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 第5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根的反应模式,循业发现世间。如果今生,没有自觉性地净化身、口、意行至清
净无染的境界,就无法停止有续的冲动,只能顺业识流、入生死海、受善恶报,
来生的六根状态相续产生。
    . 贪爱抓取,造作善恶业行
    业行,同样有因、有缘、有缚。什么是业形成的正因和助缘?业行为何所缚
而无法停止呢?就是贪爱。缘六根触境,产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因为味
着乐受,所以产生贪爱。
    贪爱,是累世业行的正因。缘爱,而有抓取,衍生贪、恚、害等种种爱结,
把心缚住,随结推动而作出各种身、口、意行。负向的行为,就是十恶业杀
生、偷盗、邪淫是身恶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口恶业;贪念、害念、邪
见是意恶业。由恶业故,堕三恶道。反之,就是持戒行十善业。由善业故,生三
善道。我们累世以来,就是因为贪爱抓取,造诸业行,而不能出离六道轮回。
    贪爱,也是引动今生业力现前的助缘。爱欲,把根和境系在一起,遇可意境,
踌躇满志,得意尽欢;遇不可意境,瞋恚不平,自苦苦他;遇可迷境,则愚痴颠
倒。一颗心,顾前思后,忽苦忽乐,时时刻刻流转在六道之中。这般心随境转,
又受无常苦迫,身心炽然,自心更往外求,招感恶业现前,增诸苦报。
    在境遇中,如果没有觉察力,我们的行为反应就常常被爱欲所系。爱、业又
相互为缘,彼此增长:因为有爱欲,心意识住着在色、受、想、思等境界上,在
六根触境中,攀缘抓取爱念的境界,强化行为习性;习性不断增强,又回馈更强
大的爱欲冲力,增加六根攀缘六尘,招集无数色、受、想、思,造作无量惑业。

7 有因有缘有缚

8 守护六根如来禅

爱结不断,则抓取不停,业行不止,辗转系绊,缝紩一世又一世的业缘情牵。
    . 无明我执,增广贪爱执取
    贪爱,同样有因、有缘、有缚。什么是贪爱形成的正因和助缘?贪爱为何所
缚而无法停止呢?就是无明。
    无明,即我执,执取不断生灭变异的身心经验,认为是我、我的、有永恒不
变的相存在;执着六根触境产生的种种感受,认为真实不虚而贪爱乐受,所以无
明是贪爱的正因。
    无明,又是引动贪爱的助缘。因为不知不明“无我”的实相,攀缘无常世间,
造成烦恼,无法安住当下,转而增广贪爱,想藉更多的攀缘来满足自我。贪爱增
广,造作更多贪、瞋、痴业,益增无明覆盖。
    无明,障碍了心意识如实觉察的能力,任六根追逐色、声、香、味、触五欲
之乐,使心被贪爱所系。心有欲求,就会带来所求不得的痛苦,困在烦恼中,无
法清心自在。
    . 不正思惟,累积无明覆盖
    无明,同样有因、有缘、有缚。什么是无明形成的正因和助缘?是什么原因
导致心不能显露明觉的观照力呢?就是不正思惟。
    正思惟,即“苦、集、灭、道”四圣谛思惟。佛陀证道后,首次转法轮,向
五比丘开演的,就是四圣谛。为什么正思惟能灭尽无明,让生命完全觉醒呢?邀
请您放轻松,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依法进入:
    正思惟苦佛陀说世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阴
(色受想行识)炽盛、所求不得。五阴炽盛是指身心现象一直在氧化燃烧。因为
世间万法,因缘所生,无常变异,由不得我们的意志作主,所以是苦、无我亦无
我所。
    如实觉察你的身心经验,体验:身体、感受、想法、意思冲动、意识分别、
以及外境界一切相,是固定不变、还是不断生灭变异?如果是不断生灭变异的现
象,是否无常而不可抓取?若是无常,不能尽如己意,苦不苦?无始劫的轮回、

9 有因有缘有缚

10 守护六根如来禅

无数次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生活压力……,你苦不苦?
    证知苦:确信忽苦忽乐的人生,终究是苦,因为无常变异。人生既已展开,
苦境总是难免,自己如此,他人亦然。佛陀说无常苦,不是要让我们陷在苦感中
过活,而是帮助我们认清“无我、无我所”的实相,如实接受,不再因贪爱而生
挂碍,不再因拒斥而苦上加苦,增加愁结和忧伤。进而体会苦乐无常,平等舍离,
学习身苦、心不苦的智慧,了然面对人生难处。
    正思惟苦集苦是如何聚集的呢?佛陀提出十二因缘法,阐述苦是因缘所
生:因为有无明,故产生无明的冲动,引动业识攀缘,住着受精卵,执取为“我
身”,形成名色,名色成长发展出六根,触境时产生各种感受,因为没有正知正念,
缘受产生贪爱,进而抓取,产生有续的冲动,造作业行不断受生,各种痛苦因此
聚集。其中,“我执”的抓取,是受生和苦集的关键。
    如实觉察你的身心经验,体验:你过去所受的苦,是不是因为心有爱取、但
又抗拒无常而来的?想想你因握得太紧,而带给自己和别人的苦,你是否愿意试
着放下,接受无常而停止抓取?
    下定决心断除苦集:正知一切现象随缘生灭,在这个因缘聚合、互不相属的
世间,没有谁又须接受谁不当的期待和对待。在六根触境时,自觉性地对自、他
多一分体贴,对凡事少一分执取,学习不扰众生、不结恶缘。即使无法像阿罗汉
一样,修行到完全停止抓取的境界,但至少,能减缓爱取的冲力,碰到问题时,
自己能少受点苦,亲友也不用陪着受罪。
    正思惟苦灭佛陀说在六根触境时,正观一切无常、无我,不起贪爱,不
抓取,心不随境转,苦就灭了。如实觉察你的身心经验,体验:你曾经历过的片
刻清凉,是不是因为放下挂碍、停止抓取而来的?透过刹那苦灭的体验,正观生
生灭灭的一切现象,本非实有,若不取不着,当下寂灭清凉。想让心永远清凉,
就要下定决心证得苦灭:持戒,修八正道,自觉性地离断爱欲抓取,达到完全觉
醒的生命状态。
    正思惟灭苦之道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

11 有因有缘有缚

12 守护六根如来禅

念、正定,是清净身、口、意行的方法,能够护持六根不起贪爱抓取(参见本书
第十七篇)。如实觉察你的身心经验,体验:实践八正道,过积极正向的生活,是
否有助于你减少外缘、净化行为、庄严生命?如果,你确信八正道是通向少苦、
离苦的方法,就要下定决心依法而行,追随贤圣道迹。
    没有深刻地思惟“苦、集、灭、道”真谛、持续“无常、苦、空、无我”的
根本作意,是破不了自我感的。起心动念不离身见、我见、我所见,认为六根经
验中有我、我所、相在,触境当下胡乱取相,这是累世无明形成的因。现在如果
没有建立正思惟,又会累积无明覆盖,强化愚痴行为,使心意识难以从无明的结
缚中挣脱出来。
    . 守护六根,正念不随境转
    不正思惟,同样有因、有缘、有缚。什么是不正思惟形成的正因和助缘?不
正思惟为何所缚而无法停止呢?症结就在根、尘触起识别而呈现境界时,没有正
知正念,不如实觉察一切显相无常变异、随缘聚散,所以产生不正思惟,误认根、
尘、识、触、受、想、思皆实有,产生爱念抓取、愚痴颠倒。愚痴,就是无明;
愚痴所生的索求、欲念,就是贪爱;贪爱所造作的一切行为,就是业行。
    佛陀又对比丘说:因为心意识无始劫以来受到无明覆盖,无法当下观照、明
觉生命的实相,而更增不正思惟;因贪爱抓取,而更增长无明;因不明觉的业行
习性,而更滋长贪爱;因不知以“无常观”守护六根,故触境取相、攀缘追逐,
更造作诸无明业行,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从而轮转不休。是名“有因有缘有缚法
经”。
    读了这篇经文,你会发现看管好六根竟然这么重要!因为六根触境时,若不
正思惟,则无明覆盖,又生贪爱抓取,造作业行,又形成下一刻六根触境时的反
应模式。环环相扣,相互为缘,汇聚成亘古不息的烦恼流。我们自以为拥有的、
每天都在使用的眼、耳、鼻、舌、身、意,原来并不真正听命于“我”,如果不如
法使用,它们只是烦恼潜入的管道。生命中种种的恼患,原来是我们没有好好守
护六根所造成的。

13 有因有缘有缚

14 守护六根如来禅

    如何守护六根呢?佛陀的教法是:正知当下。当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
舌尝味、身觉触、意识法的时候,带着“苦、集、灭、道”正思惟,如实觉知自
己身、受、心、法的一切状态,是否对各种境界生起贪瞋痴念?如果有,就是有
抓取,当下停止抓取,离断贪瞋痴念,心就不会随境流转了!
     . 持续净化,存在就是献礼
     众生烦恼,有因有缘有缚!如果你也有烦恼,亲爱的朋友,建议你找个清静
的地方独处,慢慢释放内在的紧缩,好好思惟:自己的烦恼结使,是不是如佛所
说,缘自爱取?看清楚生命轮回流转的始末,你决定怎样对待自己是任由六
根攀缘、增苦,还是收摄六根、离苦?想想佛陀的生命品质,想想你内在的佛性,
你也可以像他一样柔软清净,只要你下定决心转化自己。时时带着正思惟,用“苦、
集、灭、道”四圣谛来提醒自己,离断抓取的苦患快乐的时候,正知一切无
常、因缘所生,心不随乐境转;难过的时候,正知一切无常、因缘所生,心不随
苦境转。有朝一日,当你面对同样的境遇,而内在习性的冲动变得比较淡了,恭
喜,你就是进步了。
    老子说:“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真正的强者,不是在人我比较之中占优势
的人,而是愿意努力体现真理,正知正念六根触境的状态,学习无所取着,而把
自己的存在变成一份献礼,持续净化、进化生命品质的人。
    修行不是什么漫天神佛、念咒感应的事,而是学习正向的方法,增强心的能
量,转化负向的习性。一套《杂阿含经》,佛陀的原始教法就在书里。专精不懈
地,闻法、思惟、实践,开启出世间智慧的钥匙,就掌握在自己手里。当然,调
伏习性(包括惯性的思惟模式)很不容易,这当中会经历许多拉拒、反覆的过程,
冲动来了,总要一忍再忍,依法对治,才能过关。
    “入处相应”中的经文,是佛陀对于如何守护六根的教示。本书挑出具有代
表性的经文,精选结集。读经笔记部分,同学们写得用心,荣德师改得费心,一
切提供参考,希望你读得“开心”在佛陀的教法中,找到身心安止的所在。
透过觉察及安忍,一点一滴拔除心田上的杂草,调伏贪瞋痴的冲力,心自然一点

15 有因有缘有缚

16 守护六根如来禅

一滴像春风一样清柔起来。
    感谢佛陀,感谢致力于流布正法的圣弟子,感谢荣德师的指导及讲堂同学们
的努力,感谢所有促成本书出版及流通的朋友,感谢十方众生。愿本书的印行,
有益于法轮的转动,增益有情众生内在的和平与喜乐。


【第一篇】
正见
    当正观察眼无常,如是观者,是名正见。
    正观故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