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i)。而佛陀希望在教完身与口精进之清净之后,即教意清净(通过出离而达到的清净)。
五、 为了解说只有在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的烦恼46(vitikkamakilesa)之后,才有可能通过出离来去除困扰性的烦恼(pariyutthanakilesa)。
(4) 在出离之后即举出智慧:
一、 因为出离缘于智慧而获得圆满与净化。
二、 为了解释没有禅那即无智慧可得,因为它是慧的近因,而慧是定的现起。
三、 为了在解说定力的基本原因(即出离)之后,再指出舍心的基本原因(即智慧)。
四、 为了解说只有不断地为世人的利益着想(出离),行善之方法善巧智才可能显现出来。
(5) 在智慧之后即举出精进:
一、 因为智慧必须具备精进力才能发挥其作用。
二、 为了在解说洞察究竟法之空与无我实相的智慧之后,再指出为众生之利益而付出的精进力之非凡德行。
三、 为了在解说舍心的原因之后,再指出奉献的原因。
四、 为了在解说先具足小心地思考与分析之后,再作出的持恒与精进才会有特出效益。
(6) 在精进之后即举出忍辱:
一、 因为忍辱通过精进而达到圆满(只有充满精进力的人才能忍受所面对的种种苦难。)
二、 为了解说精进是忍辱的庄严(一个因无能而表现出忍气吞声之人并不值得敬仰,而一个充满精进力之人,即使是在优势之中也表现出他的忍耐力与涵养)。
三、 为了在解说精进力的原因之后,再指出定力的原因(由于过多精进力而产生的散乱“uddhacca”可以 通过「法忍观想法」“Dhammanijjhanakkhanti”而得以去除)。
四、 为了解说只有充满精进力的人才能持恒(只有具备无量忍辱心之人才不会散乱烦躁,而能时时刻刻皆在行善。)
五、 为了解说当某人在具有正念地努力为他人之福利而奉献时,祈求回报的贪欲心是不能生起的。
六、 为了解说即使菩萨在尽力为他人之福利而奉献时遭受到恶劣的对待与折磨,他也难忍能忍地忍受它。
(7) 在忍辱之后即举出真实:
一、因为具备真实的忍辱才会长久,没有真实时,忍 辱就不复存在。
二、因为在教完如何忍受他人加诸己身的痛苦与折磨 之后,佛陀欲解说菩萨如何实践他所立下援助众 生的誓愿,甚至对恶人以德报怨。
'在被授记时,菩萨发愿渡脱一切众生。果真如其坚定之决意,他甚至对伤害他的人也以德报怨。例如《大迦比本生经》(Mahakapi Jataka)中记载,在那一世生为猴子的菩萨为了救出一个掉在深坑里的婆罗门而费尽了全身的力气,过后疲乏与毫无戒心地躺在那人身上睡着了。那个心肠恶毒的婆罗门醒来后,竟然想把救他一命的猴子作为食物充铮6廖薷卸餍牡匾允坊鞔蚰呛镒拥耐贰H欢腥坏廖抟凰坎_恨地默默忍受头上的伤痛,而且继续帮那人脱离野兽的威胁。通过在树上跳跃,它以滴血的方式为那人指出一条走出森林之路。'
三、为了解说具有忍辱的菩萨是绝不放弃只说真实话 的修行,即使是被他人错误与丑化地形容他时。
四、因为佛陀要在解说无我观法之后,再解说法忍观 想法47(Dhammanijjhanakkhanti)。
(8) 在真实之后即举出决意:
一、 因为真实通过决意而达到圆满。对于一个决意只说真实话的人,即使在受到生命威胁时也绝不动摇。
二、 为了在解说真实之后,指出菩萨对自己的誓愿的坚决与不动摇之责任感。
三、 为了解说只有已了解有关波罗蜜之人才有能力修习与圆满波罗蜜。而已了解真谛(如实知见诸法)的人才能决意地修习诸波罗蜜,在面对种种对抗力时也毫不犹豫地圆满它们。
(9) 在决意之后即举出慈:
一、 因为慈心有助于生起决意为他人之福利而奉献。
二、 为了在解说决意行善之后,指出如何才能真正地为他人带来福利。(决意修习波罗蜜的菩萨的心时常安住于慈爱。)
三、 因为只有已具备坚决与不动摇之决意于为众生的福利奉献时,菩萨才能以慈心平稳地实践他的悲愿。
(10) 在慈之后即举出舍:
一、 因为舍净化慈。(只修慈而不修舍是可能被戴上慈心面具的欲欲欺骗的。)
二、 为了指出如何在助人反受他人伤害时保持舍心。(菩萨带着慈爱的心为众生之福利而奉献,他也保持一个平稳的心,原谅众生对他所做出的一切伤害。)
三、 在解说如何修习慈心后,再指出如何修习从慈心中更上一层的舍心。
四、 为了指出菩萨对祝福他的人也能保持平稳舍心之非凡修养。
我们的导师世尊即以上述的适当次序解说十波罗蜜,是本着开示的原则,而不是随便与错乱的排列。
第五篇:什么是波罗蜜的相、
作用、现起与近因?
首先我们先解释何谓相、作用、现起与近因。之后我们再讨论十波罗蜜的定义、涵义和它们共同与个别的相、作用、现起与近因。
只有通过直接观照每一个究竟名法(paramatha…nama)和色法(paramatha…rupa)之相、作用、现起与近因,才有可能证得超越我见(atta…ditthi)的智慧。同样地,只有在了解十波罗蜜共同与个别的相、作用、现起和近因之后,我们才会对它们有明确的认识。因此,经典常对波罗蜜做出这四方面的解释。
相(lakkhana):注疏提供的定义是: “Samabbam va sabhavo va; dhammanam lakkhanam matam。”
相有两种:
一、 共相(samabba)是共有的;
二、 特相或自性相(sabhava)是某一法特有的特别素质,而不与他法共有。
'例如色法中的地大(pathavi)有两种相;即是:
(a) 无常、苦、无我;
(b) 硬。
其中(a)是与其他三大(水、火、风)共有的共相,而(b)硬则是地大专有的特相,而不与其他三大共有。
作用(rasa):也作味。注疏提供的定义是: “kiccam va tassa sampatti; rasoti paridipaye。”
作用有两种:
一、 执行作用(kicca rasa)是实行的作用;
二、 成就作用(sampatti rasa)是获得成果的作用。
现起48(pacupatthana):注疏提供的定义是:“phalam va paccupatthanam…upatthanakaropi va。”
当人们对某法(心之目标)深入观照时,在他的心中会呈现出:一、有关那法的本质;二、有关它的作用;三、有关它的原因;四、有关它的成果。现起是指有关法的本质、作用、原因或成果,当中任何一个呈现在他心中。
近因(padatthana,也作足处):注疏提供的定义是: “Asannakaranam yam tu; padatthananti tam matam。”──「导致某个究竟法生起的最接近原因。」
那么,十波罗蜜的上述四个素质是什么呢?答案是:首先这十波罗蜜皆共有:
一、 援助众生为相。
二、 提供援助给众生为执行作用,或不犹豫地修习波罗蜜为成就作用。
三、 现起是呈现在修行者心中,希望他人获得福利之本质,或佛果。
四、 近因是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
以下是个别波罗蜜的定义与专有的相、作用、现起与近因。
(1) 布施波罗蜜(dana)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的舍思,是愿舍弃自己本身和所拥有的身外物给他人的舍思。(思的巴利文是cetana,是一个心所法,业力即是由它产生。)
一、 它的相是舍弃。
二、 作用是消灭对布施之物的执着。
三、 现起是呈现在修行者心中的不执着,或是获得财富与投生至善界。
四、 近因是可供布施之物,因为只有它存在时,布施才可能发生。
只有在透彻地明了这四个共有与四个专有的素质之后,才是真正地认识了布施波罗蜜。如此则能明确地掌握到布施是具有舍弃相的行为;同时它有消灭使施者执着布施之物的贪欲的作用;也有不执着或获得财富与善界的现起;而其近因则是可供布施之物。对其他波罗蜜也应当能够如此掌握。
(2) 持戒波罗蜜(sila)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的善身语业。根据论藏的定义则是离心所(virati cetasika)与实行当行之善的思心所(cetana)。
一、 它的相是不让身与口为恶,而保持它们行善;它的另一个相是作为一切善业的基础。
二、 作用是防止道德沦落(即防止造三种恶身业与四种恶语业),它也有帮助获得无瑕疵、无可批评的完美道德之作用。
三、 现起是身与语的清净。
四、 近因是惭(hiri,羞于为恶)与愧(ottapa,害怕为恶)。
(3) 出离波罗蜜(nekkhamma)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的出离心识(vibbana)与心所(cetasika)。出离是指在感受到「欲乐目标」或「事欲」(vatthukama)、「烦恼欲」(kilesakama)与其他生命界的不圆满之后所生起的舍弃欲界之愿。
一、 它的相是舍弃欲欲(对欲乐的欲求)与欲界。
二、 作用是看透欲乐与生命的不圆满。
三、 现起是远离欲欲与欲界。
四、 近因是悚惧智(samvegabana)。
(4) 智慧波罗蜜(pabba)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的透视诸法之共相与特相的心所。
一、 它的相是透视诸法之实相,或是毫无错误地观照目标的共相与特相,有如一个熟练的射手一箭即射中红心。
二、 作用是有如灯般照明其目标(驱除掩盖事物之本质的黑暗愚痴,moha)。
三、 现起是不混乱,有如向导为迷失在森林中的旅人引路,或是对目标不再愚痴的成就。
四、 近因是定力或四圣谛。
(5) 精进波罗蜜(viriya)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而为众生之福利所付出的身与心之努力。
一、 它的相是奋斗(吃得苦)。
二、 作用是支持与提升跟精进同时生起的素质,令它们不会在行善的努力上松弛下来。
三、 现起是对抗有损害善业的昏沉、无心力。
四、 近因是悚惧智(samvegabana),或八精进事(viriyarambavatthu)。
(悚惧智是对生、老、病、死、轮回、恶道的危险之惧怕而形成的智慧。)
八精进事:八个助长精进的因素,两个关于维修工作;两个关于远游;两个关于生病和两个关于食物。
两个关于维修的因素:
一、 某人可作此想:「我需要修补袈裟。那时我将难以全心全意地投入于世尊的教导。我必须在还未修补之前更努力修行。」
二、 在修补之后,他想「我刚完成修补工作,修补时我不能专注于世尊的教导,现在我应更努力修行来补救这损失。」
两个有关远游的因素:
一、 他想:「我必须远行,在旅途上是难以专注于佛陀的教导的。我必须在远行之前更努力修行。」
二、 远游之后,他想:「我刚完成远行,远行时我不能专注于佛陀的教导,现在我应更努力修行来补救损失。」
两个有关生病的因素:
一、 刚生小病时,他想:「我感到不适,这病可能会变得更严重。我必须在它还未变得更糟之前努力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