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临床使用经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临床使用经验- 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翰卿

《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临床使用经验》精要
桂枝汤方第一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第二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第三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第四
桂枝加桂汤方第五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第七
桂枝去芍药汤方第八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第九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第十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第十一~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第十二
桂枝加芍药汤方第十三
桂枝加大黄汤方第十四
桂枝人参汤方第十五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第十六
桂枝甘草汤方第十七
桂枝加葛根汤方第十八*
葛根汤方第十九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第二十一'
麻黄汤方第二十二'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第二十三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第二十四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第二十五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第二十六
麻黄升麻汤方第二十七
大青龙汤方第二十八
小青龙汤方第二十九
小建中汤方第三十
小柴胡汤方第三十一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第三十二
柴胡桂枝汤方第三十三
大柴胡汤方第三十五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第三十八
茯苓甘草汤方第三十九
五苓散方第四十
甘草干姜汤方第四十一
芍药甘草汤方第四十二
炙甘草汤方第四十三
甘草汤方第四十四
人参汤方第四十五
栀子豉汤方第四十六
栀子厚朴汤方第四十九
栀子干姜汤方第五十
栀子柏皮汤方第五十一
小陷胸汤方第五十二
大陷胸汤方第五十三
大陷胸丸方第五十四
文蛤散方第五十五
白散方第五十六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第五十七
附子泻心汤方第五十八
半夏泻心汤方第五十九
甘草泻心汤方第六十
生姜泻心汤方第六十一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第六十二
旋覆代赭石汤方第六十三
瓜蒂散方第六十四
白虎汤方第六十五
白虎加人参汤方第六十六
桂枝附子汤方第六十七
白术附子汤方第六十八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第七十
干姜附子汤方第七十一 62
十枣汤方第七十二
附子汤方第七十三
大承气汤方第七十四
小承气汤方第七十五
桃仁承气汤方第七十七
猪苓汤方第七十八
蜜煎导方第七十九
大猪胆汁并土瓜根导方第八十
麻子仁丸方第八十一
抵当丸方第八十二
抵当汤方第八十三
茵陈蒿汤第八十四
黄连阿胶汤方第八十五
黄连汤方第八十六
桃花汤方第八十七
吴茱萸汤方第八十八
猪肤汤方第八十九
桔梗汤方第九十
苦酒汤方第九十一
半夏散及半夏汤方第九十二
白通汤方第九十三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第九十四
真武汤方第九十五
乌梅丸方第九十六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第九十七
白头翁汤方第九十八
黄芩汤方第九十九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第一百
理中丸及理中汤方第一百零一
四逆散方第一百零二
四逆汤方第一百零三
通脉四逆汤方第一百零四
人参四逆汤方第一百零五
茯苓四逆汤方第一百零六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第一百零七
当归四逆汤方第一百零八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第一百零九
烧挥散方第一百一十
枳实栀子豉汤方第一百一十一
牡蛎泽泻散方第一百一十二
竹叶石膏汤第一百一十三
李翰卿语录220则

《傷寒論一百一十三方臨床使用經驗》精要
  整理說明
  《傷寒論一百一十三方臨床使用經驗》乃李翰卿先生遺著。現有1959年油印本(韓五輝原藏)和1960年手稿本存世。
  1959年1月的油印本書名為《傷寒一百一十三方使用法》。其編排體例為:前言;其113方謹依《傷寒論》原書之序,未作分類編排:細目有方義、藥品、加減法、煎法服法、用藥大意、主治經驗摘要、主症、禁忌症、應參考的方劑等9項。論述簡明醒神。1960年的手稿本由安植基、安邦煜和平全意等人協助李老整理抄錄而成,此稿曾經李翰卿親筆修改。並有李映淮(李翰卿之子)貼加的按語和陳重光整理的標記。其編排體例為:編寫說明;將113方分為12類重新編排;細目有方義、主治、藥品、加減法、煎法服法、用藥大意、禁忌證、類似方劑參考、歷代用藥經驗摘要等9項。論述較前詳實。
  此次整理是在先得到1960年手稿本,後發現1959年油印本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在基本保持手稿本原貌的基礎上 又參考油印本作了進一步完善。此外另有一些增刪眨敿氄f明如下:
  1.此次整理李映淮按語、陳重光批裕Ф嗨鶆h略。
  2。此次整理略去“歷代用藥經驗摘要”一欄,因此欄多系仲景原文之重眩
  3.此次整理參照《金匱五函經》卷七卷八的內容對手稿方序再次眨⒅宰魃鲜稣{整。一是因為'960年手稿本的分類排序還略顯粗放,並非定稿,二是因為整理者水準有限,不能完全把握李老原意,故取《金匱玉函經》方序作為編排依據。
  4.此次整理,因刪裁眨咻^多,故定其名曰《傷寒論一百一十三方臨床使用經驗》精要。
  5.藥物計量單位維持原貌,即以兩、錢等計,不換算作克。
  再次感謝韓履祺大夫無償提供其家三代(韓玉輝、韓必明、韓履祺)共同珍藏的1959年油印本資料
  整理者
  2000年8月20日


  編寫說明
  一、此編系本人根據仲景《傷寒論》編寫的病、證、方、藥四部分中的方劑部分。本人多年來在臨床實邸畜w會到,《傷寒論》諸方,不但用藥精簡,法度嚴明,而且對學者明確地指出了符合實際的辨證綱領,果能善於掌握和應用,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二、此編編寫的目的主要有三點:①為了幫助學者容易領會古方哂玫木瘢苊馐艿结崛恕肮欧诫y用”說法的影響。②為了拋磚引玉,就正大方,以改正個人對傷寒方認識的缺點和錯铡员愎餐l掘中醫學寶藏的潛在力量。③為了貫徹黨的中醫政策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精神,以便中西醫早日走向合流,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需要。
  三、本編分類:依據方劑類型,分為桂枝湯類、麻黃湯類等共十二類,使讀者不但便於查閱,而且便於集中體會用藥的具體法則。(整理者按:此次重新編排方序有所眨#
  四、本編每一方下分為方義、主治、藥品、加減法、煎服法、用藥大意、禁忌證、類似方劑參考等欄目,其用意如下:
  “方義” 系說明本方對各種疾病的主要作用;
  “主治” 系說明主治疾病和具體症狀,並根據實邸赋鲈谑褂脮r必須注意的關鍵現象,以便易於掌握,並避免發生錯铡
  “藥物” 列出原方的組成藥品,並根據經驗定出一般使用範圍,以便臨床斟酌採用。
  “加減法” 以原有的加減藥品為限,有的略加解釋和用量,以便臨床易於引申。
  “煎服法” 本欄介紹一般用水的數量和服法的大概輪廓,不可能做到十分精確.
  “用藥大意” 本欄只根據各種藥品的共同作用分類集中在一起,說明各類藥物的治療方向,一般不涉及其他不同之處。各藥詳細部分另詳《藥物編》.
  “禁忌證” 本欄只舉出與主治疾病相反的關鍵證,是為了從反面進一步審查應用方劑是否正確,以避免看法片面的錯铡
  “類似方劑參考” 本欄是為了加強用方的準確性,只介紹兩種情況:一系有關禁忌證的類似方劑, 一系有關主治證或輕或重的類似方劑。
  李翰卿於1960年
澄空按語:李翰卿先生熟讀傷寒,徹其大意,證之臨床,行之有效,激勵後生用簡易經方普度眾生。

  桂枝湯方第一
  '方義'
  此太陽病解肌和榮衛之主方。所謂解肌,亦屬於辛溫發汗範圍內的一種方法。不過這種發汗是在有汗時進行的,所以不叫作發汗而叫作解肌。從“和榮衛”三字體會,說明這種方法有時候不完全以出汗為目的。
  '主治')
  (1)太陽病中風,頭痛,項強,惡風寒,汗出,茫【彙
  (2)時發熱,自汗出。
  (3)常自汗出。
  (4)身疼痛。;
  (5)氣上沖。
  以上五證,都是榮衛不和的證候,凡見一證,即可使用本方。但必須兼有舌無苔或苔淡白而薄、不喜冷性飲食、咽喉不乾燥、小便清白等症方為妥善。
  '藥品'
  桂枝二至三錢 生杭芍二至三錢 炙草一至二錢 生薑一至三錢 大棗二至四枚
  '加減法'
  (1)兼背強者,加葛根(即桂枝加葛根湯)。
  (2)兼氣喘者,加厚樸、杏仁(即桂枝加厚樸杏仁湯)。
  (3)發汗過多,桂枝證仍在,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加附子(即桂枝加附子湯)。
  (4)兼腹痛,不拒按者,倍加芍藥(即桂枝加芍藥湯).
  (5)兼腹痛,拒按者,倍加芍藥,更加大黃(即桂枝加大黃湯)。
  (6)桂枝證铡箩幔婷}促胸滿者,去芍藥(即桂枝去芍藥湯)。
  (7)桂枝證铡箩幔嫘貪M,茫ⅲ瑦汉撸ド旨s加附子(即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煎服法'
  水三茶杯,煎至多半茶杯,去滓溫服。服後少停一二分鐘,飲熱稀粥一碗,以助藥力。並用被子溫覆取汗。以遍體濕潤為度。不可如水淋漓,恐汗出過多,不但病不能除,且容易重感風寒。若一服病已愈,不必再服。如不愈,仍可照前法服之.此藥必須早午晚連續服用,時間不可拉長。每服一次,必須檢查病情有無變化,最要緊的是必須注意口渴與不渴,或喜冷性飲食與否。如果有口渴,或喜冷現象,可以馬㈠巴藥停止,或配合石膏一類的寒性藥品,以免铡戈柺⒅洹H绮∏闆'有變化,可以繼續服用,雖二三劑也可。除此以外,注意避風,飲食方面可吃些有營養的流動性食物。
忌食生冷、油膩、酒肉、五辛、臭惡等不易消化或帶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響療效。
  '用藥大意'
  桂枝發汗解肌,芍藥活血斂汗,二藥配合起來,有解肌和榮衛的作用。但二藥仍嫌力量不足,故加生薑助桂枝以散邪,加大棗、甘草眨笟庖匝a正。更服熱粥以助之,覆被以溫之,使患者得微汗,邪祛而正不傷。此罩沃酗L表虛有汗,眨蜆s衛之主方。
  '禁忌證'
  (1)口渴喜冷.
  (2)酒客及濕熱證的身熱汗出。
  (3)小便數,心煩,腳攣急。
  (4)鼻衄。
  (5)茫【o,無汗。
  口渴喜冷是最主要的禁忌證, 占人所謂“桂枝下嚥,陽盛則斃”的“陽盛” 二字,正是指這些證候而言(\我的經驗,不但有口渴喜冷之症不可用.就是有口乾咽燥之症,也不可用,因為這些症狀都是有熱的現象.除此以外,季節的春夏,我國地區的南方,都應該慎重考懀В驗檫@些季節和地區熱性病較多,或轉變為熱證較為容易。至於酒客及濕熱證,都不是太陽風寒之病,故不用。小便數,心煩:腳攣急。屬於陰陽兩虛的太陽證。鼻衄不是陰虛,便是內熱,所以也不能用。此外,表實無汗之證,絕不可用。
  '類似方劑參考'
  (1)麻黃湯:此治太陽證無汗之方。
  (2)九味羌活湯:此治四時感冒,兼有濕熱,有汗加桂枝,無汗加麻黃之方。
  (3)神術散:此治內傷冷飲,外感寒邪,有汗用白術,無汗用蒼術之方。
  以上是主治第一項病證參考之方。
  (4)白虎湯:此治陽明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