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问:‘其状云何?’彼曾见紧兽士夫答言:‘其色赤而开敷,状似肉段。’彼人
见时,紧兽开敷,实似肉段。是士夫闻彼所说,犹复不喜。复更诣余曾见紧兽士
225 明王善治
226 守护六根如来禅
夫,问:‘汝知紧兽不?’答言:‘知。’复问:‘其状云何?’答言:‘毵毵下垂,
如尸利沙果。’是人闻已,心复不喜。复行问余知紧兽者,问:‘汝知紧兽不?’
彼答言:‘知。’又问:‘其状云何?’彼复答言:‘其叶青,其叶滑,其叶长广,
如尼拘娄陀树。’如彼士夫问其紧兽,闻则不喜,处处更求,而彼诸人见紧兽者,
随时所见而为记说,是故不同。如是,诸比丘!若于独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
所因思惟法,不起诸漏,心得解脱,随彼所见而为记说。”
“汝今复听我说譬,其智者以譬喻得解。譬如有边国王,善治城壁,门下坚
固,交道平正。于四城门,置四守护,悉皆聪慧,知其来去。当其城中,有四交
道,安置床榻,城主坐上。若东方使来,问守门者:‘城主何在?’彼即答言:‘主
在城中,四交道头床上而坐。’彼使闻已,往诣城主,受其教令,复道而还。南、
西、北方远使来人,问守门者:‘城主何在?’彼亦答言:‘在其城中,四交道头。’
彼使闻已,悉诣城主,受其教令,各还本处。”
佛告比丘:“我说斯譬,今当说义:所谓城者,以譬人身粗色,如‘箧毒蛇譬
经’说。善治城壁者,谓之正见。交道平正者,谓内六入处。四门者,谓四识住。
四守门者,谓四念处。城主者,谓识受阴。使者,谓正观。如实言者,谓四真谛。
复道还者,以八圣道。”
佛告比丘:“若大师为弟子所作,我今已作,以哀愍故,如‘箧毒蛇譬经’说。”
尔时,比丘闻佛说已,专精思惟,不放逸住,增修梵行,乃至不受后有,成
阿罗汉。
'读经笔记'
我这么听闻:
有一时,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名比丘,独自在一静处坐禅,如此思惟:“修持梵行、追求正道的
出家人,要如何正知、如何见证,才能知见清净(依次第得空、无相、无所有、
227 明王善治
228 守护六根如来禅
离断我慢,至心无覆盖、全然的觉知)呢?”想罢,便带着疑惑去请教其他比
丘:“各位尊者!比丘如何知、如何见,能令知见清净呢?”
一比丘答:“尊者!要完全了知六触入处的集、灭、味、患、离。六触入处,
是指六内入处(六根)、及六外入处(六尘)。根、尘、识和合触,生相,无明凡
夫不如实知因缘生灭、诸相非相,认为有我、我所、相在,因而爱喜染着,产生
各种感受、想法、意思冲动,形成对世间的认知和论断,流转在颠倒妄想之中,
如何见得清净本心!
因此,应该如实正观六触入处的现象:缘起性空,无常,非我、非我所、没
有永恒不变的相。它们集成的因缘,是因为有识的爱喜抓取;灭了爱喜抓取的因
缘,即见清净明觉本心;要自净其心,必须深观过去五欲的滋味,虽然乐受令人
贪恋,境若变,受随转,贪着无常的一切,必生苦患;知患,精勤持戒,收摄六
根,调伏无明冲动,一点一滴灭尽欲贪,乃至念念明觉,心不染着。比丘如此正
知、如此见证,能令知见清净。”
那名比丘听子以上的解说,不解其义,因此心不欢喜,转而拜访另位比丘,
请教他:“诸尊!比丘如何知、如何见,才能令知见清净?”
这名比丘答:“要完全了知六界的集、灭、味、患、离。所谓六界,就是地、
水、火、风、空、识。宇宙一切现象,从我们的业识身到山河大地,都是由这六
种界面所假合、聚集成的。
以人身的组合来看:地界聚,其性坚碍,如肌肉、骨骼等;水界聚,其性湿
润,如血、汗、泪等;火界聚,其性燥热,如温身、烦燥、气化等现象;风界聚,
其性动转,如呼气、吸气等;空界聚,其性无碍,如耳空、鼻空、器官间或骨骼
间的空隙,这是地、水、火、风交换的地方;识界聚,即心识,有识别作用。
六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聚散、生灭。如实正观:六界无常、非我、非我
所、没有永恒不变的相,随因缘而集,随因缘而灭,众生取相、味着,即生颠倒、
烦恼。如果体会到取着必会带来恼患,就要持戒修行,离断欲贪,乃至念念明觉,
心不染着。比丘如此正知、如此见证,能令知见清净。”
229 明王善治
230 守护六根如来禅
那名比丘听了解说后,仍意不解故心不开,又去请教其他比丘:“比丘如何知、
如何见,才能令知见清净?”
比丘答:“要完全了知五受阴的实相。此五阴身,是由色、受、想、行、识这
五阴,对外抓取、蕴集而成的。色阴,缘四大及四大和合所造;受阴,缘根、尘、
识和合触,产生种种觉受;想阴,缘根、尘、识和合触,产生种种想法;行阴,
缘根、尘、识和合触,产生种种意思冲动;识阴,缘名色而有识,住于色、受、
想、行四阴中,心不明觉,识即着相攀缘,在色、受、想、行中妄加分别、抓取,
令其增长广大;识攀缘四阴,也同时增长广大。烦恼因而不断。追根究底,起因
于没有正知见,认为五受阴是我、我的、有常住的相,所以心生染着。
因此,如实正观:五受阴是心意识的显相,是因缘生灭法,幻化不实。于五
受阴贪着抓取,心即迷而不觉,如患大病、如生毒疮、如刺穿身、如被刀杀,烦
恼缠锁,不得自在。正观五受阴无常变异,执取即苦,缘起性空,非我、非我所、
不相在,乃至念念明觉,心不染着。如此正知、如此见证,能令知见清净。”
听了这番解说,该比丘仍然不明所以,心中疑惑没有得到满意的答覆,所以
闷闷不乐。他无计可施,于是去拜见佛陀,恭敬行礼后,于一旁坐下,禀告佛陀
说:“世尊!我今日独一静处,专精思惟:‘比丘如何知、如何见,得知见清净?’
百思不得其解,故去请教其他比丘,三人所说,各各不同,我已一一向您禀明。
我听闻他们的解说,未能意解心开而生欢喜,故来请教世尊:‘比丘如何知、如何
见,得知见清净?’”
佛陀告诉比丘:“过去世时,有一种会开肉色花的植物,名叫‘紧兽’。有一
个人,从来没看过。他很想知道紧兽的形色,于是四处请教看过这种植物的人:‘你
看过紧兽吗?它生成什么模样呢?’
一人答:‘紧兽是黑色的,看起来像被火烧过的柱子。’对方看到紧兽时,它
就是这模样。但是他不满意这样的答案。
他又去问第二人,那人答:‘花赤色,平敷开放,外观看起来像肉段。’对方
看到紧兽花时,它正是那个模样。但是他仍不满意这个答案。
231 明王善治
232 守护六根如来禅
又问第三人,那人答:‘果实毛长而下垂,像合欢树结的果。’他同样不满意
这个答案。
又问第四人,那人答:‘紧兽的叶子青青、滑滑、长而宽广,像尼拘娄陀树(榕
树类,枝叶横张,气根下垂,果实可食)。’他同样不满意这个答案。
你就像这名想知道‘紧兽’模样的人,处处追问,人言言殊,不信人言,处
处更求。其实,那些人是根据自己当时的亲身见证,如实回答,因为所见不同,
当然说法各异。诸比丘也是一样,若是独一静处,专精思惟,正知当下,心不放
逸,因缘于当时所思惟的法义,而永断烦恼、得心解脱,自然会随着他们所见证
的法义,为人演说。”
“你现在再听我举例说明,明智的人能够由此譬喻,解开心中的迷惑。譬如
边地有一位英明的国王,很擅长治理城壁,城门坚固,对外通道都很平正。在四
个城门,设四个守卫,各各明察秋毫,过往人等,难逃法眼。在城中,有条交又
大道,路口放一床座,城主端坐其上。有使者,自东方来,问东城门的守门人:‘城
主在哪里?’守门人如实答:‘城主在城中,端坐交又路口床座上。’东方使者闻
言,依指引前去拜见城主,接受城主的教示、命令,循原路而返。南、西、北方,
有使者远道而来,各问南、西· 北城门的守门人:‘城主在哪里?’他们同样如实
答:‘城主在城中,端坐交又路口床座上。’使者们闻言,都依照他们的指引见到
城主,接受城主的教示、命令,再循原路各返本处。”
佛陀告诉比丘:“我说这个譬喻,现在就说明其中的义理
城;譬如色身,由四大、四大因缘和合所造,精血之体,秽食长养,是无常
变异、磨灭败坏的现象,如前‘箧毒蛇譬经’中所说。
善治城壁:譬如正见。正确的知见,是人生的导航,让我们不致偏离中道,
没入无明的恶水之中。就像好国王能够妥善的治理城壁,一位好修行人也要能够
善护身,以正见为本,避免造作恶业损减慧命、承受恶报。正知见,就是如实了
知因缘法、四圣谛、及“布施、持戒、发愿自利利他”。
交道平正:譬如内六入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它们是城(色
233 明王善治
234 守护六根如来禅
身)和外界(即六尘,宇宙各种现象)联络的通道。明智的国王,知道交道的重
要性,所以把它们建设得平坦正直,使它们保持顺畅,平时便利通行,战时易于
防御。就像好的修行人,时时觉察自己的六根通道是否明觉。他们收摄六根常常
保持在平正的状态,无偏颇,无取着(有所取着分生障碍),若产生贪、瞋、痴等
邪念,也容易觉知,立刻离断。
四城门:譬如四识住,识住于色、受、想、行四受阴中。有城才有城门,有
色身才有四识住。色、受、想、行四受阴,像城门一样,接收外界的讯息(触六
尘而生受、想、思)进来,经过意识的解读之后,再转化为身、口、意的行为模
式反应出去,和世间万法互动。识缘色住,今众生能透过六根的运作,接触、显
现六尘;识缘受住,令众生能觉受六尘;识缘想住,令众生能思考、分别六尘;
识缘行住,令众生对六尘产生各种冲动反应,表现于身、语、意等种种行为。
四守门人:譬如身、受、心、法四念处。他们守护着色、受、想、行四城门,
对一切起心动念了了分明。四念处是:(一)身身观念处心念如实观察色身的一
切生理状态,例如呼气、吸气、行止、酸麻痛痒等,都了了分明;正观色身无常、
无我,不贪爱、不排斥。(二)受受观念处心念如实观察一切觉受,例如苦受、
乐受、不苦不乐受,都了了分明;正观觉受无常、无我,不贪爱、不排斥,平等
舍离。(三)心心观念处心念如实观察内在一切起心动念,对于善念、不善念都
了了分明;正观心念无常、无我,有贪,觉知贪,离贪;有瞋,觉知瞋,离瞋;
有痴,觉知痴,离痴。(四)法法观念处心念如实观察一切世间现象皆无常、无
我;专精思惟因缘法、四圣谛、七觉支,择善法(慈、悲、喜、舍)离欲恶不善
法(杀、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