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来,他跑去只要到了三五部,原来他们用来包猪肉包掉了。
天下有这样的事情!佛经拿来包猪肉,这都是现在的公案。前面说到金刚经有这么
严重,这么伟大,我们现在人各一本,不知道有多少塔庙啊!
大家千万注意!读金刚经,读佛经,千万不要被文字骗过去。这本经典在这里真有
那么大的威力吗?
我讲一个故事,这是中国读书人过去所讲的,说易经有八卦可以驱鬼,所以有个年
轻人跑到深山里头读书,除了读的书以外,特别带了一本易经,放在枕头下因为怕鬼。
夜里听到鬼叫,他就拚命拿易经出来摇,越摇鬼越叫得响,一夜吓得半死,等到天亮跑
到屋外一看,原来是窗外一条绳子,挂在树上,夜里大风一吹发出声响,他当成鬼了。
所以易经连绳子都赶不跑的,一本金刚经是不是同样的道理呢?当然也一样。
那么这怎么解释呢?这是说要变成你自己,经义在你自己心中才行。佛所说经典在
的这个地方等于是塔庙,但是他没有讲是这一本印的书啊!他也没有讲在什么地方啊!
所以我们要重复古人的偈子,这个偈子是很有道理的:「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
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佛在灵山,你不要跑去找了,灵山只
在你心中,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经典上面教你受持,这个经典在这里等于佛,即心即佛,你真悟到了金刚般若
波罗密多是智慧的成就,悟道了,你这个心地的本处就是佛,就是佛的塔庙,一切天人、
阿修罗,没有不皈依,不供养的,道理就是这个。
现在我们给它的偈语:
第十二品偈颂
天人针砭一言师 尊敬方知无可疑
涕泪感恩拜未了 万缘放却只低眉
这个偈语给它的结论,也没有什么,只是一种礼拜,一种感慨。说到真正的佛法,
这一段话就是佛法,你要想开悟,就在这一品。
这其中的道理就告诉我们,做人做事就是一个恭敬的敬,就是儒家所讲的敬。一个
人能够敬己,然后才可以敬人;敬别人,恭敬别人,也就是可以敬自己。一念的诚敬,
当下就可以证到佛的境界,所以这一段的道理,是叫我们正信。
任何的宗教徒,不管是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当你一看到塔庙,真正很诚
恳无所求而拜佛,那一念的尊敬,就是佛境界。第二念就不是了,拜一下然后想想,唉
哟我的香蕉放在这里蛮可惜,水果在这里恐怕烂了,庙上恐怕吃不完,最好分一点给我
带回去,这第二念就不是佛了。
「天人针砭一言师」,这是天人一针救命的针,中国的中医学本来是一砭二针三灸
四汤药。现在所谓刮砂子,拔火罐等方法,都是砭法的遗传,原来的方法是石头来刮的,
病深一点时只好扎针。第三步就是用灸,就是拿火烧,病深进入了内脏,再吃汤药。
所以针砭两个字经常合起来用,就是由这个道理来的。当然,中国后世医学,针是
针,灸是灸,砭是砭,分开了,开药方的尽管开药方,实际上,中医是连贯一套。
佛说的话是向人天下了一针,针砭就是这一念,一句话。所以我们称佛为天人师,
这一句话是什么呢?
「尊敬方知无可疑」,就是尊重,尊重就是恭敬。一尊重啊,当下可以悟道,所以
只有感谢这一句话。
「涕泪感恩拜未了」,感谢懂了这一句话以后,放下万缘,佛的塔就在这里,佛的
庙在那里?就在这里,佛法在那里?就在这里。
「万缘放却只低眉」,所以菩萨慈目低眉,眼睛一闭,一打坐,万缘放下。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
般若波罗密。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
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
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
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
多。】
再说大智慧
现在开始金刚经的修法了。大家不要忘记前面说过,从第一品到了第十品已经告一
段落,佛已经告诉我们一个修道的方法,就是应无所住,一切不住的这个方法。你做到
了一切不住,你就懂了般若波罗密。十三品说修法之前,插进来十一、十二两品,说明
这个重要性,以及要如何尊重;说完以后,佛另起炉灶,开始又告诉我们一个方法。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的经典都是与弟子们当场商量,来决定这一本经的经名。这里须菩提就提出来问,
将来这个记录要如何定名?我们将来(也代表将来的人)看了这个佛经,怎么样依您所
教来奉行?怎么样修行?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你可以把这一次的对话记下来,这一本经典,叫做金刚般若波罗密,你就用这一个
名字来奉持就好了。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
金刚经经常碰到这些话,就是儒家经常反对的,认为这样一句话,翻来覆去,般若
波罗密,不是般若波罗密,就是般若波罗密,好像很不合理。
实际上,金刚经是无上智慧法门,佛自己说,什么理由呢?须菩提你要知道,真正
的佛法没有定法。
你说非要拜佛不可,西藏密宗非要吃荤不可,中国显教非要吃素不可,非要这样不
可,那样不可,这都是定法,不是佛法;那些说法只是教育法一时的方便,不是究竟。
所以佛在这里充分的告诉我们,不可执著一法为佛法,那都搞错了,那都是毁谤佛,因
为佛无定法。
这个意思也就是说,不一定这个形式就叫佛教,那个形式也是佛教。所以你们青年
们要弘法,能够一句佛话也不讲,一个佛字也不提,就能将这个道理教导别人,就是佛
法!何必要加一个「佛」字呢?那只是外衣呀!这个外衣是可以脱掉的。
所以,开始我们已说过,真正的佛法是超越一切宗教、哲学、一切形式之上的。也
就是佛说,真正的智慧成就,即非般若波罗密;智慧到了极点啊,没有智慧的境界,那
才是真智慧。这也等于老子说的,大智若愚;智慧真到了极点,就是最平淡的人。世界
上最高明的人,往往就是最平凡,相反的,平凡就是伟大。
有些同学们常问,那悟道的智慧在那里呀?我说就在你那里,「小心啊!」这一句
就是「道」;「留意啊!」这一句话就是「道」。因为你的「意」就是留不住,你能留
到意就得道了。小心!你就是小不了心,你小到那么小心,就得道了。不要看到世界上
这些都认为通俗,这都是金刚般若波罗密。最平凡的一句话,你能懂得了,就是圣人在
说法。留意,谁能把意留得住?小心,谁能把心小得了,做到了,就得道了。般若波罗
密,即非般若波罗密。
黄山谷与晦堂
刚才我们讲到,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这其中还有
一层意义,我们需要了解;因为佛讲这个大智慧成就,般若波罗密,就是智慧到彼岸,
所以有些学佛的人,就天天去求智慧。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成佛的那个智慧,
不要向外求啊!它并不离开世间的一切。世间法就是佛法,任何学问,任何事情,都是
佛法,这一点要特别了解,千万不要认为般若波罗密有一个特殊的智慧,会一下蹦出来
开悟,很多人都有这个错误的观念。佛告诉你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
波罗密。一切世间的学问、智慧、思想,一切世间的事,在在处处都可以使你悟道,所
以禅宗悟道的人,有几句名言:「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般若
在那里?到处都是。中国的禅宗,专以金刚经为主体,有人因而开悟,并不是念金刚经
开悟,很多人随时随地开悟,这是开悟以后讲出来的话。
其实,我们现在看马路上,车如流水马如龙,那个就是般若,你看到了,了解了,
当下悟道,也就是青青翠竹,悉是法身,到处都是这个不生不死的法身。郁郁黄花是形
容之辞,开的是□□□行,也无非般若。他说在看花中就能悟道了,在风景中也能悟道,
就能成佛。这些就是禅宗的公案。
宋朝与苏东坡齐名的一位诗人,名叫黄山谷,跟晦堂禅师学禅。他的学问好,金刚
经更不在话下,但是跟了三年还没有悟道。有一天他问晦堂禅师,有什么方便法门告诉
他一点好不好?等于我们现在年轻人呀!都想在老师那里求一个秘诀,这样他马上就可
以悟道成佛了,黄山谷也一样。晦堂禅师说:你读过论语没有?
这一句话问我们是不要紧啊!问黄山谷却是个侮辱,古代读书人,小孩时代就会背
论语了。既然师父问,黄山谷有什么办法,只好说:当然读过啦!师父说:论语上有两
句话,「二三子,我无隐乎尔?」二三子就是你们这几个学生!孔子说,不要以为我隐
瞒你们,我没有保留什么秘密啊!早就传给你们了。
黄山谷这一下脸红了,又变绿了,告诉师父实在不懂!老和尚这么一拂袖就出去了,
他哑口无言,心中闷得很苦,只好跟在师父后边走。这个晦堂禅师一边走,没有回头看
他,晓得他会跟来的。走到山上,秋天桂花开,香得很,到了这个环境,师父就回头问
黄山谷:你闻到桂花香了吗?文字上记载:「汝闻木樨花香么?」
黄山谷先被师父一棍子打闷了,师父在前面大模大样的走,不理他,他跟在后面,
就像小学生挨了老师处罚的那个味道,心里又发闷;这一下,老师又问他闻不闻到木樨
桂花香味!他当然把鼻子翘起,闻啊闻啊!然后说:我闻到了。他师父接著讲:「二三
子,我无隐乎尔!」这一下他悟道了。所谓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
罗密。这是有名的黄山谷悟道公案。
黄山谷与黄龙死心悟新
悟道以后,很不得了,官大、学问好、诗好、字好,样样好,道也懂、佛也懂,好
到没有再好了,所谓第一希有之人。第一希有就很傲慢,除了师父以外,天下人不在话
下。后来晦堂禅师涅盘了,就交代自己得法弟子,比黄山谷年轻的黄龙死心悟新禅师
说:你那位居士师兄黄山谷,悟是悟了,没有大彻大悟,只有一半,谁都拿他没办法,
现在我走了,你拿他有办法,你要好好教他。黄龙死心悟新马上就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