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讲记(完整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扶阳讲记(完整版)-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定的思想基础,同时也可以看到,从《周易》阴阳学说的创始,到《内经》形成医学理论的学术渊源了。正如张景岳《内经附翼。医易义》中说“易之变化参乎医…医之运用赞乎易”“易据医之理,医得易之用”“用易者所用在变,用医者所用在宜。”如在《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说的“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比求于本。”《素问。保命全形论》又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很显然的说明了这是《内经》作者继承了《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对宇宙变化规律做了明确的阐述,说明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变化都离不开一那样那个对立统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和不断运动是一切事物生长、变化和消亡的根源,揭示了人体生理病例的本质。
对阴阳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的认识,《内经》作者同样强调了阳的重要性,并从人体生理病理的本质上进行了阐述,从而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认为。这与《周易》的“阳主阴从”重阳思想和先秦诸子的重阳的哲学思想完全是一脉相承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就是《内经》作者用阴阳来分析一切事物的功能以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一个概括,这里的“阳生阴长”是说一切事物的生长功能,“阳杀阴藏”是说一切事物的收敛功能。从自然现象来说,春夏阳气旺盛,万物随阳旺而得以生长发育,秋冬阳气减,万物也随阳气衰减得以伏藏甚至死亡。结合而难题生理病理而言,阳气旺盛,可以促进阴精的化生,阳气衰减,吸收迟缓,则阴精的化生亦必减弱。清代中医家郑钦安《医理真传》中说“阳长一分,阴即随之长一分,阳衰一分,阴亦随之衰一分。”阳为阴之主,气为血之帅,气行血行,血行气附,这说明了在阴阳互跟的关系上,必须以阳为主,阴为从的道理,也可以认为,这是属于人体的正常生理。《内经》作者进一步概括说,阴阳的功能不外乎”阳化气,阴成形”这里所说的“气”,指的是气化功能,“形”指的是有形的物质,故可以认为,一切的生化机能是无形的,属“阳”的范畴,阳能化生力量,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都得靠阳的功能来化生,阴能够成形体,虽然这是固有的性质和功能,但作为形体由小而大,由弱而强,也离不开阳的生化功能所起的作用,故阳能化生阴,使阴的形得以逐渐强壮。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功能作用的发挥,肌体的生命任然在运行,不但借此阴可以继续向阳转化,并且阴的物质可以通过阳的作用不断地合成积累,这实际上也说明了“阳为阴之主”的关系,由此可知,在阴阳这一相对统一体中,阳是主要方面,阴处于次要的从属地位。
 
                  四
《内经》作者在《周易》学术思想的影响下,以天人相应的思想方法,对阴阳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强调阳为主导,以及阳气在人体重要作用方面做了进一步的发挥和发展,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个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内经》作者的重阳思想,也对后世医家在理论和临床上产生了较深的影响。环顾自然界,太阳的存在对宇宙间所有的行星运行,对地球、天文、气象、历法,以及得以万物的生长化收藏无不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人体的阳气,至生命开始之日起,就体现于生长壮老已的全过程,可以说是万物生长靠太阳,肌体运行与生存靠阳气。若人体的阳气受损,则会生机衰竭,贼风数至,邪气弥漫,苟疾丛生。甚至夭折生命。杨西山在《弄丸心法》中说“一阴一阳,是为两仪,理宰乎气,源发太极…阴阳之气,妙用无穷,人之一身,阴阳而已,二气之中,阳气更尊,气盛者强,气衰者病,气聚者生,气散者死,人之阳气,尤天之日,仰观乎天,可悟乎人。”
何谓人体的阳气呢?笔者认为,阳气乃生命的活力。人体阳气存之则生,失之则死。可以认为,凡是对肌体具有激发、推动作用之气,及脏腑经脉的功能之气等皆属于阳气。
暗自生理上,阳气为人体生长、发育、繁殖之根源。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和,故能有子…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这里的肾气,实际上就是人体之阳气,它贯穿了人体生命生、长、壮、老、已的整个过程。阳气充盛,则人体的生机旺盛;阳气衰减,则人体的生机则随之而衰。阳气为各个脏腑组织、经脉发挥正常功能血液输布的原动力。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得阳气的激发而各行其职,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说呢管理功能。人体的呼吸、语言、声音、耳能听,目能视,鼻能嗅,脑能思维,以及肢体的运动,精力的强弱,皆与阳气有关。人体的精血津液的化生、输布集代谢产物的传输与排泄,也全耐阳气的作用才能达到生化不息。肌体之所以能温,水谷之所以能化,升则以养神,达下则以柔经,都离不开阳气。阳气布散于肌表,可以抗御外邪,卫外为固。《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者,卫外而固也”。所以,凡邪气能够中人,皆因人体阳气不足所致。李念莪在《内经知要》中说“阴主内守,阳主护外,阳密于外,则邪不能相侵,而阴得以固于内也。”说明了阴精所以能固守于内而营养内脏,全仗阳气的卫外作用,如果阳气不能发挥固密于外的功能,阴精就无法自安于内了,阳不外护,则外邪可以乘机入侵,从而导致脏腑气机紊乱。如伤寒邪入毛皮,进而传经入里,从而造成脏腑气机紊乱,病变百出。这是由于阳不能卫外,而阴不能内守的结果。若人体阳气固密,在外之邪气不能入侵,在内则肌体内脏精气不乱,从而维持了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可知,要使人体阴阳相对平衡协调,阴阳虽然各有所主,但起决定作用的任然是阳气,故李氏进一步说“生从乎阳,阳俱其消也,杀从乎阴,阴俱其长也,常体春夏只会,永获少壮康强,是真把握阴阳者矣。”李氏指出了人体的生长发育阳气最为关键,强调了若能保持机体阳气的旺盛,既能获得健康之体。华佗《中藏经》说“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机,因宜常损,阳宜常益,顺阳者生,顺阴者灭。”张景岳在《传忠录。辩丹溪》中说“人得天地之气以生,而有生之气即阳气也。”对“阳主生,阴主杀”进一步论述说“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而况无阳乎,故阳惟畏其衰,阴惟畏其盛,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也,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张氏认为天地万物之生长、衰退、死亡,无不由阳所主宰。若打破了正常的“阳主阴从”的阴阳相对平衡协调的生理关系,就会导致以阳为主导的“阴平阳秘”的关系的失调,从而发生疾病。
若阳气虚于外,则失其温煦肌肤、抗御外邪卫外为固之功能,易为六淫之邪所侵而发病。若阳气虚于外,则导致脏腑功能动力减弱,精、气、血、津液的化生输布失常,十二经脉运行无力,精血津液化生不足而形成肌体虚衰之病理变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是以阳为主导的阴阳二者相对平衡协调的结果,而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以阳气为主的阴阳对立统一协调的正常生理关系遭到破坏所致,如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说“子不知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气者阳也,阳性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不滞,自然百病不生。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著名中医家卢铸之说“人之生成,纯在天地之中,阴阳之内,五行之间,一切动静都随阴阳之气机而转,业医者需识得《内经》所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不彰…’等奥义,认明阴阳之虚实,变化之赢缩,刻刻都随五行运化中,上下内外息息相通,无一刻停滞,随日月昼出夜入,昼作夜息,为养生治病之一大刚领也。”,这个纲领,实质上是要人们认识到阳气的极端重要性。在以上理论的指导下,在辩证论治之中,当始终遵循扶阳为治病的要诀,其“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所用药物以辛温扶阳药物为主;则人体阳气即若“日月星辰丽于天,华岳河海附于地”‘“阳气司令而阴静无扰”使机体五脏六腑安和,经脉畅通,气血条畅,生机勃勃,乃达却病延年、健康长寿。
本文通过研究《内经》、《周易》和历代医家的有关著述,以及笔者本人和笔者祖辈世代业医二百余年大量的临床实践积累,从而提出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于以阳为主导、因为从属地位,并将其作为中医学的指导思想运用于临床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录三
2006年6月26日卢崇汉先生门诊处方全纪录
卢崇汉先生2006年6月26日国医堂门诊病历情况,全部病例情况统计如下(单位为G)
李某 女 79岁 成都  复诊 (已连续复诊两个月)
西医诊断:肺癌。
主诉:咳嗽、气喘促症状好转,痰少已无血丝,纳增,精神好转。
四诊:舌微绛,苔白腻罩黄,脉滑数。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广紫苑15 茯苓15 法半夏20 陈皮15
木蝴蝶20 杏仁15 石菖蒲20 浙贝15
瓜蒌壳15 苍术15 砂仁15 炙甘草5
生姜20      
 
黄某某 男 74岁 成都  复诊 (已连续复诊9个月)
西医诊断: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
主诉:晚上未出汗了,胃口正常,二便调。
四诊:舌淡红,苔白腻罩黄,脉沉缓。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75 白术15 杭巴戟20 菟丝子20
白晒参10 黄芪50 砂仁15 木蝴蝶20
阿胶20 肉苁蓉20 枸杞20 炒麦芽20
路党参30 炙甘草5 生姜60  
 
郑某某 男 73岁 成都  初诊
西医诊断:高血压,小脑萎缩、脑动脉供血不足。
主诉:腿脚无力,无法正常行走,舌僵吐字不清,痰多不利。
四诊:舌质淡淤,苔黄腻,脉弦数。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60 白术15 胆南星15 石菖蒲15
法半夏20 陈皮15 明天麻15 南山楂20
硃茯神15 炙甘草5 生姜50  
 
许某某 男62岁 成都  复诊 (已连续复诊1年余)
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主诉:咳嗽减,已无黄痰,膝关节、踝关节肿痛减轻,人已不畏风了。
四诊:舌质暗,苔薄白腻罩黄,脉略紧。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90 白术15 砂仁15 地肤子15
桂枝尖25 茯苓20 木瓜20 淫羊藿25
杜仲20 炙甘草10 生姜60 干姜30
 
徐某 女52岁 成都  复诊 (已连续复诊3次)
西医诊断:荨麻疹。
主诉:全身瘙痒明显减轻,大便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