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辑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净土辑要-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艰难不行。不以事牵不行。此三个字。是诸佛菩萨所说。历代祖师相传。为念佛往生的妙法。譬如有人将朝南岳。先要信南岳是个求福得福的处所。方肯发愿去朝。既发愿朝山方肯起行。若兼程前进。定然得到南岳。今念佛人若不信西方。则不肯发愿。不发愿则不肯修念佛行。不修念佛行。则不得往生。所以我说信愿行三个字。是念佛往生的秘诀。以佛法广大无边。唯念佛最为切要。而信愿行三。又为念佛法门之最切要法。以是之故。名为秘诀。以此秘诀。普示一切有缘众生。令彼各各依之念佛。同得往生净土。方合阿弥陀佛的本愿。方是念佛人的大慈大悲心。
  中 念佛四字诀
  ◎叙言第一 向者为初机人方便。述信愿行三字诀。沾润颇众。今为根利者引进。复作四字诀。四字诀为何。即弥陀经言一心不乱是已。此四字是阿弥陀经之骨髓。亦是三藏十二部经之关键。何以故。经言万法唯心。是此心字。言不二法门。是此一字。唯心不二。能包括一大藏教。亦兼摄宗门。所以此四字秘诀。为念佛之极谈也。
  ◎提纲第二 阿弥陀经言。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执持名号。是言人根机有上中下。同用执持名号之功。至得一心不乱。则有一日至七日不同。但得一心不乱。即是得念佛三昧。得念佛三昧者。能见本性。与宗门顿悟无异。而决定往生上品。则利益超胜多矣。经虽言一日至七日。世人亦有数月或数年或数十年未得者。其故有三。一罪业深重。故不得。二念不专切。故不得。三念不如法。故不得。为防此等诸弊。略开方便如下。
  ◎心念第三 华严经曰。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今念佛人。宜常依此经作念。一心无差别念。当持名时。凡口所念。耳所闻。目所见。皆是此心。除心之外。不念一物。不闻一声。不见一色。如是则见世间万事万物。皆是我心。心外无物。则得一心不乱。何以故。心外有物。则能乱心。如水外有波。即能乱水。今若悟波即是水。则任波摇动。水总是一。若悟物即是心。则任物扰乱。心总是一。何以故。波是水之假相。不能乱水。物是心之幻影。不能乱心。是故以如是法念佛者。不必独处空闲。除诸乱意。自得三昧。何以故。以既知尽是此心。则无处非空闲。本来无乱意也。
  ◎佛念第四 二佛无差别念。心既与佛无别。则我向所见一切是心者。即一切皆是阿弥陀佛。于是所见所闻。皆当礼拜供养。既所见无他物。则见无他念。见色即念佛。所闻无他物。则闻无他念。闻声即念佛。人之心乱。多由于见闻。若见闻皆念佛。则其心得一。又诸佛名号不一。法身是一。当知念千佛名号。或念万佛名号。即是念一阿弥陀佛。念一阿弥陀佛。亦即是念千佛万佛。不可因念阿弥陀佛。说无千佛万佛。不可因念千佛万佛。而不归于阿弥陀佛中。人之心乱。由于不知专一。若知多即一。一即多。佛名一多无碍。则其心得一。
  ◎众生念第五 三众生无差别念。既知心与佛无别。佛与众生无别。则凡所念佛。即是念一切众生。经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又言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法华言常不轻菩萨初修行时。逢人便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以此各道理。当视一切众生。皆即是佛。亦应随处供养礼拜。若不恭敬一众生。即是不恭敬阿弥陀佛。若欺侮一众生。即是欺侮阿弥陀佛。且不惟人类。一切禽兽虫鱼等。皆是众生。若伤害虫鱼。即是伤害阿弥陀佛。又自己亦是众生。念阿弥陀佛。即是念自己。知一切众生是佛。则随见众生。即是见佛。知自己是佛。则不怕不得见佛。如此念佛。则心无他念。自然得一。
  ◎结论第六 上之三法。宜执持名号时。恒作此念。亦宜恒作此念。而后执持名号。又执持名号时。虽不作此念。亦有此念。作此念时。虽不执持名号。亦是执持名号。能如是。则念佛之功德无量。一切众业皆消。魔障自除。一心不二。三昧必成。或问观经说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究竟云何。曰、此念一声佛。即是一心念佛。此心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谓之无量寿。岂止八十亿劫耶。又光明□照。谓之无量光。岂止灭生死重罪耶。故一心念佛者。念一声佛。即是念千万亿声佛。念千万亿声佛。亦即是念一声佛。盖不可以音声求者也。或问何以与宗门合。曰、今将一心不乱四字。分而言之。一是不二。心是真如。不是无著无住。乱是颠倒梦想。心既无著无住。则颠倒梦想全体、便成不生不灭真如佛性。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混而为一。是之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又合之。则不乱即是一心。一心自然不乱。若论工夫。则初除乱字。是一心不。次除不字。是一心。次除心字。是万法归一。直至一亦不立。则一心不乱四字。朗然显现。方谓之大死大活。亦名大机大用。即宗门中放参时也。大圆寡昧。无此妙悟。蒙我佛慈悲加被。为说少分。普愿法界众生。见者闻者。同得一心不乱。往生净土。亲见弥陀。方为报佛恩也。
  下 念佛最简便的方法
  ◎一正课念佛 每日早晚向西礼佛后。合掌闭目。或跪、或立、或坐。平气声。
  念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一声
  南无阿弥陀佛(数百声、千声、或万声、听便。念完之后、要念发愿文曰。)
  愿同念佛人。尽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念完、礼佛而退。)
  (注意) 念佛之人。若不发愿。或虽发愿。而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心不切。临命终时。未必往生。切宜自警。
  ◎二随时念佛 随时随处。或闲或忙。有病无病。坐处卧处。心中口中。朗然默念。时常不绝。直至死时断气。不要把一句阿弥陀佛忘却。如是临终决定往生极乐世界。
  ◎三应守戒规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能忍辱。七能施舍。八能敬佛法僧三宝。九诸恶莫作。十众善奉行。
  释名第四
  吾人所以要念这阿弥陀佛。究竟是什么意思。还是没有十分明白。须解释一下。听我慢慢的道来。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句天竺国里说话的声音。倘然拏这句天竺话来变作我们中国话。南无、就是恭敬皈依、信仰服从的意思。阿弥陀、就是没有边际之智光。与没有限量之福寿的两种意思。佛、就是圣人、神人、天人、全人、至人、有道德的人、觉悟了的人、智慧才能是伟大的人等种种意思。合起来。就是敬从那无边无量智光福寿的圣人的意思了。念这阿弥陀佛的缘故。因这阿弥陀佛不是我们这个世界里头的。我们这个世界。(娑婆世界)唤做忍苦的世界。在二千九百多年前。有一尊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为我们说了阿弥陀佛与那个极乐世界的历史状况。我们遂知道阿弥陀佛。在未成佛及有极乐世界以前许多许多的时候。本是一个皇帝。当时也有佛住世。这皇帝极其信崇。后来也从佛出家。作了僧人。修行不久。便成了罗汉。重发大菩萨心。立愿要在将来。由他及同着他发愿修行的人。修成一个极乐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想到那里。便到那里。想有什么。便有什么。一切的安宁快乐。无不完备。一切的危险苦恼。无不脱离。同住的人。统是好人。既无恶人。亦无恶事。自然骎骎乎日进于善。直至成佛。更无退转。既修成了这个极乐世界。复要将此极乐世界的名字。使十方世界。无不闻知。使闻知者。皆生欣慕。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便可于临命终的时候。由阿弥陀佛前来接引。生到极乐世界里头去。到后来果然成了个极乐世界。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边。成了佛、名阿弥陀佛。与许多许多的菩萨罗汉。同住其中。常常说法聚会。时时到十方种种苦恼的世界去。接引救
  度一切苦恼众生。生到极乐世界里头去。那释迦牟尼佛。因为见我们这个世界是极其苦的。我们住在里头。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虽做了个人。活几年是没有一定的。一口气不来。便是死了。就是活的时候。病啦、老啦、冷啦、热啦。种种说不尽的苦痛。也围绕着身心。使我们无法离脱。所以教我们个个人心里头口里头。常常念着阿弥陀佛。使我们到了临终去世的时候。便可由阿弥陀佛。救度到极乐世界去。永远享安宁快乐。更没有一点儿危险苦恼。这才是念阿弥陀佛真正的意思了。
  这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意思。既然完全明白了。我们中国的人。心识上已经有了这个阿弥陀佛的。念佛的工夫。是很容易做的。所以就要劝大家格外时常的念念阿弥陀佛。便可与阿弥陀佛的心愿。互相感应。犹如无线电机一般。如此自然常常有超出世间的志愿。不致埋没在这个忍苦的世界当中了。
  原因第五
  娑婆世界。苦海无边。(娑婆世界、即吾人现在所住之世界。)世人终日为名利奔走。无有休息。夜间做梦。也不安宁。累得身体瘦弱。致成多病之人。虽有高堂大厦。金玉满堂。爱子宠孙。试问两眼一闭。可能带得去么。岂不是大梦一场么。金刚经不云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人生七十古来稀。五浊恶世。(今日世界、就是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最易消耗人之精气神。精气神竭。人就亡了。譬如灯油烧尽。必不能再发出亮光来。一寸时光。一寸命光。光阴一去不再来。从速念佛。求生西方为妙。念到一心不乱。即免轮回之苦。因轮回是自己临命终时之念头造成。临终时的念头。是平日常常转动的妄念造成的。念者是人心中有所注意而生。人心注意念佛。自然是念佛的念头。可知念一声佛。即免生一杂念。常常念佛。就常常断除杂念。杂念不生。天真不灭。何轮回之有。(轮回者、即人死后投生、如车轮、运转不息、或投人身、或堕入异类、全凭人临命终时之念头而定、生生不已、苦不可言。)入轮回易。再投人身难。不借此身来念佛。更待何时度此身。
  功德第六
  功者、就是自已一心念佛。至诚不息。临命终时。不为邪境所移。亲见弥陀。德者、乃心存普渡。愿无量无边世界有情众生。个个消除烦恼。一心念佛。转凡心为佛心。同生极乐。没有什么我人恩仇之分。为人若是。方是真信佛。庶不愧为佛门弟子。(众生与佛、本无分别、其所以有分别者、心也、愿也、所以念佛人、应当以佛之心为心、以佛之愿为愿。)
  效果第七
  念佛可以收束身心。不生妄念。妄念既减少。行为就正大。久久变为慈悲心肠。刚强者转和平。愚蠢者开智慧。前后如同两人。又念佛则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故念佛之人。念到心无妄念。临命终时。就可蒙诸佛菩萨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极乐世界在西方、那个世界上的人、心无恶念、口无恶言、身无恶事、终日与诸善人为友、念佛闻法、只有上进、直至成佛、更无起惑造业因缘、故不堕落、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寿命永久。)此世界就是阿弥陀佛普度众生的四十八大愿所成的。经云。一切唯心造。众生秽念。造出浊恶世界。弥陀净念。造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