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 第8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佛陀告诉比丘:“触外入处者,是地、水、火、风以及地、水、火、风四种元
素所造成的物质现象(如冷、暖、细、滑、饥、渴…… 等),不可见。它的存在有
个别的相对性,它只对身接触时才存在。”
    再问:“世尊说法外入处,没有详细说明,‘法外入处’是什么意思?”
    佛陀告诉比丘:“法外入处者,是指不属于眼、耳、鼻、舌、身、意以及色、
声、香、味、触等十一种入处限定的一切心理、精神现象(如种种善法、不善法、
涅槃……等),不可见,没有限定对象。”
    佛陀说完此经后,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371 内外入处

372 守护六根如来禅

【第四十四篇】
第一义空经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
    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
    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

373 第一义空经

374 守护六根如来禅

'经文' 印顺本入处相应二七八经、大正本三三五经、佛光版三一三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
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第一义空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
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1,除俗数法
2。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
    “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
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
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读经笔记'

    我这么听闻: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拘留搜调牛聚落。
    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我现在要为大家说法,此法无论是从开始、过程、
一直到最后,都是完整而圆满的,可以从中体会到真理,获得真理的利益,是唯
一圆满无瑕,修习清净梵行的根据,那就是‘第一义空经’。专心仔细听,然后好
好的思惟,现在就为大家说明‘第一义空经’。”
    “比丘们!视觉现象产生的时候,并无来处,视觉现象消失的时候,也没有
去处。就像我们双手合拍所生的掌声一样,视觉现象并不是从某一个实体繁衍而
来,只是因缘汇聚所生,从产生、到无常变易、到磨灭消失,随着因缘的聚散离
合,而迁移转化,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并无主宰者在创造或操控。因视觉现象而
生的受、想、行、识,也就随各种因缘的离合转化,而各自生灭不已,无常变异

375 第一义空经

376 守护六根如来禅

却又相续不断。这就是随缘起、随缘灭,轮回生死的‘俗数法’。
    耳、鼻、舌、身、意的情形,也和眼的现象一样,都是随缘起灭、变动不居
的‘俗数法’。”
    “什么是‘俗数法’呢?就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致使众生轮回生死
的缘起法。也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
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纯大苦聚。众
生皆因无明而生贪爱抓取,随着因缘际会,而起惑、造业、受苦。
    再者,从缘起法可知,‘俗数法’也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若于六根
触境时,有所警惕,如实知,了了分明,不让感受引生种种欲贪,离欲则无明灭。
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触灭,
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
死、忧悲恼苦、纯大苦聚灭。
    比丘!如实知,一切法因缘生,当体即空,无常也无我,念念依远离、依离
欲、依灭、向于舍,趣向涅槃,安住涅槃,这就是‘第一义空法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释'

1 此阴灭已,异阴相续:指色、受、想、行、识五受阴不断相续生灭。
2 除俗数法:除,谓“只不过、只有、不过是”之意;俗数法,指此有故彼有、
  此灭故彼灭的因缘法。

377 第一义空经



       正见缘起断生死(4)

            【目录】
001 《总序》 正见缘起法,粉碎生死轮
013 《编者序》 寂静回向一世情
019 《关于本书》 
021  第 一 篇  随顺无常观,住舍观
033  第 二 篇  贪爱灭则苦灭
045  第 三 篇  古仙人道迹
059  第 四 篇  缘起法的法说与义说
079  第 五 篇  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091  第 六 篇  心意识若狝猴
101  第 七 篇  如何观取内触法
115  第 八 篇  思量观察正尽苦
135  第 九 篇  缘起与涅槃
143  第 十 篇  愚痴与黠慧
153  第十一篇  正知世间集、世间灭
163  第十二篇  因缘法与缘生法
171  第十三篇  大空法经
181  第十四篇  离于有无而说中道
189  第十五篇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217  第十六篇  内在自觉的如实知见
227  第十七篇  有增法,有减法
235  第十八篇  有妄想则有往来
241  第十九篇  修道次第缘起
263  第二十篇  圣弟子直见成就
291  第廿一篇  法次法向
299  第廿二篇  现法般涅槃
305  第廿三篇  爱集是食集
313  第廿四篇  有四食而无食者
323  第廿五篇  正观四食
335  第廿六篇  喜贪四食则识住
341  第廿七篇  日照虚空,无所攀缘
347  第廿八篇  四种安乐食


1 总序

【总序】 正见缘起法,粉碎生死轮

    二千五百年前,悉达多于菩提树下,在甚深禅定力的支持下,转禅观,逆顺
观察十二因缘,终于完全自证永断无明、出离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终止
轮回的觉醒状态(见本书第三篇)。其关键在于完全看清楚:三界众生的生命现象,
乃是因缘于无明业识的不断抓取而不断展现的身心现象,无常、苦迫、无我、无
我所,因此自证离断对三界的喜贪、停止抓取,现观无间断的明觉,识无所住而
当下般涅槃。
    换言之,佛陀乃因完全了透生命现象的缘起与因果过程,依无常观、生灭观、
离欲观、灭观、舍观,而断除了造成生命现象的结使,才完全从生死流转中解脱
(见本书第一篇)。因此,逆顺正观十二缘起法,并对每一缘支以“三依一向”根

2 正见缘起断生死 

本作意来对待,乃为通向解脱的根本心要(见本书第七篇)。
    . 在禅观中探入生死的缘起
    悉达多未完全证悟解脱之前,在禅观中是这样所知所见的:
    三界众生之所以有老、病、死的现象,是因为有生的现象,因生而聚集,随
生而流转;
    之所以有生的现象,是因为有有续的冲动(三界众生内蕴的生命本能,不断
企求再生的意志:欲有、色有、无色有),因有续而聚集,随有续而流转;
    之所以有有续的冲动,是因为有坚固的取着(有欲望的执取,是谓欲取;知
见上的执取,是谓见取;执取与生命解脱无关的禁戒,是谓戒取;执迷以为有我,
是谓我语取),因各种取着而聚集,随各种取着而流转;
    之所以有坚固的取着,是因为有贪爱(欲爱、色爱、无色爱),因贪爱而聚集,
随贪爱而流转;
    之所以有贪爱,是因为黏着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因感受而聚集,
随感受而流转;
    之所以有感受,是因为有觉触,因觉触而聚集,随觉触而流转;
    之所以有觉触,是因为有六入处(等于是生命接收及反馈讯息的六种管道,
即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因六入处而聚集,随六入处而
流转;
    之所以有六入处,是因为有名色(即身心现象/色身,及受、想、行、识等
心理、思想、精神现象),因名色而聚集,随名色而流转;
    之所以有名色现象,是因为有业识的抓取(如人界因识入母胎,取着受精卵,
执为有我之名色现象,启动相应的身心业行,不断摄受、反馈、而闻衍“生命现
象”),因业识而聚集,随业识而流转;
    之所以有业识现象,是因为识中内蕴着一种不安的冲动、躁动与盲动,不知
如何安止、不知何去何从的“行”,因行而聚集,随行而流转;
    之所以有“行”是因为有无明(因无知而不见实相,以为无常迅速的生灭现

3 总序

4 正见缘起断生死 

象中有我、我所,所以产生不安的躁动); 因无明而聚集,随无明而流转(见本书
第三、八篇)。
    . 如实知见解脱生死之道
    至此,悉达多完全看透了生死的因缘:因无明而有无明行,因无明行而有无
明识的取角、过滤与抓取,因无明的业识攀缘而缘生名色现象,因名色现象而有
六入处,因六入处而有不断变异的种种觉触,因不断的觉触而有种种感受,因种
种感受而生起种种贪爱,因贪爱而生起种种强烈的抓取,因抓取而生起种种有续
的冲动,因种种有续的冲动而造就种种业行与不断续存的生命意志,因此而产生
轮转不停的老、病、死现象,实在是纯大苦聚集。
    所以,停止生死轮转之道,就在于看清楚:生命现象,根本就是无明、贪爱、
抓取,不断造就的业行,所缘生的不断变异、无常、苦迫、非我、非我所的身心
现象。所以又须从根源上离断对生命的贪爱(从缘起法,清楚可知:贪爱生命,
即是贪爱老病死,即是贪爱无明),让“无明”转成“明”(见本书第二篇)。
    无明灭了,就不会有无明行的不安与盲动;没有了无明行的不安,就不会有
无明业识的胡乱攀缘:没有无明业识的攀缘,就不会有名色现象;没有名色的身
心现象,就不会有六入处;没有六入处,就不会有种种觉触;没有觉触,就不会
有种种感受;没有感受,就不会引生种种贪爱;没有贪爱,就不会产生执迷的抓
取;没有执迷的抓取,就没有有续的冲动;有续的冲动止息了,就不会再造作种
种业行,也不会生起再生的续存意志;再生的意志停止了,生的现象就寂灭了;
生的现象寂灭了,老、病、死等大苦聚集的生死流转也寂灭了。
    透过这个逆探生命缘起、顺观生命缘生的过程,悉达多在甚深、精微的禅观
中,自知作证:心意识完全明觉,永不再生起有续的冲动,粉碎了生死流转的无
明巨轮,自知自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永断轮回而完全解脱。
    . 终止“生法计是我”的无明行
    如实正观三界众生生命缘起的因缘与流转的过程,佛陀如实知见世间现象的
聚集与寂灭:众生的生命经验/世间构成,其实是因缘于众生于六根触境时,随

5 总序

6 正见缘起断生死 

个自的业识取角、过滤与分别而显现的,因为众生无知于此一生相、灭相的过程,
完全是随无常因、无常缘而迅速生灭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