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师,前来救我疾苦。我三年前得了病,疼得如同刀割一样,我当想不食而亡,以结束这种难耐的痛苦。就在这时,我梦见有金人对我说:‘你不要死,这种痛苦是对你前世做国王时所做坏事的报应,你应当自我悔过,怎么能死呢?现在有一个支那僧人到此学法,他正在途中,三年后会到这里。你要教给他佛法,然后让他把佛法再传到他的国家去,你的罪就免除了。我是曼殊室利,特地来劝你。'”
戒贤又问玄奘已走了多长时间,玄奘答说三年,这和梦中金人所说完全一致,戒贤此时悲喜交加,再次向玄奘施礼致谢。
那烂陀寺中设有十个“法通三藏“的称号,赐给那些学通经藏的高僧大德,是寺中的最高荣誉,现在已有九个人被授此称号。玄奘来到后,寺中把这一称号授予了他。对法通三藏者,寺中每日给上等佳肴两盘,大人米一升,还有槟榔、豆蔻、龙脑、香乳、酥蜜等。每人有四个净人婆罗侍候,出入乘象,三十个随从。大人米是一种梗米,大得象乌豆一样,做饭时香气可飘百步,只有这里出产。这种米是专供国王和知法者食用的。
玄奘请戒贤给他瑜珈论,和玄奘一起听讲者达数千人,十五个月讲究一遍,第二遍又讲了九个月。此后,玄奘又学习顺理、显扬、对法等经论,并不断地向戒贤请教。对于瑜珈论,玄奘认真研究了五年,朝夕不停。
这天,戒贤收到了统治印度的戒日王的来信。戒日王此时正在讨伐乌茶国的途审,信中说,一个南印度的灌顶师名叫般若毯多,通晓正量部,做了篇百颂的《破大乘论》。许多小乘论师向戒日王推荐此论,要与大乘教决一胜负。戒日王让那烂陀寺派出四个内外大小皆通的论师,到戒日王行军之处,与小乘论师进行辩论。戒贤于是派海慧、智光、师子光和玄奘四人为应辩之人。四人正在做出发的准备,那烂陀寺的外边一片混乱。立刻有僧人向戒贤禀报,有一个顺世外道的人写出了四十条,贴在那烂陀寺的门上,要与那烂陀的僧人进行辩论。并扬言,如果有人能把他驳倒,他就用自己的头来谢罪。他的论证、细密,很难找出破绽。而且寺中众人对这种外道了解得并不很多。众僧对能否可以辩胜表示怀疑,都默然不语,无人出去辩论。这个地方有一个风俗,如双方辩论后,输的一方要骑在驴背上,人们把粪尿从他的头上贯下去,然后在公众面前表示服从,做胜方的奴隶。
玄奘让人把那四十条抄回来,自己认真研究了一番,对众人说:
“我要与他辩论,我们怎么能受他的污辱呢?请诸位给我做旁证。”
经过几番辩论,对方辩解无路,理屈词穷,神情沮丧,立即爬在地上表示降伏。众僧欢呼雀跃,有人要对此人履行前约,把他斩首。玄奘制止道:
“不可。佛法博大宽容,并不主张刑罚。我们要让他接受佛法,就象奴卜侍奉主人那样信奉佛法,这不是很好吗?”
这个外道留在寺中,归依了佛门。找来小乘教论师的《破大乘论》,研究其中时谬误,以备前去论辩之用。玄奘问归依佛门前外道:
“你知道乌茶小乘论师的《破大乘论》吗?”
外道答道句:“曾有所耳闻,我对他们的学说很了解。”玄奘让他讲述了乌茶小乘教的学说,了解其主要的理论。玄奘用大乘教的思想批判乌茶小乘论师的观点,写出了一千六百多颂的《制恶论》,并把它送给戒贤等大德,众大德说这篇论可以横扫天下的敌人,没有人能够阻挡。
玄奘在那烂陀寺研习了五年的佛法,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东西要学,想留下来继续学习。此时,戒贤对玄笑说:
“学习佛法,贵在交流,独自一人学习是不行的,你应该到其它地方去学一学,不然就会失去良好的时机。然后,你要及早返回你的国家,去弘扬正法。你不惜生命前来求法,难道不是为此吗?智慧是无边的,只有佛才能穷尽它。人的生命就象朝露一样,或早或晚,它是要消失的。你万万不可延迟。”
玄奘从那烂陀寺出发,在印度境内拜谒佛寺,学习道法。他先后经过伊烂拏、三摩呾吒、乌茶、僧伽罗、憍萨罗等国。玄奘在这些国家中,学习道法,参拜遗迹。
在钵伐多国,有几个高僧,学识渊博,可以为师,玄奘在那里停留两年,学习正量部的根本论、摄正法论、成实论等。
在杖林山有一个胜军论师,是刹帝利人,他学遍内外五明,而在林中援徒讲经。从他学法的人日益增多,国王也曾前来拜见他,并封给他城邑,做为供养,玄奘向他学习唯识抉择论、意义论和成无畏论等。一共学习二年。
一天夜晚,玄奘在胜军论师处的寺庙中做梦,他梦见寺院内外和树林被火烧成灰烬,又在梦中见到一个金人,金人告诉他:“十年以后,戒日王一死,印度就会大乱,就象现在燃烧的大火一样 。”
玄奘醒来后向胜军说明此事,并下了回去的决心。
玄奘又回到那烂陀寺,向戒贤辞行。戒贤赠给玄类许多经书。玄奘想从北边回国,为的是路经高昌,好实现当年自己的诺言。
玄奘在回国的途中,像来时一样,一边走,一边参拜遗迹,学习佛法,同时他还把自己所学到的佛法在各地弘扬。玄奘又一次在印度的土地上,留下了他光辉的足迹。
在东印度的迦摩缕多国,人们信奉外道。国王童子王事奉天神,喜爱各种各样的道法。只要是富有智慧,他不问正邪,都予以尊敬。玄奘要在此国中,用佛法来扫除外道,因此而开讲法席。听讲者在国王面前称赞玄奘神思敏捷。童子王听后非常兴奋,想面见玄奘。他派人去请玄奘,玄奘推辞再三,才去会见国王。一见面,俩人都觉得似曾相识。二人谈起佛法来,兴致颇浓,忘记了时间。此时,国内有许多外道异术之人在国王的身边,他们要与玄奘辩论,让国王判定,佛法与外道谁优谁劣。外道者和玄奘辩论了不长时间,就全部败下阵来。国王对玄奘更如敬重。当国主问玄奘信奉佛有何益处时,玄奘称如来三身利物,并写了三百颂长的《三身论》赠给国王。中王说,这是他生平未曾看到的,于是他开始全心信佛。
戒日王起初统治的是一个边陲小国羯若鞠阇国。戒日本是佛家的谥号,应是人死之后,据其功德而追赠的。羯若鞠阇国的大德们,在国王刚一扬名天下时,就赠给他戒日的称号,是为了避免死后赠名的虚假不实。当时,势力最大的是商佉王,此人酷虐无道,摧残佛教。他命人拔掉菩提树,毁掉树苗,把三百多名大德活埋,其余的变成奴隶。戒日王在这个时候,准备起兵反对商佉王。戒日王和他的臣子们到拔掉菩提树的地方,对着树地发誓:
“如果我能有幸统一天下,定要重建佛法。希望我佛助我一臂之力,让菩提树从地下长出,以示灵验。”
说完,菩提树就慢慢拱土发芽,坑中长出。戒日王大受鼓舞,立刻带兵前往商佉的住处,一举灭掉商佉。戒日王由此对佛教更加诚信不移,又领着八万象兵,开始了征服整个印度的伟大事业。大军所向披靡,所到之处无不归依。这完全是因为戒日王信奉佛教而产生的威力。戒日王统率的军队不吃肉,每到一处,如果有羊,一定买来送给僧人,供他们食用乳酪。每五年,戒日王都要进行一次大的施舍,把他所收藏的东西全部施舍出去。
玄奘在迦摩缕多国弘扬佛法的事,早已传到了戒日王的耳中。戒日王对这位来自大唐的高僧已仰慕多时。戒日王的臣下对戒日王说:“东面的童子王那里有支那的高僧,大王应该把他请来。”戒日王说:“ 这正是我的想法。我已经邀请过他几次,可他总是推辞不来。” 戒日王再次派使臣前去请玄奘,请童子王把玄奘送来。
童子王命令一支一万人的象兵,乘三万支船,送玄奘与戒日王会面。戒日王与臣下一百多人,领着一万多人顺河东下,去迎接玄奘。只见河面上旌旗飘扬,万人攒动,两支庞大的船队相向而行。犹如两支即将在海上展开恶战的两支舰队,但船上的人们兴高彩烈,精神振奋,显然面临是一件重大的喜庆之事。 玄奘与戒日王一见面,戒日王就行大礼参拜。随从的人撒花唱颂,场面庄严而隆重。戒日王对玄奘说:
“弟子以前屡次邀请,大师为何不来呢?”
玄奘说:“我当时学法未成,所以延误了王命。”
戒日王问:“你们国家有个秦王,能征善战,精于歌舞。秦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美名为什么会传播得如此遥远呢?”
玄奘答道:“秦王就是大唐现在的天子,是大圣人。他平息动乱,恩泽六方,所以人们都歌颂他。”
“这是天让他做物主啊!”戒日王感叹说。
戒日王请玄奘入宫相谈,玄奘给戒日王讲《制恶见论》。戒日王对他的臣子门说:
“日光出来,烛光就要消失。大师一到,那些佐道都将被击破。”
戒日王说:“此论虽好,可却没有被更多的人所知,我想在曲女城开大会,让五印度的能言善辩和知识渊博的人都到会,让他们都知道这篇论。使邪道从正,众僧舍小乘而从大乘,不是很好的事吗?”
无遮大会就这样,在戒日王的操办下,在印度曲女城召开了。
无遮大会圆满结束后,当时的人们已都承认,玄奘的学识已超过了他的老师戒贤,成为全印度的第一高僧。
玄奘向戒日王请求东归,戒日王让他主持了七十五天的大施场。此事完毕后,玄奘再次请求回国。戒日王命所属部下送玄奘出境。戒日王赠给数万金钱和许多头青象。这种象,形体圆大,高约三丈,长约二丈多,上面可坐八人,并放置一些物品。象行走起来,就象空身而行,坐在象背上感到很安稳,不会掉下来。玄奘不想接受金钱和青象。诸僧都劝玄奘留下青象。
“这是佛法兴盛的象征。自佛涅槃以来,各国国王虽崇敬佛法,布施种种物品,但还没有听说有赐给青象的事,因为青象是极为珍贵的国宝。现在戒日王赠给您青象,说明国王对您崇敬至极。”
玄奘于是收下青象。因为青象形体大,每天要吃四十多个草料饼,又三斛料。戒日王为此下令所属各国,要随供给玄奘草料。
戒日王等十八国国王,都来相送,执手垂泪,依依惜别。
此后的路程,玄奘昼夜兼程,极少休息。经过了卑利、于活、摩悉铁、商弥、竭盤陀、乌锻、于遁等国。途中的劳苦艰辛自不必说。
玄奘在越过葱岭后,就派人上书太宗皇帝。
贞观(太宗年号) 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 ,京城西郊,人流始涌,僧俗摩肩接踵,几十万人聚集在这里,迎接从西土取经归来的玄奘。从旧城西到京城朱雀门二十多里的道路上,站满了人。道路被阻,玄奘无法进城,只得在郊外的馆驿中休息。虔诚的人们守在馆外,通宵站立。
玄奘第二天把带来的经书、佛象送往弘福寺。京城中众僧竞相列帐支车,帮助玄奘运送。人声鼎沸,甚嚣尘上。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