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难经正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47-难经正义- 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书名:难经正义
作者:叶霖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属性:医书之繁,汗牛充栋,然剽袭伪托者多矣,何从而信之哉,亦在慎辨之尔。辨 
之法有三∶考其年以求其世;此后味其辞而索其旨之浅深;临其诊以证其言之是非, 
而真伪无所匿矣。执是以观古今医籍,益十不失一焉。若世传之《难经》者,杨玄 
操序言渤海秦越人所作,殆难穷考,而仲景《伤寒论》自序,有撰用《素问》九 
卷、《八十一难》云云,其为汉以前书无疑,是即史迁仓公传所谓扁鹊之脉书也。而 
《隋书·经籍志》云∶《黄帝八十一难》二卷,与杨氏之序不侔。夫难,问难也。 
经者,问难《黄帝内经》之义也。云黄帝者,或原于此,越人之作,似属可信。自 
古言医者,皆祖述《内经》,而《内经》十八卷,西晋乱后,亡佚益多,《素问》九 
卷,梁《七录》全元起注本,祗存其八,已佚第七一卷,王太仆拉杂《阴阳大论》 
之文,以补其亡,妄托得自张公秘本,殊不足据。《针经》九卷,唐人搜其残帙, 
易名《灵枢》,亦非庐山真面。越人去古未远、采摘《内经》精要,意周旨密, 
虽为华元化烬余之书、经吕广编次,不无衍阙,然医经补逸,独赖此篇,厥功伟矣。 
惟理趣深远,非浅学得窥堂奥,故诠注者,亡虑数十家,间见精义,究不能 
处处实有指归,岂得为后学津筏,读者病之。霖学识庸陋,难探玄微,谨考 
经文,寻其意旨,旁采群籍,资为左证,质以诸贤之笺释,西士之剖验,以正其义, 
非敢启幽前秘,嘉惠来兹,唯在讲肄之际,取便翻阅尔。 
x时光绪二十一年春正月扬州叶霖书于石林书屋x 

卷一
一难
属性: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首发一难,问手足十二经皆有动脉,何以独取寸口以决死生,以起下文之义。 
按∶五脏六腑之气,昼夜循环,始于肺而终于肺,是肺为一身之主气,而寸口乃肺之动脉, 
在太渊、经渠之分,为脉之大会,故越人独取此以候五脏六腑之气。然诸经动脉,不可不知, 
否则握手不及足,难免长沙之呵斥矣。手阳明大肠脉动合谷,(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手少阴心脉动极 
泉,(在臂内腋下筋间。)手太阳小肠脉动天窗,(在颈侧大筋间曲颊下。)手少阳三焦脉动和 , 
(在耳兑发陷中。)手厥阴心包络脉动劳宫,(在掌中屈中指无名指尽处是。)足太阳膀胱脉动委中,(在膝 
约纹里。)足少阴肾脉动太溪,(在足踝后跟骨上。)足太阴脾脉动冲门,(在曲骨旁,同身寸之三 
寸五分。)足阳明胃脉动冲阳,(在足大指次指陷中为内庭,上内庭同身寸五寸是。)足厥阴肝脉动太 
冲,(在足大指本节后,同身寸二寸是。)足少阳胆脉动听会。(在耳前陷中。)考《明堂针灸图》、 
《甲乙经》诸书,指称动脉者二十余穴,惟此十余穴,或可用以诊候,而此十余穴中,又以太溪、冲阳、 
太冲三足脉为扼要也。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 
然,答辞。会,聚也。手太阴,肺之经,言肺主气,十二经之脉动,皆肺气鼓之,故肺朝百 
脉,而大会于寸口。寸口者,即《素问·经脉别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之义,故曰寸口。寸 
口三部,鱼际为寸,太渊之高骨为关,经渠为尺,是手太阴肺经之动脉也。人之饮食入胃,其 
清气上注于肺,以应呼吸,而行脉度,越人立问之意,所以独取夫寸口,而后世宗之,为不易 
之法,四十五难脉会太渊,亦此义也。 
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一万三千五百息, 
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 
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此承上文言,人谓平人,不病而息数调匀者也。《灵枢·五十营篇》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 
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 
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一周于身,水下二刻,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水下 
二十刻,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凡行八百一十丈。《营卫生会篇》∶人 
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 
十度而复大会,卫与营俱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亦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 
阴矣。《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 
曰平人。是脉者,营气也。行经脉一日五十周,今日平旦始于手太阴之寸口,明日平旦又会于 
手太阴之寸口,此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取法于寸口也。 
按∶脉者,血中之气也,经言营气,取营运于中之义。西医言食入于胃至小肠,皆有微丝管 
吸其精液,上至颈会管,过肺入心左上房,(心体中空,四壁嶙峋,或凹或凸,中有直肉隔之,故称左房右 
房;左右半截,又有横肉间之,以分上下,筋丝数条牵连,故自能开阖,以应呼吸也。)化赤为血, 
此即清者为营也。其血从左上房落左下房,入总脉管,由脊之膂筋,循行经脉之间,一日夜五十度周于身, 
尽八百十丈之脉道,以应呼吸。漏下者,营气也。若夫卫气,取卫护于外之义,经脉中之血气, 
由脉管之尾,出诸气街,入微丝血管,(经谓孙络者是也。)与阳明之悍气(人之饮食,五味杂投,奚能无毒, 
西医谓之炭气者,此也。)相合,散布通体皮腠之间,充肤热肉,淡渗毫毛,此即浊者为卫也。脉管之 
赤血,既入微丝血管,合阳明悍气,则其色渐变渐紫,西医因其有毒,谓之炭气。散布遍体,渐并 
渐粗,而接入回血管(经谓络脉者是也。)之尾,血入回血管,内而脏腑,外而经脉并脉管,交相逆 
顺而行。外行经脉者,有阴阳之别,一支浮于肌腠之上。一支沉于分肉之间,即阳络行于皮表,阴络行于皮 
里,而皆与脉管偕行,经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者是也。回血管内外行遍,入总回 
管,至心右上房,落右下房,递入于肺,呼出悍气,吸入生气,其血复化为赤,入心左上房, 
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者,此之谓也。然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之相离,乃阴阳 
互根,自然之理也。夫营运经脉中之血气,周夜行五十周者,如月之应水,流贯地中,其行疾。 
出诸气街,合阳明悍气,缠布周身之血气,昼夜行一周者,如日随天道,绕地环转,其行迟, 
故人与天地参也。行阴行阳者,阴络阳络中血气随经脉偕之卫气也。至若外邪袭人,热伤气, 
寒伤血,当责诸孙络缠布周身之卫气。伏气内发,当责诸络脉中之卫气。浮于脉外者,可刺之 
以泄其气,沉于脉内者,宜急攻以杀其毒。诊脉察病,当责诸营运脉管之营气。盖血入心之上 
房,落下房,过总脉管,皆开阖声与呼吸相应,故可候脉之动数,而西医听声以辨心疾,亦取 
乎此。 

卷一
二难
属性:二难曰∶脉有尺寸,何谓也? 
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 
会,聚也。要会者,言切要聚会之处也。人之一身,经络营卫,五脏六腑,莫不由于阴阳, 
而或过与不及、于尺寸见焉,故为脉之大要会也。一难言寸口为脉之大会,以肺朝百脉而言也。 
此言尺寸为脉之大要会,以阴阳对待而言也。 
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 
关者,尺寸分界之地,《脉诀》所谓高骨为关是也。关下为尺,主肾肝而沉,故属阴。鱼际, 
大指本节后内廉大白肉名曰鱼,其赤白肉分界,即鱼际也。关上为寸口,主心肺而浮,故属 
阳。治,理也。欲明阴阳为病之治者。须于尺寸候之也。 
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 
寸为阳,尺为阴,阳上而阴下,寸之下尺也,尺之上寸也,关居其中以为限也。言分寸为尺, 
分尺为寸者,谓关上分去一寸,则余者为尺,关下分去一尺,则余者为寸,此明尺寸之所以得 
名也。 
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 
此又于尺寸中分其长短之位,以合阴阳之数,一寸为偶数,九分为奇数也。盖关以下至尺泽, 
皆谓之尺,而诊脉则止候关下一寸,关以上至鱼际,皆谓之寸,而诊脉止候关上九分,故曰∶ 
尺内一寸,寸内九分也。 
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寸为尺之始,尺者寸之终,云尺寸者,以终始对待而言,其实则寸得九分,尺得一寸,皆阴 
阳之盈数也。然得一寸不名曰寸,得九分不名曰分者,以其在尺之中,在寸之中也。 

卷一
三难
属性:三难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 
此言太过不及,皆病脉也。阴乘阳,则阴太过而犯阳,为阳不及;阳乘阴,则阳太过而犯阴, 
为阴不及。若相乘之甚者,则为覆溢之脉,而成关格之证也。 
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 
关前为阳,寸脉所动之位。脉见九分而浮,九,阳数,寸之位浮,阳脉是其常也。过,谓过 
于本位,过于常脉;不及,谓不及本位,不及常脉,是皆病脉也。 
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 
遂者,径行而直前也。鱼,即鱼际。溢,如水之溢满,而出于外也。阳气太盛,则阴气不得 
相营,故曰关。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故曰格。此阴乘阳位,其脉遂溢于鱼际之分,而 
成外关内格之证也。 
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 
关后为阴,尺脉所动之位。脉见一寸而沉,一寸阴数,尺之位沉,阴脉是其常也。过谓过于 
本位,过于常脉;不及谓不及本位,不及常脉,皆病脉也。 
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 
覆者,如墙之倾覆也。经云∶阳气太盛,则阴气不得相营也。以阴不得营于阳,阳遂下陷而 
覆于尺之分,此阳乘阴位之脉,而成内关外格之证也。 
故曰覆溢,是其真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 
覆溢之脉,乃阴阳离决之征。若覆溢之微,虽关格重证,犹或未至危殆。若覆溢之甚,为真 
脏之脉。真脏者,谓脏气已绝。其真形独现于外,不必有疾病,而可决其必死也。 
按∶脉乃血中之气,谓之营气,西医言谷食入胃,其精液乃至颈,过肺奉心,化赤为血,应 
呼吸,行脉道。即《灵枢·营气篇》云∶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 
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者是也。盖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 
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是左右寸口,虽属于肺,而皆有阳明胃气鼓舞其间,故胃为脉之 
根,肺为脉之干也。《素问·脉要精微论》云∶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六节脏象论以人迎一 
盛至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一盛至四盛以上为关阴。而《灵枢》终始、禁服诸篇,亦以人迎四盛, 
且大且数,名曰溢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