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就省掉了啵保筒恍枰莻啵卞X了;我若另外寄,就要另外花啵卞X。
寄書當然也要有啵зM,若寄信也要有啵зM。
這件事我在想,如果我們要持戒的話, 「學習賢拢洹埂。纸涞脑挘晃铱脆'政局
他也洠в刑岬竭@件事,他也洠в幸幎ㄟ@件事,但是若按照道理說呢,你寄信是另外
一個信紙,你就放在書裡面寄來,你就向政府偷這個啵绷耍憔头副I戒了。你省
那個啵卞X,你就是犯盜戒了。如果你單獨寄,那就是合法的,你洠в蟹副I戒。我
不知道各位同學你們學習戒,這件事怎麼觀察?這些事情都是要學習,從學習中才
能知道這件事。
說「我不學……」 ,有的人願意靜坐、願意學習佛法,有的人願意靜坐而不學
習佛法,有的人學習佛法而不靜坐,也有的人也不學習靜坐、也不學習佛法。我對
8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人說「我是佛教徒。」這是四句。你不學習佛法,你知道什麼呢?你能有什麼?你
什麼也不知道。佛法裡面的寶,佛法裡面那些財富,你完全得不到,完全得不到的。
所以這一個地方若有個寺廟,就是香火廟,功德無量,都有無量功德。因為你
供了佛像了,有人到那兒去磕頭了,這就是栽培善根。若是你在這裡弘揚佛法,使
令這個地區的人在這裡開大智慧,功德有多大?所以發心造廟,功德是很大的。當
然我再說一句話,你能夠幫助成立一個佛學院,你的功德還是更大!因為大家在這
裡學習佛法,他將來學習好了,他有這個能力去弘揚佛法,他的功德都有你一份,
都有你一份的。所以這上面說: 「學習賢拢洌h離惡不善」 ,這裡包括學習佛法在
內,不然這個事你做不到的。
「克己勿縱肆」 ,說我學習戒,我不要殺盜淫妄,我遠離惡不善,有的時候明
知道不對,還是做不得主,還要做錯事,那怎麼辦呢?「克己勿縱肆」 ,你要降伏
自己,不要放縱自己,要這樣做才可以。 「制心勿恚害」 ,要制伏自己的瞋心,不要
煩惱,不要輕易煩惱,要制伏自己的心,不要煩惱。要用理智觀察問睿灰f「你
罵我,我就不高興。」不應該這樣子。罵我可能罵得有道理,你還是應該接受的。
就是罵得不合道理也不在乎,也不要在乎這件事。若是「你罵我,我不高興,我不
來了!」那就是另有問睿恕K晕蚁脒@件事, 「克己勿縱肆,制心勿恚害」 ,應該
這樣子。
「己所不欲者,勿施與他人」 ,你自己不歡喜的事情,你不要這樣子來對付那
個人。別人罵我,我不歡喜,我也不要罵人,這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別人
對我說謊話,我不高興,那我也不要對別人說謊話。別人對我說謊話,我不高興,
但是我同樣的欺騙別人,那合道理嗎?這不合道理。所以你若這樣想呢, 「己所不
欲者,勿施與他人」 ,你若這樣想,就能夠對於你「學習賢拢洌h離惡不善,克
己勿縱肆,制心勿恚害」 ,這件事就容易做到。你就這樣想, 「己所不欲者,勿施與
他人」 ,你持戒就容易一點。
「栽培慈愍心,安住清淨戒」 ,常常安住自己,安住在慈愍心。這個慈愍心很
重要, 「我們大乘佛法重視慈悲!」這句話是對的,實在所有的佛教徒應該栽培慈
愍心。說是一個螞蟻,我不要碰到牠,不要把牠弄死了,因為牠也歡喜生存;我們
從這裡開始栽培慈愍心。說我對我的父母恭敬、供養、愛護,別人的父母我也愛護,
從這裡栽培慈愍心。這個「慈」,慈能與樂,就是歡喜別人身心安樂,歡喜別人得
到如意的事情,這就叫做慈心。 「悲」 ,悲愍是什麼意思?就歡喜別人不要有不如意
的事情。別人有不如意的事情,我同情他,那就是悲愍心。你若有這樣的心情的時
候,你持戒也容易持戒,那麼你就不容易殺嘛,你就不會殺了,不會殺害有生命的
動物、一切物了,也不會盜,殺、盜、淫、妄都清淨了。說是用「己所不欲,勿施
9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於人」的智慧,用「栽培慈愍心」的智慧, 「安住清淨戒」,這也是一個身心安樂住
的開始,從這裡開始。
奢摩他眨模瑴绯渡y,勤習勿懈怠,得定不為難。
前面就是用這樣的正憶念,如理作意,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這個智慧,
加上「栽培慈愍心」來「安住清淨戒」 ,也能使令我們遠離過失、能增長功德,但
是還有事情辦不到。雖然我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栽培慈愍心」,我們還是
有些事情做不到。說我不生貪心,但是有可愛的境界來了,這個貪心就是來了;有
些不高興的事情,心裡面就忿怒;這個貪瞋不容易眨窃觞N辦呢?佛告訴我們:
「奢摩他眨模瑴绯渡y,勤習勿懈怠,得定不為難」 ,就是用奢摩他、用毘婆
舍那的方法來眨模@件事就辦到了。
「奢摩他」翻到中國話是止,就是修定。用止的方法來眨@個心,眨咿D也,
我這個心裡面……;現在說「滅除於散亂」 ,我們心裡面就是願意枺胛飨耄欠
常自由的,什麼都想;現在呢,我們用奢摩他的方法來轉變這個散亂,叫這個散亂
不散亂,滅除這個散亂。當然這個地方, 《瑜伽師地論》關於這件事說得詳細,很
詳細的說。在《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裡面也說得很詳細,就關於靜坐這件事,
怎麼樣使令心不亂,叫它寂靜住,那上面說得很詳細的。天台智者大師的《釋禪波
羅蜜》這本書,還有《摩訶止觀》這些書,還有《小止觀》 、 《六妙門》這些書,也
都說到這些事情。要多讀這些書,你就會掌握到奢摩他的方法、和毘婆舍那的方法。
這裡我們不詳細說了。
「勤習勿懈怠」 ,當然這件事呢,就是不容易,應該說是不容易。因為我們久
遠以來心裡面亂,成了習慣了,你忽然間叫它不要亂,這是很難的。很難的呢, 「勤
習勿懈怠」 ,你精進地來學習這件事,你不要懈怠、你不要放鬆,我今天也靜坐、
明天也靜坐、後天也靜坐,常時的學習呢, 「得定不為難」 ,得到禪定也不是難的事
情,也不是困難的事情。
我現在又有個妄想,我還是把這個妄想說出來。我也感覺到這個廣大的社會,
不管是全世界各地方都是一樣,有才華的人也是很多,那個聰明智慧都是很好的,
他們如果學習佛法,學習奢摩他、學習毘婆舍那,應該都會成功的,應該都會成功。
但是他們把那個寶貴的精神、時間,不歡喜學習奢摩他、毘婆舍那,學習什麼呢?
就學習去……就是在色聲香味樱匣顒樱瑢W習得到一個滿意的色聲香味樱驮谶@
上活動。到最後一無所得,什麼也都洠У玫剑豢跉獠粊砭妥吡耍鐣系娜硕际
這樣子。所以若是站在佛法的態度來說,這些有才華的人,精英之士,他用他的寶
貴的精神,這個寶貴的精神就用在洠в杏玫氖虑樯厦妫阶钺嵋粺o所得就走了。
10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當然每一個人——有才華的人,他心裡面他都認為前途有很多好事等著他,他
很有希望地向前衝。有才華的人認為那些笨的人都能成功,何況我有才華呢?都是
認為很有希望,很快樂的在那裡奮鬥,都是感覺「我一下子就拿到了」 ,都是那樣
子。但是我們在佛法上看,拿到了也好、洠玫揭埠茫阶钺嵋粺o所得,什麼都洠
有成就。但是我們佛教徒,佛教徒來到佛法裡面學習,靜坐的時候感覺心裡面亂,
「唉呀!這件事辦不好,我不坐了」,走了。社會上的人他感覺那件事很困難,他
也努力地去做,一定要成功,他會這樣。而我們佛教徒, 「唉呀!很困難,算了,
我不幹了!」這是不合道理的。社會上的人認為不能成功, 「我非成功不可!」他
有這樣心情。我們佛教徒, 「唉呀!太難,算了算了,我不坐了!」這個事,我看
有點不一樣,有點不一樣的。所以是「勤習勿懈怠,得定不為難」 ,不是太困難的,
只要你掌握到正確的方法,又肯努力去做,一定會成功的。
毘婆舍那觀,諸行何有我,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毘婆舍那觀」 , 「毘婆舍那」是外國話,翻到中國話是觀,就是觀察思惟的意
思。前面的「奢摩他」是止,就是使令這個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不要動,明靜而住。
這個「毘婆舍那觀」就是思惟觀察,這個是動;前面那個止是靜,有靜也有動。所
以修行這件事,究竟是心裡面分別、是不分別呢?修行這件事也是分別,也要不分
別;不分別也要分別。而這個不分別就是奢摩他的止,分別就是毘婆舍那觀,這是
屬於智慧。
「諸行何有我」 ,怎麼樣觀察呢?就是修這無我觀,修無我觀。我們為什麼要
修無我觀呢?說是你修行的方法,你怎麼知道它是正確的?你這個修行方法,你用
什麼理由說這個方法是正確的?我認為我們佛教徒應該提出這個問睿齺怼D氵@樣子
用功修行,是對嗎?你這樣修行是對嗎?是錯的?是不錯的?你怎麼知道它是不
錯?你怎麼知道它是錯呢?你應該提出這個問睿!
我現在回答這個問睿N覀兎鸾掏绞窍胍媚鶚劊鶚劄樯鲜祝磺蟹稹⒁磺
阿羅漢、一切辟支佛都在涅槃那個地方;他們成功了,都在涅槃那個安樂處,在那
裡,我現在學習佛法也要到那個地方去。那麼這是涅槃,就是清淨的緣起。說是我
們不學習佛法的人,這是染污的緣起,就是生死的緣起。生死的緣起是怎麼回事?
就是認為有我,執著有一個我。我們通常的人,我們也洠в袑W習哲學,社會上做醫
生、做律師,只是在社會上做這些事情,洠в腥ニ嘉┻@件事,我們不知道——究竟
什麼是我也並不知道;只是日常習慣上說: 「這是我,我瘦了,我胖了」 ,就是這樣
子。但是在印度其他的宗教,他不是這樣子,他是觀察這個身體裡面有一個我,是
有體性的;在色受想行識之外,有一個真常不變的我,這個是我的體性。有我論者,
11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應該是色、受、想、行、識、我,應該是六個。但是釋迦牟尼佛的大智慧,認為洠
有我,只是色受想行識,只是五個,洠в心莻六。所以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加上
我就是七個了;釋迦牟尼佛說洠в形遥皇茄鄱巧嗌硪饬鶄,洠в心莻我的,是
這樣意思。
我們凡夫洠W習佛法的時候,我們的思想也好,日常的語言、日常做事也是
「我」 ,也是常常這樣講。那麼這個我有什麼問睿兀恳Wo這個我,你不可以傷
害這個我。保護這個我就是愛,愛這個我,要保護,這是愛,愛就是貪;你若傷害
這個我,你就是我的敵人了,我要恨,我要殺害你,就是貪、瞋;執著有我,不明
白道理,那就是貪瞋癡。所以從這裡就會分別出來種種的問睿陨谰壠鹁褪
這樣子來的。現在你想要改變,改變你的生活態度,那就是要無我;無我的時候,
就不貪、不瞋、不癡了。我這簡單的說就是這樣子。
所以為什麼要修無我觀?因為執著有我,這是個生死的緣起;一切苦惱的根
本,從執我開始的。所以現在我們要身