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去。可是有一次尝了一下地味,大概是盐巴,吃了以后身体变重了,飞不起来,所以
就留下来了。这就是这个地球上人种的开始。光音天的人又是无色界里下来的,至于无
色界的人种从那里来,佛说不可说,那就要推到原人论去了。这些都是大问题,佛经里
头这些问题多得很,现在我们不要扯远了,回转来只谈我们现在做人的修养;一个人要
把心中的贪嗔痴慢疑洗刷乾净,平等,慈悲,爱一切世人,设法除掉见思两惑。
解结去惑
三界的见思两惑叫做八十八结使,欲界里最多,像八十八个疙瘩,结在一起。能够
修行解开一两个,那已经不得了了,脸上放光了,能够解开四五个,连头发都会发亮
呢!所以真正讲修行,就是解开结使,转变自己心理的行为。心理行为转变了,进一步
能够把智慧开发,断了思想上、见解上的偏见,才叫做解脱。学佛修行,不论大乘小乘,
都是五个程序,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为什么要持戒呢?那是要使自己心中的结使不再与外界连起来,不再打结了,不准
外面打进来,自己也不想打出去。但是持戒就要定力,所以要修定,打坐不过是修定的
一种方法而已!真正修定要随时都在定,心中凝住在一点,止于至善,固定在善的一点
上,这时,八十八结使还没有动摇,要到达智慧发起了,结使才开始有一点点动摇;等
到解脱了几个结使,才解脱了思惑。
知见又不同了,见是看到,看到慧,见到性空缘起真正空性的一面,性空缘起翻过
来是缘起性空。所以说佛法各宗各派,认为只有修中观才对,或修什么才对的,对不起,
你都困在五见里的见取见了。主观认为只有这个才对,你已经被它束缚住了。所以,要
把这一切解脱了,才能叫做学佛。
花了好大的力气,报告到这里为止。现在我们回过来看金刚经,这一节就是讲这个
问题。
初果的罗汉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
尊。】
佛又问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须陀洹能作是念」,一个修道的初果罗汉,心
里能不能有已经得须陀洹果的念头?这个意思是一个悟道的人,能不能逢人便说他已经
悟道了?如果真有人如此,大家不把他送疯人院才怪。一个圣人,或有学问的人,处处
挂个招牌,说自己是有学问的人,这不是疯子吗?中国人的老话:学问深时意气平。学
问到家的人,意气都很平和了,何况果位上的罗汉!所以,须菩提听了佛的问话,就说
那不可能的。
【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陀洹就是预流果,预流就是入流,入什么流呢?人到圣人之流了,已经站到圣人
队伍里去了;也可以说,他所悟的道已经入法性之流了。法性不是人性,人性是丑陋的
一面,等于说,我们人性是这一面,法性是那一面,他已经由普通的纵欲、情感、爱欲
脱出来,进入清净的法性一面了。
佛说,怎么样够达到初果罗汉呢?佛在这里已经讲到功夫了,刚才是讲原则;所谓
的入流,反而无所入。换言之,他证到空的境界,就是缘起不起了,缘起性空了,也就
是证到了性空,念念都是空的境界。
所以说他不入色,眼睛视而不见,一切人、形像、青山绿水看著都很好,都无所谓
了。普通人一看到好,结使就来,被好捉住了;初果罗汉不会被好境界捉走,此心归到
平淡,没有事。不入声、香、味、触、法,这是什么境界?这就是应无所住,这就是真
的无所住。修养到在人世间作人、作事,利益一切人,一切都不住,心中都不留,甚至
做了无量的功德,过了就过了,能够随时如此,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都是这个境界,
这才算接近初果罗汉。
有一个年轻同学,过去也问过我,他说:老师啊,像我们现在打坐用功,经常楞住
了,楞在那里,好像看不看都没有相干,这是不是入到预流果啊?我说差不多啦!入到
芒果那里去了,茫茫然,那是楞住了,那并不是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你不要看这是楞住了,这也是有一点道理,只不过,这是他用功过程中的现象而
已!如果认为这样就是入了预流果,那就不对了。有人修行用功,有时菜饭吃到嘴里是
什么味道也不晓得,你说真的不晓得味道吗?又不是,他味道也知道,只是感受上没有
那么强烈,比较平淡而已!真正学佛用功,会到达这个境界的,可惜不能持久!而且都
是瞎猫撞到死老鼠,偶然来一下,过两天就没有了。不要说我们是如此,连大阿罗汉们
也不行啊!维摩经上都有,像迦叶尊者,及佛在世的一些大阿罗汉们。都难完全到达不
入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
迦叶起舞 毕陵慢心
迦叶尊者定力之高是有名的,出家前,与太太两人同修,约好假结婚,房间里一个
柱子为界,各住一边,有夫妇之名,无夫妇之实,后来带著太太一同出家。像他这样高
定力的人,却当天乐鸣空时,习气深处贪爱音乐的根本发起了,他一边闭眼盘腿打坐,
一边不自觉的打拍子,摇了起来,坐在那里跳舞。这是什么道理呢?这就是维摩经上所
讲,余习未断。所以维摩经有天女散花的描述,天女把花撒下来,落在大阿罗汉身上就
沾住了,落到大菩萨身上,沾不住就掉下来了。维摩居士说,一切大阿罗汉,八十八结
使断了,但余习未断,剩余那个根根的一点习惯还没有断,这就叫余习末断。大阿罗汉
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平常人!
另外还有一个例子,佛的弟子毕陵伽婆蹉,他已经是罗汉了,功夫很高又有神通。
据佛经上说,有一天他要过河,那河的管辖权属于一个女河神,毕陵伽婆蹉站在河边,
两手一比,叫道:丫头,你把那个水断了,我要过去。女河神没办法,功力不及他,只
好把水断了让他过去。事后这个女河神就来向佛告状,说你的大弟子还骂人!脾气那么
大,骂我丫头。佛就笑了,把他找来对他说:过河用神通是犯戒的!犯戒还不说,你还
公然骂她。毕陵伽婆蹉说:佛啊!这很冤枉,丫头,你讲,我骂过你吗?女河神说:佛
啊,你看当著你的面还骂我。毕陵伽婆蹉说:你怎么搞的?丫头,我实在没有骂你。佛
对女河神说:你不要见怪,他五百世生婆罗门家,骂人骂惯了,结习未断,所以这一生
得了哮喘,果报还没有还完呢?你以为他骂你啊!他没有骂。毕陵伽婆蹉还说:我真的
没有骂你,丫头,你不要难过。等于有些人骂人骂惯了,你叫他道歉,他也道歉了,可
是他还再骂你一句。
所以说,得了初果罗汉,对于六根六尘不是不动心,只能说入流而已,可是心念之
流还没有空,等于石头压草,碰到某种环境,还是会暴发的。关于这方面,有许多资料
记载,譬如苏东坡,以及很多人,都是大修行人转生来的,但是转一转生,他就忘记了。
再如明朝有名的王阳明,据有些文献记载,就是一个老和尚转世的。有一次王阳明
来到江西一个庙子,看到一个房间锁著,外面灰尘很厚。和尚说这个房间是不能开的,
王阳明位高权重,怀疑庙子里和尚做坏事,就下令一定要打开;进去只见一个涅盘老和
尚的肉身,已经乾扁了,坐在那里,前面挂著一块布,上面写了几句话:「五十年前王
守仁,开门即是闭门人。」王阳明一看就傻了,但是他一生不再谈这件事。
这些都是什么道理呢?这是说明结使问题,前面我们讲到,得罗汉果的七还人间,
至于变成什么样子的人,不一定。在四川时有位老前辈也很有名啦!他两夫妻人很好,
年轻时我很羡慕他们,我说人世间神仙眷属就是你们,自己有别墅在山上,两个人感情
又好,子孙满堂。他两夫妻都学华严观,太太还得过眼通。她说前生是个喇嘛,受他供
养,结果修行也没有修好,骗吃骗喝,所以这辈子变成他太太服侍他的。因为她修刘洙
源先生那个佛法要领,自己前因后果很清楚,我认为这些都是再来人,这就是说到得预
流果的道理。
说了许多的故事,大家不要听岔开了啊!所谓故事者,即非故事。现在再归到金刚
经。
二果三果作什么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
尊。】
佛又问须菩提,关于二果罗汉一样的问题。
【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二果罗汉,只有一次回转人间,名义上讲再来一次,等于没有来。什么道理呢?有
许多人生死到了,过去的业债已经完了,有时候来入胎一下,在胎儿阶段就流产了,就
完了,这一生债算是还够了。这是真的啊!讲的很实在,听起来好像死无对证。有许多
人眼父母的因缘很好,但是时间很短,缘也完了,他也不须要再来,你应该替他高兴,
他是已经成就了的人,只不过欠你这么一点亲情之债。但是你也欠他眼泪啊!你也为他
伤心哭这么一场,帐也完了,就可以了啦!这是二果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这是不还果,这一生过完就结束了,是三果了。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
含。】
三果罗汉就高了,说不来人间,也不一定,他还是来,因为他已经无生死可了,来
也不怕,只是罗汉有隔阴之迷,投一个胎就迷掉了。到了三果以上,定力高的人可以不
迷,自己知道。
我自己这些年没有到处跑,所以也没有听到什么;年轻在大陆时到处跑,听了许多
奇事。譬如我有一个四川朋友,他就告诉我记得三生的事情,他是很有名的一个名人,
学问好,文章好,当然他也不轻易讲这种事。到了三果的再来人,有时候他明知而不说,
因为他生死可以来去自由。有些人入胎不迷,住胎的时候迷掉了;有些人入胎住胎都不
迷,出胎那一刹那迷掉了,各种情况不同,都是因为三果罗汉定力程度的差别而产生的
结果。这一品讲三果罗汉「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就是因为三果罗汉生死来去比较
自由的原故。
罗汉的前途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
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讲到阿那含的果位,不再来人世间这个欲界了,实际上来不来呢?还是要来;就是
到了四果阿罗汉,也不是绝对的不来。大阿罗汉一定八万四千大劫,地球形成又毁,毁
了又成,但是他不出定则已,一出定怎么办?也只有回向大乘,由般若智慧的解脱,才
能成佛。所以小乘的前途,还是要回向大乘,由小乘的声闻,向这个大乘,才能真正成
就。也就是说,真正四果的阿罗汉,「实无有法,名阿罗汉」,就是没有一个具体的法
证到空。如果你还有空的境界,就落在边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