诸法为义)
六智:了达涅槃胜义(即以涅槃为义)
所缘:义。即所诠表的意义。
依地:在欲界至有顶之间一切地均具有。
法无碍与词无碍解之本体:世俗智。
法是指名称等来诠表意义的能诠法
词是指如藏语、汉语等不同的语言
法无碍解在欲界与四静虑中具有,无色界无名蕴故不存在
词无碍解在欲界与初禅中具有,二禅以上无寻故无言词

704、 边际有多少种?为什么如此得名?
答:边际有六种:无染、愿智、四无碍解中除去词无碍解而加上第四静虑边际本身称为六种边际。(第四静虑边际本身,或可理解为唯起此定,并无与定共起之慧行功德;或有说是依此边际定成就延促寿行,为第六种边际。)除词无碍解,是因为其所依地是欲界、初禅,虽然其依第四静虑边际定而得,但其不能如余五种功德而成为边际定之体,故不称为边际。
一切地所随顺,增至究竟名边际。
边际定的得名:正在修持此第四静虑边际定时,首先随顺欲界、初禅至有顶之间顺行,再从有顶至欲界,后从欲界修至四禅至此名为遍一切地,其次于四禅中,由下品而中品,乃至上上品,名增至究竟,由此二义得名边际。

705、 什么是六神通?他们的总本体和分别本体是什么?
答:六种神通:神境智证通、天眼智证通、天耳智证通、
他心智证通、宿住随念智与漏尽智证通。
六通总的本体:解脱道的智慧。
四通本体:世俗智
缘无漏法:法智、类智、道智
缘有漏法:世俗智、他心智
漏尽通:同漏尽力
漏法灭尽本体:六智(缘无为灭故)
漏尽者相续中具有十智

706、 这六通于何地具有?通过什么途径而得?他们是什么念住?都是善法吗?
答:一、六通依地:
前五通:依四静虑正禅,由易道止观平等而生故;
(不依无色定、未至定、殊胜正禅,止观不等故。)
第六通:依无漏九地。
二、以何途径而得:一切神通均是依前世轮回中修习熟练远离欲贪而得。修行尚未纯熟,则由加行而得。
三、是何念住:他心通:除身念住余之念住,缘相应法故。神境通、天耳通、天眼通,唯身念住。神境缘色香味触;天眼缘色;天耳缘声。宿住通、漏尽通:四念住。通缘五蕴一切境故。
四、善、不善、无记性:
天眼、天耳通:无覆无记性
余通:皆善性

707、 佛经中所说的无学三明是什么?以何原因如此得名?
答:无学三明:无学阿罗汉相续中的最后三通是无学三明,
即宿住智证明、死生智证明、漏尽智证明。
宣说三明:
(1)以宿住智证明对治前际无明,由于忆念往昔自性衰败而生起厌离;
(2)以死生智证明对治后际无明,由随念其他所化相续的未来衰败而心生厌离;
(3)以漏尽智证明对治能遣除中际愚痴无明,因为现量证悟现在之实相。

708、 什么是三种神变?此三如何打动所化众生之心?
答:三种神变:神境神变、记说神变、教诫神变。
此三种神变能打动所化众生之心,令其发心并修行:
(1)神境神变(体是神境通):以种种神通变化令所化众生生信心而引入正法;
(2)记说神变(体是他心通):以他心通了知他心及种种根基,令所化众生信受;
(3)教诫神变(体是漏尽通):以殊胜无谬之佛法进行教诫,并引导其进行修行,最终证得利益之果。

709、 什么是神境通?分多少种?
答:以等持而自在幻化与行于种种对境,是神境通。
神境通分为:
欲界幻化:幻化色香味触外四处
色界幻化:幻化色触二处
意势行:极远的地方举心缘的时候即可到达
行  运身行:快如飞禽,于空中飞行
胜解行:由作意远方成近距离所生之行

710、 欲界幻化只化外四处而不化其他处的原因是什么?二界幻化怎样具八种?
答:欲界幻化只化色香味触四处,不化声,因为声不存在同类相续;色界幻化只化色触二处,不化余三,色界无香味,并声无同类相续故。
二界幻化具八种:
自身相联幻化
他身相联幻化
自身相联幻化
他身相联幻化
自身相联幻化
他身相联幻化
自身相联幻化
他身相联幻化

711、 十四种化心是哪些?为何下心不化上心?以何方式获得?
答:十四种化心:四静虑正禅中生自地与所有下地的化心之果。
一禅:自地及下地欲界有二;
二禅:自地及下地初禅欲界有三;
三禅:自地及下地共四;
四禅:自地及下地共五。
下心不化(上)心之果是因为下心劣、上心胜而不能化。
得化心方式:在静虑正行中以远离下地之贪的方式而获得。
712、 化心是如何出入的?化说心有什么特殊情况?
答:一、化心从二心生(即入化心):
(1)现前化心时,从净定起现而入化心;
(2)相续时,由化心本身生化心。
出化心:从化心出而入净定。
二、化说心:
欲界:一禅地的化身以自地说心而言谈;
二禅地以上无自地说心,须现前一禅寻伺而具说心。
佛陀之化身可以随意言说,不必佛亲自开口;余者之化身须幻化者说时方能言说。

713、 一相续中出现化心、说心不相违吗?迦叶尊者的身体留存于世的情况是怎样?有什么样不同的历史说法?
答:一、无相违的过失。最初加行时化心现化身后说“愿我的这一化身长久存在,尔后愿以说心而言”,逐渐通过加持而令化身言说,到最后不依化心而仅以说心便可言谈,因此无有上述过失。
二、关于迦叶尊者的身体留存情况:
克什米尔论师:死者有加持。大迦叶尊者的骨锁通过加持留存至弥勒佛出世期间可一直保存,然而不坚固的身肉等无有加持。
其余论师:死者无加持。迦叶尊者的骨锁之所以能留存实际上是依靠所有清净天人的威力而留存的。
历史上的说法:
《杂事律》:佛将入涅槃时交佛法于迦叶尊者,尊者将入灭时,结集三藏交付阿难,于印度顶礼佛陀八大遗塔,再去龙宫顶礼佛牙舍利,后去鸡足山准备入灭。山打开,尊者首先发愿:“愿佛法长久住世,愿弥勒佛出世时,依我的身体令其眷属生起出离心,趋入佛道。”然后于山中身披佛陀赐给的袈裟作吉祥卧而入灭。大地震动。未生怨王知迦叶尊者入灭,与阿难尊者前来鸡足山,以前面尊者亦有“未生怨王到来,愿山门打开”之愿力,山门打开。王与阿难尊者顶礼,阿难痛哭流泪,现在于山前有一小溪,即是阿难尊者当时流泪所成。另外,《印度佛教史》、敦珠法王的《藏密佛教史》、无垢光尊者的《三休息总说》、汉传佛教的《鸡足山志》等中皆有宣说。在《布顿佛教史》中说,弥勒佛出世距今还有七亿六千多万年,届时弥勒佛来鸡足山三次,最后一次山门打开,弥勒佛将迦叶尊者遗体置于手中,对其众多眷属说:“这就是释迦牟尼佛教下首座大弟子迦叶尊者的遗体,他身上披的就是释迦牟尼佛赐给的法衣。”弥勒佛的眷属一见之下,皆生起出离心,并证阿罗汉果位。
也有说迦叶尊者并未入涅槃,只是入灭尽定,但这种说法不合理,有些经论中已经说了,迦叶尊者是真正涅槃,并不是入灭尽定。
此处依《俱舍论》之观点,即迦叶尊者已入涅槃,并通过加持保存骨锁至弥勒佛出世。

714、 多化心化一身,还是一化心化多身?化心是善、不善、无记中哪一种?此处为何说化心九处呢?
答:一、最初未熟练时,多化心只能化现一化身,因需长久勤作之故。后神通已达纯熟时,一化心也能化现多种化身。
二、修所生化心是无记法(即无覆无记中的化心);
生得化心有善、不善、无记法三种。
三、于十色处中除声外可以化余九处,按理讲实际上不可能化为根,然而所化的色香味触四境不会与根分离的缘故,由此而说化心九处。

715、 请举例说明五种神境通。
答:五种神境通:
一、修得:如以人身修禅定而得神境通;
二、生得:如天龙、罗刹等一出生便具有之神境通;
三、咒成:如依甘达热等密咒而成的神境通;
四、药成:如由龟精、孔雀翎等妙药所成的神境通;
五、业成:如我乳国王与中有众生的神境通是由业力所成。
(生得与业成之不同:生得:唯转生于某一趣时,便直接具有某种神境通,如转生于天龙,直接即可变化;业成:由业力所成,不依修定而由某种业,于即生中便得神境通,或中有身,因其不是五趣,故不能说“生”,所以中有所具神境通不属生得,唯是业成。实际上生得亦是宿世业所成,但唯局限于生而即生具有;业成则强调由业而成,并不一定是生而即得。)

716、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