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因为一种宗教或一种修行法门如果缺乏了足够系统、充实的理论,难免会让人产生“是迷信”的错觉。因此,在佛教弘法中,以完备系统的教理教义阐述某种法门或修行方法,可谓一举两得:一方面可以揭去其被迫披上的具有宗教神秘色彩的“外衣”;另一方面可以显示其作为真理的“本来面目”。于信众,可增加其信仰的坚固性;于佛教,可光大佛法。
本文即由此理念出发,试用大乘佛教唯识学思想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种子说”,浅谈了净土念佛法门的一些相关问题。希望诸净宗大德于净土信仰的弘讲中,也能试着多从传布真理的角度开示信众与非信众(尤其是针对广大的知识分子),而不是一味地宣扬念佛的种种不可思议,或念佛有什么利益,极乐净土如何庄严……因为与其说一些触不可及的境界,不如就以正理导信,让本就很平易近人的佛教走出那神秘了数千年的宝塔,给热爱真理、渴求真理的人一丝光明和下手处。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上述所论之内容难免有不足之处,还望诸大善知识多多指教,至诚感谢。
[1]印顺:《华雨集》第五册《从复兴佛教谈研究佛学》,正闻出版社,第82页。
[2]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5册,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版,第96页。
[3]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5册,第97页。
[4]演培:《谛观全集》第22册,天华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360页。
[5]演培:《谛观全集》第22册,第360页。
[6]演培:《谛观全集》第22册,第529页。
[7]演培:《谛观全集》第22册,第529页。
[8]演培:《成唯识论讲记》,天华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76页。
[9]演培:《成唯识论讲记》第280页。
[10]演培:《成唯识论讲记》第252页。
[11]演培:《成唯识论讲记》第253页。
[12]《摄大乘论》,《新修大正藏》册31,页136。
[13]印顺:《摄大乘论讲记》,正闻出版社,1992年版,第236页。
[14]印顺:《摄大乘论讲记》,第143页。
[15]《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新修大正藏》册16,页710。
[16]《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新修大正藏》册16,页710。
[17]《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
[18]演培:《解深密经讲记》,天华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371页。
[19]夏莲居会集本《佛说大乘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积功累德品》。
[20]僧肇:《肇论·般若无知论》,《新修大正藏》册45,页153。
[21]僧肇:《肇论·般若无知论》,《新修大正藏》册45,页153。
[22]《摄大乘论》,《新修大正藏》册31,页136。
[23]印顺:《摄大乘论讲记》,第143页。
[24]印顺:《摄大乘论讲记》,第143页。
[25]印顺:《摄大乘论讲记》,第143页。
[26]印顺:《摄大乘论讲记》,第143页。
[27]印顺:《摄大乘论讲记》,第143页。
[28]印顺:《摄大乘论讲记》,第143页。
[29]印顺:《摄大乘论讲记》,第144页。
[30]省庵大师:《省庵语录》,《莲宗历代大德传略》,第59页。
[31]《解深密经》卷二《一切法自相品》,《新修大正藏》册16,页693。
[32]《解深密经》卷二《无自性相品》,《新修大正藏》册16,页694。
[33]《解深密经》卷二《无自性相品》,《新修大正藏》册16,页694。
[34]《摄大乘论》,《新修大正藏》册31,页138。
[35]印顺:《华雨集》第四册《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第36页。
主要参考书目:
1、演培著:《成唯识论讲记》,福建莆田广化寺。
2、演培著:《谛观全集》第19册,第22册,灵峰般若讲堂印行。
3、印顺著:《妙云集·摄大乘论讲记》正闻出版社2000年版。
4、印顺著:《妙云集·唯识学探源》正闻出版社2000年版。
5、印顺著:《妙云集·净土与禅》正闻出版社2000年版。
6、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4册~第68册、第23册、第24册,大乘文化出版社。
7、黄念祖著:《佛说大乘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解》,福建莆田广化
8、李净通编:《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福建莆田广化寺。
9、释昭慧著:《初期唯识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脉络》,台湾法界出版社2001年版。
10、李炳南著:《雪庐老人净土集》,美国净宗学会印行。
11、《法藏文库》第12册,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印行。
12、印顺著:《华雨集》第4册、第5册,正闻出版社。
13、于凌波著:《唯识三十颂讲记》,福建莆田广化寺。
14、[日]井上玄真著、芝峰法师译:《唯识三十颂讲话》,福建莆田广化寺。
15、演培著:《解深密经讲记》,福建莆田广化寺。
16、《净土信仰——因果理事与菩提愿心》,圆明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