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解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刚经解读- 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他也要死了。
  这是讲到福德,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阿育王那一下的布施,小孩子拿的沙子,不住
相的布施,的确是无心的;如果说我们大家学学阿育王,明天拿点东西到佛前供供,来
生也得一个治世圣王,办得到吗?办不到!因为你是有心,是住相。小孩子拿著沙子,
他看那个沙子就像黄金一样,一念的诚意供养,所以叫做不住相布施。

    周利盘陀伽的扫帚

  还有个佛经上提到的周利盘陀伽的故事。佛在世时他也跟著学佛,笨得无比,岂止
金刚经不会念,连个阿弥陀佛都不会念,佛最后就叫他念「扫帚」两个字。他念了
「扫」,忘了「帚」,念了「帚」,忘了「扫」,学了好多年才会念。可是后来他的神
通最大,还救了几次佛的命。一次佛被外道加害,魔王把山压过来,周利盘陀伽在后面
一指,就把山推开了。那个气功真算到家,有大神通,就是念扫帚念出来的。
  佛经里讲到他也有一段因缘,当他要到佛那里出家时,年纪已经很大了,我们这些
师兄阿难呀,须菩提呀,舍利子呀,都挡住不准。他就在山门外面大吵,佛在里边打坐
听到了,出来问大家,为什么不让他出家!这些大弟子们都有些神通,说观察过这个人,
五百生以来都没有跟佛结过缘,因此无缘出家。佛就骂他们了:你们啊,就只晓得当罗
汉,神通只通到五百生,五百生以前他是什么你们知道吗?五百生以前那一生他是一条
狗,与我有缘。它跑到一个地方吃大便,那个茅厕叫做吊足楼,你们在这里很少看到,
在大陆高山上住,那个茅厕上面有人大便,大便一落一丈掉到茅厕底。所以古人有两句
诗:「板狭尿流急,坑深粪落迟。」大便要很久才落到底。这个是挖苦古代专门读书做
对子的人,连茅厕也做成对子。那只狗到这种地方吃大便,上面大便掉下来,正好掉到
它尾巴上。那只狗吓得掉头就跑,一边跑看到一个古塔,是个有道罗汉的墓,狗看到这
个古塔就要翘尾巴屙尿,尾巴一甩就把大便甩到这个罗汉的坟堆上面去了。佛说:他啊,
当时就是以这个大便供养我,所以跟我结了缘。那个塔,就是那一生修到独觉佛的骨灰
塔。
  想想看,那不偶然啊!狗吃大便等于我们吃红烧肉一样的香,那是它的粮食。它以
最好的粮食,尾巴一甩上去,无心的,不住相的,因此啊,它是福德无量。佛说:以此
因缘,所以他可以出家。
  这位老头子跟佛出家以后,都做苦工,佛也教他修持,太笨了,都没有办法教会他,
稍微多两句,他就忘了。佛只好叫他去扫地!教他一边扫,一边念「扫帚」,搞了好几
年,他才记住了扫帚,后来他也悟了道。
  修行就像扫帚一样,心里头杂念都要扫掉,无住相布施,所以无住相这一句话就是
扫帚,你心里头什么妄念都要扫掉。如此修持,就是如所教住,心中随时随地都达到空
其念,不住相而住,这才是真学佛。这是第四品,妙行无住分,我给它的偈子做结论:

    第四品偈颂

    形役心劳尘役人  浮生碌碌一心身
    繁华过眼春风歇  来往双丸无住轮

  这一首偈子,也就是说明修行的原理,真正修大乘的妙行,就是这样子。
  「形役心劳尘役人」,我们这个身体就是形,我们这个身体活著很可怜,大家读过
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吧!讲人生心为形役。我们人都做了身体的奴役,冷起来要穿,热起
来要脱,饿了要吃,吃饱了要吃泻药,一天到晚为身体忙。外境界的尘劳指挥我们,我
们成为外境物质世界的奴隶。
  「浮生碌碌一心身」,中国文学讲我们这个人生,又叫做浮生,水面上的一滴油一
样浮在那里,等一下散掉就没有我了,水还是水,所以人生如浮萍一样飘浮在那里。一
天忙忙碌碌,就是为了这个身体,为了一个思想、一点念头在忙碌,自己骗自己。
  「繁华过眼春风歇」,功名富贵呀,儿孙满堂呀,五代同堂呀,好像热闹得很,等
于春天到,满院百花盛开。年轻到中年这一段,唉呀,前途无量,后途无穷,觉得天上
天下唯我独尊;尤其站在十二层楼,国宾饭店,或者中央饭店那个旋转厅一看,台北市
我最大,就是那个样子。这些繁华景相,几十年眼睛一眨就过了。春天没有了,百花也
掉了,什么都不属于我了,只有什么呢?
  「来往双丸无住轮」,两个弹子,一个太阳,一个月亮,永远在转。我们死了以后,
太阳月亮照样的转下去,这个宇宙照样的是无量虚空,决不因为我们死了就没有了。所
以有许多老年人感叹,唉呀,不得了啦!现在年轻人真不成话。我说:我以前跟你想法
一样,现在我搞通了,你不要看到年轻人乱七八糟,我跟你老兄死了以后,太阳还是照
样从东边出来,西边下去,他们乱七八糟的历史啊,也是很繁华的过下去,决不会因为
你我死了以后,历史改变了形态。所以人生要把这个道理看通,太阳、月亮,它永远不
断的在转,因为它无住,不停留嘛!太阳、月亮有一秒钟停留不转的话,这个世界整个
没有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此心此念,怎样叫做无住,并不是叫你求空,你定在一个空上,
早就有所住了。金刚经并没有告诉你是空啊!如果解释说金刚经告诉我是空的,那你完
全错解了金刚经。第四分我给它的偈子是如此,我这些话也是随便说著玩玩的啊!你不
要信以为真,如果你信以为真,那你就有所住了。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
来。】

    非相和空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大家要注意啊!刚才讲叫我们学佛的人要不住相,不住相布施,先说明不住相的福
德,这个智慧成就的功德,智慧是无比的大,无量无边。现在进一步真正告诉我们,怎
么样见佛?很严重啊!我们大家学佛都想见到佛。他对须菩提说:「须菩提,于意云
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可不可以身相来看见佛呢?
  佛经上说,佛有三十二相,与我们一般人不同,佛有八十种随形好,有八十种跟随
他那种特别的身相来的好。譬如他一出来可以放光,这个我们都做不到,佛的手一张开,
指头与指头像廉子一样,是连著的。上次我们讲过,他舌头吐出来,可以抵到发根,各
种各样不同,每一种相有每一种相的功德,多生累劫修来的。譬如人拿花、香来供佛,
来生变漂亮人,小姐们要注意!衣冠供佛,来生不怕没有衣服穿,而且身体健康。多拿
医药来布施,来生一辈子不会生病。前生悭吝医药的布施,这一辈子多灾多难多疾病,
种种都是因果报应。所以佛为什么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这是果报来的,因为他多
生累劫都在止于至善,都在修行,所以有这个福德生相,这是讲他活著的相。他的兄弟
阿难,比他差一点,有三十种相好,差两样。翻译经典的鸠摩罗什法师,也是三十种相
好。
  这里佛说,你可不可以用有形的形相来看佛呢?这是释迦牟尼佛问须菩提的问题。
须菩提答覆世尊:「不也,世尊。」同学们注意啊!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
见佛,就错了。那么你或许会说,庙子里为什么要弄个偶像拜呢?那不是偶像啊,真正
的佛同其它许多宗教一样,是反对拜偶像的。那为什么画的佛,塑的菩萨都可以拜呢?
答案是四个字「因我礼汝」。因为我的形像存在,你起恭敬心拜下来,那个像是一个代
表而已。你这一拜不是拜我,是拜了你自己,你自己得救了。任何宗教最高的道理都是
一样,不是我救了你,是你自己救了你自己。你这一念真诚的恭敬下来,不要说画的真
佛,就是拜一个木头,拜一块泥巴也罢,诚敬的一念专心,你本身就成功了,就得救了。
这叫「因我礼汝」,这并不是拜我啊!佛说的,是拜你自己。你自己什么?你的心,你
的诚敬。
  所以,不但不能以这个偶像认为是见佛,即使是佛在世的时候,都不能看他肉身为
师,那是著相。有一个人著相,楞严经中阿难就是犯了这个错误。佛问阿难:你为什么
跟我出家?阿难说我看你相貌好,又放光,决不是欲念来的。佛就骂他:你这个笨人,
你著相了,是爱漂亮出家的。因此他碰到摩登伽女,有此一劫,这就是著相,所以佛说
不能以身相得见如来。

【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什么理由呢?真正那个不生不死的身,不是这个肉身,肉身还是有生死,修持到活
一千年,最后还是要死。譬如说,佛教里头有一位禅师叫宝掌千岁,活一千年,在印度
活了五百年,因为没有悟道,晓得将来大乘佛法要到中国,先到中国来等著。等到见了
达摩祖师,又在中国活了五百年,大陆上好几个地方都有他的庙子,名字叫宝掌和尚。
像迦叶尊者留形住世,那更不讲,所以,长寿的人是有,那是肉身的相,还不是不生不
灭的。肉身尽管长寿,五百年还是五百年,一千年还是一千年,而永远不生不灭的,并
不是这个肉身相,而是法身。那个法身,不能拿形象来见,所以佛接著吩咐我们一句重
要的话。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到了这里,鸠摩罗什特别加重语气,佛特别告诉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四句很重要,要特别注意把握住。凡是你有什么境界,
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你说打起坐来有境界,不打坐就没有了;
境界就是相,凡所有相,都是不实在的。
  怎么样才见到真正的佛呢?见到法身才是真正与佛相见了。若见诸相都不是相,这
不是讲空啊!一般多解释成空,那是乱加解释,既然是空的,何不译成一个空的,那该
多好啊!他只说,「若见诸相非相」,非相是什么?没有给你下定论!所以一般人念金
刚经,在这里自我下个定论,认为是空,那是你的想法,不是佛说的;佛只说若见诸相
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重点是,佛只告诉你不是相,并没有告诉你空!道理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无所住。

    法报化 体相用

  金刚经第五品的主要中心就是四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
如来。」金刚经中提到的四句偈,究竟是那四句?这是千年来一个大问题,因为经文中
间还有四句,最后的结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也是四句。现在第五品首先碰到这四句偈,希望大家研究时要特别注意。现在再回到第
五品,佛说不应该以身相见如来。
  我们晓得在佛学里,成佛可以得到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化身。因此有些庙子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